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6盾构井及明挖区间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x

    • 资源ID:3779326       资源大小:260.7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6盾构井及明挖区间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x

    1、6盾构井及明挖区间井点降水施工方案6、盾构井及明挖区间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成都地铁7号线川师车辆段明挖区间及盾构井基坑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水文情况 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7号线5标川琉明挖区间及盾构井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成龙街道金像寺社区。东接川琉区间盾构始发井西接川师车辆段出入段线。起止里程为YDK16+YDK16+。区间主体结构为地下单层双跨矩形框架结构和两层双跨矩形框架结构,明挖区间端头为盾构吊出井。本区间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上部采用放坡开挖、土钉墙支护,下部采用围护桩支护。 明挖区间为单层结构,宽,长,总建筑面积2301,盾构井为吊出井。总面积627。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

    2、水 本站区地处川西平原岷江级阶地,为山前台地地貌,无地表水系流过。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本阶段、工可阶段分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每个岩土层描述如下:人工杂填土(Q4ml):灰色、灰白色、褐灰、褐黄色,杂色,成分较杂,由粘性土、砂卵石土及建筑垃圾、混凝土等组成。该层均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广布于地表,厚8m。黏土(软塑)(Q3fgl+al):灰黑色,灰色,软塑,闻有异味,取芯呈短柱状,该地层在钻孔M7Z2-CSZ-001-5、M7Z2-LL-001有揭示。该层层厚,顶层高程约。黏土(硬塑)(Q3fgl+al):灰褐色,硬塑,呈土柱状,节长10-30cm,土质较纯。该层层厚,顶层高程

    3、约。粉质黏土(硬塑)(Q3fgl+al):黄色,黄棕色,局部砂感较重,土质较纯,取芯呈柱状,局部含高岭土,硬塑。该层层厚9m,顶层高程约。粉土(Q3fgl+al):灰色、灰黄色,松散稍密,潮湿,场地范围成层分布,局部地段缺失。该层层厚1m,顶层高程约。稍密中砂(Q3fgl+al):土黄色,稍密中密,稍湿,可搓条。饱和,夹有约45%的圆砾、卵石。该层层厚,顶层高程约。中密中砂(Q3fgl+al):灰褐色,中密,饱和,含卵石角砾约20%,成分以石英砂岩为主。该层层厚,顶层高程约。稍密卵石土(Q3fgl+al):青灰色,灰白色,稍密至中密,卵石含量约占55%,粒径一般为6-15cm,成分以石英砂和花

    4、岗岩为主,余为细砂充填。该层层厚,顶层高程约。仅在局部出现,厚度薄。根据此次卵石点荷载试验,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为,为硬质岩。中密卵石土(Q3fgl+al):棕黄色,中密,潮湿,石质成分为花岗岩石英砂岩为主,卵石含量70%,粒径2-8cm,中砂充填,采取率95%。该层层厚,顶层高程约。主要分布在川师站附近,局部分布,厚度薄。根据此次卵石点荷载试验,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为,为硬质岩。全风化泥岩(K2g):紫红色,泥质,泥状,碎块状,节长5-15cm,采取率90%,原岩结构全部被破坏。厚。层顶标高。强风化泥岩(K2g):紫红色,强风化,泥质结构,泥质胶结,部分保存原岩结构,呈短柱状,节长5-10cm,

    5、手捏易碎。最薄处厚,最深处未揭穿。层顶标高为。中等风化泥岩(K2g):紫红色,岩质较硬,含少量砂质,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充填灰绿色黏土矿物,锤击声半哑较脆。局部夹石膏脉,脉宽3mm,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本次钻探未揭穿。层顶标高最高,最低处由于未揭穿强风化层所以未见。根据室内试验:天然极限抗压强度最小值为,最大值为,属软质岩。 地下水水质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1、水质类型 本区间地面勘察范围及其附近无地表水系。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松散土层孔隙水,二是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孔隙水第四系孔隙水基本都赋存于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的砂、卵石土中,两层砂卵石层含水极其丰富,形成一

    6、个整体含水层,为孔隙潜水。区间隧道洞身基本穿穿越砂、卵石土中,受地下水影响较大。表层杂填土及粘性土地下水含量甚微,对工程影响较小。(2)基岩裂隙水本区间隧道区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灌口组(K2g)紫红色泥岩。地下水赋存于基岩风化带裂隙中,含水层透水性及富水性差,水量贫乏。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渗透系数取平均值K=d。主体结构主要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0),场地内地表水、地下水腐蚀性评价宜按类环境及A类地层渗透性考虑。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按类环境类型及A类条件渗透性判定,经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地下水对

