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析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的性别缺失.docx

    • 资源ID:3758788       资源大小:22.2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的性别缺失.docx

    1、浅析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的性别缺失浅析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的性别缺失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性别教育性别缺失 论文摘要:性别教育是高校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恋爱观包括着深刻的性别内涵,如能在恋爱观教育中进行性别不同教育,将使恋爱观教育和性别教育达到共赢的结果。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的性别缺失,更新教育观念,利用多种渠道,强化性别角色培育,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增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大学生性别教育,顾名思义,也就是教育大学生如何成为“男人”和“女人”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诞生的时期”,1可见大学时期是性别意识养成的重要时期。

    2、以学生最关注的性别问题为切入点,会使性别教育事半功倍。恋爱观不仅是学生中最敏感的话题,同时也包括着深刻的性别内涵。通过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性别问题的透视,促使教师在面对教育问题时养成性别挑选与判断的能力,强化大学生正确恋爱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将使恋爱观教育和性别教育达到共赢的效果。 一、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性别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现 1.教育理念上的缺失 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恋爱期望值不高,疏于管束,恋爱观教育精力投入严重不足。在教育中,也是采取千篇一概的教育方式,轻忽两性间客观存在的不同性,对性别教育在个性的培育、人格的健全中作用的熟悉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一些教育者以为大学生已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由恋爱

    3、带来的困扰、纠纷和伤害等问题,是恋人世的个人隐私,不属于教育管辖的范围,因此不以为然或难为情,对学生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置缺乏性别视角,对女生怀孕、人流等突出问题故意回避,致使大学生恋爱观很少取得纠正,两性人格教育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事实上,性别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一样,都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熟悉和分析社会现象、实现性别平等和性别公平的重要保证。但是,从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的性别缺失,反映出教育者对性别教育的的轻视和麻木。相较而言,西方作为性别教育的发源地,许多国家在政府和学校领导支持下,成立了性别教育的教学、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50多个国家前后成立了性别

    4、学学科,许多国家还将女性学纳入了主流学科。2我国台湾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性别教育,此刻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起来。性别教育研究学者顾燕翎与周颜玲都曾在研究台湾的性别教育发展史时提出了台湾性别教育研究的阶段论,其中,顾燕翎提出“第一阶段:全然轻忽女性经验、历史的无知期,女性意识尚未形成(womenlesshistory)”,后来周颜玲总结的“第一期为未显著期(InvisiblePharWomenlessPhase),谨守传统男性主导的学术规范,缺乏妇女相关研究”,这相当于顾燕翎说的第一阶段。3或许,两人的阶段论正指明了现阶段我国大陆的性别教育状况。由此可见,高校性别教育研究的迫切性不言

    5、而喻。 2.教育内容上的缺失 学校考核学生以学科成绩为主要指标,教育突出知识技术的教授,对触及学生心灵的问题教育引导不够,在知行统一的育人进程中两性的主体作用未取得充分尊重和发挥。在各类形式的恋爱观教育中,缺乏对性别问题的全面关照,对男生与女生的教育完尽是一样的,对两性交往、恋爱中的社会期待、性行为对两性生理心理影响、婚姻家庭中两性的角色和地位等等问题,重视和关注不够,没能引发学生思考,教育中只谈道德要求,不讲人性关切,只谈一般原则,不讲具体技能,使大学生面对恋爱婚姻中的实际问题时容易脆弱和迷茫。 为了了解现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笔者曾在2003年末以茂名学院学生为调查主体,以随机抽样调查的方

    6、式,对378名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取得较为全面的性知识的渠道性别不同较显著,“通过科学的书籍、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取得的男生为596%,女生则是699%,超过男生10个百分点,通过“学校课堂”取得的男生为38%,女生则是147%,一样超过男生10个百分点,通过“同窗朋友”取得的男生为6%,女生则是112%,超过男生近6个百分点,通过“色情网站、光碟、书籍”取得的男生为289%,女生则是28%,男生远远超过女生26个百分点。 对“若是在学校开展性教育,您自己还需要哪些知识”,有82%的学生选择“异性交往/恋爱心理”,其中女生占923%,男生834%。性知识、异性交往和恋爱

