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35第六单元综合测试.docx

    • 资源ID:3721659       资源大小:176.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35第六单元综合测试.docx

    1、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35第六单元综合测试2019-2020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学典(35)第六单元综合测试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重视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可以追溯到周代,之后随着时光推移,产生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著作,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家范”“家则”“家箴”“家约”。明清时期,家风家训文化最为流行。清人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搜集了大量有关家训的名言警句,影响广泛。我国传统家训中虽有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其中的尊老爱幼、勤劳俭朴、耕读传家、自立自强、勤政廉洁、为人正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等内容,至今

    2、仍不乏借鉴价值。优良的家风,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家庭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依赖家庭的教育和文化的延传。许多大的家族,为了家族的发展,主动承担起对本家族成员的保障责任: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

    3、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当前,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等。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或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风,更是对民族文化

    4、的弘扬。家风是整个社会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家风建设,既能使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主流的文化融为一体,培养完美的人格;又能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助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助力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令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的力量。(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家风家训文化可追溯到周朝,传统家训中虽有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尊老爱幼等内容至今仍有借鉴价值。B.优良的家风,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后人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有益于个人,支撑着家庭的进步和发展。C.传统中国社

    5、会公共教育不发达,家风对人的成长意义重大。现在公共教育发达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家风的作用同样不能弱化。D.当前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家风建设来解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叙述我国古代家风家训的情况,是为了指出家风在几千年的传承中,难免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要批判地继承。B.文章围绕家风立论,从家风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意义等方面逐一论证,论点明确,论证过程完整。C.文章第段阐述家风的作用,一方面论证好的家风对人成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从反面论证家风建设的重要性。D.文章通过分析家风作用于社会的途径,论证了家风建

    6、设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族建立祠堂、义庄、义塾等,其目的是建立家族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家族成员接受教育,延传文化。B.从家族成员受约束的角度来看,家风好比家族“纲领”,发挥着指导和规范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的重要作用。C.好的家风,能打造儿童成长的好摇篮,能造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重视家风建设,可能使子女走上犯罪的道路。D.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是可以通过家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来实现的。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

    7、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 2017年4月5日新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

    8、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9、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 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去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

    10、,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 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

    11、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

    12、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安贫乐道法鲁迅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世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因此新方子也开不完,新近就看见了两种,但我想:恐怕都不大妥当。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当然,

    13、言之成理的,但到底须是轻松一点的职业。且不说掘煤,挑粪那些事,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之中”,连自己的身体也顾不转了,怎么还会有兴趣?除非他爱兴趣比性命还利害。倘若问他们自己罢,我想,一定说是减少工作的时间,做梦也想不到发生兴趣法的。还有一种是极其彻底的:说是大热天气,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作“席卷天下”。这也是一张少见的富有诗趣的药方,不过也有煞风景在后面。快要秋凉了,一早到马路上去走走,看见手捧肚子,口吐黄水的就是那些“席卷天下”的

    14、前任活神仙。大约眼前有福,偏不去享的大愚人,世上究竟是不多的,如果精穷真是这么有趣,现在的阔人一定首先躺在马路上,而现在的穷人的席子也没有地方铺开来了。上海中学会考的优良成绩发表了,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论,其中,有一段:“若德业已立,则虽饔飧不继,捉襟肘见,而其名德足传于后,精神生活,将充分发展,又何患物质生活之不足耶?人生真谛,固在彼而不在此也。”(由新语林第三期转录)这比题旨更进了一步,说是连不能“充腹”也不要紧的。但中学生所开的良方,对于大学生就不适用,同时还是出现了要求职业的一大群。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有这么的彰明较著,其实,据我的愚见,是大可以不必再玩“之乎者也”

    15、了横竖永远是没有用的。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2.文章最后说:“大可以不必再玩之乎者也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这句话的含意。3.鲁迅说过,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文学主张的。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问说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

    16、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

    17、,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B.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

    18、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C.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类似于现代的杂文。B.舜,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C.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春秋时期称农业劳动者为“庶人”。D.夫子,在本文中是对文学境界相当高的人的一种尊称。3.下列对原

    19、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必好问”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至少有两层含意:一是治学者不能缺少“问”,二是“学”与“问”有着密切的关系。B.作者举孔子、舜等古人的例子,意在说明“问”是古圣先贤的美德。C.作者认为今人不好问的原因是今人所学的并不是“古人之学”,所喜爱的也不是“古人之好”。D.本文在论证方法、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到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这两篇文章都重点论述了关于“尊师”与“重道”的观点。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2)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5、阅

    20、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

    21、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随着网上购书与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方便,实体书店遭遇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在_中艰难生存着。近年来,火爆的楼市使得房屋租金也_,实体书店销售面积较大,房租的上涨切实增加了经营成本。在数字化的时代,( ),更多读者成为数字原住民,不仅消费方式数字化,而且阅读方式也数字化,这样的变化对整个图书销售行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实体书店用什么留住读者?一些书店经营者_,更新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最美书店、尝试24小时不打烊、开启书店住宿新模式邀你与书同眠一时间,新型书店_。国家也出台了免收营业税等措施,从政策上扶持实体书店。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

