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噶米精编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四 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3817185       资源大小:135.3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噶米精编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四 新人教版.docx

    1、噶米精编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四 新人教版云南省锦屏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四)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1、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新疆古称西域,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汉时期,中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都汇集到了这里。这个史实充分说明了()A. 汉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辖B. 各民族为西域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C. 新疆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 西域是世界文明的交汇点,是东西方

    2、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2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大片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人民得不到温饱。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 如何解决诸侯王实力强大的问题 B. 如何使思想统一C. 如何解决弃农经商的问题 D.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3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韩非4下列有关辽、宋和西夏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A. 澶渊之盟后,辽、宋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B. 宋和西夏战争结束后,西夏向宋称臣C. 遭渊之盟时,当时的宋朝皇帝是宋太祖D. 宋朝在和辽、西夏战争结束后,给这两个国

    3、家送了“岁币”5“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是帝国政界往事中的一句话。文中的“他”是指A. 阿骨打B. 努尔哈赤C. 成吉思汗D. 朱元璋6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A. 监察制度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度D. 科举制7“水旱不从人,不知饥馑,实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 铁器的推广 B. 大运河的修建 C. 都江堰的修建 D. 长城的修筑8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周王室地位上升 B. 春秋后期铁农

    4、具和牛耕出现C. 出现了大规模民族交融 D. 诸侯国间战争不断9某同学举办主題为“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人选的是A. B. C. D. 10唐朝时期,书生贾贵家境贫寒,其家族也无势力。他寒窗苦读十年后取得了一定得成绩,决定到京城应试。请回答这里的“京城”是在今天的( )A. 杭州 B. 北京 C. 西安 D. 洛阳11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其中,使用“最多”和“最进步”的分别是( )A. 形声、会意 B. 象形、形声 C. 假借、象形 D. 指事、会意12韩非子曾批评某学派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A. 道家学说 B. 墨家学说C. 法家学

    5、说 D. 儒家学说13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领导者是()A. 刘邦、项羽 B. 萧何、张良C. 赵高、子婴 D. 陈胜、吴广14七年级(3)班的同学在排演历史小话剧汉武帝,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A. 汉武帝与大臣主父偃商讨颁布“推恩令”B.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D. 汉武帝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15(2016年玉林市)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A. 南宋 B. 辽C. 西夏 D. 金16印度是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最值得查阅的是( )A. 资治通鉴 B. 西游记C. 大唐西域记 D.

    6、 马可波罗行纪17唐太宗是一位被誉为千古一帝的贤君。下列事迹与他无关的是A. 建立唐朝,平定全国 B. 轻徭薄赋,减省刑罚C.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D. 广纳贤才,虚心纳谏18下列正确描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的是A.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交融 D. 繁荣与开放并存的时代19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从最初目的看,产生的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 )A.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C.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 割除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20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书中既

    7、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下列人物能在史记中查阅到的是A. 医圣张仲景 B. 张角创立太平道C. 蜀郡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 D.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21“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点苍山会盟B. 和同为一家C. 澶渊之盟D. 经济重心南移22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A. 交子B. 瓦子C. 夜市D. 岁币23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社会动荡,政局分立的阶段,其中介于唐宋之间的是( )A. 南北朝时期 B. 魏晋时期 C. 五代十国时 D. 武则天时期24某同学在做历史课堂笔记时,整理出下边的大事年表。

    8、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应是清朝A. 加强经济建设朝B. 巩固边疆地区C. 抗击外来侵略D. 盛世帝国危机25下图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郑和下西洋B. 戚继光抗倭C. 郑成功收复D. 左宗棠收复新疆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26加强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1)商鞅变法,符合秦国新兴 阶级愿望,结果使其富国强兵。(2)1952年底, 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3)20世纪70年代初, 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27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有_、_、内城和外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_建筑。28清朝前期,

    9、丝织业、_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29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_、追求_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_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_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30北宋前期,在 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31炎黄联盟(1)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_等。(2)阪泉大战 交战双方:_ 地点:_ 结果:_ (3)涿鹿大战 交战双方:_ 地点:涿鹿 结果:_(4)炎黄部落联盟的发展 形成_(族) 炎帝黄帝被后人奉为_ 海内外华人自称_三、简答题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南方