    7、心理等知识都是性别知识的大体内容,这些数据表明,一方面,大学生对性知识、两性交往和恋爱等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但课堂上能提供给他们的知识超级有限,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其他渠道取得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女生取得性知识的渠道主要依托正面的学校教育和科学领域,男生取得性知识的进程中,色情网站、光碟和书籍等不良渠道发挥着不可轻忽的作用,须引发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3.教育手腕上的缺失 目前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仅作为思想道德课程的一个章节,课时少,内容少,教师讲解蜻蜓点水,缺乏科学精神。课程设置没能关注性别议题,没能转变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对于无益于女性的各种课程因素,没能给以批判和改革。教师没有被要求在教学

    8、中传递正确的性别意识,涉及到性别的内容,形式分散、理论模糊,没能在课堂上成立起性别教育的阵地。第二课堂活动的恋爱观教育是把性别教育全面融入校园文化的切入点,但第二课堂的教育也是偏重于“上大课作报告”式的老套路,不仅接受面不够广,问题也不够深刻,干与办法更显乏力,缺乏性别自觉和性别蕴涵,对学生在恋爱中的性别形象、性别气质、性别角色定位的设计和培育重视不够,学生缺乏参加性别教育活动和气氛感染而进行独立检讨的机缘,这使得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因为缺乏因性施教的载体而显得惨白无力,缺乏完整性。 从最近几年来对“安全套发放机可否进校园”的讨论中咱们看到了高校性别教育的为难。“安全套发放机要进校园了”,这就像“

    9、鬼子要进村了”一样令高校惊悚。虽然教育部放宽了对大学生成婚的限制,但绝大多数高校都以为,校园乃一片净土,不是性行为泛滥之所,把安全套发放机堂而皇之地挂进校园,使外界误以为大学生都是性饥渴,这不仅是对大学生人格的侮辱,更是对教育的讽刺。他们也害怕,让安全套发放机进校园,会误导大学生以为校园性开放,这有违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同时也担忧血气方刚的学生难以抵御性的诱惑,从而造成校园道德失范。抛开对这一问题的利弊分析,咱们仍是可以看到,面对大学生恋爱和由此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学校的反映能力不够,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更多的是无奈。按照对茂名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有698%的学生谈过恋爱,有14%的学生发生了性行

    10、为,这些数据表明,随着大学生恋爱现象日趋普遍,性行为发生率稳步上升,铺天盖地的色情刊物、色情网站,使大学生常常成为“性”情中人。对处在性压抑困扰和性文化包围中的大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是迫在燃眉的问题,一味地回避或堵截,不采取正面和踊跃的方式疏导,反而会致使更多的不良社会后果。 4.教育队伍上的缺失 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如何进行性别引导,关键在于教师。但是,许多高校未能重视对教师的性别意识培育,没能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培育教师对性别问题的全面理解与思考能力,使具有性别教育能力的师资严重不足。教师自身知识的陈腐和局限,直接致使教师缺乏性别敏感,教育内容缺乏不同性和针对性,无法率领学生涉足情感世界中的性别

    11、问题,也难以驾驭和控制整个教育活动进程,最终使学生难以取得完整的人性化教育。同时,高校的师资力量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结构,学生习惯于男性校长发号施令、女性教职员工遵从配合;男性教师一心弄教学、女性教师“成婚成家以后,她们必需扮演起更称职的妻母角色,女老师受到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比一般行业女性尤有甚者”,4出现既要经受教学压力又要经受家庭压力的景象,很容易把恋爱婚姻家庭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不平等地位视为天经地义,这种人力资源环境会使咱们的性别教育困难重重。 二、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性别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性别教育的机制缺失 这种性别教育机制的缺失,限制和弱化了大学生性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党和国

