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 资源ID:3492669       资源大小:56.73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推荐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1、推荐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安 徽 省 人 民 政 府二一年六月 国土资源部关于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 2015年)的复函国土资函201O13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批准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函(皖政秘2009145号)收悉。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批复(国函2008120号)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办法,经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现函复如下:一、同意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请子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二、你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你省和长江三角

    2、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必须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保护的原则,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三、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加强煤、铁、铜、金、银、铁、铅、锌等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加强长江中下游

    3、成矿带(安徽段)深部资源潜力预测,加大对大中型矿产地深部和外围的勘查力度。严格监督管理,改善矿业投资环境,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提高重要矿产供应能力。四、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宏观调控。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煤炭资源。鼓励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和两淮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限制开采石煤、钨、锑、钼等矿产。禁止开采泥炭和可耕地砖瓦用粘土.严格执行规划确定的分区管理制度和准入条件,调整优化勘查开发利用布局,严格执行最低规模开采制度,提高集约化水平。严格规范管理,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积极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4、的基础性作 用。五、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督促采矿权人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义务。健全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企制度。积极探索新机制,加快淮北、淮南、巢湖、铜陵一马鞍山等重点地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建立健全监测监督体系,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状况的调查和监测。建立并推进矿区土地复垦费征收使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六、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在规划指导下,抓紧组织编制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应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

    5、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依据规划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对不符合规划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治理与矿区土地复垦等项目,不得批准立项,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强化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二一年三月十九日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 2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5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15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24一、指导思想24二、基本原则25三、规划目标27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3

    6、4一、工作部署原则34二、公益性地质工作36三、矿产资源勘查38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总量调控47一、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47二、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52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55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主要措施64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67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要求67二、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69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70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72第七章 保证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74一、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建设74二、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75三、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78四、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估调整机制80五、强化规划实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80六

    7、、保障规划实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82第八章 附则82第一章 总则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保障能力,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20082015年为规划期,20162020年为规划展望期。本

    8、规划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我省地处华东腹地,承东启西,是泛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能源、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资源与区位优势明显。(一)2001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2007年全省人口6676万人,GDP达到7364.2亿元,人均GDP达12045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3:44.7:3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56元;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43.7亿元。2001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5,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

    9、.4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14%。(二)20012007年矿业经济回顾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我省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勘查取得了积极成果。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安排项目22个已基本完成;商业性矿产勘查逐步规范化,矿业权市场初步建立,有效探矿权数量逐年增加,勘查投入逐步多元化,私营地质勘查投入增长50.61倍,新增矿产地51处,矿产资源总量累计增长14.58%。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稳步发展,开采总量调控初见成效,开发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矿山已占矿产地总数的80%左右,基本实现“十五”规划目标提出的各项任务(见专栏一20012007年矿业经济完成情况)。由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产值超百亿元

    10、的淮南矿业、淮北矿业、皖北煤电、新集能源、铜陵有色、马钢集团、海螺水泥等七家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大型矿业集团,矿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采矿权市场日趋活跃,促进了招商引资,加快了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专栏一20012007年矿业经济完成情况序号指 标“十五”规划指标2007年完成情况20012007年年均增加2005年预期值2005年完成情况1矿产品总量2.11亿吨3.01亿吨3.4757亿吨9.2%2矿业产值213.8亿元404.98亿元459.52亿元18.3%3煤5500万吨7801万吨8556.1万吨7.6%4铁850万吨1227万吨1785万吨11.93%5铜410万

    11、吨401万吨619.13万吨6.34%6水泥用灰岩2500万吨5552.7万吨6063.91万吨15.8%7进出口贸易总额30.34亿美元55.64亿美元28.5%8提交大中型矿产地14处6处9矿山总数5783家6629家5906家2.75%10“三率”水平进一步提高煤68.18%,铁84.76%,铜88.77%81.11%82.06%80.85%1%-1.8%-0.3%11矿山环境治理率25%21.22%22.60%12矿山治理面积10152公顷8617公顷11685公顷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矿山地质环境逐步好转。首轮规划期,重点对淮北、宿州、淮南、马鞍山、铜陵等地区加强了矿山地质环