    7、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二、编制原则及依据成都市地铁7号线盾构井及明挖区间主体围护结构设计图纸; 施工招标图纸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三、总体施工方案 降水目的 根据本工程的围护桩施工、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的要求,本次降水的目的: 1、 通过降水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地下水,使其得以压缩固结,以提高土层的水平抗力,防止开挖面的土体隆起。2、在人工挖孔桩开挖施工时做到及时降低作业范围水位,确保围护桩质量和人员安全。3、在基坑开挖施工时做到及时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保证基坑干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总体规划根据成都地区的类似工程经验,拟

    8、采用管井降水。管井采用600无砂管外包无纺布,管井深度35m,滤水管长度,纵向间距70m左右,沿基坑左右两侧布设,局部需要在基坑内布设。井管采用直径300mm混凝土井管,降水井布设在距基坑开挖放坡边缘为,管井内地下水通过软管连接至PVC主排水管,然后排至沉淀池,经沉淀后排至原有排水沟。四、井点降水选择及井点布置 根据实地勘踏盾构井及明挖区间远离地面水源,富水性弱,并且设计管井深度超过20m,因此选择深井管井。 基坑涌水量计算基坑远离水源,降水井采用潜水完整井,按照下公式计算涌水量: (4-1-1)式中Q 基坑涌水量 K 土壤的渗透系数,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取平均值K= m/d; H潜水含水层厚度

    9、,H=降水井深度-稳定水位=;S基坑水位降深,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取最大降水深7m考虑;R降水影响半径;对潜水层计算公式如下: R=2S=27= (4-1-2)r0基坑等效半径,明挖区间及盾构井为非圆形基坑,对非圆形基坑计算公式如下: =(215+35)= (4-1-3) 式中a、b为基坑放坡边线长、短边。1)盾构井及明挖区间涌水量计算 降水井数量计算 (4-2-1)式中 基坑总涌水量; 设计单井管井的出水量m3/d,按下述计算公式确定: (4-2-2)式中 rs 过滤器半径,取k 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取K=dl 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取l = m则 =1205 =d1)降水井数量= 考虑到暗挖

    10、隧道无水施工条件及成都市自然条件(如降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布置8口降水井。当采用8口降水井时:基坑总出水量Q总=8=d Q=2504m3/d ,可以满足降水要求。井管埋深H=H+H+H+H+H+H=16+1+3+5+2=因现地表高低不平,故先计算出降水井底深度为=式中H:井管的埋设深度;H-基坑深度,从496m向下计算为16m;H-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深度(m);H-ir。;i为水力坡度,取,r。为降水井分部范围的等效半径;H-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为1至3m,取3m;H-降水井过滤器长度,取5m;H-沉砂管长度,取2m。 因为该场地地基基岩埋深在1317m,而 基坑开

    11、挖深度设计在20 m 左右,设计围护桩长度为(含冠梁),现布置降水井8口,将降水井井距确定为70m左右,井深确定为35m,经验算,满足围护桩及基坑开挖施工的降水要求。 降水井的布置本工程井点布置采用沿基坑两侧均匀布置,降水井点间间距70m左右。具体见井点见附图(一):盾构井及明挖区间降水井布置图表 水泵的选择水泵型号流量(m3/h)扬程(m)电机功率(kW)重量()4050353本工程单井管井的出水量为 m3/d,选用3040m3/h流量的离心泵,则单井出水量为720960 m3/d,满足降水要求。五、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基坑降水施工方法降水井施工前必须人工挖探井4米深,确认地下无管线

    12、时方可埋设护筒,护筒外侧回填粘土以封隔好表层杂填土,防止钻井施工用水渗漏造成塌孔。如遇地下管线,则需适当调整降水井位置,并重新挖探井。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降水井成孔降水井成孔选用钢绳式冲击钻机。先根据降水井施工孔位埋设孔口护筒,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深度要穿越松土层。之后冲孔钻机就位,冲锤中心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冲孔开始时,先低锤(小冲程)密击,并及时加入粘土泥浆护壁,泥浆密度和冲程可按下表5-1选用,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下34m后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将锤提高至以上,转入正常连续冲击,在造孔时及时将孔内残碴排出孔外,以免孔内残碴太多,出现埋钻现

