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章渔场规划设计与鱼池改造.docx

    • 资源ID:3494855       资源大小:44.83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章渔场规划设计与鱼池改造.docx

    1、第一章渔场规划设计与鱼池改造6、养殖水生动物-鲤鱼鱼塘是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本项目在建造鱼塘时,要做到。 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考虑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四个方面: (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养鱼的首要条件就是有水,养殖期内不论丰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够满足池塘的最大用水量。因此在河流、湖泊、水库的附近开挖

    2、鱼塘,建设养鱼场,详细了解水质状况,避免工业污水、有毒污水等排放引起污染。总的来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2)、土质适宜。通常将土质分为三种,即壤土、粘土、沙土。选择壤土建池最好,其透水性、保水性适中,筑堤时凝聚力和抗剪强度适合。其次是粘土,最差为砂土。三种土质的保水力、透气性状见下表。 土 质 分 类 名称 粘土含量(%) 含沙量(%) 保水力(%) 透气性 壤土 25.037.5 62.575.0 60.1 适中 粘土 - - 50.0 最小 沙土 12.5以下 87.5以上 45.4 最大 。(3)

    3、、地势适当。理想的地势是高度适中且平坦开阔,如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水库大坝下的平坦地区建池,进、排水都可自流,既节省动力,操作又方便。在实际操作中应考虑:一是地势较低易被洪水淹没,高坡地易断水源而天旱;二是建梯级鱼池交通及日常操作不便,且投资大;三是尽量避免占用良田,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荒丘、库岔等。 (4)、交通方便,饵料来源较好。养鱼场时常都有物质进出,因此建造地点要求交通便利,有利于养鱼物质购入和鱼产品外销。同时饵料(包括饲料、肥料)本源应有保障,尽量能够就地取材,发挥天然饵料的作用。此外电源必须具备,否则水泵、饲料机等动力设备无法运转。 养鱼场址的勘察 场址选定后,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其

    4、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力求最佳设计方案。具体须抓住四个环节: 1、测量地形。就是对所使用的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测量,绘制出土地平面图和纵横断面图,根据图上显示的地形、水源、地势及交通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向当地测绘部门索购场址及其周围的地形图,与实测而绘制的地形图作比较,从节省土方和方便管理出发,提出全面规划的方案。 2、调查水文资料。主要是向气象水文部门和当地群众了解过去25年内最大供水情况和最高水位线(当地防洪堤顶最低限度一般应高出此最高水位线0.5米)。水库库区的养鱼场要兴建在安全水位线以上;山区丘陵地区应了解场地周围的集洪面积、山洪暴发频率,25年一

    5、遇的最大降雨量和暴雨力等有关资料,便于作出相应的排洪设施;平原地区或城市郊区要调查历年和每月、日最高、最低水位标高和平均水位标高,便于设计时确定池塘堤岸、排水泵房的基础标高。 3、调查气候资料。主要是了解掌握新建鱼场地区全年温度变化情况以及降水等资料,具体如降水量、洪峰水位、台风、年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和湿度等。调查以上气候资料,对于确定鱼场适宜放养哪些鱼类品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调查土质资料。主要是通过地质钻探了解掌握兴建鱼场地区的土壤成分,测定渗水情况及地下水位的标高,避开地层结构不利的因素,减少发生渗漏水等事故。 全面布局就是鱼场的总平面设计图,要根据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全面合理地安排好

    6、建筑物的位置。一般来说以下几方面应重点考虑: (1)场房位置。是鱼场生产管理、人员居住的地方,实验室通常也连在一起。应尽可能居中,便于往返场内各个点。公路要通达门口。 (2)亲鱼池位置。亲鱼是生产经营的基础,位置应离场房近些,便于精心看护。 (3)产卵池、孵化设备位置。产卵池、孵化设备、亲鱼池应相互靠近,同时尽量接近场房,这样有利于开展孵化和管理工作。 (4)鱼池位置。鱼苗池应接近孵化设备,鱼种池围绕着鱼苗池,外围为成鱼池。如此安排位置,便于鱼苗下池、出塘分养、转池饲养。 (5)试验池位置。最好安排在实验室附近,便于试验以及各种操作。 (6)配套水池位置。通常是指蓄水池、沉淀池、过滤池、晒水池