    12、境治理,两淮地区煤矿塌陷区治理投入资金5790万元,复垦土地3129.25公顷,铜陵地区新桥和铜官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资2801万元,开展了塌陷区、废水、尾砂库治理,保护了矿山地质环境。2007年我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含亚矿种),列入年度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82种;矿产品总量3.4757亿吨,采矿业总产值459.5175 亿元,较2005年年均增加7.5%和6.5%;全省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包括矿产采选业、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加工制品业产值达3687.8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7.0%;利税总额达到185.77亿元;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55.6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35.8%

    13、。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矿产资源概况2007年资源储量统计表列入矿区1084处(不含共伴生矿床286处),其中大型矿床159处,中型227处,小型304处,小型以下394处。1主要矿产(1)能源矿产煤炭是我省优势矿产,在华东煤炭工业生产布局中地位显著。矿区210处,查明资源储量275.74亿吨,主要分布于两淮煤田(附表2)。(2)金属矿产:铁矿:矿区186处,查明资源储量43.85亿吨,小型及以上矿区76处,其中品位大于45%的富铁矿占38%,主要分布在马鞍山、庐江等地。铜矿:矿区115处,小型及以上矿区21处,共伴生矿产地14处,累计查明铜金属储量555.94万

    14、吨;主要分布在铜陵、安庆、滁州、庐江等地。金矿:矿区47处,小型及以上矿区29处;共伴生矿产地34处,累计查明金金属储量360.63吨;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3)非金属矿产我省是华东地区非金属矿产重要基地,其中水泥用灰岩、方解石、硫铁矿、明矾石、凹凸棒石粘土、石膏、膨润土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方解石:矿区24处,查明资源储量4.69亿吨,分布于池州、宣城等地。硫铁矿:矿区28处,小型及以上矿区15处;共伴生矿产地47处,合计查明资源储量9.3亿吨;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水泥用灰岩:矿区102处,查明资源储量87.79亿吨,小型及以上矿区99处,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石膏:矿区16处,查明资源

    15、储量38.72亿吨,主要分布于定远盆地。(4)水气矿产地下水: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83亿立方米/年,可采资源量158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淮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丰富,而江淮分水岭地区是全省严重缺水区。矿泉水:已勘查137处,总开采量5.8167万立方米/年。2、我省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丰富。其中煤、铁、铜、水泥用灰岩、方解石是我省优势矿产,其资源储量在华东乃至全国均位于前列,是长三角经济区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基地。(2)大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其中大中型矿床约占总数的35.6%;贫矿多、矿石组分比较复杂,采选条件复杂。(3)主要矿种产地分布相对比较集中(附图1

    16、)。(4)锰、铜、铅、锌、铝、钼、钨、锑等矿产资源不足。(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程度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勘查资质的地质勘查单位63个,地质勘查总投资已达4.3282亿元,其中社会投资2.945亿元,各种勘查手段较为齐全,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1调查评价程度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已覆盖全省;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3幅,占全省总面积的25.07%;1:5万区域调查完成157幅,占全省总面积的48.49%,其中开展1:5万区域矿产调查的,有57.5幅。地球物理调查完成全省1:20万重力测量和航空磁测、1:5万航磁测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7.3%、1:5万重力测量面

    17、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0.9%。完成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测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4%。在主要的成矿带上还进行了1:5万土壤、水系沉积物测量,占全省总面积的36%。完成1:50万全省环境地质调查和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评价及第四纪地质图、地貌图和工程地质系列图件的编制;完成1:20万水文地质调查。开展了我省北部地区20个县(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已完成1:10万县(市)地质灾害区划及调查评价图35幅,约占全省的50%。2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我省矿产资源勘查程度较高。在2007年上表1084处矿产地中,达到勘探程度251处,占23%;详查230处,占21%;普查543处,占50%;预查60处

    18、,占6%。其中,煤炭的勘查程度较高,勘探与详查矿区占68.0%;铜矿勘探与详查矿区占22%;铁矿勘探与详查矿区占37%;铅、锌、金、银勘探和详查矿区所占比例均在40%以下,相当一部分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山的勘查程度只达到普查程度(附表2)。非金属矿产以水泥用灰岩、硫铁矿、石膏、熔剂用灰岩及水泥配料用粘土勘查程度较高,勘探与详查矿区所占比例分别为67%、52%、81%、76%、97%。勘查控制深度也以煤矿最大。目前,两淮煤田的勘查深度原则上确定为-1500米,皖南煤田勘查深度原则上确定为-1000米。铜矿控制深度一般不超过500米,个别大型矿床如冬瓜山南矿段达-1000米。铁矿绝大部分矿区控制深度

