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 资源ID:3503665       资源大小:194.1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1、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48分。)1. 朝代县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层级秦郡县制郡县二级制汉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东汉末期:州郡县二级制三级制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

    2、质变化2. 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宣布“除豁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银”;康熙三年(1664)规定班匠银(班匠银,手工业者缴纳的徭役替代税)改入条鞭内征收,从三十六年起,以浙江为始,各省又陆续将其摊入地亩。随着代役银负担的解除,匠籍制度实际不再存在。这表明A国家对民众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B社会各阶层取得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C国家不再经办官营手工业 D人头税正式废除3. 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A国有土地 B君主私有土地C地主私有土地 D自耕农私有土地4.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如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这种传习方式

    3、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保证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B CD5. 中国书法到明清时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馆阁体,如图所示。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在科举考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馆阁体体现了文人的个性B馆阁体反映了文人受压抑的社会现实C馆阁体反映了科举制度走向僵化的特点D馆阁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加强6. 中世纪的西方人信仰上帝,明清时代的中国人推崇理学,这两种信仰的相似之处在于A都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都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C都属于宗教信仰D今

    4、天都被人们所抛弃7.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8. 曾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曾说:“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这个运动应当是A义和团运动 B禁烟

    5、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9.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10.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

    6、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国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11.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斗争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A2处 B3处 C4处 D5处12. 1933年初,申报刊登“永安堂”的广告词:“国难紧急中,我们需要的是民族英雄;天气严寒日,我们需要的是虎标良药。”并附上蔡廷锴将军的题辞:“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此次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书此以留纪念。”于是“永安堂”的产品卖得火热极了。这则广告作为史料不能用于研究近代民族企业 八年抗战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D实业救国思

    7、想13. 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B近代中国女子逐渐步入社会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14.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

    8、工厂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15. “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个阶段最恰当A一战时期、19281936年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16. 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17.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一次革命完成A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B政治革

    9、命和社会革命C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D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18.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史记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经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D新中国诞生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19. 一届人大二届人大三届人大四届人大五届人大19541958年19591963年19641975年19751977年19781982年54115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

    10、会议的次数。以下各项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一届人大取代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职能 B二届人大决定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C三、四届人大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20. 周恩来总理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跟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这种历史条件,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选择了共产党。”材料中“客观的历史发展”是指A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共正确领导21. 省(自治区)等市(自治州)县(旗)乡镇民族地区55016361

    11、092汉族地区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83286241636看下面资料(中国行政的不完全的统计资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县制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对政治一统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B民族县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C新中国历史上乡镇管理机制曾经被否定过D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民主新气象是出现在四大经济特区建立的年代22. 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推翻“四人帮”一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B为平凡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C为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大力疾呼D为改革开

    12、放造势23. 1972年4月,北京市新华书店开始发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北京市各门市部都出现了排长队购书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开始拨乱反正B周恩来主持工作,批判极“左”思潮C邓小平主持工作,进行全面整顿D中美关系改善后,“双百”方针得以贯彻执行24.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根本不能同德国和朝鲜问题相提并论。”我国政府强调台湾问题与德国和朝鲜问题不同的主要目的是A. 阻止外国干涉台湾问题 B. 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不同B. 阻止台独势力的发展 D. 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25.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

    13、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26.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27. 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A对苏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B因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14、”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28. 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教授指出:“所谓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在建国之初,虽然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些多边外交活动,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的范围有限,影响也不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中国的综合国力有限C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恶劣 D中国受“左”倾思潮影响29. 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中国外交成就时,用了三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维护我国的

    15、独立和主权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A BCD30. 下列资料中,最确切的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A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4667万公顷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B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达到4536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9%C入社农户占总数的919%,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总数的878%D共有人民公社233973个,参加的人民公社的农户占904%31. 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该股票有利于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2. 下图是1958年发表于某家大报的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画的跃!跃!跃!。这幅漫画的寓

    16、意是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出现“左”的错误C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前景 D当时经济上各行各业全面快速发展33.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34. 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 “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人民日报为这封来

    17、信所加的“编者按”明确指出,当时已经出现“ 三级所有, 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这反映出A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遭到质疑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5. 右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浙江省粮食销售秩序井然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36.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

    18、区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37.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38. 19841985198619871988投资总额28.238.818.716.523.5国家投资23.93.18.17.915.3国内贷款47.397.425.131.09.4利用外资6.22

    19、9544.532.745.1自筹及其他27.641.617.919.133.5下表反映了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39. 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40.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C“文化革命”的观点 D“

    20、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1. 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 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42. 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而提出的是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

    21、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43. 姓名李卫红推荐评语性别男家庭出身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十多年年龄32家庭出身贫农文化程度小学李军在整理其父亲书房时,发现了他父亲保存下来的一张颜色发黄的高校入学履历表(见下图),他父亲当年能进入大学学习主要得益于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B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D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44. 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

    22、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45. 中国的某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经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A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制成功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23、星升天46. 下列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D2003年神州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47.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说明此观点的史实是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B“南优二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C“神舟”飞船发射成功、教育战线的“停课闹革命”D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48.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

    24、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49题27分,第50题10分,第51题各15,共52分。49.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抉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迨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

    25、,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化的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者都涌到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是生产的中坚份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中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拥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一一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 一一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迁移人口的演变期间迁出入农村(县)市、镇农村迁

    26、向市镇人口万人%万人%万人%19821987迁出20760267999772432001545197443迁入721502363233169763719851990迁出231011624812790037521671827848迁入590471730282229827019901995迁出198555597513374340251194716017迁入948552856237402714419952000迁出7316245870514817413055065506896迁入171094118512728148815据1987年、1990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27、材料三:有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结论: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摘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对经济方面的影响。(5分)结合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迁居城市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原因上分析中国近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的迁移有何本质的不同。(1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建国以来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10分)50.阅读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部分立法,回答问题。

    28、名称时间主要内容税收征收管理法1993年1月起施行规定税种、税率、税金的计算和征纳。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9月颁布对经营活动中,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或可能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制裁。劳动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对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价格法199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经营者自由定价的基本原则、价格主管机关的职责、价格的总水平控制等内容。合同法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变更、

    29、转让、终止,违反合同的责任及各类有名合同等问题。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材料中的经济立法。(10分)51.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新生活运动发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国民政府已取得政权七八年,加上各层官吏中,东西洋留学生出身者甚彩(注:多),较有时间和精力注意到民众的生活状态,譬如生活肮脏、杂乱、缺乏公德意识,人际关系苟且自私,毫无羞耻心,社会气氛黯淡、杂乱、暮气深重,乌烟瘴气 新生活运动闲话材料二 新生活运动开展初期,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南京、上海、南昌等大城市,卫生状况有明显好转。为了整顿社会秩序,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娱乐的法令,如禁止饭店、舞厅夜间营业等。1935年4月17日,在吸食、买卖鸦片最严重的四川成都,关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