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3695001       资源大小:29.12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

    1、转动时可使副镜台上下移动,以调节亮度。7反光镜:为集光器下方的圆镜,有平凹两面。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光线弱时使用。平面镜只有反射作用,光线强时使用。此镜片可向各方向转动,收集光源。8目镜:嵌于镜筒之顶端,刻有5或l0或15等字样,表示该目镜的放大倍数。9物镜:嵌于旋转盘下,分低倍、高倍和油镜3种,上面均刻有放大倍数,如l0或40或100等。低倍镜放大约10倍,镜头较短。高倍镜放大约40倍,镜头较长。油镜放大约90100倍,镜头最长,有红线或黑线作标记,用时在镜头与玻片之间要加香柏油。10镜臂:位于中部,呈弓形,作支持和握取用。11细调节器:位于粗调节器下方,调节轮较小,旋一圈可升降镜筒0. lm

    2、m。12粗调节器:位于镜筒两侧,调节轮较大,旋一圈可升降镜筒10mm。13镜座:在最下部,呈马蹄形,作支撑用。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对光 转动旋转盘,使低倍镜置于镜筒直下方,放大光圈,适当下降集光器,两眼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注意两眼睁开,勿用右眼),转动反光镜,使镜内视野完全明亮为止。 2装片 用粗调节器升高镜筒,将切片平置于镜台上(盖玻片必须朝上);移动切片使需观察的部分移至圆孔中央,并用压片夹固定(如有推进器时,可先将切片固定,再将标本移至圆孔中央)。 3使用低倍镜 向前转动粗调节器,应从镜侧密切注视,使镜筒慢慢下降至距离玻片约3mm时为止。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向后转动粗调节器,

    3、使镜筒缓慢上升至见到物象。再转动细调节器,将物象调节到最清晰时为止。 用低倍镜观察视野广,能看见较多结构,宜多下功夫观察和寻找组织结构,不要急于使用高倍镜。 4使用高倍镜 在低倍镜下将需观察的结构移至视野中央,再把高倍镜转至镜筒直下方,通常只需转动细调节器调节焦距即可得到清晰的物象,如光线太弱,可开大光圈,升高集光器。在使用非原配镜头的显微镜时,则应先用粗调节器升高镜筒,再调换高倍镜,按使用低倍镜的步骤进行。 5使用油镜 在使用油镜之前需将油镜头和玻片用二甲苯或1:1乙醚纯酒精拭净,将高倍镜下已找到的结构,移至视野中央。接着,将镜头升高约1cm,将油镜头转至镜筒直下方,滴香柏油一滴于切片上欲观

    4、察处(注意滴油时切勿产生气泡)。从侧面注视镜头使之慢降至镜头浸入油滴,约与玻片相隔0. 5mm,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细调节器使物象至最清晰为止。使用油镜时,需要更强的光线,用后须用擦镜纸擦净镜头和玻片上的油迹,再用1:1乙醚纯酒精拭净。(三)观察细胞类型、细胞的形态结构取细胞模型,观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部分,辨认细胞质的细胞器,分别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思考它们的功能。(四)观察四种组织的结构特点1取各类上皮组织切片,观察各类上皮组织的结构。2取疏松结缔组织与致密结缔组织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特点,取软骨组织与骨组织切片,用低倍镜观察,可见哈佛氏管、哈佛氏骨板和间骨板;内、外环骨板由

    5、于制片时不能同时保留故不能清晰辨出。用高倍镜观察,可见骨板间有许多呈黑色的卵圆形小腔,即骨陷窝,四周的黑色小支,即骨小管,还可见相邻骨陷窝之间的骨小管彼此相通。3取骨骼肌纵切片与横断面切片,用低倍镜和油镜切片或幻灯片观察,Z线、H带、I带、肌节等,观察骨骼肌细胞的结构特点。4取脊髓灰质涂片,可见胞体与胞突(轴突与树突),选择一较清晰的神经元,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神经细胞质内尼氏体、核仁。五、注意事项(一)使用显微镜 携取:一手握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放置:镜台向前,镜臂向后,置于工作台偏左侧。保护:使用时,勿使灰尘、湿气、水滴、药品等沾染显微镜的任何部位;禁用口吹或手抹目镜、物镜上的灰尘或污物