    7、等应依据其功用而合理设置。 鱼塘设计。目前鱼塘大多采用机械作业挖土,将土围成长方形的储水池,长宽比例一般为2:1或3:2,东西向长于南北向,充分发挥太阳的光照。在具体设计中应考虑三大方面: 1、鱼塘规格。规格大小的确定,依据就是必须适宜池养鱼类不同时期的生活习性以及便于生产操作。 (1)配套水池。主要功用是水质处理、储存备用、产卵孵化、预防疾病、补充用水等,既可以合为一池,也可以单独建造,关键是建好过滤设备。一般要求深度4-5米,面积则应以全场需要的用水量而定。 (2)成鱼池(含亲鱼池、后备亲鱼池)。是用来养大鱼用的,水面要求相对开阔宽敞,通常面积以2-10亩,池深3-3.5米,水深2.5-3

    8、.0米为宜。成鱼池可以用作后备亲鱼池,不必另建。 (3)鱼种池。面积通常为2-5亩,池深2.5-3.0米,水深2-2.5米。 (4)鱼苗池。面积通常为1-2亩,池深1.5-2.0米,水深1.0-1.5米。 2、鱼塘结构。鱼塘的结构大同小异,都是由堤坝和池底构成,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其构造示意图见图1。 (1)堤坝。池塘堤坝为小型坝,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堤坝顶面的宽度和坡度则按堤的功用及土质的不同情况而异。一般的堤面,宽度为3-4米,坡度为1:1.5。通行汽车的堤面宽为4-6米,防洪坡堤为4-5米,且需种植草皮或石块。水泥护坡,以防剧烈震动或风浪冲刷侵袭。坡度为1:2为宜。

    9、(2)池底。池底挖掘应平坦,注水一侧向排水一侧的池底要稍有倾斜,比降通常在1/300-1/200之间。从堤脚线向池中央也应有一个渐深的坡度,从注水口向排水口呈一深水线,排水口处为鱼池的最深点。如此便于排水和捕捞池鱼。 进、排水系统的设计。设计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使养鱼池水达到自流和自排。具体要求是进水口水源要高出鱼池水面,排水口要低于鱼池池底。鱼塘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应各自独立,不能兼用或相互贯通。进、排水系统通常由进水渠、排水渠及其附属建筑设施,如渡槽、涵管、跌水、进排水闸门等组成。 1、进水渠。其分总渠、干渠和支渠,流量应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满足需要供给的水量。采用明渠、暗渠或明、暗渠相结合由

    10、各养殖场因地制宜。具体设计时应掌握流量、安全流速、纵比降、渠道断面四个因素。 2、进水闸。通常采用槽式或涵管式,用砖、石、水泥砌成。闸口大小由池塘大小而定,依据是能能够保证在预定时间内进入足够的水量。集洪面积25年内最大暴雨力 3600秒 3、排水渠。其设计原则与进水渠相同。其高度应深于池底30厘米以上。排水量(流量)= 经流系数。 4、排水闸。一般采用梯级排水闸,便于开关。闸口大小 应以1-2天内能完全排干池水为宜。 四、养鱼场施工步骤和方法 1、绘制施工平面图。根据鱼场总体平面图、各堤坝所处位置的地形高度和堤坝坡度,经过计算绘制出施工图。施工图上必须标明各地取土线,即坡脚线,堤面中心线,断

    11、面图需标明各鱼池取土深度和堤坝填土的高度。 2、地面放样。根据地形测量时的标准桩放出与平面图相对应的中心线,用皮尺在中心线量出各鱼池堤面的中心点,钉上木桩,重复校正,使地面各个桩与图纸一致。用经纬仪以中心线上各木桩中心再画出各鱼池堤面中心线,反复校对,使之与图纸完全相符。以各鱼池堤面中心线为基础,再画出各池塘的取土线,钉上脚桩。堤坝两端搭建断面样架,高度应高出设计高度的10%。 3、清基。就是在施工前事先清理场地杂物,有利于施工。 4、埋设进、排水管道。在进土之前埋设进、排管道,避免返工。 5、填土夯实。从取土线开始斜线挖土,土方倒入堤基内,每填一定的厚度应夯实,以防漏水、渗水。 6、分配土方