    12、家把男女平等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大体问题放在同样重要位置,说明男女平等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庞大的现实意义作用,但这一制度在贯彻执行进程中却缺乏有力保证。就目前的高校而言,尚未成立起性别教育的制度,存在只重视抓学生分数而轻忽性别素质培育的偏向,教育的内涵与进程从未关照过性别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缺乏性别教育的规定和依据,缺乏性别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深层次性别问题的有效机制,造成教育中意识滞后、领导缺位、监管薄弱,使宏扬先进性别文化,增进男女平等成为一句废话。 2.性别刻板印象明显 性别

    13、刻板印象是指对两性的生物属性、生理物质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观点、期待和要求。5男主女从的意识根深蒂固。在创世纪篇中,上帝直截了当告知夏娃,让丈夫统治是对她的唯一惩罚。“事实上就是这种惩罚,形成长期的父权统制社会,也形成长期的女性被压抑”,6使女性依附于男性生活,处于附属、被动、服从的地位,而男性则始终扮演统治者的角色,处于支配、主动和独立的地位,这种地位在婚恋关系中尤其突出。婚恋中人们普遍追求男高女低,如在择偶中,男性优选女性的外貌,要求女性比自己的学历低、能力低、职位低,女性则偏向于选择比自己学历高、地位高、收入高的男性,这种择偶意向实质上仍是受传统的男尊女卑、夫贵妻荣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14、。男性把握着婚恋关系的主动权,有着较大的选择余地,教育与否影响不大;女性听天由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选择余地小,教育与否意义不大,这样的性别成见无可避免地展此刻恋爱观教育中。美国学者Klein曾以双刃的剑(two-edgedsword)来形容性别成见教育,其意为缺乏性别平等的教育结构与制度中,不只是女性,而是所有受教育的男女性学生皆为受害者。7 3.对恋爱观教育重视不够,主动介入意识不足 有些教育者以为爱情不是社会大量量生产的产品,所以没有一个统一模式,根本无从教育;有些教育者以为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会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对学生是误导;有些教育者以为爱情、婚姻、家庭问题都是无师自通的

    15、,对已成年的大学生进行教育是画蛇添足;有些教育者以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对大学生进行爱情、婚姻、家庭教育感到难为情,等等。受以上教育观念的左右,教育者在教育中蜻蜓点水,回避乃至根本就不与学生谈婚恋问题,这种教育观念使学生对爱情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盲目和空想,并直接致使学生的婚恋行为能力薄弱。2006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教育蓝皮书显示,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2005年78月间在北京地域实施的“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研究项目中,只有%的受访者以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九成人不看好大学生恋爱。8面对这种现状,学校“正襟端坐地对男女之事避而不谈,然后在少男少女模糊的探索失败后又义

    16、正辞严地出来显示权威。这话像是在说猫捉老鼠的游戏先不告知你游戏规则,等你出来我再抓你。”。9教育的功能在于有预见性地防微杜渐,要充分发挥这种功能,协助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就需要咱们主动关心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并以此为切入点,多方成立他们的性别气质,学习正确的两性相处技能,培育他们对两性彼此的了解和接纳,达至彼此尊重及和谐。 三、在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增强性别教育的大体路径 1.更新观念,正视性别不同 男女生有着天然的不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教育者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性别不同,把性别教育作为高校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适应男女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性别的角度去熟悉

    17、和把握教育规律,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高校性别教育成为男女生都能踊跃主动参与的完整教育。在恋爱观教育中,教育者要把握恋爱中的性别要求,把婚恋观和性别风度作为人格的大体部份给以综合,帮忙学生科学地熟悉婚恋观中的人格表现,增强学生在婚恋观中的性别意识,使学生在面对婚恋问题时加倍理智和负责。 2.建章立制,为性别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通过立法程序确保性别教育的实施,是我国政府对世人的许诺。由我国政府建议并参与起草的、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宣言中强调:“作为政府,咱们特此通过和许诺执行以下行动纲领,确保在咱们所有政策和方案中表现性别观点。”行动纲领中提出:将性别观点纳入立法、公共政策、方案计