    6、,要用擦镜纸或绸布拭净,以免损坏透镜;严禁拆卸、调换和玩弄目镜、物镜;使用调节器时动作要轻,以免损坏;离座位时,需将显微镜扶直,并推至桌子中央,以免撞翻。收藏:使用完毕,将镜臂转至垂直位,移去玻片,升高镜筒,将物镜转至两侧,不使任一物镜对准圆孔,然后再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最低处,将反光镜折回原来的位置,拭净镜座、镜台,最后收回。 (二)观察切片六、实验作业 (一)绘制在细胞切面模型上看到的细胞结构部分并注明其结构特点。(二)从疏松结缔组织片观察中,说明结缔组织结构特点。 (三)在骨骼肌纤维纵切片观察中,绘制一根肌原纤维结构图,并标注明带、暗带、H带。实验二 运动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一)掌

    7、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二)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躯干骨和头颅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三)结合教学内容,掌握全身各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四)了解人体骨连结的类型和关节的分类,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五)观察肩、肘、桡腕关节模型,观察髋、膝、踝关节模型,掌握其组成结构特点,椎连结的脊柱模型,了解脊柱的整体观、人类脊柱的特征,胸廓的组成与形态特征,熟悉各关节的运动。(六)通过观察肌肉模型,能辨认出主要肌肉,进一步了解其位置、形态和起止点,理解主要肌肉的功能。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模型观察掌握全身各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了解人体骨连结的类型和关节的分类,通过观

    8、察肌肉模型与讨论,熟悉关节、肌肉的结构与运动功能。(一)人体骨架模型: 人体骨架、人体完整散骨模型、脊柱模型等。(二)人体完整的散骨模型: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模型,关节分类模型,椎连结模型、颅骨模型。(三)人体肌肉模型:全身肌肉挂图和模型,上、下肢肌肉模型,躯干肌模型等。(一)观察上肢骨、分辨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二)观察下肢骨、分辨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三)观察躯干骨、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四)观察颅骨、掌握颅骨的主要骨性标志(五)观察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用关节类型模型来观察关节类型。(六)观察上、下肢各主要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关节类型及运动功能以拼接组合人体各主要关节,完成上、下肢

    9、各关节运动的实践。观察椎骨的连结,分辨各段椎骨并组合,观察胸廓的形态,完成脊柱的运动实践。(七)观察上、下肢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胸大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旋前肌、旋后肌、髂腰肌、缝匠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内收肌、运动脊柱的肌肉、腹肌、竖脊肌等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确定其运动功能,分组进行活体表面上肢肌肉的触扪与观察。 注意骨骼的位置和关节的形成。(一)说明抽查部分骨的名称、位置、主要结构。(二)说明人体主要关节结构名称、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运动功能。(三)说明所指的肌肉名称、起止点及运动功能。(四)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三

    10、人体动作的综合分析与实践(一) 运用所学习的运动解剖学知识与体育实践相结合,对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深入理解和分析人体各关节和肌肉在各项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二) 为指导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与训练、设计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力量与柔韧性练习手段、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体育项目繁多,动作复杂多样,可借助相应的条件,对常见的较为简单的运动动作进行练习和解剖学分析,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肋木悬垂举腿、马步、哑铃侧平举等。通过常见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完成该动作所需要的关节做什么运动,由哪些肌肉完成,肌肉的工作性质和固定条件是什么等。分析运动动作的发展变化,判断动作技术的质量

    11、水平与练习效果。原动肌分析方法:环节运动时所受到的各种各样的力可以归纳为肌力和外力两类,根据肌力矩和外力矩的大小和作用方向就可以判断环节的运动方向、原动肌及其工作性质。哑铃、单杠、肋木等。动力性动作分析:(一)直腿仰卧起坐1.动作要领描述该动作要求双手交叉于胸前或置于头后,躯干前屈向下肢靠拢,两腿伸直,随后躯干后伸还原至起始位(图3-2)。2.划分动作阶段仰卧起坐动作可大致分为坐起和还原两个阶段。3.制表分析例:直腿仰卧起坐动作坐起阶段躯干肌的动作分析环节关节运动环节与外力矩关系原动肌工作条件工作性质脊柱腰骶关节屈相反,M肌M外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胸锁乳突肌等下固定克制工作骨盆髋关节前

    12、倾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和耻骨肌等远固定注:肌力矩与外力矩方向相反,且肌力矩大于外力矩,原动肌位于关节的同侧直腿仰卧起坐动作还原阶段躯干肌的动作分析伸一致(慢),M肌M外退让工作后倾肌力矩与外力矩方向相同,且肌力矩小于外力矩,原动肌位于关节的对侧4.动作综合评价仰卧起坐是发展腹肌力量的最常用的锻炼方法。(二)俯卧撑1.动作要点描述: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2.动作划分阶段:可分为准备姿势、下降和撑起三个阶段(图3-3)。3.动作分析制表:实践后完成。4.俯卧撑动作综合评价(1)发展前锯肌、胸大肌、三角肌前部和肱三头肌等上肢肌肉的力量。 (动力部分)(2)训练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股四