    19、在400米以内。金、银、铅、锌等金属矿产与硫铁矿、磷矿、明矾石、萤石等非金属矿产控制深度一般在400米以内。(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2007年全省已开发利用矿产105种(含亚种),固体矿产矿石总产量3.4757亿吨。共有矿山5906家。其中大型矿山73家、中型矿山106家,占矿山总数的3.03%,矿石产量16324.39万吨,占总产量的47%;小型矿山5727家,占矿山总数的96.97%,矿石产量18432.87万吨,占总产量的53%。2007年全省矿山实现总产值459.52亿元,从业人员达42.4万人。新建和生产矿山5010家,约占矿山总数的85%,停产和闭坑矿山873家,约占矿山总数的1

    20、5%。1、能源矿产:已开发利用煤炭、石煤、地下热水三种(不含石油)。煤矿山242家,原煤产量8556.1万吨,产值292.72亿元。石煤矿山37家,矿石量70.75万吨,产值0.14亿元;地热矿山13家。2、金属矿产:已开发利用10种,2007年矿石产量2553.7万吨,产值47.83亿元,矿山353家。铁、铜是我省支柱性金属矿种,2007年铁矿山173家,矿石产量1784.6万吨,产值32.72亿元;铜矿石年产量610.93万吨,产值10.34亿元。金属矿山采选综合回收率比较高,大中型及国有矿山选矿回收率分别为铁71.3%、铜88.99%、铅87.62%、锌84.36%、钼86%、金85%。

    21、金属矿山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水平不同规模矿山差别很大。2007年,全省有共伴生矿产的大、中型矿山28家,应综合回收利用14种矿产,实际有23家矿山企业对其中的11种共伴生矿产进行不同程度的综合回收,其产值占主矿种的3040%。集体矿山、私营企业基本未开展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工作。3、非金属矿产:已开发利用78种,2007年矿石产量2.3561亿吨,矿山5239家,产值118.7853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矿产有10种:水泥用灰岩矿石量6063.91万吨,产值44.87亿元;冶金用白云岩矿石量483.53万吨,产值1.21亿元;盐岩矿石量121.8万吨,产值3.596亿元;方解石矿石量260.3

    22、7万吨,产值1.87亿元;玻璃用石英岩矿石量198.31万吨,产值1.07亿元;水泥配料用砂岩矿石量235.24万吨,产值9.86亿元;水泥配料用粘土矿石量479万吨,3.0亿元;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石量8224.77万吨,产值12.61亿元;建筑用砂矿石量1376.23万吨,产值1.19亿元;砖瓦用粘土产量4918.2万吨,产值34.73亿元;合计矿石量2.189亿吨,产值111.04亿元,约占全省非金属矿山企业矿石总量和总产值的93%。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方式较为简单,多数以生产原矿为主,少数矿种进行选矿和粗加工,方解石和石英岩开始向精深加工发展,并已初具规模。4、地下水、矿泉水:2007年地下

    23、水开采总量约18.69亿立方米,约占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的13.84%。用水量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约占全省开采总量的79.62%。天然矿泉水137处,现有开采企业22家,年产矿泉水12.86万吨,产值303万元,以含锶天然矿泉水为主,生产规模偏小,开发利用程度低。(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到2007年,全省矿山占用土地面积963098.2公顷,破坏土地面积总计51695.1063公顷,其中塌陷面积24125公顷,约占全省总面积的0.37%(附表16),已治理面积11685公顷,治理率为22.60%。矿山固体废弃物当年排放量为2268.82万吨,治理1636.49万吨,治理率为72.13%。(

    24、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矿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十五”期间,我省矿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目前“五小”矿山数量仍然较大,矿山布局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布局不尽合理的现象未有根本好转,大矿小采、一矿多开、矿产资源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采矿权整合还不到位。矿产品的换代和加工技术更新进展不快,节能减排降耗任务依然很重,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缓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依然存在,矿山环境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2、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仍然不足。尤其是小型矿山开发利用方式粗放,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开采工艺不规范,安全管理不到位,不仅浪费矿产资源,产品也缺乏市场

