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思考题答案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版.docx

    • 资源ID:3560656       资源大小:120.77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思考题答案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版.docx

    1、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思考题答案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版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答案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 答:系统误差。校正或更换准确

    2、砝码。(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答:系统误差。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答:系统误差。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答:系统误差。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答:标准偏差。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通过

    3、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5 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得39.19%,39.24%,39.28%。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x1 = (39.12+39.15+39.18)3 =39.15(%) x2 = (39.1939.2439.28) 3 = 39.24(%)E1=39.1539.16 =-0.01(%) E2=39.2439.16 = 0.08(%) 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每次取样3.5 g

    4、,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甲:0.042%,0.041% 乙:0.04199%,0.04201%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答:甲的分析报告是合理的。因为题上给的有效数字是两位,回答也应该是两位。 第三章 滴定分析思考题答案1 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 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主要有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2 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 反应定量进行(9

    5、9.9%);反应速率快;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如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终点?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sp)。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为终点(end point, ed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2SO4, KOH, KMnO4, K2Cr2O7, KIO3, Na2S2O35H2O答: K2Cr2O7, KIO3 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他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答: 主要有物质的量浓度、

    6、滴定度,百分浓度等.其余略。滴定度一般用在基层实验室,便于直接用滴定毫升数计算样品的含量(克或百分数)。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答: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是一定的,称量的质量较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较小。7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当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答:偏低。因为H2C2O42H2O会失去结晶水,导致称量的草酸比理论计算的多,多消耗NaOH溶液,使计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答: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或百分数。换算

    7、见公式例 求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对H2C2O4的滴定度.解: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思考题答案411. 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最主要不同点是什么?答: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对酸碱的定义不同;电离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而质子理论适用于水溶液和非水溶液。2. 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答:HPO42-, NH3 , PO43- , CO32- , OH- , C6H5O-3. 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HC2O4-,HPO42-,HCO3-,H

    8、2O,C2H5OH。答: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2H5OH2+4从下列物质中,找出共轭酸碱对: HOAc,NH4+,F-,(CH2)6N4H+,H2PO4-,CN-, OAc-,HCO3-,H3PO4,(CH2)6N4,NH3,HCN,HF,CO3- 答:HOAcOAc-,NH4+NH3,F-HF,(CH2)6N4H+(CH2)6N4,H2PO4- H3PO4,CN-HCN,,HCO3-CO3- 5. 上题的各种共轭酸和共轭碱中,哪个是最强的酸?哪个是最强的碱?试按强弱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答:根据各个共扼酸的离解常数大小排列:H3PO4HFHOAc(CH

    9、2)6N4H+HCNNH4+HCO3-根据各个相应共扼碱的离解常数大小排列:CO32- NH3CN- (CH2)6N4OAc-F-H2PO4-6. HCl要比HOAc强的多,在1molL-1HCl和1 molL-1HOAc溶液中, 那一个H3O+较高? 他们中和NaOH的能力哪一个较大?为什么?答:1molL-1HCl溶液H3O+较高, 中和NaOH的能力一样大。因为HCl溶液为强酸, 完全电离, HOAc溶液为弱酸, 仅部分电离出H3O+; HOAc中和NaOH时, HOAc电离平衡移动到完全离解完全为止.。7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1) NH3H2O; (2) NaHCO3;(

    10、3) Na2CO3。 答: NH3H2O H+NH4+ = OH-NaHCO3 H+H2CO3 = CO3-+OH-Na2CO3 HCO3-+H+2H2CO3 = OH-8.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 (1)NH4HCO3;(2) (NH4)2HPO4;(3) NH4H2PO4。 答:NH4HCO3 H+H2CO3 = NH3+CO32-+OH-(NH4)2HPO4 H+H2PO4-+2 H3PO4 = NH3+PO43-+OH-NH4H2PO4 H+ H3PO4 = NH3+2PO43-+OH-+ HPO42-9. 为什么弱酸及其共扼碱所组成的混合溶液具有控制溶液pH的能力?如果我

    11、们希望把溶液控制在(强酸性例如(pH2.0 或强碱性(例如pH12.0).该怎么办?答: 因为弱酸及其共扼碱所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有抗碱组分弱酸和抗酸组分共扼碱.所以该混合溶液在某种范围内具有控制溶液pH的能力. 如果我们希望把溶液控制在强酸性例如 (pH2.0 或强碱性(例如pH12.0),可使用浓度0.01 molL-1以上强酸或浓度0.01 molL-1以上强碱.10. 有三种缓冲溶液,他们的组成如下:(1)1.0 molL-1的HOAc+ 1.0molL-1的NaOAc;(2)1.0 molL-1的HOAc+ 0.01molL-1的NaOAc;(3)0.0 1molL-1的HOAc+ 1.

