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文言文阅读课时1习题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3615545       资源大小:27.1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文言文阅读课时1习题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C作者连用动词“被”“戴”“腰”“佩”“备”,极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奢华。D“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作者意在表现自己求学的勤奋,表现了“求学之勤”。二、(2018山东济南历城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出师表)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B深入不毛不

    3、毛:不生长草木。文中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C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D察纳雅言雅言:高雅的言论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计日而待也朝而往,暮而归B受任于败军之际 马之千里者C咨臣以当世之事 夫不能以游堕事D苟全性命于乱世 告之于帝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B作者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C文中多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感激”“忧叹”之情。这样既能打动君主,又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D全文以叙事为主,议论为辅,议论叙事中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三、

    4、(2018山东济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5、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忧虑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假如,假使C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高位厚禄D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之美 无丝竹之乱耳B所恶有甚于死者 不戚戚于贫贱C乡为身死而不受 士卒多为用者D蹴尔而与之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A本文善用比喻,作者根据生活常理设喻,取义浅近,易为人接受,富于文学

    6、趣味。B文中第二段作者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义”比“生”更重要的观点。C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D孟子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义”放在首位,“舍生取义”是最高要求。四、(2018天津南开区一模)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

    7、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

    8、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 服:穿戴B旦日,客从外来 旦日:今天早晨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D期年之后 期年:满一年2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皆以美于徐公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介绍邹忌的身材、相貌,肯定他是一个美男子,作为他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B妻、妾、客的回答,都肯定了邹忌比徐公美。妻的回答,表示妻子的偏爱之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客人的回答,用强烈的反问语气,表现了自己畏怯、顺从的心理。C选文第二自然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

    9、,讽谏齐王除蔽纳谏。D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五、(2018四川成都东坡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

    10、抢地耳。“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

    11、确的一项是( )A长跪而谢之(感激)始一反焉(同“返”,往返)B安陵君其许寡人(他,代词)香远益清(更加)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D比至陈(等到)利尽南海(利用)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D选文最后一段侧面衬托了唐雎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忠心爱国的优秀品质。六、(2018山东日照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2、,完成问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鸣珮环,心乐之 乐:快乐B影布石上 布:映照

    13、C斗折蛇行 蛇:像蛇爬行那样D悄怆幽邃 悄怆:忧伤的样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B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C不可知其源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D乃记之而去 马之千里者(马说)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文字从小丘到篁竹,从篁竹到水声,再从水声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B文章描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衬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C作者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意在突出小石潭景色幽静、冷寂的特点。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山水的描绘之中,委婉地表达了被贬流放

    14、的忧伤怨愤之情。七、(2018天津中考)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畎亩:田间,田地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C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15、告诉2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百里奚举于市B必先苦其心志C空乏其身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C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八、(2018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

    16、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17、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横无际涯 受任于败军之际 B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C去国怀乡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D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

    18、,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九、(2018湖北十堰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

    19、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面

    20、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乐亦无穷也B若夫霪雨霏霏 日出而林霏开C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D临溪而渔 而不知人之乐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B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穷乐趣。C文章通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东,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D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也”,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十、(2018广西梧州中考)课

    21、内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神弗福也福:福气B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C虽不能察 察:明察D夫大国,难测也 测:揣测,估计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以伤先帝之明B再而衰,三而竭广起,夺而杀尉C公将鼓之 陈胜佐之D公问其故 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参考答案一、1A2.C3.D4.C二、1D2.A3.D三、1A2.D3.C四、1B2.D3.B五、1A2.C3.B六、1A2.B3.C七、1D2.D3.B八、1C2.C九、1A2.C十、1A2.B3.D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文言文阅读课时1习题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