    13、象。冲孔时应随时测定和控制泥浆密度。如遇较好粘土层,亦可采取孔内造浆护壁,方法是在孔内注满清水,通过上下冲击使之成泥浆护壁。加强排碴并定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排碴方法优先选用泥浆循环法,并通过检查排碴效果、情况适时调整,如因孔深循环泥浆的压力和流量难以达到预期排碴效果时选用抽碴筒法排碴。各类土层中的冲程和泥浆密度选用见下表。表5-1 各类土层中的冲程和泥浆密度选用表项次项目冲程(m)泥浆密度(t/m3)备注1护筒中及护筒脚下3m以内土层不好时宜提高泥浆密度,必要时加入小片石和粘土块2粘土12清水和稀泥浆, 经常清理钻头上泥块3砂土12抛粘土块,勤冲勤排碴,防坍孔4风化岩14加大冲击能量,勤排碴

    14、5塌孔回填重新成孔1反复冲击,加粘土块及片石 钻孔过程中每12m检查一次成孔垂直度情况。如发现偏斜应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土层变化处和易于发生偏斜的部位,采用低锤轻击、间断冲击的办法穿过,以保持孔形良好。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重锤球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清孔,清孔将孔底淤泥、沉碴清除干净,再进行井管的安装。 降水井井管制安施工采用冲击钻机成孔,钻孔直径为600mm,泥浆护壁,滤管采用300mm钢筋笼外裹三层滤网,内两层为网眼11mm的优质尼龙网,即细滤网,最外层粗滤网,为网眼55mm铁丝网(1铁丝编织)。滤网外用12#铁丝每隔50cm捆绑牢固。滤管四周回填砾砂。降水井结构如图5-1

    15、。井管的安装根据井管吊装设备的起吊高度和井管总长度,采用分段制作安装方式。其中采用分段制作安装时需在孔口进行焊接,当第一节井管入孔后于孔口部位用钢扁担架立,再起吊第二节井管与第一节井管在现场进行钢板焊接,两节井管连接完成后重新补做箍筋及包缠滤网。为保证井管安装位于井孔中间,井管下放时应充分吊直,两人于孔口扶住井管缓慢下放,避免碰撞井壁,下放完成后使井管口高出地面不少于20cm。图5-1 无砂混凝土管深井井点构造图1井口,粘土封口;250出水管;3潜水电泵;4井孔;55070总出水管;6过滤段,内填碎石7开孔底板,下铺滤网; 降水井滤料投放井管安装完毕后,将带喷头的活塞下入井内,距井底50,用泥

    16、浆泵向井内高压注水稀释泥浆,当泥浆比重达到时开始人工围填315 的卵石作为滤层。为避免卵石下沉过程出现蓬堵搭桥现象,围填速度控制在每小时56t。井管及井壁之间填充粒径为315mm的碎石,碎石应沿管周围均匀投放,投放量不少于计算量的95%,离孔顶范围内用粘土填实夯平。 降水井洗井井管埋设完毕后,往井内回灌清水,并用深井泵(扬程35m)抽水洗井,直至抽出的井水清洁无污浊。 井点降水降水所用潜水泵扬程35m,下泵前检查各种螺栓封口是否漏油、漏水,在水中试抽时要保证机械运转正常,下泵和运转期间应将绳索栓在水泵耳环上,不得使电缆受力,下入设计深度后将泵体吊住。 降水监测降水开始前所有抽水井、观测井统一联

    17、测静止水位,并统一编号,统一基准点。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前,每天观测水位二次,当水位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可每天观测一次,在雨季时观测次数宜每日23次,抽出的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降水过程中,还应定期(每三天)取样测试含砂量,保证含砂量不大于%。降水期间设置自动水位开关进行自动降水,并备双电源,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及时记录水位、水量监测,绘制水量Q与时间t和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 降水运行 试运行 1、试运

    18、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 2、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施工边抽水,即完成一口投入降水运行一口,力争在挖孔桩开始前,将基坑内地下水降到基坑底开挖面以下。水位降到设计深度后,即暂停抽水。 降水运行 1、基坑内的降水井在基坑开挖前十天进行,做到能及时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2、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每次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的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3、降水运行过程中,做好各井的水位观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4、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

