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食品加工厂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车间生产管理制度.docx

    • 资源ID:3766203       资源大小:20.3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品加工厂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车间生产管理制度.docx

    1、食品加工厂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车间生产管理制度食品加工厂生产车间管理制度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一、早会制度 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任或班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3各条线的班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4各条线的班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5班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二、请假制度 1如特

    2、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任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1) 一天以内由班长批准; 三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 (3) 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部经理批准; (4) 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三、车间卫生管理制度1、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2、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无钮扣,无外口袋)、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

    3、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保持清洁且每天必须更换。3、不得将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品(如手表,首饰等)带入车间。4、进入车间应洗手消毒,工作过程中按规程洗手;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5、车间内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6、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必须达到加工人员的要求后方可进入。7、新参加工作的生产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或手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并妥善治疗。8、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

    4、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开始工作之前、上厕所以后、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9、生产车间内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无凹坑、缝隙。车间内禁止使用一切竹木工器具和容器。10、 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11、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食品的卫生。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时,检查消毒剂的配制记录及使用条件,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定期检查其浓度。用热水消毒时,

    5、水温应达到80以上。12、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产品。13、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14、车间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15、同一生产现场内不得同时生产两种类别的产品,也不得同时加工影响车间卫生或产品质量的副产品。16、车间内只能存放有少量即将使用的空罐。空罐只能装填产品,任何时候不能盛放有其他物品,以免误入生产线造成质量事故。清洗车间时,必

    6、须移开或遮蔽好生产线上的空罐,以免沾污。17、每天工作结束后(或必要时),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排水沟,必要时进行消毒。18、生产车间和其他有关工作场地内应保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地面不得出现大规模的积水现象,生产中的废弃物应随时清理和清除。19、车间内的更衣室、挂靴间、洗手消毒间等,应经常进行清洗及消毒,保持其清洁。20、车间周围应定期或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以防止害虫滋生,车间使用杀虫剂时,不得污染食品,并尽量避免污染设备,工器具和容器,使用杀虫剂后应彻底清洗干净,除去残留药剂。21、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废物排放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7、全面检修。车间应做到整洁、空气新鲜。无明显水汽、积水。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ZD01 为改善环境卫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清洁卫生要求。 场地做到每天一小扫,周末大扫除,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脏东西,不准乱扔乱倒垃圾,随时保持清洁卫生。 二、生产场地要求。 1、各种原材料、工具堆放有序,场地、设备保持清洁卫生; 2、通道不能堆放杂物,确保人流、物流畅通; 3、卫生设施保持完好; 4、任何设备上严禁堆放零件及其它杂物; 5、交接班前必须做好设备周围的环境卫生,不得有积油和其它杂物。 三、库房要求。 1、产品入库前,出库后必须对库房进行清扫; 2、随时保持库房清洁卫

    8、生,做好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工作。 (二)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管理制度ZD02 为提高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意识,对个人卫生要求进行控制,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从事食品加工的人员每年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二、新进作坊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三、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并穿戴规范整洁,头发必须藏于帽内,不得外露;出车间须换下工作服、帽。 四、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人员必须戴口罩。 五、进入车间工作人员,不得携带任何私人物品,不得染、留长指甲,不得化妆和配戴首饰。 六、进入车间前,必须认真洗手、消毒。 七、生产加工人员手部

    9、有明显外伤,不得直接从事食品加工。 八、车间内不得有随地吐痰、挖鼻孔、掏耳朵等不卫生行为。 九、清洁度不同的生产区人员不得相互串岗。 十、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食品卫生教育和培训。 (三)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管理制度ZD03 为采购验证原辅材料,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生产需要采购原辅材料,采购时应向供货方索取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资料。 二、对每批原辅材料、包装物等外购件均应按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并建立相关档案记录。 三、发现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能投入生产使用。 四、若发现原辅材料质量有问题进入生产环节的,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进货查验记录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

    10、、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六、记录的保存。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四)生产工艺过程管理制度ZD04 为实施生产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 定本制度。 一、生产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应按工艺要求进行加工。 二、原材料必须根据工艺要求投入使用。 三、使用合适设备和工具进行生产,并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 四、生产流程保持合理。 1、保证原辅材料和半成品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2、保证原辅材料和成品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3、保证半成品和成品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五、发现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能投入生产使用。 六、发现不合格的半成品,必须按要求处理,不能流