    12、。鱼池土方、挖方和填方要平衡,在施工中以最近距离进土为原则,合理分配土方。 7、坡度整修和池底平整。鱼池土方即将完成时,根据设计采用经纬仪、水准仪修整坡度及平整池底。 五、养鱼场的验收 1、准备资料:通常有5项,即批准项目的计划任务书、总体规划图、单项工程施工图、经费使用情况决算表、工程进度情况及竣工设计说明书。 2、参与部门:一般由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参与,逐项检查。 3、检查内容:主要是池形、堤坝、渠道等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测量方基高程、丈量土方。 4、签字存档:如验收合格达标,则参与验收有关人员须在竣工设计说明书上签字,由建设单位存档保存。第

    13、一章渔场规划设计与鱼池改造第一节渔场规划渔场规划的基本要求查清当地自然资源状况和优势。如地貌、面积、土质、水源、水质、水量、生物状况、历史特点和发展计划。2、查清当地环境的特点 ,如四周各部门的种植业、养殖业状况及相互关系;四周交通、能源、建筑现状及总体规划;四周工厂设置和排放的废气、废水情况及影响等。3、3、查清当地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主要指有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经济条件指当地的自身经济基础、物质基础及计划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渔场水源的选择 水源是建设渔场的首要条件。不同的水源决定池水的不同理化性质: 1、河川水。由雨水汇聚后流入河川或湖泊的水。在流经过程中,溶解了地

    14、层、表面土层的无机盐类,所以河川、湖泊水一般硬度较小,含氧量较多,水温适宜。 2、地下水。地下水可分为冷泉水和温泉水。温泉水最高温度可达到100以上,不适合养家鱼,冷泉水通常在5-15之间,可以养冷水性鱼类。地下水的比重一般是1.0009-1.2624之间,含氧较少,常含有有害的气体,用来养鱼,需暂蓄一周方可使用。 3、污水和工业废水。含有不同成份的化学物质,某些有毒物质对鱼类有危害,一般不宜直接引用工矿污水,若使用,必须经过处理。 三、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水质的优劣与鱼类的成长有着密切关系。检查水质须从物理、化学、生物等三方面来进行。 1、水温。我国目前饲养的几种主要家鱼水温一般以20-30为

    15、最合适。 2、水色。水色随物化性质和生物生存的不同而异。如含铁化合物的水为黄色,腐殖土溶解在水中呈褐色、黄绿色、黄色或绿色,大量的碳酸钙溶解于水呈绿色,水中有蓝绿藻呈蓝绿色等。水色是标志着水的肥瘦度,建立养殖场应选择较肥的水源。 3、水的酸碱度。过酸过碱的水均不宜鱼类生长,鱼类一般适于微碱性的水。4、气体溶解量。对于鱼类生存有关的气体,常指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氨气H3),硫化氢(H2S)及沼气(CH4)等。前三者是大气的组成者,后三者是水中的有机体分解所产生的。它们在水中的溶量多少,对鱼类的呼吸、水中天然饵料繁殖皆有密切关系。鱼类一般喜欢生活在氧气充足的水中。 5、

    16、有毒物质。如果水中有大量生物繁衍生长,则说明水质含有毒物不多或没有;如果水中生物极少,放入几条小鱼又出现异常,则说明水中有毒物质含量较多。这种办法叫生物实验,这种小鱼叫试水鱼。但是,不管现场调查或者生物实验,都不能精确地反映水质的真正情况,因此,凡条件允许的地区,都应经环保、科研、学校等单位取样进行化学检验、水质检测。这是确定水质能否用于发展养鱼的最可靠办法。 养鱼水质要求及条件参照渔业水域水质标准见表6-1。1色、臭、味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异色、异臭、异味2漂浮物质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或浮沫3悬浮物质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升,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后,不得对鱼虾贝藻类产生有害影响10毫