    25、竞争力。3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治理率明显偏低。4地下水开发利用结构不尽合理,易诱发地质环境问题。沿淮和淮北一些城市浅层地下水利用程度偏低,过分集中开采深层地下水,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大面积水位降落漏斗,其中以阜阳市问题较为严重。5地质勘查工作相对滞后,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不足,尤其是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产后备矿产地严重不足。同时,矿产勘查与开发存在急功近利和短视现象,不按设计方案施工的问题仍然存在。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勘查脱节,加大了地质勘查工作的风险。6、矿产综合勘查缺乏足够认识,在勘查某种主要矿产的同时,如何加强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勘查,无论是设计还是勘查过程都没有给予高度关注。三、

    26、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一)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可供性分析目前我省处于工业化初期,主要消费的传统矿产资源煤炭、铁、硫、水泥用灰岩等有一定的保证程度,而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严重不足;工业化中期所需的现代矿产资源铝、钾、铬、金刚石、石油、天然气等基本空白,锰、镓、钒储量有限;而工业化后期需要的新兴矿产资源钴、锗、铂、钛和稀土元素等十分稀缺。因此,总体来说,我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不高,供需形势比较严峻。主要矿产供需形势分析如下:1能源矿产:能源矿产以煤炭为主(2007年石油保有资源储量81.7万吨,年石油炼制加工消费原油449.2万吨,供需缺口较大)。据预测两淮煤田煤层气-1500米以浅资源量约为9087亿立

    27、方米,其勘查与开发利用尚处于攻关阶段,工业性利用仍需假以时日。截至2007年,我省上表煤矿区210处,保有资源储量255.59亿吨,位居全国第10位;生产原煤8556.1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9025.73万吨。按年增长率12%预测,2010年原煤设计产量可达1.5亿吨,实际产量可达1.2亿吨;需求量按年增长率8%预测为11370万吨,基本供需平衡。预测2015年前消耗煤炭资源储量10亿吨,即使不新增资源储量,到2015年仍保有储量240亿吨左右,完全满足规划期内对煤炭资源需求。预测全省煤炭潜在资源储量611.55亿吨,分布区域为:淮北煤田267.43亿吨,约占43.73%;淮南煤田

    28、328.03亿吨,约占53.64%;江南煤田16.09亿吨,为2.63%。我省煤炭具可持续发展优势,为保障需求应加大产能。2金属矿产:我省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具有一定资源储量和规模的矿种主要为铁、铜,其次为铅、锌、金、银、锰、钨等。铁矿:上表矿区186处,2007年保有资源储量40.22亿吨,居全国第4位;年产铁矿石1784.6万吨,矿石原料自给率仅为29.49。马钢公司占有资源储量15.21亿吨,约占38%;未设置矿权的大中型矿产地10处,主要分布在霍邱、庐江地区,资源储量约占20亿吨左右。我省对钢铁和铁矿石的需求仍呈快速增长趋势,预测“十一五”铁矿石年均增长率为10%,2010年年产铁矿

    29、石为2376万吨,需求量约为4778万吨,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由于“十一五”重点开发庐南、霍邱铁矿,铁矿资源供需矛盾将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我省庐枞、霍邱、马芜等地区仍有找矿潜力,预测可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8处,新增资源储量3.55亿吨。2015年预测需求量为7020万吨,年产矿石量3827万吨,缺口仍然较大。铜矿:上表矿区115处,保有铜金属储量339.52万吨,居全国第8位。2007年省内自产铜矿石619.13万吨,只能满足冶炼能力的18.97%。按年增长率8%预算,2010年年产矿石量737万吨,需求量2894万吨;2015年矿石产量987万吨,需求量3873万吨,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十

    30、五”期间铜官山、金口岭等主要生产矿山,因资源枯竭相继闭坑;铜官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铜山铜矿属于资源严重危机矿山。冬瓜山铜矿是新开发的矿床,采矿能力为429万吨/年,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压力。铅锌:上表矿区31处,铅保有金属储量44.83万吨,2007年产矿石量26.32万吨,自产矿石不能满足冶炼需要,自给率仅为40%,预测2010年需求量为31.34万吨,2015年需求量为41.95万吨;锌保有金属储量86.94万吨,2007年产矿石量13.8万吨,自产矿石能满足省内冶炼需求,预测2015年需求量为22万吨。金、银:2007年,保有金金属储量229.24吨,年产岩金矿石量89.01万吨。目前,相当一部分矿山面临资源枯竭,服务年限仅有510年。2007年保有银金属储量4675.13吨,矿山服务年限仅为510年,资源保证程度较低。3非金属矿产:我省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


    注意事项

    本文(推荐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