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本初中语文全六册文言文考点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3794964       资源大小:59.03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本初中语文全六册文言文考点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元方聪敏过人、率真方正、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我觉得元方的做法值得赞赏: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 (或者我觉得元方的做法不太好: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5、你还知道类似谢道韫、陈元方这样机智聪颖的少年吗?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

    2、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论语十二章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孔子在学习方法、态度和修身做人上有哪些主张?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诫 子 书诸葛亮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作者就学习和做人

    3、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述效果。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5.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A.论点句: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D.惜时:年

    4、与时驰,意与日去 6、拓展:(1)积累成语、名句: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赞颂诸葛亮的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3)诸葛亮功绩对联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西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狼蒲松龄1、屠户的形象:机智、勇敢; 狼: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2、表现狼贪得无厌(贪婪)的语句是:(1)缀行甚远(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表

    5、现狼狡诈阴险的句子是:(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目似瞑,意睱甚。(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本文的写作思路是: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5、屠户与狼斗争的变化过程:怯懦畏惧,心怀侥幸占据地形,与狼对峙抓住时机,奋起杀狼(抓住时机,果断出击细心察看,取得完胜)6、结尾一段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议论。(内容)点明主旨: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无论多么狡诈,终究会失败的。(结构)总结全文。7、屠户的机智体现在:善于利用有利地势、地形。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考虑周全,心思缜密。8、这篇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或给人怎样的启示?道理:说明面对像狼那样的邪恶、凶残势力,一味地妥协、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敢于面对

    6、,敢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启示:害人害已,自取灭亡;邪不胜正,正义必胜;除恶务尽,不留后患;对邪恶势力,勿抱幻想;要善于识破假象,善于斗争,勇于斗争。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1、穿井得一人寓意是什么?(或者给你什么启示或者告诉什么道理?)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不要轻信流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2.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杞人忧天1.杞人忧天寓意是什么?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2.如何看待好心人的解释?他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

    7、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3.两个重要成语:穿井得人: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忧虑或担心。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1、成语积累“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2、本文情节概要。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3、孙权怎样劝说吕蒙的?可以看出孙权怎样的性格?先指出学的必要性“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现身说法,证明学的可能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让吕蒙无法推辞,“乃始就学”。性格:关爱部下、善劝、好学。4、从吕

    8、蒙“乃始就学”中看出吕蒙什么性格特点?知错就改,谦虚好学。5、孙权、吕蒙的对话与吕蒙、鲁肃的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吕蒙与鲁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6、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1)写出鲁肃为吕蒙的惊人才略折服而愿与之交友,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两人情投意合。(2)侧面表现了吕蒙才能的惊人长进。7、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示例: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

    9、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8、积累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木 兰 诗理解性默写:1、交代木兰代父从军的句子: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2、表现木兰紧急而有序地准备出征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表现路远军情紧急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表现战地天寒地冻,条件艰苦恶劣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功名的句子: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7、表现木兰家人喜迎

    10、木兰场景的句子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8、表现木兰功高赏多的句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9、巧用比喻、赞美木兰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内容理解: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歌描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刻画了木兰这一生动形象:她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是一位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的巾帼英雄,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卖 油 翁1、陈尧咨连

    11、用两个问句,试分析这两个问句的含义。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2、面对陈尧咨的质问,卖油翁的表现如何?卖油翁语气平和,不卑不亢,沉着镇静,并用事实说明“惟手熟尔”。3、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开始反感、恼怒,后来无言以对,笑之。原因:看到卖油翁酌油技术的纯熟却不自夸。4、说说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陈尧咨: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性情暴躁,也有通达爽快的一面。卖油翁:技高、沉稳谦虚,是一位身手不凡、神闲气定的智者。5、本文中哪个句子能说明道理?说明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但手熟耳”或“

    12、惟手熟耳”,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启发: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应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骄傲自满。6、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7、“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8、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

    13、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9、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10、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陋 室 铭 刘禹锡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以山水作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不高、不深衬陋,

    14、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虽陋室而不陋。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反面虚写,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作者对官僚们的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对官府公事的厌倦。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陋室自然环境别致优雅,宛如世外桃源。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

    15、了什么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反映了作者以古名贤自况的思想境界,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6、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总结全文。引用孔子的话,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呼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意为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有力的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的?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自然环境的优美,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三个方面描写陋室,目的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

    16、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8、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9、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爱 莲 说周敦颐理解性默写(1)第一段中写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突出莲正直磊落的句子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文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远益清(5)能概括莲的高尚品质的句子: 莲,花之

    17、君子者也(6)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7)隐喻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公园里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1)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是:问题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

    18、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2、文中主要写莲花,作者却在不长的篇幅中写到菊花和牡丹,有什么作用?采用衬托的手法。用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莲的高洁质朴的高贵品质,鲜明的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思想感情。3、“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的态度。4、“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应该具备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5、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相同:表现出他

    19、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6、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文章结尾的目的是什么?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叹息高洁之士少,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更少。7、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作者的人生态度)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象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8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

    20、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答法一: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答法二: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9、根据上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表里如一、行为端正;美名远扬;端庄、清高、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河 中 石 兽 纪昀1、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任何事物都不能根据主观臆断,实践才能出真知。2、关于石兽的位置,各种人分别提出了哪些判断?各自的依据是什么?寺僧:判断其“顺流下矣”, 依据是“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讲学

    21、家:判断其“湮于沙上,渐沉渐深”,依据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老水兵:判断其 “求之于上流”,依据是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3、探究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庙僧只考虑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却忽略了流水,他们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4、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性格特征。经验不足,盲目行动。一知半解,主观臆断,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际经验。

    22、5、分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笑”的含义。讲学家的“笑 ”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他本身就很可笑。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6、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八年级上册 三 峡 郦道元理解填空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写山连绵不断(长)

    23、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6、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7、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问题探究1、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2、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3、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正面描写与

    24、侧面描写相结合4、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5、请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夏季:水势迅急凶猛(奔放美) 春冬:景色秀丽奇绝(清幽美) 秋季:萧瑟凄凉(凄婉美)6、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三峡的山,对下文写三峡的水起到什么作用?课文为什么先写三峡夏天的水?答: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大流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而水以山为基,水势凭山势而发,水以夏季为盛,故先从“夏水”写起。7、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

    25、作用是什么?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从侧面表达了三峡秋天在猿声中越发显得凄凉和悲哀,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更增强了表现力,使文章更具诗情画意。8、三峡与朱元思书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三峡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与朱元思书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9、三峡与与朱元思书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有何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悲哀或凄清);与朱元思书

    26、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10、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2、文中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作者举“康乐”有什么言外之意?特征:非常秀美

    27、、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言外之意:表现出对谢灵运的钦慕;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3、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用一个短语来概括短文内容。 答: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短语是:欲界之仙都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山水相映 之美。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色彩配合 之美。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晨昏变化之美。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成水中的藻荇。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本初中语文全六册文言文考点大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