    17、克/升,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后,不得对鱼虾贝藻类产生有害影响4PH值淡水6.5-8.5,海水7.9-8.55生物需氧量(5天20摄氏度)不超过5毫克/升,冰封期不超过3毫克/升6溶解氧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毫克/升,其余在任何时刻不的低于3毫克/升;鲑科鱼类栖息水域除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毫克/升.7汞不超过0.0005毫克/升.8镉不超过0.005毫克/升.9铅不超过0.1毫克/升.10铬不超过1.0毫克/升.11铜不超过0.01毫克/升.12锌不超过0.1毫克/升.13镍不超过0.1毫克/升.14砷不超过0.1毫克/升.15氰化物不超过0.02毫克/升.16硫化物不超过

    18、0.2毫克/升.17氟化物不超过1毫克/升.18挥发性酚不超过0.005毫克/升.19黄磷不超过0.002毫克/升.20石油类不超过0.05毫克/升.21丙烯碃不超过0.7毫克/升.22丙烯醛不超过0.02毫克/升.23六六六不超过0.02毫克/升.24滴滴涕不超过0.005毫克/升.25马拉硫磷不超过0.005毫克/升.26五氯酚钠不超过0.01毫克/升.27苯胺不超过0.4毫克/升.28对硝基氯苯不超过0.1毫克/升.29对氨基苯酚不超过0.1毫克/升.30水合肼不超过0.01毫克/升.3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不超过0.06毫克/升.32松节油不超过0.3毫克/升.331,2,3三氯苯不超过0

    19、.06毫克/升.341,2,3,4,5四氯苯不超过0.02毫克/升.四、温水性淡水鱼养殖的环境条件温水性淡水鱼养殖的环境条件见表6-2项目水温CO2含量(毫克/升)PH值含氧量(毫克/升)生长发育适宜22-2825-27307.8-8.55-8一般15-20及28-3017-22及28-3050-806-7.5及8.5-9.53-5不适宜10以下及33以上15以下及30以上80-2005以下及10.8以上3以下五、鱼池对土质的选择在建造渔场前,必须进行土壤调查,测定土壤的肥瘦、土壤透水性的大小等。土壤一般分为砾土、砂土、粘土、壤土、粉土、腐殖土等,现分述如下:1、砂土。含石砾50%以上,土性贫

    20、瘠,保水性弱,透水性强,不宜建造鱼池。2、砾土。含砂粒80%以上,黏土12.5%以下,这种土的土质瘦,凝集力和附着力强,保水性小,筑堤时池堤易崩塌,不易保肥。3、粘土。含粘土50%以上,砂土50%以下。这种土的凝集力和附着力强,保水性大,透水性小,筑堤时池堤坚硬,肥料不会流失,但土中空气不易流通,水中有机物分解迟缓,对天然饵料的繁殖有妨碍。 4、壤土。含砂土 62.5-75%、粘土25-37.5%。这种土保水性和透水性均好,颗粒的凝集力、附着力合适,养分不致流失,空气流通,有机物质易分解,宜于建造鱼池。 5、腐殖土。含腐殖质20%以上。腐殖质土呈暗黑色,土中富含氮素,天然饵料繁殖丰富,保水性和

    21、附着力亦强,宜用作造池。但腐殖质含量过多时,则对鱼类生长有妨碍。 上述需在实验室中进行。下面再介绍一种肉眼观察土壤种类的方法:1、重粘土。土质滑腻,湿时可搓成条,弯曲不断。 2、粘土。土质滑腻,无粗糙感觉,湿时可搓成条,弯曲难断。3、壤土。湿时可搓成条,但弯曲有裂痕。 4、粉沙壤土。多粉沙,易分散板结,用手摸有如麦面粉感觉。5、砂壤土。手摸有粗糙感觉,肉眼也可以分辨砂粒。6、砂砾土。有小石块和砾石。六、选择渔场场址的原则 1、交通运输方便。因为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采购鱼苗、鱼种、饲料、肥料,或出售鱼苗、鱼种、成鱼。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保证鱼的新鲜度,所以交通运输一定要方便。 2、水源充

