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3566520       资源大小:517.62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docx

    1、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竖版地图以崭新的视角将世界地理关系展现在我们面前。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冰川的分布,箭头表示某轮船的航行方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各大洲中,冰川面积最大的是( )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极洲(2)图中轮船的航行方向大致是(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东北向西南D.自东南向西北(3)图中甲、乙两地( ) A.所在的经线相同B.所在的经线圈相同C.所在的大洋相同D.所在的温度带相同【答案】(1)D(2)A(3)B 【解析】【分析】地球上海陆分布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被海洋覆盖,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陆地上共有七大洲,海洋中的四

    2、大洋连为一体。(1)世界七大洲中,冰川面积最大的是南极洲,这里由于纬度高、海拔高,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冰雪厚度平均在2000米以上,故选D。(2)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图中轮船的航行方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故选A。(3)由图可知,甲地和乙地处在不同的经线上,但所在的两条经线组成了一个相同的经线圈;甲在大西洋,乙在太平洋;甲在南温带,乙在热带,故选B。故答案为:(1)D;(2)A;(3)B。【点评】(1)该小题考查世界上七大洲的位置及轮廓辨析,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2)该小题考查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别,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结合方向判读技巧以及所

    3、给图示综合分析。(3)该题考查地图的基础判读,包括经线特点、大洋位置及温度带划分等内容,有一定难度,需从多个角度解答。2阿尔卑斯山曾经是古地中海的部分。关干阿尔卑斯山成因推论正确的是(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拉伸张裂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拉伸张裂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答案】 C 【解析】【分析】解:阿尔卑斯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故答案为:C【点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

    4、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3 2019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据图2EHT (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洞照片分别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其中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 A.西班牙语、日语B.英语、汉语C.英语、西班牙语D.汉语、英语(2)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对

    5、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 A.aef 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B.b位于欧洲大陆上C.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D.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答案】 (1)B(2)D 【解析】【分析】(1)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选项B正确。(2)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线形状可以判断,aef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选项A正确。b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属于欧洲的大陆部分,选项B正确。c所处的位置是南极点,在图中所有望远镜中,纬度位置最高,选项C正确。d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屿上,而不是大西洋,选项D描述错误,符合题意。选D。 【点评】(1)汉语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

    6、国、新加坡、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朝鲜、韩国、日本、美国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国家和地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汉语是联合国承认的官方六大的工作语言之一。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

    7、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4 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据“北半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环绕北冰洋各大洲的名称正确的是( ) A.北美洲、亚洲、欧洲B.非洲、亚洲、北美洲C.欧洲、北美洲、南美洲D.亚洲、北美洲、南美洲(2)下图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揭示了( ) A.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B.北极地区气候寒冷C.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恶化D.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答案】 (1)A(2)C 【解析】【分析】(1)根据陆地轮廓可以识别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选项A正确。(2)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

    8、熊”显示北极熊无家可归,揭示了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极冰融化,生态环境恶化。选项C正确。 【点评】(1)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

    9、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5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读“欧洲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中海( ) A.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B.主要位于欧洲与亚洲之间C.北部沿岸均为发达国家D.受板块运动影响面积在缩小(2)近年来,中欧贸易额迅速增长,推测A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货物可能有( ) A.汽车、葡萄酒、化妆品B.石油、瓷器、稻米C.普通服装、家电、铁矿石D.纺织品、药品、煤炭【答案】 (1)D(2)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欧洲与非洲之间;北部沿岸大

    10、部分是发达国家;受板块挤压碰撞的影响,海域范围在不断缩小,故选D。(2)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国是欧洲发达国家法国,该是工业高度发达,出口到中国的产品最可能是汽车、葡萄酒、化妆品等工业制成品,故选A。 【点评】(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之间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位于生长边界处的区域,会不断扩张,如红海、大西洋;位于消亡边界处的区域,会不断缩小,如地中海。 (2)法国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造船、机械、纺织、化学、电子、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钢铁、汽车和建

    11、筑业为三大工业支柱。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钢铁、纺织业居世界第六位。 6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来形容海陆面积比例,下图描述正确的是( ) A.AB.BC.CD.D【答案】 D 【解析】【分析】解: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故答案为:D。【点评】地球表面

    12、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埃及位置和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临红海B.位于尼罗河下游C.跨非、亚两大洲D.主要位于热带地区(2)图中运河沟通了( ) A.大西洋和印度洋B.大西洋和太平洋C.印度洋和太平洋D.太平洋和北冰洋(3)由图可推知,埃及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是( ) A.湿热B.干旱C.高寒D.暖湿【答案】 (1)D(2)A(3)B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埃及位于尼罗河下游;北