    19、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5、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应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 降水运行技术措施 1、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以防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 2、电缆线,配电箱的排设与安装,布置要合理,不影响挖土施工作业。 3、降水运行开始阶段是降水工程的关键阶段,为保证在开挖时及时将地下水降至开挖面以下,因此在洗井过程中,洗井完一口井即投入一口,尽可能提前抽水。 4、降水的设备(主要是潜水泵与真空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

    20、运行阶段运转正常。 5、降水运行阶段应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泵并修复。 6、降水运行阶段应保证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有关单位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及施工安全。 施工设备及人员安排 钻井设备(1)CZ22型钻机 2台(2)电焊机 2台(3)6/7型空压机 2台(4)配电盘设备 2套(5)钻具 2套(6)电缆 300米(7)洗井设备 2套 施工管理人员组成及劳动力分配 1、管理、技术人员 (1)工程负责 1人 (2)技术人员 1人 (3)机长 4人 (4)机修工 1人 (5)电工 2人 (6)安全员 2人 2、施工人员:凿井普工 16

    21、人 降水排水管路施工 因东西两端有场内运输道路,因此此位置管井采用暗井以防管线碰撞破损,排水沟亦采用明沟,造成漏水直接影响基坑安全,施工场地内设置沉淀池,沉淀后经临时道路两侧排水沟排入原有沟渠,严禁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如图5-3 施工方法(1)排水沟底部开挖。挖沟时将挖出的土堆放在沟边一侧,土堆底边距沟边保持的距离,管沟的开挖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图5-3 排水管路施工流程(2)排水沟及沉淀池采用机制红砖和水泥砂浆衬砌,侧面抹防水砂浆,底部做120mm厚C10厚混凝土基础,上部盖承重钢筋混凝土盖板,与路面平齐。(3)采用直径200mmPVC管连接沉淀池与临时便道两旁的排

    22、水沟,沉淀完的水经排水沟牌向排水渠。 降水维护管理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少于3次,并应观测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电动机和水泵温度、电流、电压以及水泵的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渗漏。在更换水泵时,应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全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发现基坑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新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降水井的后期处理施工降水为结构工程施工的辅助工程,属临时工程范畴,降水结束后,应予以拆除并处理。本

    23、工程在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施工完毕后,降水井予以拆除、处理。管井的后期处理:降水井在完成其使用后,首先切断抽水用电源,拆除井下水泵、电缆、泵管,采用石屑填入井管内,回填高度为至井口。利用井孔内存水使之饱和,依靠自重压实。当井孔内存水不能使回填石屑饱和时,应边回填边注水。离孔顶范围内用粘土填实夯平,近地表部分按原地貌恢复。粘土应在回填石屑后间隔3天再回填。六、降水施工进度时间计划管井井孔施工 15天 管井井管安装 15天 回填砾石7天 洗井 5天 降水作业实施 10天 安排流水作业预计成井施工30天完成。七、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井点降水施工质量必须满足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4、)要求。降水质量控制1、井管制作:要求侧壁密封无孔隙;滤管为壁厚4 mm 钢卷管,直径300 mm,侧壁钻孔,孔径16 mm,孔距10cm,滤管外包裹12目钢丝网一层,30-40 目尼龙网一层。2、含砂量:管井抽水开泵30min后,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的规定取水样送试验室测试,含砂量小于5/10000,否则采取洗井或停抽措施以控制水中的含砂量。3、出水量:规范及设计要求单井抽水量,最大流速应为s,最小流速应为s。监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情况。表7-1 井点降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井管(点)垂直度%1插管时目测2井管(点)间距mm15

    25、0钢尺量3井管(点)插入深度mm200水准仪4过滤砂砾料填灌(与设计值相比)%5检查回填料用量 现场质量控制范围1、孔径检查,对终孔直径进行检查;误差不大于20mm。2、孔深检查:对成孔深度进行检查。3、绿豆砂质量检查:绿豆沙粒径在24mm 之间,绿豆沙要求级配良好,不能含泥。4、实管焊接质量检查,严格控制焊接质量,要求焊缝饱满,不能有任何缝隙。5、滤管长度检查,以及滤管包扎质量检查,滤管接头处要求搭接30cm 以上的纱布;井管下置保持垂直对中。6、管道焊接质量检查:严格控制两管之间的(特别是实管)焊接质量,焊缝饱满,不留任何缝隙。 降水井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对降水区域的交通设施

