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道路工程专业综合毕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 资源ID:3578101       资源大小:846K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道路工程专业综合毕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s leading is with the classmate of constitute the circumstance, The design inside of stage first steps include: Route design,The paper up settles the lines( mountain range area, or more mountain range line),Draw the route plane chart, Proceed route vertical section of design;Roadbed design, Complete

    2、 two kilometer cross sections are with the roadbed the calculation of square ground and roadbed drain the design;Road design, Cement concrete road design;Small bridge culvert design, Complete the design of a culvert;The route crosses the design, Complete a route flat surface to cross; Design budgeta

    3、ry estimate establishment: Completes the entire line todesign the road section the preliminary design budgetary estimate;The application calculator draws the engineering diagram, Complete under the teachers leading request.we compute the route even, vertical , horizontal main factor, designed the fl

    4、at surface to designtheroadbed,roadthesizefor, small bridge culvert, fromhere,successfully completed Qingnian to Qianjin of the Beicui highway in section two stages preliminary designs. Key words: Route, roadbed, road, culvert,Route cross,Budgetary estimateII目 录摘要Abstract 第1章 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 1.2

    5、 设计任务11.3 路线概况11.4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21.5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21.6 路线设计起讫点31.7 本章小结3第2章 路线42.1路线方案的说明和比较4 2.1.1 了解资料4 2.1.2 定线的原则与方法4 2.1.3 定线具体过程 4 2.1.4 路线方案的比选52.2 路线平面设计5 2.2.1 确定各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5 2.2.2设计确定平曲线的原则6 2.2.3特殊线形设计方法7 2.2.4 编制直线及转角一览表11 2.2.5平面图标注11 2.2.6 弯道视距的检查11 2.2.7 绘图11 2.3 路线纵断面设计11 2.3.1点绘地面线11 2.

    6、3.2 拉坡 调坡 定坡11 2.3.3 确定纵坡度,变坡点的位置11 2.3.4 纵断面图的详细设计11 2.3.5 平、竖曲线的组合11 2.3.6竖曲线要素的计算122.3.7 平纵线形设计应注意避免的组合122.4 本章小结13第3章 路基路面及排水143.1路基设计14 3.1.1 边坡的确定14 3.1.2 路基高度的确定14 3.1.3 加宽超高设计15 3.1.4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17 3.1.5 横断面的绘出18 3.2路面设计18 3.2.1 设计原则19 3.2.2 路面结构的确定及材料的选择19 3.2.3 施工要求19 3.2.4 路面设计计算书193.3 排水系统

    7、的设计原则283.4本章小结28第4章 桥涵 涵洞294.1 全线采用的涵洞294.2 涵洞的设计29 4.2.1 小桥涵位置确定29 4.2.2 洞口类型的选择29 4.2.3 涵洞计算294.3 本章小结31第5章 路线交叉325.1 交叉概述32 5.1.1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32 5.1.2 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325.2 交叉口设计类型325.3 交叉口设计技术指标325.4 交叉口设计325.5 本章小结34第6章 环保设计356.1 环保设计方案356.2 本章小结35第7章 设计概算367.1 概算的编制依据367.2 路线工程概算项目主要包括的内容367.3 本章小结37结

    8、论38参考文献39致谢40第1章 绪 论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对公路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及其它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基础上,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段公路的两阶段初步设计任务。本次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应用学过的专业知识,根据自己专业的服务去向,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一段公路的初步设计任务。通过此次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设计能力,进而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的应用和巩固,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掌握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及初步设计概算设计理论和具体设计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全部设计的图表。为自己走向工作岗位后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1

    9、.2 设计任务本次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依据地形图完成给定的初步设计路线设计: 纸上定线(山岭区或越岭线) 进行方案比较(局部) 进行路线平面设计 进行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 完成2km路基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 及路基排水设计,结构设计,边坡设计。路面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详细设计)。小桥涵设计:结合自身设计,完成一项涵洞设计。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完成一处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初步设计概算:完成初步设计概算01表,02表,03表专项设计:公路几何线形。1.3 路线概况本设计路段为山岭区,沿线为第四级冲击和洪积层,表层土壤为粉质低液限粘土,中层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底层为白垩系砂岩。土壤渗透

    10、性较好,地层比较稳定。工程名称:北(安)翠(峦)公路青年农场至前进段,路线位于东经12616381271433,北纬473504483356之间。属山岭重丘区,植被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沿线所处自然区划为区。年平均气温为3.0C 降雨量400mm600mm。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年平均风速3.5m/s 多年平均最大冻深2.4米。水文情况:地表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埋深小于3米。公路主要病害:冻胀翻浆延流水。1.4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确定公路等级: (1-1)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包括现有交通量和道路建成后从其它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r设计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11、);n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0%,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量,=小型车+1.5中型车+2大型车 =3950,= 3950(1+7.0%)=10185.21,交通量在500015000之间,所以所选路段为二级公路表1.1 技术指标选取表计计速度(km/h)行车道宽度(m)路基宽度(m)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m)会车视距桥涵设计载重607106极限125一般200150公路-级1.5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125+000.00 ,终点桩号为K130+850.2,总里程为5.8502公里,在路线设计路段4.9公里上,设置了5个圆管涵洞