    13、临地中海,东临红海;跨非、亚两大洲;北回归线穿过埃及的南部,该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A、B、C是正确的,故D符合题意。(2)图中的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同时,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故答案为:A。(3)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是干旱。故答案为:B。 【点评】(1)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埃及的首都是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

    14、,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并向内陆地区延伸,如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就是典型代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的控制,终年高温少雨。8(昆明)如图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平洋位于北美洲东部B.欧洲大部分位于北寒带C.亚非分界为苏伊士运河D.南极洲是面积最大的洲【答案】 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太平洋位于北美洲西部,A错误;欧洲大部分位于北

    15、温带,B错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C正确;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D错误。故选:C【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9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

    16、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 故答案为:A【点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很多,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是陆地变成海洋的例证。10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7、(1)图中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欧洲B.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C.北美洲、欧洲、亚洲D.南美洲、非洲、南极洲(2)贝贝乘轮船从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 ) 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3)读图发现,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 ) A.大陆漂移假说B.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C.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答案】(1)D(2)B(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大洲分别是南美洲、非洲、南极洲。(2)乘轮船从非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大西洋。(3)南美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非

    18、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说明两个大陆本来应该连接在一起,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受此启发,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故答案为:(1)D;(2)B;(3)A;【点评】(1)考查大洲轮廓图,非洲轮廓图和南美洲轮廓图具有相似性,学生要注意区分,非洲有一个大的岛屿,南美洲没有。(2)考查大洲大洋的地理位置,因为大西洋两岸是非洲和南美洲,所以从非洲去南美洲的巴西经过大西洋最短。(3)考查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从非洲和南美洲的古老地层,古生物化石以及动植物的相似性来证实了两个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11根据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尔盖拉西南92千米处北京时间2018年2月26日1时44分

    19、发生7.6级地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判断,该地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人们不当的生产活动B.矿产资源开采不合理C.地处板块交接处,地壳活动活跃D.过度采矿,滥砍滥伐(2)当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立即从窗户跳出逃生B.躲避在狭小坚固的空间C.拿书包等物护住头部紧急撤离室内D.如果在室外则应在空旷的地方蹲下【答案】 (1)C(2)A 【解析】【分析】(1)地球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在板块内部较稳定。据图判断,该地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2)当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正确

    20、的是立即从窗户跳出逃生。躲避在狭小坚固的空间、拿书包等物护住头部紧急撤离室内和室外在空旷的地方蹲下都是有效减少伤亡的可行措施。 【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地震时不要惊慌,冷静面对。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

    21、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 12读下列两幅地图,判断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D.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南极周围是陆地. 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13陆半球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 中心位于经

    22、度0, 北纬38, 下图为陆半球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陆半球的中心是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2)在陆半球图上( ) A.七大洲都有分布B.能看到地球上的五带C.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D.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3)图中( ) 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欧大陆所跨经度不到180北冰洋被亚欧非三大洲包围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地区A.B.C.D.【答案】 (1)A(2)C(3)B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陆半球指陆地面积最大的半球, 中心位于经度0, 北纬38,说明陆地的中心是位于图中甲地,故答案为:A。(2)在陆半球的图上,没有南极洲和大洋洲的分布;看不到地球上的南寒带;可

    23、以看出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答案为:C。(3)由图可以看出,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欧大陆所跨经度超过了180;北冰洋被亚欧北美三大洲包围;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1)我们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作大陆,地球表面共分为六块大陆,即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大洋洲大陆。其中亚欧大陆是面积最大的大陆。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七大洲。 (2)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

    24、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部分。 (3)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跨热带、温带、寒带;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跨温带和寒带;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部分属于热带、温带;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跨热带、温带;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跨热带、温带、寒带;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跨热

    25、带、温带、寒带;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属于寒带。 14瑞士的Toblerone巧克力设计灵感来自阿尔卑斯角峰,以其新颖的造型和绝佳的口感,是很多“吃货们”的最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阿尔卑斯角峰的形成是哪种大自然力量作用下的产物( ) A.流水B.冰川C.风力D.海浪(2)生产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它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Toblerone巧克力生产厂家所需要的可可豆最有可能来自( )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南美洲【答案】 (1)B(2)D 【解析】【分析】(1)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欧洲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有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

    26、、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丘陵、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成千上万个湖泊等;多瑙河不是冰川作用形成的;B符合题意。(2)题中欧洲和北美洲没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少,南美洲热带气候分布广,适合种植大面积热带经济作物,可可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10以内较狭窄地带;主产国为加纳、巴西、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和马来西亚。故D符合题意。 【点评】(1)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多半岛、岛屿、海湾和内海。本区冰川作用显著,受冰川侵蚀作用海岸线十分曲折。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貌。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貌。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 (2)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