    22、足,水质良好,酸碱度在6-9之间。 3、电力供应。综合性的渔场要建立在电力供应较稳定的地方。 4、有充足的饲料来源。饲料、肥料是发展养鱼事业的物质基础。综合各地经验,可因地制宜采取五个结合:与畜禽结合,把养鱼与养猪、养鸡、养鸭、养牛等结合起来;与蔬菜结合,渔场可建在菜区附近,做到菜多、肥多、草多、下脚多、鱼多;与食品加工业结合,在淀粉厂、粉丝厂、食品加工厂附近建渔场,充分利用食品工业下脚料和无毒废水.1、养鱼池塘是池塘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

    23、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下面从五个方面系统规范地介绍养鱼池塘的建造技术,以供参考。 一、养鱼场址的选择 兴建理想的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综合考虑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四个方面: 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养鱼的首要条件就是有水,养殖期内不论丰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够满足池塘的最大用水量。因此最好在河流、湖泊、水库的附近开挖鱼塘,建设养鱼场,同时详细了解水质状况,避免工业污水、有毒污水等排放引起污染。总的来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

    24、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2、土质适宜。通常将土质分为三种,即壤土、粘土、沙土。通过实践检验得知壤土建池最好,其透水性、保水性适中,筑堤时凝聚力和抗剪强度适合。其次是粘土,最差为砂土。三种土质的保水力、透气性状见下表。 土 质 分 类 名称 粘土含量(%) 含沙量(%) 保水力(%) 透气性 壤土 25.037.5 62.575.0 60.1 适中 粘土 - - 50.0 最小 沙土 12.5以下 87.5以上 45.4 最大 3、地势适当。理想的地势是高度适中且平坦开阔,如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水库大坝下的平坦地区建池,进、排水都可自流,既节省动力,操作又方便。在实际操作中应考虑:一是地势较

    25、低易被洪水淹没,高坡地易断水源而天旱;二是建梯级鱼池交通及日常操作不便,且投资大;三是尽量避免占用良田,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荒丘、库岔等。 4、交通方便,饵料来源较好。养鱼场时常都有物质进出,因此建造地点要求交通便利,有利于养鱼物质购入和鱼产品外销。同时饵料(包括饲料、肥料)本源应有保障,尽量能够就地取材,发挥天然饵料的作用。此外电源必须具备,否则水泵、饲料机等动力设备无法运转。 二、养鱼场址的勘察 场址选定后,必须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其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力求最佳设计方案。具体须抓住四个环节: 1、测量地形。就是对所使用的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测量,绘制出土地平面图和

    26、纵横断面图,根据图上显示的地形、水源、地势及交通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向当地测绘部门索购场址及其周围的地形图,与实测而绘制的地形图作比较,从节省土方和方便管理出发,提出全面规划的方案。 2、调查水文资料。主要是向气象水文部门和当地群众了解过去25年内最大供水情况和最高水位线(当地防洪堤顶最低限度一般应高出此最高水位线0.5米)。水库库区的养鱼场要兴建在安全水位线以上;山区丘陵地区应了解场地周围的集洪面积、山洪暴发频率,25年一遇的最大降雨量和暴雨力等有关资料,便于作出相应的排洪设施;平原地区或城市郊区要调查历年和每月、日最高、最低水位标高和平均水位标高,便于设计时确定池塘堤岸、排水泵

    27、房的基础标高。 3、调查气候资料。主要是了解掌握新建鱼场地区全年温度变化情况以及降水等资料,具体如降水量、洪峰水位、台风、年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和湿度等。调查以上气候资料,对于确定鱼场适宜放养哪些鱼类品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调查土质资料。主要是通过地质钻探了解掌握兴建鱼场地区的土壤成分,测定渗水情况及地下水位的标高,避开地层结构不利的因素,减少发生渗漏水等事故。 三、养鱼场的规划与设计 (一)坚持全面布局与长远规划。在具体布局设计中,要从工程角度、生产要求、管理便利出发,利用地形、地貌、水源、交通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总体布局和远景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三个原则: 1、合理设计的原则。合理

