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层住宅楼箱梁结构转换层支撑体系探讨.docx

    • 资源ID:3787446       资源大小:128.4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层住宅楼箱梁结构转换层支撑体系探讨.docx

    1、高层住宅楼箱梁结构转换层支撑体系探讨高层住宅楼箱梁结构转换层支撑体系探讨 多功能高层建筑转换层有时采用箱梁结构,由于其侧板较大,且上下板大部分封闭,因而增加了施工难度,我公司承建的住宅小区1、2楼就是一例,笔者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研究,制定了一套简单经济的支撑体系方案,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工程概况住宅小区1、2楼工程由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位于市区西山大街,该工程地下两层、地上33层,建筑面积89115m2。图1 箱梁结构平面布置图本工程结构设计形式为:地下两层及地上一层为框支剪力墙结构,二层为转换层,二层向上结构形式转换为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为箱梁结构,其底板即为

    2、一层的顶板,板厚250 mm,顶板厚300 mm,箱梁侧板最大截面尺寸为13502900mm,一般为13002400mm。一层层高4000mm,柱、梁、板砼等级均为C50。箱梁下对应一层、负一层梁截面为400700mm,最大跨度净长5375mm,另外有部分箱梁(侧板为6002400mm)所对应下层同一位置无梁。二、施工方法:1、本工程转换大梁的结构形式为箱梁结构,为了支模的方便和保证箱梁底板的混凝土振捣密实,经和设计院协商后,箱梁的混凝土分二步浇筑,在箱梁的侧板和底板钢筋绑完后,先行浇筑底板混凝土,同时对于侧板部位先浇筑300 mm高;在先浇筑砼的强度达到5天龄期的强度后,进行箱梁的侧板和顶板

    3、的浇筑。2、本工程转换层施工荷载采用箱梁下部、一层、负一层协同承载方案,转换层下面对应的负一层的支撑暂缓拆除,待转换层强度达100%后拆除。3、转换层下整个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选用483.5焊接钢管,脚手架连接方式采用接头扣件连接。4、箱梁侧板下中部设两根3.1米至3.6米长立杆,上部采用丝杆调节大梁底标高,丝杆中心与上部梁下小横杆中心对齐,丝杆上部用木楔子塞紧,外侧两排立杆顶端用双扣件与小横杆连接。5、设置扫地杆,扫地杆离地200mm。6箱梁底模采用胶合板支设,侧模采用钢模板支设,凡钢模板变形翘曲的禁止使用。侧模外设垂直、水平两层48钢管加固,用12穿墙螺栓夹紧,水平方向间距5

    4、00,垂直方向设四道,间距见附图,每跨设三道斜撑,以保证梁不倾斜。7对于箱梁所对应的下层无梁的情况,由于板的承载力比梁要小得多,故对于这种情况,现采取将荷载传递到一层、负一层的施工方案。这部分的转换大梁下支撑的布置为纵向间距600mm,横向间距550mm,步距1500mm。8、对于箱梁所对应的下层梁位置与箱梁的位置偏差较大的按箱梁所对应的下层无梁的情况考虑。三、箱梁支撑体系的理论验算本层箱梁有九种类型,现选其中侧板为1350mm2900mm的箱梁、侧板为600mm2400mm所对应下层无梁的箱大梁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大梁进行理论验算。(一)验算侧板截面为1350mm2900mm的箱梁的支撑体系本

    5、工程采用叠合浇筑法,因此在计算模板支撑体系时将荷载分开计算。截面为1350mm2900mm箱梁的侧板从底板向下挂500mm,所以其第一次浇筑的高度为1000mm。图1 箱梁下层有梁的支撑示意图第一次浇筑部分大梁的自重:砼部分:1.35125=33.75 KN/m钢筋部分:493.140.0320.0325.375/4=0.21m3 283.14*0.022*0.022*5.375/4=0.05m3 54*(8*2.9+5.375*1.35)*3.14*0.02*0.02/4=0.38m3 756*1.35*3.14*0.018*0.018/4=0.25m3钢筋合计:(0.21+0.05+0.3

    6、8+0.25)*7.8*103kg/m3=5.85*103kg 5.85*103*9.8=57.33*103N=57.33KN钢筋线荷载:57.335.375=10.66 KN/m合计:33.75+10.66=44.41 KN/m1、侧板线荷载Q设计值计算(KN/m):根据施工规范要求,侧板施工时应考虑下列荷载:a、侧板自重 44.41 KN/mb、侧板的翼板重(一边0.15米宽) 0.30.152252.25KN/mc、施工荷载(取2.0米宽,2.5KN/m2) 2.02.5=5.0KN/md、混凝土冲击荷载,按2.0KN/m计 12.0=2.0KN/me、混凝土振动器荷载,按2.0KN/m