    22、体书店营业额从2O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发展着。转型后的实体书店正在迈进春天。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风雨飘摇 水涨船高 改弦易辙 层出不穷B.朝不保夕 水涨船高 改头换面 层出不穷C.风雨飘摇 随波逐流 改弦易辙 与时俱进D.朝不保夕 随波逐流 改头换面 与时俱进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发展着。B.根据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7%的速度每年增长着。C.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7%的速

    23、度每年发展着。D.全国图书产业监测数据显示,实体书店营业额从2015年开始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着。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过去那种去书店购书、与书相遇的生活方式已改变了读者B.过去与书相遇、去书店购书的读者的生活方式已发生改变C.过去读者去书店购书、与书相遇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改变D.过去那种与书相遇、去书店购书的生活方式已改变了读者7、下面文字中有几处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两处并加以修改。恩师送给我的这本书,十几年来我一直惠存。每当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他的谆谆教诲。今天,适逢恩师五十岁生辰,我略备薄礼,光临恩师寒舍。看到恩师容光焕发,我深感欣慰。8、下面是关于如

    24、何提升学习效率的鱼骨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试图用“求侮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威。这位51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勇气来”。这场两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破权威和不畏强权。张教授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艺术,把学生培养成“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 那一天,上百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但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怀着敬畏之心跨过去的,有多少是跟风起哄,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反抗老师,而做了

    25、这件自己原本不愿做的事?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A 3.A解析:1.“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家风建设来解决”表述过于绝对。2.文章开篇叙述我国古代家风家训的情况,是为了指出我国家风家训的历史悠久,为后文论述家风的重要意义张本。3.家族建立祠堂、义庄、义塾等,是为了促进家族发展。 2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AE; 3.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主要原因”错

    26、,从原文中材料二第二段的内容来看,“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仅仅是原因之一。2.本题考査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属臆测,从文中信息无法推出这一点。C项, “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 由材料二第三段可知,垃圾的资源属性与污染属性并不矛盾,作者并没有否定“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这一说法。D项, “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错,原文是“应当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选项变“未然” 为“已然”。3.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怎样才能有效推进

    27、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 这个问题,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一语,从文本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切忌凭空随意作答。比如,从材料一所列图表可以看出,虽然知道垃圾应该分类的人很多,但清楚了解并坚持分类存放、投送垃圾的人却不多,由此可知应强化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让他们养成习惯;从材料二第一段中“有人说” 的话语及第三段中的“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可知,政府也要负起责任。 3答案及解析:答案:1.首先由别人所教的为人处世之道并不适用于自己来引出观点:劝人安贫乐道的方法是不妥当的; 然后针对两种劝人安贫乐道的方法,指出其不妥和错误接着列举中学生作文考试中的不当言论,指出其表现是言行不一。最后进一

    28、步点明自己的观点,即不要再用冠冕堂皇的空话劝人安贫乐道了,在现实面前,如此做是毫无作用的。2.“之乎者也”指几种空谈让人安贫乐道的方法;这一句的意思是:不必再写这类不切实际的文章了。作者批驳了这些不切实际的所谓处世良方,指出做人做事的法子要自己找。3.“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如在开头就直击本质,说别人的良方是“废纸”“都不大妥当”,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然后层层分析现实中劝人安贫乐道的荒谬言论的实质是无视底层劳动者生存状况,是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这些提示矛盾的推理逻辑显示其杂文极强的战斗力。“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是强调它的艺术感

    29、染力。文中表现为幽默讽刺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和描述:“药方”、“席卷天下”的妙解,“同时还是出现了要求职业的一大群”的冷嘲热讽等等。解析: 4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D 3.D4.(1)(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请教来求得一点收获,(这就是曾子)所说的有才能的向没才能的请教,知识多的向知识少的请教。(2)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请教地位低的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可以请教德行才能低的人,年岁大的人可以请教年少之人,只考虑德行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解析:1.根据虚词“者”“焉”以及句式对称的特点来对比各选项,可确定正确选项为B项。2.“夫子”在本文中特指孔子。3.“这两篇文章都重点论述了关于尊师与

    30、重道的观点”错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重点论述的是“问”。4.(1)“如”,比得上;“焉”,他们;“能”,才能;“多”,知识多。(2)“是故”,因此;“贵”,地位高的人;“贱”,地位低的人;“道”,德行学问。【参考译文】君子学习必然喜欢向别人请教。请教和学习是相互帮助着进行的,不学习就不能提出疑问,不请教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请教,不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或许还不能(使道理)用于实际;了解了那些大的方面,或许还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请教,还能怎么解决呢?(对于)比自己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向他们请教来消除那些疑惑,(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那里判明是非。

    31、(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请教来求得一点收获,(这就是曾子)所说的有才能的向没才能的请教,知识多的向知识少的请教。(对于)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请教来相互研讨勉励,(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探究问题,明确地分辨是非。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而问,不挑选人而问,只求取那些有益于自己的罢了。因此,狂妄的人的言论,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们,舜帝有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以大智慧去体会浅近的语言,不是一时的谦虚,实在是要听取多方面的有益意见。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通达的地方,却勉强以为理解了;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那么终生几乎都没有可问的事了。(对于)比自己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妒忌他,不愿意向他请教;(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请教;(对于)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不敬重他,不甘心向他请教,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请教的人了。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事情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


    注意事项

    本文(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35第六单元综合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