    13、头肌、小腿三头肌及竖脊肌、髂腰肌等肌肉的控制能力。图3-3俯卧撑实验作业 通过动作练习,完成动作分析的表格填写。俯卧撑动作撑起阶段上肢肌的动作分析俯卧撑动作下落阶段上肢肌的动作分析动作综合评价:(三)引体向上时屈臂引体阶段动作分析两手正握单杠,握距与肩同宽,是利用练习者自身体重来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图3-4)。准备姿势、屈臂引体和下落三个阶段。拉引时,头、躯于和下肢仍保持伸直位,躯干呈悬垂体会:屈臂引体时,桡腕关节、肘关节、桡尺关节、肩关节做什么运动?是由哪些肌肉直接参加收缩完成的,指出肌肉的收缩形式和固定条件。同时,指出脊柱的屈肌群和伸肌群、下肢的屈肌群和伸肌群做什么工作。思考:两手握杠

    14、距离大或小、尽量拉胸部靠近握点、以及头部伸向单杠前上方,对哪些肌肉训练有利?通过动作练习,完成动作分析的表格填写并作出评价。引体向上动作向上阶段时上肢肌肉工作的动作分析4.引体向上动作综合评价:体会后作出评价。引体向上动作综合评价:引体向上主要由 , 等肌肉完成。(四)肋木悬垂举腿发展下肢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准备姿势、举腿和下落三个阶段(图3-5)。实践后完成两手反握肋木与肩同宽,身体重量分别由两手承担呈直臂悬垂,两腿伸直举到水平位以上。体验:握住肋木和克服人体的重力,是由哪些肌肉收缩完成的?两腿与躯干成直角,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各做什么运动?是由哪些肌肉收缩完成的,并指出肌肉的收缩形式和固

    15、定条件。 思考:两腿慢举慢放,主要是训练哪些肌肉?通过动作练习,完成动作分析的表格填写并在体会后作出评价。肋木悬垂举腿动作上举阶段下肢肌的动作分析肋木悬垂举腿动作下落阶段下肢肌的动作分析4.肋木悬垂举腿动作综合评价:肋木悬垂举腿动作综合评价:肋木悬垂举腿动作主要由等肌肉完成。静力性动作分析:(一)马步马步是武术中依靠下肢肌肉力量维持平衡的基本动作(图3-6)。2.动作分析制表:图3-6马步两腿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膝部不超过脚尖的前方,大腿在髋关节处接近水平位,全脚着地,身体重心垂线落在两脚支撑面内。两手握拳于腰间,两眼平视前方,挺胸塌腰。 体验:马步时,肘关节、肩关节

    16、、肩带做什么运动?是由哪些肌肉收缩完成的?并指出肌肉的收缩形式。维持马步姿势和保持脊柱伸位的肌肉有哪些?它们完成什么工作?练习马步的意义。实验作业通过动作练习,完成下肢肌的动作分析并作出评价。马步动作下肢肌的动作分析3.马步动作综合评价:综合评价:马步动作主要由下肢的(二)哑铃侧平举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图3-7)。通过动作练习,写出动作分析表格名称,完成上肢肌动作分析。哑铃侧平举动作分析3.哑铃侧平举动作综合评价:哑铃侧平举动作主要由 肌等肌肉收缩完成。课前,要对有关内容进行预习。穿运动服和运动鞋,做好准备活动,使用器材时要注意安全,做好保护工作。六、实验作业要求(一)动作要点描述:(

    17、二)动作划分阶段:(静力性动作除外)(三)动作分析制表:体验与思考;(四)通过动作练习,完成动作分析的表格填写并在体会后作出评价。动力动作分析静力动作分析(五)体会后对动作进行综合评价。实验报告应包括:(1)实验题目;组员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姓名(2)综述(实验原理和研究进展)(3)材料与方法(4)实验结果(5)结果分析(6)问题与讨论如:可以对原地纵跳、单手肩上投篮、哑铃弯举、双杠直角支撑等进行动作分析。实验四 内脏器官观察(一) 通过观察消化器官模型,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掌握胃壁、小肠壁和肝小叶的微细结构。(二) 了解呼吸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体结构。(三)