    12、0molL-1的NaOAc.这三种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或缓冲能量)有什么不同? 加入稍多的碱或稍多的酸时, 哪种溶液仍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答: (1)的缓冲溶液弱酸及其共扼碱浓度比为1, 且浓度大, 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 当加入稍多的酸或碱时其pH变化较小; (2) 的缓冲溶液弱酸及其共扼碱浓度比为100, 其抗酸组分(NaOAc)浓度小, 当加入稍多的酸时, 缓冲能力小, 而(3) 的缓冲溶液弱酸及其共扼碱浓度比为0.01, 其抗碱组分(HOAc)浓度小, 当加入稍多的碱时, 缓冲能力小11欲配制pH为3左右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括号内为pKa): HOAc(4.74),甲酸

    13、(3.74),一氯乙酸(2.86),二氯乙酸(1.30),苯酚(9.95)。 答:由应pHpKa可知,应选C2HClCOOHC2HClCOO-配制pH为3左右的缓冲溶液。12. 下列各种溶液pH=7.0,7.0还是7.0,为什么? NH4NO3,NH4OAc,Na2SO4,处于大气中的H2O。答:NH4NO3溶液pH7.0,NH4+ 的pKa=10-9.26是弱酸; NH4OAc溶液pH=7.0,因为pKa(NH4+)pKb(OAc-); Na2SO4 溶液pH=7.0 , 强酸与强碱反应产物; 处于大气中的H2O的pH7.0,因为处于大气中的H2O 中溶解有C02,饱和时pH=5.6。思考题

    14、答案421. 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 试简要地进行比较。答: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用酸碱指示剂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使用范围广泛;其不足之处是各人的眼睛辨别颜色的能力有差别,不能适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对于较弱的酸碱,终点变色不敏锐。用电位滴定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需要特殊成套设备,操作过程较麻烦,但适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克服了人为的因素,且准确度较高。2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滴定的pH突跃范围内;使指示剂的变色点等于或接近化学计量点的pH。3根据推算,各

    15、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为几个pH单位? 表43所列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否与推算结果相符? 为什么? 举二例说明之。 答:根据指示剂变色范围公式,pH=pKHin1,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为2个pH单位,表43所列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推算结果不相符,其原因是人眼辨别各种颜色的敏锐程度不同。例如,甲基橙理论变色范围是pH在2.44.4,实际为3.14.4(红黄);中性红理论变色范围是pH在6.48.4(红黄橙),实际为6.88.0,是因为人眼对红色比较敏感的缘故。4下列各种弱酸、弱碱,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如果可以,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1) CH2ClCOOH,HF,苯酚,羟胺,苯胺

    16、。(2) CCl3COOH,苯甲酸,吡啶,六亚甲基四胺。答:(1)CH2ClCOOH,HF,苯酚为酸,其pKa分别为2.86,3.46,9.95。CH2ClCOOH,HF很容易满足cKa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苯酚的酸性太弱,cKa10-8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羟胺,苯胺为碱,其pKb分别为8.04, 9.34, 羟胺只要浓度不是太稀,可以满足cKb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苯胺的碱性太弱,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2)CCl3COOH,苯甲酸为酸,其pKa分别为0.64和4.21,很容易满足c

    17、Ka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吡啶,六亚甲基四胺为碱,其pKb分别为8.77和8.85,不能满足cKb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5. 下列各物质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如果能够,应选用什么指示剂?NaF. NaOAc, 苯甲酸钠, 酚钠(C6H5ONa), 盐酸羟胺(NH2OHHCl) 答: 设各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1, NaF 的Kb=10-14/(3.210-4) =3.110-11, cKb10-8,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NaOAc的 Kb=10-14/(1.810-5) = 5.610-10,

    18、 cKb10-8,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酚钠(C6H5ONa) Kb=10-14/(1.110-10) = 9.110-5, cKb10-8, 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用甲基橙指示剂; 盐酸羟胺(NH2OHHCl) 的 Ka=10-14/(9.110-9) =1.110-6, cKa10-8, 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用酚酞指示剂.6用NaOH溶液滴定下列各种多元酸时会出现几个滴定突跃? 分别应采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H2S04,H2S03,H2C204,H2C03,H3P04答:根据是否符合cKa10-8和cKa1/cKa2104能够进行准确滴定和分别滴定的条件进行判断, 其中H2