    7、计 12.0=2.0KN/mf、模板及支架荷载,根据实测按3.0KN/m计 3.0KN/mQ=1.2(44.41+2.25+3)+1.4(5.0+2+2)=72.19KN/m 立杆平均荷载为:72.19/(40.6)=10.8 KN 12 KN,安全。2. 转换大梁下对应一层大梁承载力计算:验算一层对应大梁承载力情况:根据公式fcmbx+fyAsfyAs fcmbx(h0-x/2)+fyAs(h0-as)mmax 其中 fyfy360N/mm2 , fcm23.1N/mm2 b400mm,As1962.5mm2 ,As1962.5mm2 h0700-35665mm据公式(1)Mmax23.14

    8、00665+3601962.5(665-37.5)449473350N.mm Mmax1/24qln2=1/24q53752449473350 N.mmq373.38N/mm373.38KN/m在此线荷载的作用下,大梁须承受最大剪力VV0.5qln 0.5373.385.3751003.45KN根据大梁配筋情况,实际承受剪力能力 Vmax 0.07fcbh01.5fyvAsv/Sh00.0723.1400665+1.5210157/100665430122+328875.75758997.751N758.99KN1.2 N/mm2 满足要求。查砼结构设计原理中表46得 在砼的强度等级为C50,

    9、配置三级钢筋时,砼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取值为0.518。X=0.518h0=0.518*965=499.87mma1fcbx=fyAs As=0.22*23.1*1350*499.87/360 =9526.27mm2 实际配筋为26根直径为32的三级钢。As实=20899.84mm2 9526.27mm2 m=fyAs(h0-x/2) =360*9526.27*(965-499.87/2) =2452.26KN.m 1/24qln2=m=2452.26 1/24q*5.3752=2452.26 q=2037.13KN/m第一次浇筑大梁的自重为44.41 KN/m所以第一次浇筑大梁在5天期龄时的

    10、富余承载力为 2037.13-44.41=1992.72KN/m第二次浇筑部分的荷载:侧板线荷载Q设计值计算(KN/m):根据施工规范要求,侧板施工时应考虑下列荷载:a、侧板自重 1.9*1.35*25=64.12 KN/mb、侧板的翼板重(一边0.15米宽) 0.30.152252.25KN/mc、施工荷载(取2.0米宽,2.5KN/m2) 2.02.5=5.0KN/md、混凝土冲击荷载,按2.0KN/m计 12.0=2KN/me、混凝土振动器荷载,按2.0KN/m计 12.0=2KN/mf、模板及支架荷载,根据实测按3.0KN/m计 3KN/mQ=1.2(64.12+2.25+3)+1.4

    11、(5.0+2+2)=95.84KN/m因为第一次浇筑的部分箱梁的富余承载力1992.72KN/m远大于第二次浇筑部分箱梁侧板的自重95.84KN/m。所以在原有的支撑下就能够承受其荷载。 4、浇筑箱梁上部分时箱梁底板的承载力计算箱梁的底板的配筋为双层双向直径为16mm间距为200mm的三级钢筋mmax fyAs(h0-as) =360*5*3.14*16*16/4*(185-15) =61.5KN.m1/24qln2=m=61.5KN.m q=51.08 KN/m顶板线荷载Q设计值计算(KN/m):根据施工规范要求,顶板施工时应考虑下列荷载:a、顶板自重 0.3125=7.5KN/mc、施工荷

    12、载(取2.0米宽,2.5KN/m2) 2.02.5=5.0KN/md、混凝土冲击荷载,按2.0KN/m计 12.0=2KN/me、混凝土振动器荷载,按2.0KN/m计 12.0=2KN/mf、模板及支架荷载,根据实测按3.0KN/m计 3KN/mQ=1.2(7.5+3)+1.4(5.0+2+2)=25.2KN/m底板的自重为: 0.25*1*25=6.25 KN/m底板的富余承载力为: 51.08-6.25=44.83 KN/m25.2KN/m,所以原有的支撑体系能够承受第二次浇筑顶板时产生的荷载。(二)验算侧板截面为600mm*2400mm的箱梁所对应下层无梁的支撑体系图二 箱梁下层无梁时的