    10、向)。”鬼谷子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指迷失方向)也。” 材料二:北宋时期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1)根据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司南最晚发明于什么时期? (2)从材料看司南和指南针的功能是什么?33阅读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A:_; B:_;C:_。(2)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a._;b._;c. _。(3)如上图所示,你认为北宋是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说出你的理由。3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有哪些主要的学派?35后人是怎样看待黄帝和尧、舜、禹的?,你

    11、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636北方民族交融的影响参考答案1D【解析】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新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题文材料说明西域是世界文明的交汇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ABC题文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残破荒凉”、“田地荒芜”皇帝配不齐毛色一样的四匹马,人民得不到温饱都说明西汉初年的社会经济状况,即国家贫穷,社会不稳定,经济萧条。所以,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项符合题

    12、意。题干中没有提及诸侯王的问题,也没有提到思想统一,田地荒芜并不是农民弃农经商导致的,而是战乱。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时通过题干分析所述主要内容,如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 人民得不到温饱说明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是国家贫穷,社会不稳定,经济萧条。,在此基础上分析首要解决的问题。排除题干中没有提到的王国问题、思想统一问题和弃农经商的问题。3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存在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变,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4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辽、宋和西夏之间关系”,结合所学知识

    13、可知,辽、宋和西夏民族政权并立之际,北宋与辽战后签订遭渊之盟时,当时的宋朝皇帝是宋真宗,而不是宋太祖,选项C是错误的;而选项ABD都是正确的;因此有关辽、宋和西夏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他”是指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他死后,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清。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努尔哈赤和皇太极。1616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6D【解析】根据题干“这一制度在中国被推行了近2 000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

    14、机构配备文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信息表明这一制度为皇帝培育了人才,ABC项不是教育方面的,存在时间都比较短;存在近两千年的制度是科举制,这也是教育方面选拔人才的方式,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7C【解析】根据题干“水旱不从人,不知饥馑,实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都修建水利工程,其中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最为著名,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把四川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并且至今仍发挥着“行水灌田,泄洪平灾”的作用,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8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A项符合题意;“春秋五霸”

    15、、“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出现。争霸中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说法不正确”是解题的关键,春秋时期,诸侯王权力日益增大,诸侯争霸局面,表明周王室衰微。9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属于国内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排除;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属于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曲辕犁属于唐代农民的发明,排除。仔细审查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10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唐朝时期书生贾贵决定到京城

    16、应试”,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定都长安,即今西安。这里的“京城”是在今天的。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唐朝时期书生贾贵决定到京城应试”是解题的关键,唐代定都长安,即今西安11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六种造字方法中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约有40%的字是象形字,是使用最多的造字方法;形声字是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可知,韩非子批评儒家学说的仁政导致国家政令混乱,韩非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法治。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是解题的关

    17、键,韩非子批评儒家学说的仁政导致国家政令混乱,韩非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法治。13D【解析】抓住题干所给信息“开始的领导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末农民战争后期的领导人;B项是刘邦的谋士;C项不是秦末农民战争的领导人;由此分析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B项正确;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勇敢地出来应募,承担起这一艰

    18、巨的使命。C项也正确;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的是秦始皇,D项错误;故选D。15A【解析】结合所学知可知,铁木真统一蒙古,并在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汗位,于1271年改年号为元,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16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中国与天竺(即今天的印度)交往频繁,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A项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项西游记属于神话小说;D项是意大利人记载中国元朝时期以及当时的东方国家的游记。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

    19、关键需要对西游记和大唐西域记进行区分,大唐西域记描述的是玄奘去西藏途中的真实史实;西游记是后人根据玄奘西行的经历改变的神话小说。17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是唐朝时期的著名皇帝,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省刑罚,关心人民的生活,他还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BCD都是唐太宗的政策,建立唐朝,平定全国的是李渊,被称为唐高祖,A项与唐太宗无关,所以答案选A。18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的特点;选项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反映的是夏商周时期特点;选项 C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交融,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0、特点;D繁荣与开放并存的时代,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特点;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9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统治者为了改变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干弱枝”以达到“内外相制”的目的;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0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蜀郡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的史实,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21C【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北宋、给辽岁币”可知,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澶渊之盟。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