    18、划、机制、传媒、决策和项目。10因此,国家教育部门要在国家教育政策中制定适合各学龄的性别教育法,明文规定把性别教育融入各学龄各领域的课程纲要、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促使国家的教材融入性别的原则和视角,成立评价学校性别教育的指数,设立专门的机构监督性别教育的开展,构建学校教育在塑造社会性别价值观与性别秩序的核心机制,使性别教育在国家的制定下有序进行。 3.整合内容,性别角色培育是核心 首先是性别角色的认知教育。让男女生熟悉到,性别的不同使他们有不同的性别行为,男生要有阳刚之气,女生要有阴柔之美,离开这一被社会认可的性别角色行为,就降低了个人在社会的赞许度。其次是性别模式的培育教育。要帮忙大学生明确

    19、什么是今世理想的男性和理想的女性,恋爱中的男女有如何的男性风度和女性风度,引导学生把此刻的恋爱与未来的婚姻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在男友角色与女朋友角色、丈夫角色与妻子角色中表现出性别美、风度美和气质美。最后是性别义务的要求教育。帮忙恋爱中的男女将性别权利和义务与大学生的身份有机结合,强化大学生在恋爱中的性别责任,促使男女生都能在恋爱中尽到社会要求下的男性义务和女性义务,从而使教育更关照人的生命与价值。 4.拓宽渠道,丰硕教育途径 首先要以“两课”教育为主阵地。密切关注和把握大学生恋爱的动向和规律,通过“两课”课堂启发男女生用性别视角思考爱情与学业、爱情与人生、爱情与性欲、爱情与婚姻等问题,结合两性

    20、在生理、就业、事业与家庭角色定位等方面的不同性,直接促使学生思考和回答有关性别的话题。其次要以讲座、讨论和心理咨询为主渠道。采取朋友式的交流沟通模式,以两性不同的视角和态度来引导学生正确熟悉社会中的婚恋现象,思考恋爱中的两性问题,以强烈的性别意识和人性化的亲和力深切学生的心灵,激起两性在情感上的共鸣。最后要以传播媒介为宣传通道。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板报、校报、广播、网页等宣传媒介的作用,通过宣传主流恋爱观、价值观来消解公共传媒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负面影响,让每一个学生在培育强烈的性别敏感的同时,树立起成熟理性的婚恋观念,在面对两性问题时加倍慎重和理性。 5.培育师资,提高教师的性别教育能力 一是要重视

    21、对师范生性别意识的培育,在所有的师范院校课程教学中渗透性别教育内容,提示师范生思考在教学及师生互动方面的性别意涵,培育其开放、平等与尊重的态度及处置性别议题的知识与能力。二是把性别教育的课程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必修课程,并作为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之一,确保所有教师具有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的大体知识和技术。三是增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性别敏感,促使教师成立起无性别歧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四是通过树立家庭事业双丰收的教师典型,让这些教师在把握性别优势,克服性别束缚,实现性别突围方面对学生起示范效应,这能使性别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少梅.论青少年性别教育的重要性.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15 210啜大鹏.女性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3 3张珏,吴燕秋.台湾各大学妇女研究与两性平等教育.应用心理研究(台北),2002(13):77-79 4庄明贞.从师资培育观点谈两性教育课程实施的窘境与展望,2006-06-27. 5李少梅.论青少年性别教育的重要性.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15 6冯沪祥.两性之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谢卧龙.推动两性平等教育教师应扮演的角色,2006-06-27. 8社科院教育蓝皮书:大学生恋爱中仅有一成是真爱,2006-03-02. 9姚艳辉.性爱孤岛校园女生未婚先孕之我见,2004-04-27.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的性别缺失.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