    13、支撑体系示意图同上采用叠合浇筑法。第一次浇筑的高度为500mm。第一次浇筑部分大梁的自重:砼部分:0.5*1*25=12.5 KN/m钢筋部分:32*3.14*0.025*0.025*5.375/4=0.08m3 24*3.14*0.020*0.020*5.375/4=0.04m3 26*(4*2.4+3*0.6)*3.14*0.020*0.020/4=0.09m3 12*26*0.6*3.14*0.018*0.018/4=0.04m3钢筋合计:(0.08+0.04+0.09+0.04)*7.8*103kg/m3=1.95*103kg 1.95*103*9.8=19.11*103N=19.11

    14、KN钢筋线荷载:19.11/4=4.77 KN/m合计:12.5+4.77=17.27 KN/m1、大梁线荷载Q设计值计算(KN/m):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大梁施工时应考虑下列荷载:a、大梁自重 17.27KN/mb、大梁翼板重(一边0.3米宽) 0.250.32253.75KN/mc、施工荷载(取2.0米宽,2.5KN/m2) 2.02.5=5.0KN/md、混凝土冲击荷载,按2.0KN/m计 12.0=2KN/me、混凝土振动器荷载,按2.0KN/m计 12.0=2KN/mf、模板及支架荷载,根据实测按3.0KN/m计 3KN/mQ=1.2(17.27+3.75+3)+1.4(5.0+2+2

    15、)=41.42KN/m n=Q/P=41.42/24(丝扣顶撑)=1.7237.03KN.m所以一层底板不能够承受。从而要传递49.22-37.03=12.19 KN.m的荷载到负一层的底板。3、箱梁对应负一层底板承载力计算M= 1/24qln2 =12.19KN.mq=10.12 KN/m负一层板自重为: 0.2*1*25=5 KN/m取脚手架支撑荷载为3 KN/m负一层板需承受的荷载为:q=10.12+1.2*(5+3)=19.72 KN/mm =1/24qln2=19.72*5.3752/24=23.73 KN.m取1m宽的板为计算板带,板的配筋为双层双向直径12间距为200的三级钢筋。

    16、m=fyAsh0=360113.045185=37.03KN.m 23.73 KN.m 安全。所以采用一层底板和负一层底板共同承载。4、验算箱梁二次浇筑前先浇筑部分箱梁的承载力 根据上面的计算可知此时的砼的强度为标准强度的22%。 查砼结构设计原理中表46得 在砼的强度等级为C50,配置三级钢筋时,砼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取值为0.518。X=0.518h0=0.518*465=240.87mma1fcbx=fyAs As=0.22*23.1*600*240.87/360 =2040.17mm2 实际配筋为16根直径为25的三级钢。As实=7849.92mm2 2040.17mm2 m=fyAs

    17、(h0-x/2) =360*2040.17*(465-240.87/2) =253.06KN.m 1/24qln2=m=253.06 1/24q*5.3752=253.06 q=210.22KN/m第一次浇筑大梁的自重为17.27 KN/m所以第一次浇筑大梁在5天期龄时的富余承载力为 210.22-17.27=192.95KN/m第二次浇筑部分的荷载:侧板线荷载Q设计值计算(KN/m):根据施工规范要求,侧板施工时应考虑下列荷载:a、侧板自重 1.9*0.6*25=28.5 KN/mb、侧板的翼板重(一边0.3米宽) 0.30.32254.5KN/mc、施工荷载(取2.0米宽,2.5KN/m2

    18、) 2.02.5=5.0KN/md、混凝土冲击荷载,按2.0KN/m计 12.0=2KN/me、混凝土振动器荷载,按2.0KN/m计 12.0=2KN/mf、模板及支架荷载,根据实测按3.0KN/m计 3KN/mQ=1.2(28.5+4.5+3)+1.4(5.0+2+2)=55.8KN/m因为第一次浇筑的部分箱梁的富余承载力192.95KN/m远大于第二次浇筑部分箱梁侧板的自重55.8KN/m。所以在原有的支撑下就能够承受其荷载。 四、结论 该转换层实际施工时间25天,未发生任何反常现象,结果表明该方案安全可靠。参考资料1、住宅小区1、2楼项目施工图;2、简明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材料力学(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5、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建筑工程施工手册;7、砼结构设计原理。


    注意事项

    本文(高层住宅楼箱梁结构转换层支撑体系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