    28、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节省投资以及便于生产管理。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节省材料、劳动力及施工便利等因素,同时应考虑布局合理和全面规划,使所建鱼场便于生产操作、综合经营、提高效率、生活和谐。 2、统筹规划的原则。统筹规划是指在兴建鱼场时综合考虑规模、范围、房建面积、土地区划等因素,使规模大小适宜生产需要和场地面积以及投资力度,规划范围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及便于开展多种经营,房建面积适合人员居住和生产操作,土地区划有利于开展以渔业为主,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 3、全面布局的原则。全面布局就是鱼场的总平面设计图,要根据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全面合理地安排好建筑物的位置。一般来说以下几方面应重点考虑

    29、: (1)场房位置。是鱼场生产管理、人员居住的地方,实验室通常也连在一起。应尽可能居中,便于往返场内各个点。公路要通达门口。 (2)亲鱼池位置。亲鱼是生产经营的基础,位置应离场房近些,便于精心看护。 (3)产卵池、孵化设备位置。产卵池、孵化设备、亲鱼池应相互靠近,同时尽量接近场房,这样有利于开展孵化和管理工作。 (4)鱼池位置。鱼苗池应接近孵化设备,鱼种池围绕着鱼苗池,外围为成鱼池。如此安排位置,便于鱼苗下池、出塘分养、转池饲养。 (5)试验池位置。最好安排在实验室附近,便于试验以及各种操作。 (6)配套水池位置。通常是指蓄水池、沉淀池、过滤池、晒水池等应依据其功用而合理设置。 (二)鱼塘设计

    30、。目前鱼塘大多采用机械作业挖土,将土围成长方形的储水池,长宽比例一般为2:1或3:2,东西向长于南北向,充分发挥太阳的光照。在具体设计中应考虑三大方面: 1、鱼塘规格。规格大小的确定,依据就是必须适宜池养鱼类不同时期的生活习性以及便于生产操作。 (1)配套水池。主要功用是水质处理、储存备用、产卵孵化、预防疾病、补充用水等,既可以合为一池,也可以单独建造,关键是建好过滤设备。一般要求深度4-5米,面积则应以全场需要的用水量而定。 (2)成鱼池(含亲鱼池、后备亲鱼池)。是用来养大鱼用的,水面要求相对开阔宽敞,通常面积以2-10亩,池深3-3.5米,水深2.5-3.0米为宜。成鱼池可以用作后备亲鱼池

    31、,不必另建。 (3)鱼种池。面积通常为2-5亩,池深2.5-3.0米,水深2-2.5米。 (4)鱼苗池。面积通常为1-2亩,池深1.5-2.0米,水深1.0-1.5米。 2、鱼塘结构。鱼塘的结构大同小异,都是由堤坝和池底构成,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其构造示意图见图1。 (1)堤坝。池塘堤坝为小型坝,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堤坝顶面的宽度和坡度则按堤的功用及土质的不同情况而异。一般的堤面,宽度为3-4米,坡度为1:1.5。通行汽车的堤面宽为4-6米,防洪坡堤为4-5米,且需种植草皮或石块。水泥护坡,以防剧烈震动或风浪冲刷侵袭。坡度为1:2为宜(见图2)。 (2)池底。池底挖掘应平坦,注水一侧向排水一侧的池底要稍有倾斜,比降通常在1/300-1/200之间。从堤脚线向池中央也应有一个渐深的坡度,从注水口向排水口呈一深水线,排水口处为鱼池的最深点。如此便于排水和捕捞池鱼。 (三)进、排水系统的设计。设计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使养鱼池水达到自流和自排。具体要求是进水口水源要高出鱼池水面,排水口要低于鱼池池底。鱼塘进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章渔场规划设计与鱼池改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