    19、S03和H3P04当浓度不低于0.1mol/L时符合前述准确滴定和分别滴定条件,结论见下表:突跃数指示剂H2S041酚酞,甲基橙等H2S032SP1甲基橙, SP2酚酞H2C2041酚酞H2C031酚酞H3P042SP1甲基橙, SP2酚酞 7. 根据分布曲线并联系Ka1/Ka2的比值说明下列二元酸能否分步滴定:H2C2O4, 丙二酸, 顺丁烯二酸,琥王白酸。答: H2C2O4的Ka1/Ka2=5.910-2/ 6.410-5= 9.2102104, 不能分步滴定; 丙二酸pKa=2.364,不能分步滴定; 顺丁烯二酸,pKa= 4.084(见P80),从表4-7看出在pH2.864.72范围

    20、内是三种组分共存,从图4-8看出出现二个滴定突跃;琥王白酸,Ka1/Ka2=6.410-5/ 2.710-6 = 2.4101104, 不能分步滴定.8为什么NaOH标准溶液能直接滴定醋酸,而不能直接滴定硼酸? 试加以说明。答:因为醋酸的pKa为4.74,可满足cKa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硼酸的pKa为9.24,不能满足cKa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9为什么HCI标准溶液可直接滴定硼砂,而不能直接滴定蚁酸钠? 试加以说明。答:硼砂溶于水的反应为:B4O72- + 5H2O = 2H2BO3- + 2H3BO3 H2BO3-是H

    21、3BO3的共轭碱,故H2BO3-的pKb=149.24 = 4.76,它是一个中强碱,可以满足cKb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蚁酸钠是蚁酸的共轭碱,pKb=143.74=10.26,Kb很小,不能满足cKb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不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10.下列混合酸中的各组分能否分别直接滴定?如果能够,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1) 0.1molL-1HCl + 0.1 molL-1H3BO3; (2) 0.5 molL-1H3PO4 + 0.5 molL-1H2SO4答: (1) 中硼酸的pKa为9.24, 太弱, 只能滴定其中HCl. (2) 中H

    22、3PO4的pKa1= 2.12, pKa2 =7.20, Ka1/Ka2104, H2SO4的pKa2 = 1.99, 可分步滴定, 第一步滴定的是磷酸第一级离解的氢离子和硫酸离解的全部氢离子, 第二步滴定的是磷酸第二级离解的氢离子, 第一计量点可用溴甲酚绿和甲基橙混合指示剂, 第二计量点使用酚酞和百里酚酞混合指示剂.11. 下列混合碱能否直接滴定?如果能够,应如何确定终点?并写出各组分含量的计算式(以gmL-1表示)。 (1)NaOH + NH3H2O;(2)NaOH + Na2CO3.答:(1)NaOH为强碱,KNH3H2O=1.810-5,能用HCl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第一计量点使用酚酞指

    23、示剂,消耗体积为V1,第二计量点用甲基橙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2,计算式如下:w(NaOH) = c(HCl)V1(HCl)M(NaOH) 10-3/V(样)w(NH3H2O) = c(HCl)V2(HCl)M(NH3H2O) 10-3/V(样)(2) NaOH为强碱,K CO32 -=1.810-4, 能用HCl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但误差较(1)大,第一计量点使用酚酞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1,第二计量点用甲基橙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2,计算式同上。思考题答案431NaOH标准溶液如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当以其测定某一强酸的浓度,分别用甲基橙或酚酞指示终点时,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答:NaOH

    24、标准溶液如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会变为Na2CO3, 当用酚酞指示终点时,Na2CO3与强酸只能反应到NaHCO3, 相当于多消耗了NaOH标准溶液,此时,测定强酸的浓度偏高。如用甲基橙指示终点时,NaOH标准溶液中的Na2CO3可与强酸反应生成CO2和水,此时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无影响。2当用上题所述的NaOH标准溶液测定某一弱酸浓度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答:当测定某一弱酸浓度时,因SP在碱性范围,只能使用酚酞指示终点,故测定弱酸的浓度偏高。3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若采用:1)部分风化的H2C2042H2O;(2)含有少量中性杂质的H2C2042H2O;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高,偏低,还是准

