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氨水泄露事故案例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3498254       资源大小:20.7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氨水泄露事故案例心得体会.docx

    1、氨水泄露事故案例心得体会氨水泄露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一:氨水泄露应急处理 氨水泄露应急处理: 1、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 2、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 3、利用围堰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氨水罐 直径4m 高4m约50立方米 氨水罐围堰长6米 宽6米 高 约米 篇二:氨水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完成 XX年水泥部氨水泄露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编写人

    2、: 朱连才 审核人:批准人: 版本号: 第一版 内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氨水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目的 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氨水设备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依据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特编制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氨水储罐、管道、汽车罐车等设备发生事故时的应急作业指导。 2、介质特性 有强烈刺激性氨味,有毒。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氨溶于水大部分形成一水合氨,是氨水的主要成分(氨水是混合物),易挥发逸出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能与乙醇混溶。呈弱碱性,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与硫磺或其他强酸反应时放出热,与挥发性酸

    3、放在近处能形成烟雾。 危险特性 不燃、不爆。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氨水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具有碱通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稳定性:不稳定; 禁忌物:酸类; 燃烧(分解)产物:氨和水。 健康危害 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并进一步引起眼内炎症,最终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

    4、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由于呈碱性,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和哺乳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1) 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 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

    5、衣着,应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 3、 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 氨水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露。 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露。 氨罐车装卸用软管泄露或爆裂。 氨气瓶泄露或爆炸。 4、装

    6、备与器材 消防装备与器材 消防装备与器材包括消防车、消防水幕、消防水枪、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砂土等。 防护器材 防护器材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机、湿毛巾、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全密封阻燃防化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工作靴等。 设备物资储备 应储备的设备物资包括吊车、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救援绳索(3050米,用于救援中毒伤员和拖曳气瓶)、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器材和工具、防爆电筒、密封胶、稀盐酸等。 其他 医疗救护车、2-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其它常用就护药品。 5、紧急处置 发生泄露或泄露火灾事故时应同时进行以下处置:启动公司氨水泄露处置应急救援预案。 抢险救援工作必须坚持以

    7、人为本的原则。 (1) 报警 通知公司管理、维修、应急抢险等相关人员立即到场。 拨打119、120向消防、医疗等部门报警。通知供水部门对事故发生地段管线增压,并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当地质监、安监等有关部门。 (2) 关阀、断源 技术人员或熟悉现场的人员关闭输送物料的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打开喷淋装置,用水稀释、吸 收泄露的氨气。消防人员在上风口负责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协助操作。关阀人员的防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稳定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3) 抢救伤员、设定区域、疏散人员 A救援小组:由质技部牵头,各部门、科室配合

    8、组成。该组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并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职责:穿好全封闭防化服,戴上氧气呼吸器,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露发生的部位及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 B疏散小组:由综合部牵头各相关科室配合组成。 职责: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设备内氨水量、泄露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对泄露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设定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 C堵漏小组:有质技部技术室牵头,各部门相关专业技

    9、术人员组成。 职责:根据救援小组现场侦查获得的信息,会同专家组确定堵漏方案。如果设备有爆炸危险须迅速撤离。 泄露处置及堵漏方法 (1) (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氨水泄露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泄压排空。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无法止漏时,迅速将罐内氨水导入空罐或其他储罐中。 (2) 大量泄漏时,用带压力的水和稀盐酸溶液,在事故现场布置多道水幕,在空中形成严密的水网,中和、稀释、溶解泄漏的氨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废水。对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网入口进行封堵,防止可燃物进入,造成二次事故。 (3) 体积较小的氨水钢瓶在运输途中发生泄露,无器具堵漏或泄露无法控制时,可将其浸入水中。 (4) 器具堵

    10、漏 A、管道壁发生泄露,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 B、微孔泄露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堵。 C、罐壁撕裂泄露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 D、带压管道泄露可以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 E、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发生泄露,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实施封堵,也可直接使用专用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堵漏。 篇三:氨水泄露事故应急预案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兰铝电厂 氨水(液氨)事故应急预案 一 总则 编制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氨水事故,做到快

    11、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氨水安全管理条例。 行业标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兰铝分公司相关制度和预案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兰铝电厂氨水(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体系 氨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发电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与重大人身事故、重大设备事故等专项应急预案相互支撑,指导各部门进行氨水事故应急救援。

    12、工作原则 加强风险预控管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氨水事故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 基本情况 1. 炉内加药间储存氨水(液氨)3(1)T, 三 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后果、原因 由于操作不当、设备缺陷、外力冲击等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氨水(液氨)外漏,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氨水: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液氨:接触后刺激皮肤及眼睛。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

    13、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中毒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燃爆特性:空气中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与氧、氯混合易发生爆炸。 环境影响: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四 应急策划 1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物资保障组、公共关系组、专家组六个工作组。 总指挥(生产副厂长) 职责:全面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现场抢救组 组长:安技部主任 成员:各部门主任 职责:负责人员抢救、消防配合、工程抢险、善后处理的指挥协调工作。 医疗救护组 组长:职工医院院长 成员:职工医院医护人员 职责:负责人员的现场救护

    14、、入院转送及登记等的指挥与协调工作。 安全保卫组 组长:武装保卫部保卫科长 成员:武装保卫部门员工 职责:负责现场治安、消防、交通管制、设立警戒、隔离、群众疏散和指挥与协调工作。 物资保障组 组长:安技部物资专工 成员:安技部各物资采购员 职责:负责救援设施、物资的供应,后勤供给工作。 公共关系组 组长:综合部主任 成员:综合部员工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内外关系协调,对外联络,对内、对外的通讯和运输保障,信息公告。 专家组 组长:安技部主任 成员:安技部化学专工、安技部安全专工、 发电部化学专工 职责:提供技术支持。 2应急物资准备 清洁水源、抗氨渗防护服、橡胶靴、防毒口罩、正压呼吸器、橡胶手套

    15、、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砂土、2%硼酸溶液、生理盐水、1%稀醋酸和可的松眼液。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 3应急措施 汇报程序: 发生氨水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以下单位报警:发电运行部化学集控室(电话:86158)、发电厂值长(电话:86001、86002)、发电运行部化学专工(电话:)、安技部化学专工(电话:)。兰铝火警电话:5119发电厂根据情况报告兰铝分公司。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点、 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以及现场救援所需的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等。 处理程序 事故发生后,当班值长(或班长、主值)在通知相关领导的同时,要组织在现场的上班人员自救。 救援小组人员到达后

    16、, 当班值长(或班长、主值)向总指挥或救援小组组长汇报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并移交指挥权。 由总指挥统一协调指挥各组的工作。 根据现场事情的情况,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处理。 处理方案: 泄漏应急处理 氨水: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液氨:个体防护及安全预防措施:氨浓度超标的场合,应穿戴全面罩过滤式面具

    17、 (或全面罩送风呼吸器)、护目镜及抗氨渗防静电防护服(手套、围裙、足靴);氨气浓度严重超标的场合,应穿戴全套自给式呼吸器(带有送风源);配备应急淋浴设施及眼药水;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泄漏应急处理及消除方法:现场通风,加速扩散;若气体在钢瓶内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其移至安全区域修补或处理;若液体泄漏,可让其汽化,隔离泄漏现场;处理工作应于高处或上风处进行;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撤离现场;切断火源;建议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设150m隔离带,在下风处长1公里、宽公里的范围内撤离所有人员;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注意事项

    本文(氨水泄露事故案例心得体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