    11、入下一道工序。 七、发现不合格的成品,必须按要求处理,不能出坊销售。 (五)食品出坊检验管理制度ZD05 为规范食品出坊检验要求,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感官检测。 对食品感官涉及到的形态、颜色、香气、滋味、异物等进行 评价,防止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 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出坊。 二、净含量检测。 使用符合测量精确度要求的计量器具,对每批出坊食品进行净含量检测,确保出坊食品净含量符合相关要求。 三、标签检测。 对标签进行检查,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编号或备案号、产品名称、配料、生产者、生产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完整无误,内容

    12、清晰、易于识别。 (六)销售记录管理制度ZD06 为追溯销售后的产品去向,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销售记录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 二、销售记录填写要求。 1、字迹清楚,内容真实、完整、详尽,不得使用铅笔填写; 2、填写及时、准确,不得提前或者错后填写; 3、不得随意撕毁或者任意涂改,确实需要更改时,须在错处划一横线,在其旁边重写,签上姓名、日期,并盖章; 4、签名或盖章须填全名,印章须清晰可辩; 5、填写时计量单位必须统一; 6、不同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以及不同规格的产品,在记录及单据的填写时,必须分开填写。

    13、三、记录的保存。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七)不合格品管理制度ZD07 为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销售,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特制定本制度。 一、进货不合格品的处理。 对进货查验发现的不合格原辅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 处理并记录,不得投入使用。 二、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半成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不得流入下一工序。 三、不合格成品的处理。 出坊前发现食品腐败变质等现象的,立即对该批成品进行销毁并记录,绝不允许出坊销售。 四、已出坊后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理。 对于已出坊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立即进行召回,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 五、不合

    14、格品记录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处理方式、 处理日期等内容。 六、记录的保存。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八)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ZD08 为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应认明包装标签上“食品添加剂”字样,并索取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及合格证明等材料,验收合格后入库。 二、使用添加剂目的在于保持和改进食品营养质量,不得破坏和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三、不得用于掩盖食品的缺陷(变质、腐败)或粗制滥造欺骗消费者。 四、使用添加剂在于减少食品消耗,改进存储条件,简化工艺等目的,不能因使用了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

    15、求。 五、添加剂必须严格按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使用,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和加大使用量。 六、食品添加剂应由专人专柜保管,做好使用记录。 七、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内容。 产品名称、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食品添加剂名称、使 用量、使用人、使用日期等内容。 八、记录的保存。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小作坊保证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1.企业应具备有符合质量安全生产的生产设备、工艺及辅助设备等资源条件,有确保产品质量的加工、贮存等场所;生产加工实行规范管理规范操作,严格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的关键控制点;2.生产区与生活区有效分离。生产区外部周边环境应整洁、卫生、无生产、生活垃圾、排水沟畅通、防

    16、止害虫孽生。屋顶墙面应表面光洁、无毒、无异味、不吸水、无脱落、防落尘、能防止害虫隐匿和灰尘积聚。排烟、排水等设施设置合理、运转正常;3.凡直接接触食品原料的设施、工具、必须用无毒、无味、抗腐蚀的材料制成;4.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生熟食品及其他原辅料间的交叉感染;5.用于清洗、消毒生产加工设施、工具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GB14930.1、GB14930.2的规定。应对洗涤、消毒后的设施和工具进行彻底清洗,消除残留药剂对食品的污染。要定期对生产区及周边环境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采用安全、有效的措施防止鼠类、蚊蝇、昆虫的繁殖和孽生。除虫灭害药剂应专管专用、正确使用,防止污染食品;6.生

    17、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垃圾应置于带盖的容器中,做到班产班清,并定期对容器清洗、消毒;7.生产加工食品的企业原辅材料的采购,应由专人负责采购;原辅材料的进货验收,必须具备进货验收记录,并有验收人员签名;8.生产加工中使用的原辅材料应是合格的,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用回收食品加工食品,不使用非食品原料、非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采购的原辅料具有应有的色、香、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腐败、霉变、腐蚀、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无明显外来杂质;9.企业采购的原辅材料必须有存放的库房,存放地应整洁卫生,应离墙离地存放,防止受潮、霉变、虫(鼠)害或受到外界污染。并分类存放、标识;原辅材料的采购存放应有保管记录,记录并由专人负责管理;10.原材料、辅料及食品添加剂采购进货必须经过质量验收,验明企业资质,产品标准,生产许可证,QS标志认证书,检验报告,产品标识等,并保存采购发票、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等凭证,如实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和进货日期等内容,做好采购、使用记录,其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加工食品或包装食品;11.原辅材料存放远离有毒有害或者易燃易爆物品;12.生产加工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食品加工厂以及食品加工小作坊车间生产管理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