    12、,7条平曲线,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为10m,平曲线最小半径采用值为300米,最大纵坡度为6%,会车视距为150m,路面宽度为8.5米。该路设计基准期为15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5%水泥水稳砂砾),底基层(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垫层(天然砂砾)。1.6 路线设计起讫点及设计高程起点坐标 N-5332750 E-22455500 起点高程 486.02终点坐标 N-5337000 E-22453000 终点高程 284.011.7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北(安)翠(峦)公路青年农场至前进段的设计任务和整个路段的自然地理状况,为整个路段的设计提供了

    13、良好的依据。设计路段前应先确定路线的等级及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因此,本章还介绍了公路等级及路线等级的技术指标。第2章 路线线形设计2.1路线方案的说明和比较2 .1.1 了解资料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 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2.1.2定线的原则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1在1:10000的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

    14、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 2.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最终合理确定出公路中线的位置(定出交点)。2.1.3定线具体过程 (1)试坡:定均坡线。在山岭重丘地带,根据等高线间距和所选定的平均纵坡(视路线高差大小,一般选5%-5.5%)按计算得等高线间平均长度a(a=等高距/平均纵坡)进行试坡(用分规卡等高线),本设计中a取2cm,将各点连成折线,即均坡线。 (2)定导向线:分析这条均坡线对地形、地物等艰苦工程和不良地质的避让情况。如有不合理之处,应

    15、选择出须避让的中间控制点,调整平均纵坡,重新试坡。经过调整后得出的折线,称为导向线。(3)平面试线:穿直线:按照“照顾多数,保证重点”的原则综合考虑平面线形设计的要求,穿线交点,初定路线导线(初定出交点)。敷设曲线:按照路中线计划通过部位选取且注明各弯道的圆曲线的长度。平面试线中要考虑平纵横配合,满足线形设计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综合分析地形、地物等情况,穿出直线并选定曲线半径。 (4)修正导向线:纵断面控制:在平面试线的基础上点绘出粗略纵断面地形线,(可用分规直接在图纸上量距,确定地面标高),进行初步纵坡设计,并根据纵坡设计情况修正平面线形。横断面较核:根据初步纵坡设计,计算出路基填挖高度,绘

    16、出工程困难地段的路基横断面图(如地面横坡陡或工程地质不良地段等),根据路基横断面的情况修平面线形。 (5)定线: 经过几次修正后,最终确定出满足标准要求,平纵线型都比较合适的路线导线,最终定出交点位置(一般由交点坐标控制)。2.1.4 路线方案的比选 如有路线局部方案,应分别进行定线设计,经论证比较定出推荐方案,路线方案比较选择主要考虑下列因素:(1)路线长度;(2)平、纵面线形指标的高低及配合情况;(3)占地面积;(4)工程数量(路基土石工程数量,桥梁涵洞工程数量);(5)造价等。2.2 路线平面设计 根据路线几何线形设计要求,确定路线平面线形各要素及其他们之间的配合;线形应与地、地物相适应

    17、,与道路所经地带的地形、地物、环境、景观相协调,而且减少工程数量,节省投资。2.2.1 确定各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当平曲线半径大于等于1500m时可以不设置缓和曲线和超高,超高的横坡度计算由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二级最大超高不应大于8%,在积雪地区不宜大于6%。当超高横坡度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时,应当设等于路拱坡度的超高值。极限最小半径:(规范值125m)一般最小半径:(规范值20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规范值1500m)平曲线极限最小长度按6秒行程设计计算:(

    18、规范值100m)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按3倍极限长度计算:(规范值3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按3秒计算极限长度:(规范值50m)同向曲线间为了防止出现组合出现断臂曲线宜在两同向曲线间设置不小于6V的直线段。反向曲线间为了设置适当长度距离改变行车方向宜在两同向曲线间设置不小于2V的直线段。表2.1平曲线规范规定汇总表序号名称取值说明1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m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使用大于一般最小半径的曲线半径(规范规定,原曲线半径不宜超过10000m),只有在地形条件限制时采用。2平曲线极限半径125m只有当地形条件特殊困难或受其它条件严格限制时方可采用。3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1500m。路拱=2%4平

    19、曲线一般最小长度 300m。9s行程计5平曲线极限最小长度100m6s行程计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6V360m按照实际工程经验在山区工程可以在一般困难地区保证4V=240m,在工程十分艰巨困难处可以采用3V=180m。但在采用低值时应避免在直线上设置凹形竖曲线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2V120m按照实际工程经验山区公路此指标比较容易满足。8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0m3秒行程。9最大超高8%越岭段纵坡较大将最大超高值由8%减小至6%可以减小合成坡度,保证车辆在雨天,冰雪天气的行车安全。超高渐变率1/125边线,线性超高11原曲线加宽第三类线性加宽12150m两倍停车视距2.2.2 设计确定平曲线的原则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大的曲线半径(R10000m)。2.一般情况下使用极限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原曲线半径值,即3901500m为宜。3.从现行设计要求方面考虑,曲线长度按最小值58倍。4.地形受限时曲线半径应该尽量大于一般最小半径。5.从视觉连续性角度,缓和曲线长度与平曲线半径间应有如下关系。6.为使线形连续协调宜将回旋线与原曲线长度比例定位1:1:1,当曲线半径较大,平曲线较长时 也可以为1 :2:1。7.尽量保证全线


    注意事项

    本文(道路工程专业综合毕业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