    21、亲征,宋军重挫辽军。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即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22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是宋代商业发展的体现,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故A不符合题意;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和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北宋东京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故B不符合题意;随着商业的繁荣,宋朝东京的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夜市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故C不符合题意;宋代送给西夏、辽和金的岁

    22、币,给人民增加了沉重负担,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故D符合题意,故选D。2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社会动荡,政局分立的阶段,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因此介于唐宋之间的是五代十国时期;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4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册封达赖、班禅、设置伊犁将军等”可知,七雄加强了多西藏、新疆的管理,巩固了祖国的边疆。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25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杀尽倭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

    23、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威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组建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九战九捷,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尊为民族英雄,永远载入史册。故B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和“杀尽倭奴”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是荷兰殖民者,和“杀尽倭奴”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左宗棠收复新疆与 “杀尽倭奴”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6(1)地主(2)土地改革(3)日本【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土地私有制,符合新兴地主阶级愿

    24、望;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使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故填 地主(2)依据课本所学,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填 土地改革(3)依据课本所学,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很快。50年代末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从50年代中期起

    25、开始进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未,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故填 日本27 元大都 宫城 皇城 皇家【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上防备最完善的都城之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工程技术的极高水平。28棉织【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29 传统礼教 个性解放 抗争 专制家长【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的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

    26、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30四川【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业贸易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因此填写四川。31(1)黄帝与炎帝、蚩尤等。(2)阪泉大战 交战双方:黄帝与炎帝地点:阪泉 结果:炎帝战败,归顺黄帝(3)涿鹿大战 交战双方:炎黄部落-蚩尤 地点:涿鹿 结果: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4)炎黄部落联盟的发展 华夏 人文始祖 炎黄子孙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4000年左

    27、右,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黄帝与炎帝、蚩尤等;(2)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黄河流域,生活着黄帝和炎帝部落,他们为了争夺中原已开发地区,以炎帝为首的部落和以黄帝为首的部落在“阪泉之野” 大战 ,炎帝战败,归附黄帝,两个部落不断繁衍,形成了日后华夏族的主体;交战双方:黄帝与炎帝;地点:阪泉 结果:炎帝战败,归顺黄帝;(3)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经出现部落联盟。为了扩张势力,争夺已开发的地区,不同的部落联盟之间,经常爆发惊心动魄的战争,黄帝和炎帝曾经涿鹿之战中联合打败蚩尤;交战双方:炎黄部落-蚩尤 地点:涿鹿 结果: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

    28、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4)依据所学可知,在“阪泉之野” 中 ,炎帝战败,归附黄帝,两个部落不断繁衍,形成了日后华夏族的主体,黄帝与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 、人文始祖 炎黄子孙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炎黄”是解题的关键,在“阪泉之野” 中 ,炎帝战败,归附黄帝,两个部落不断繁衍,形成了日后华夏族的主体,黄帝与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32(1)司南最晚应该出现在战国时期。(2)司南和指南针的作用是指示方向和辨别方向。【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史实的识记。第(1)问从材料一韩非子、鬼谷子中关于司南的记载,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

    29、进步的科技成就,第二子目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中的内容:“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利用天然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可以推断出司南最晚发明于战国时期。第(2)问从材料一中“以端朝夕”“不惑”,材料二中“观指南针”,可以看出司南和指南针的功能是指示方向和辨别方向。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指南针的应用和影响。33(1)A:辽 B:北宋 C:西夏。(2)a.上京 b.开封 c.兴庆。(3)没有。因为北宋只是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与北宋并立的还有辽、西夏等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A

    30、是辽河流域的辽政权,B是北宋政权;C是西夏政权;(2)依据所学可知,辽定都上京;北宋定都开封;西夏定都兴庆;(3)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没有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因为北宋只是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与北宋并立的还有辽、西夏等其他少数民族政权。34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击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从而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解析】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注意事项

    本文(噶米精编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四 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