    26、、管线、建(构)筑物等的沉降、位移、倾斜等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2、水泵的电力缆线引接与拆卸必须由电工负责。3、机械钻孔应遵守下列规定。4、场地平整、坚实。5、施工现场划分作业区,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泥浆护壁成孔时,孔口设护筒。护筒内径较孔径大20 cm。护筒顶面高于周围地面30 cm以上。护筒的埋深,粘性土不小于地面以下 m。6、作业时,人员应该位于安全处,不得靠近钻杆。禁止人员触摸运行中的钻杆、钻具。7、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钻渣,并与地质情况核对,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或调整钻进方法,保持正常钻进。8、钻孔应连续作业,建立交接班制度,并形成文件。钻孔中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具

    27、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关机、断电,并保持孔内护壁措施有效,孔口应采取防护措施。9、钻孔作业中,发生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等故障时,必须停钻;钻机有倒塌危险时,必须立即将人员和钻机撤至安全位置,经技术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10、严禁人员进入孔内作业。11、成孔后应及时安装井管,因故未能及时安装井管时,必须对孔口采取防护措施并设安全标志。12、井管口应高出地面50 cm以上,必须封闭并设安全标志。当环境不允许管口高出地面时,管口设在防护井里,防护井盖与地面同高并焊牢。拆除井管应垂直向上提升或顶升,不得斜拉、硬拔。八、井点降水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地下水位降不下去1、产生原因:洗井质量不良,砂滤层含

    28、泥量过高,孔壁泥皮在洗井过程中尚未被破坏掉,孔壁附近土层在钻孔时遗留下来的泥浆没有除净,使地下水向井内渗透的通道不畅,影响集水能力。滤网和砂卵石滤料规格选用不当。水文地质资料与实际不符,井垂直度不符合要求,井内沉淀物过多,井孔淤塞。2、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在井点管四周灌砂卵石滤料后立即洗井。一般在抽筒清理孔内泥浆后,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浆泵冲清水与拉活塞相结合洗井,以破坏孔壁泥皮,并把附近土层内遗留的泥浆吸出,然后立即单井试抽,使附近土层内未吸净的泥浆依靠地下水不断向井内流动而清洗出来。需要疏干的含水层均应设置滤管;滤网与砂卵石滤料规格,根据含水土层土质颗粒分析选定。在土层复杂地段,做现场抽水实

    29、验。在钻孔过程中,对每一个井孔取样,核对原有地质资料。在下井管前,复测井孔实际深度,结合设计要求与实际水文地质情况配置井管与滤管。在井孔内安装或调换水泵前,测量井孔的实际深度和井孔沉淀物的厚度。如果井深不足或沉淀物过厚,需对井孔进行冲洗,排除沉碴。 降深不足1、产生原因: 基坑局部地段的井点根数不足。 井泵型号选用不当,井点排水能力太低。 单井排水能力未能充分发挥。 水文地质资料不确切,基坑实际涌水量超过算涌水量。2、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按实际地质资料计算相关参数。复核井点过滤部分长度,井进出水量。 选择井泵进考虑到满足不同阶段的涌水量和降深要求。 改善和提高单井排水能力。根据含水层条件设置

    30、必要长度的滤水管,增大滤层厚度。 在降水深度不够的位置增设井点根数。 在单井最大集水能力的许可范围内,更换排水能力较大的井泵。 洗井不合格的重新洗井,以提高单井滤管的集水能力。九、施工监测1、地表沉降监测:监测仪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变形观测专用铟钢尺。水准仪精度:km监测方法: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的方法掌握地表垂直位移变化情况。量测各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相对高程差,本次所测高差与上次所测高差相比较,差值即为本次沉降值,本次所测高差与初始高差相比较,差值即为累计沉降值。按设计要求每25米布设一处, 测点以米长钢筋埋入地下制成,如地面有坚硬土层或沥青路面,则应先将其挖除。特殊情况测点可适当加密,开挖前一天就开始测量,作为沉降监测原始值,并在拆除钢支撑时频率加密,由于现场条件较为复杂,地表测点埋设时应依据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设。2、建筑物沉降、水平位移监测


    注意事项

    本文(6盾构井及明挖区间井点降水施工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