    25、确? 为什么?答:(1)因为当H2C2042H2O有部分风化时,V(NaOH)增大,使标定所得NaOH的浓度偏低。(2)当H2C2042H2O含有少量中性杂质时,V(NaOH)减少,使标定所得NaOH的浓度偏高。4用下列物质标定HCl溶液浓度:(1)在110烘过的Na2C03;(2)在相对湿度为30的容器中保存的硼砂,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高,偏低,还是准确? 为什么? 答:(1)Na2C03应在270烘干,当用110烘过的Na2C03作基准物时,Na2C03中可能有一些水分,滴定时消耗HCl溶液减少,使标定HCl溶液浓度偏高。(2)当空气相对湿度小于30%时,硼砂容易失去结晶水,故用在相对湿度为

    26、30的容器中保存的硼砂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会使标定HCl溶液浓度偏低。5用蒸馏法测定NH3含量,可用过量H2SO4吸收,也可用H3B03吸收,试对这两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答:在用过量H2SO4吸收NH3时,要用H2SO4标准溶液,H2SO4的量要准确计量,需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量H2SO4,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用H3B03吸收NH3时,H3B03的量无须准确计量,只要过量即可。生成的H2B03- 要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而过量的H3B03不会被HCl标准溶液滴定。6今欲分别测定下列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试拟出测定方案(包括主要步骤、标准溶液、指示剂和含量计算式,以gmL-1表示)。(1) H

    27、3B03 + 硼砂; (2) HCI + NH4C1;(3) NH3H20 + NH4Cl; (4) NaH2P04 + Na2HP04;(5) NaH2P04 + H3P04; (6) NaOH + Na3P04。答:(1)硼酸 + 硼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以MR(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定其中的硼砂,消耗体积为V1,再加入甘露醇,使H3BO3强化,用NaOH滴定,以PP(酚酞)为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2。w硼砂 = 1/2c (HCl)V1(HCl)M(硼砂) 10-3/V(样),w硼酸 = c (HCl)V2(HCl)M(硼酸) 10-3/V(样),(2)HCl + NH4Cl用NaOH标准

    28、溶液滴定,以MR为指示剂,滴定其中的HCl,消耗体积为V1。再用甲醛法测定NH4Cl,以PP为指示剂,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为V2。W HCl = c(NaOH)V1(NaOH)M(HCl) 10-3/V(样),W NH4Cl = c(NaOH)V2(NaOH)M(NH4Cl) 10-3/V(样),(3)NH3H20 + NH4Cl; 用HCI标准溶液滴定NH3H20,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测NH3H20量,消耗体积为V1;再继续加过量甲醛后用NaOH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消耗NaOH体积为V2,测得二者总量。w (NH3H20)= c(HCl)V1(HCl)M(NH3H20) 10-3/V(样

    29、),w (NH4Cl) = c(NaOH)V2(NaOH)M(NH4Cl)c (HCl)V1(HCl)M(NH3H20) 10-3/V(样),(4) NaH2P04 + Na2HP0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NaH2P04,以酚酞和百里酚酞为指示剂,测NaH2P04量,消耗体积为V1;再加入氯化钙溶液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氢离子,消耗NaOH体积为V2,w (NaH2P04)= c (NaOH)V1 (NaOH)M(NaH2P04) 10-3/V(样),w (Na2HP04)= c(NaOH)V2 (NaOH)M(NaHP04)c (NaOH)V1 (NaOH)M(NaH2P04)

    30、10-3/V(样),(5) NaH2P04 + H3P0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3P04,以溴甲酚绿和甲基橙为指示剂,测H3P04量,消耗体积为V1;以酚酞和百里酚酞为指示剂,测NaH2P04量,消耗NaOH体积为V2;w (H3P04) = c (NaOH)V1 (NaOH)M(H3P04) 10-3/V(样),w NaH2P04= c (NaOH)V2 (NaOH)M(NaH2P04)c (NaOH)V1 (NaOH)M(H3P04) 10-3/V(样),(6) NaOH+Na3P04一份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以酚酞和百里酚酞为指示剂,滴定NaOH+Na3P04的总量,消耗体积为V1,另

    31、一份加入氯化钙溶液,滤去磷酸钙沉淀,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NaOH的量,消耗体积为V2,w(NaOH) = c (HCl)V2(HCl)M(NaOH) 10-3/V(样),w(Na3P04) = c (HCl)(V1V2)(HCl)M(Na3P04) 10-3/V(样),7有一碱液,可能是NaOH、Na2C03、NaHC03或它们的混合物,如何判断其组分,并测定各组分的浓度?说明理由。答:移取碱液25.00mL,加12滴酚酞,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变为无色,记下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V1 mL,在上述溶液中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V2 mL。根据V1与V2的大小可判断混合碱的组成。(1)


    注意事项

    本文(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思考题答案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