    18、观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体构造。通过内脏器官模型的观察、离体新鲜猪肾的解剖后观察,进一步了解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构造和功能。(一)人体半身解剖模型和消化系统模型。(二)取呼吸系统模型观察组成呼吸系统的各个器官。(三)泌尿系统模型及肾脏模型,离体新鲜猪肾。(四)解剖七件套。(一)观察内脏器官模型(二)熟悉解剖器具(7件)使用方法(三)解剖离体新鲜猪肾,观察组织结构取离体新鲜猪肾,可见表面有薄而光滑的纤维膜,用手触及肾,质软而脆。用镊子将纤维膜剥离,在肾门处寻找出肾动脉、肾静脉和输尿管,然后用解剖刀将猪肾由肾门处自输尿管起始部冠状切开,在剖面

    19、上可见皮质呈红褐色,髓质色较淡,肾椎体和肾柱比模型上观察的轮廓更为清晰。(一) 使用解剖器具注意安全。(二)动物标本和废弃物应放在指定器物内,不要随地乱丢,严禁丢到水池,以免堵塞下水道。(一)找出教材中所指内脏器官的结构名称。(二)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五 心脏与血管观察(一)熟悉心脏的位置与形态,掌握心的结构,弄清心房、心室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之间的联系。(二)掌握全身主要动、静脉血管的行程、分布。通过心脏与血管模型的观察、离体新鲜猪心的解剖后观察,进一步了解心脏的位置与形态,掌握心的结构,弄清心房、心室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之间的联系。 心脏模型、血液循环模型、显微镜、解剖器具、离体新鲜猪心等(一)

    20、用模型观察心脏的位置与形态,观察心脏各腔的结构,观察心壁构造,观察心传导系和心的血管,用模型观察体循环的动脉血管、观察体循环静脉。观察淋巴结的形态结构。观察脾的位置、形态及结构。(二)取离体新鲜猪心,用离体的心脏与整体标本结合对照观察。心脏似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大小似本人拳头。离体心脏的心尖易辨认,与心尖相对,连有大血管的部位为心底,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组成。用切开心壁的标本观察心脏的各腔,重点观察各腔的出入口、瓣膜等结构,确定四个心腔。观察心脏的冠状动脉与静脉。离体新鲜猪心切开时要注意观察,以便标本的形状清晰。(一)讨论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的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的不同。并注明所观察到

    21、的离体新鲜图3-8解剖离体猪肾与心脏猪心各部的结构名称。实验六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观察 了解脊髓的外形及相关的结构,了解脑的组成形态,了解脑神经、脊神经及其分布概况。了解躯干和四肢的一般感觉传导路,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系传导路。了解眼球的解剖结构,了解耳的形态结构,了解螺旋器、囊斑、壶腹嵴的微细结构。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模型观察进一步加深对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了解,理解神经系统内各器官的相互关系,了解螺旋器、囊斑、壶腹嵴的微细结构。中枢神经系统模型,脊髓横断面模型,脊髓节段模型,脑模型,脑干放大模型,脊神经主体模型,人体骨骼(附血管神经)模型,传导路模型、眼球模型、耳放大模型、内耳放大模

    22、型等。(一)观察脊髓相关的结构。观察辨认脑干、间脑和小脑的位置,观察大脑的位置与外形。观察脑神经模型,辨认第1至12对脑神经的位置,观察脊神经的组成,在椎间孔处可见前后根汇合而成的脊神经。在模型上分别辨认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的组成及其主要分支。(二)观察眼球外形,观察眼球壁的三层结构,相互间进行活体人眼的附属结构观察。取耳放大模型,观察耳的三个组成部分,观察中耳各部分的位置和邻接关系,观察内耳中骨迷路和膜迷路的结构,观察螺旋器、囊斑、壶腹嵴的微细结构。(三)取传导路模型,观察躯干和四肢一般感觉传导路途径,观察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途径,观察锥体系传导途径。在脑干、脊髓纵向观察的基础上,再结合典

    23、型横断面进行横向观察。(一)说明各传导路从何处发出,第一、二或三级神经元在何处,最终传至何处。实验七 发展肌肉力量与伸展性的实验研究通过学习和实践设计发展肌肉力量、伸展性的主要练习方法,巩固和掌握发展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各种方法和动作要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人体运动的解剖学理论分析讨论方法,进行讲解与实践,制定力量训练方法和创编伸展性练习的实例。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体骨架、全身肌肉模型、健身器材、场所,毛巾、水等。(一)主要内容常规的教学实验,主要是理解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综合分析讨论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的过程,继承和接受前人的知识、技能。重复前人的工作范畴,这是科学实验入门的基础训练。当我们经过一定数量的基础实验训练之后,有必要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基本程序大体包括


    注意事项

    本文(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