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3563157       资源大小:278.58KB        全文页数:3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 【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当Es=1时, 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当Es1时, 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当Es1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6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2008年5月二级真题)A调节资源的配置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解析】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 资量。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 入的视角观

    2、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 的基本功能。7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价格 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解析】实际工资是指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 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8( )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等级工资 B岗位工资 c绩效工资 D计件工资 【答案】D 【解析】计时工资是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 的形式;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

    3、算工资报酬的工资 支付形式。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9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 )。 A0103 B0203 C0204 D0205 【解析】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 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10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A0 B05 C1 D0或1 11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 【解析】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

    4、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当基 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 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12( )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 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B基本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社会保障 D最低工资标准 1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 C人均GDP D需求弹性 【解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 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

    5、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它 具有方法简单(用一个介于0l之间的数值即可表示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程度)和可比性 强的特点。14(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 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2007年11月二级真题) 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 【解析】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 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 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直接目的是调控利息率,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消 费和政府支出,达到增加或降低有效需求,

    6、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均衡。15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会出 现( )的状况。(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隐蔽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潜在性失业 D公开性失业 【解析】技术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 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16周期性失业属于( )失业。(2003年6月三级真题) 。 A选择性 B结构性 C摩擦性 D总量性 【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因为经济周期不 能科学预测,持续期限、影响深度与广度等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它是一种最严重、最常 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周期性

    7、失业属于总量性失业,即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的失业。 17实际上,不论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都有 ( )的色彩。 A自愿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 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 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18总量性失业是指( )。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答案】B 【解析

    8、】总量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是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 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总量性失业 的直接表现是大量求职人员找不到工作,一些已就业的人员被辞退;其间接表现则是就 业人员过剩、人浮于事、开工不足、在职失业等。19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 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 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因而,摩擦

    9、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 失业。20(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A劳动生产率提高 B气候的变化 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总需求不足 【解析】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21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解析】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造成劳动力在供求 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失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推行积极 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缓解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对策。22总供给等于( )之和。 A消费+储蓄 B投资+储蓄

    10、c投资+收入 D消费+收入 【解析】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管理)=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 收入的总和=消费+储蓄。二、多项选择题1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 A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相对的稀缺性 D永久的属性 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答案】BCE 【解析】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2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 )。 A能从

    11、事劳动的人 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C在一定年龄之内 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 E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答案】BcD【解析】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3.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就业人口总量 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答案】Bc【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

    12、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4.( ),与其它市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是劳动力 B_劳动力市场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c劳动力具有交换价值 D劳动力具有流动性E劳动力的无形性【答案】AB【解析】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这与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5.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体现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

    13、分配E增大工资总额【答案】ABD【解析】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下,经济社会中任意一种职业、行业,任何一个地区劳动力获得的工资,都不会与其他职业、行业、地区存在差别;充分就业,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均衡工资决定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6.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A.工会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E劳动力供给量【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包括: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等;最低社会保障制

    14、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工会,是劳动关系双方矛盾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由劳工及受雇者自发组成的,借团体交涉的力量,以维持及改善劳动条件与生活状况,保障劳劳工自身权益的社会性团体。7福利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 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 B法定性 c企业自定性 D灵活性 E公平性 【答案】ABCD 【解析】福利作为劳动力价格的构成部分和工资的转化形式,其特征在于: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法定性,一些延期支付的福利形式具有法定性,如退休养老保险金

    15、、医疗保险金等的支付,由一定的法律、法规或其他制度安排决定,从而具有法定性;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8影响货币工资的因素有( )。 A货币工资率 B工作时间长度 c劳动力数量 D价格指数 E工资制度 【答案】ABE 【解析】货币T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它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9现代经济学中对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 A洛伦茨曲线 B基尼系数 C库兹涅茨比率 D人口众数组分布频率 E帕累托定律 【答案】ABcDE 【解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

    16、律等。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它具有方法简单(用一个数值即可表示社会,收入差距程度)和可比性强的特点。10下列失业类型中,主要是由于个人方面原因造成的是(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技术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答案】Ac 【解析】劳动者进人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问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称为技术性失业。这两种失业主要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11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C失业

    17、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答案】ACD 【解析】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12下列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 )。 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 D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答案】ABCDE 【解析】摩擦性失业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因

    18、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供求均衡状态时也会存在这种类型的失业。其基本特征是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平衡的。它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13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 A消费与储蓄 B总需求 C投资与储蓄 D.总供给 E消费与投资 【答案】ABDE 【解析】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即: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消费+储蓄=消费+投资。14失业类型分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业 【解析】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

    19、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 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在形成失业现象的直接原因方 面,将具有共同性质和特点的失业现象进行归类,主要有以下失业类型:摩擦性失 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15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 A调节利率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政府税收 D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E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BC 【解析】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 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通过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 支出水平来调节经济。ADE三项属于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16劳动者工资差距的

    20、内容包括( )。 A产业部门差异 B地区差异 C职业差异 D教育程度差异 E年龄性别差异 【解析】劳动者工资差异有产业部门差异,地区差异,教育程度差异,职业差异和年龄 性别差异等五种表现形式。1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A扩大政府购买 B减少政府购买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 E降低税率 【答案】AcE 【解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工程开支、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等。18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

    21、。 A平均劳动时间 B失业率 c就业人数 D失业人数 E失业持续期 【答案】BE 【解析】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问,一般以周(星期)为时间单位,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失业持续期=?19政府支出包括( )。 A赠与 B政府购买 c税收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答案】BD 【解析】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政府 购买的具体项目有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以及支付给政府雇员和事业 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等。转移支付是政府发挥收

    22、入再分配作用的主要手段,是政府 在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以及某些补贴等方面的支出。20我国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包括( )。 A职业介绍 B就业政策 C就业训练 D失业保险 E劳动就业服务 【答案】ACDE 【解析】就业政策不是我国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属于国家政策内容。21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 A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B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D有利于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E有利于物价的稳定 【解析】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 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23、及其 危害。第二章劳动法1与劳动法法律地位与立法层次相同的“姊妹法”是( )。 A公司法 B合同法 c安全法 D工会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均属于劳动法律的层次。 劳动法律的法律效力仅低于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制定的调 整劳动关系的规范属于劳动法律。2(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A宪法的基本原则 B宪法的指导思想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D劳动法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 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

    24、思想。3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 )。 A指导性 B权威性 C稳定性 D唯一性 【解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在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4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保障报酬权 B保障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保障休息休假权 【解析】我围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 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

    25、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根据宪 法的上述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5(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解析】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该项权利对于公民来说,不分性 别、民族、政治信仰、财产状况,均有权实现就业,有权依法自由地选择职业,有权利 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促进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和职业歧视;对于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

    26、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6对企业富余职工实行下岗而不是直接辞退的做法,属于( )劳动者权益。(2004年11月j级真题)A偏重保护 B优先保护 c平等保护 D全面保护【解析】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7“安全重于生产”所体现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 )。(2005年5月三级真题)A全面保护 B绝对保护 c优先保护 D偏重保护【解析】优先保护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当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例如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应当坚持安全重于生产的原则,即使生产受到影响也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等。8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 )。(2005年11月三级真题)A平等保护 B全面保护 c基本保


    注意事项

    本文(《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