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docx

    • 资源ID:3488773       资源大小:185.9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docx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90 主编部门: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公安部消防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施行日期:1990年9月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在厂区规划和厂房、泵房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水利水电工程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保障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 第1.0.3条 本规范

    2、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大、中型水力发电厂(含抽水蓄能电厂)和大型水泵站。 小型水力发电厂和中、小型水泵站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水利水电工程的防火设计除必须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 第2.0.1条 水力发电厂和水泵站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规定的原则划分。 第2.0.2条 水力发电厂和水泵站建筑物、构筑物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不应低于表2.0.2的规定。 第2.0.3条 水力发电厂和水泵站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三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0.3的

    3、规定。 第三章 厂区规划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3.1.1条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厂区规划设计时应合理确定厂房、开关站和主变压器场等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 第3.1.2条 厂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应能到达屋外主变压器场、开关站、露天油罐或厂房外地面油罐室以及地面厂房入口处,对非地面厂房(含地下厂房坝内厂房)应到达交通洞地面入口处。 第二节 防火间距 第3.2.1条 厂区内相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执行。当确有困难不能满足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两座均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丙、丁、戊类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该厂房屋盖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4、1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二、两座相邻厂房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第3.2.2条 屋外主变压器场与厂区建筑物、绝缘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注:1.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绝缘油或透平油露天油罐最近的变压器外壁算起。 2.屋外主变压器场是指电压为35,500kV的屋外主变压器场地。 3.水力发电厂、水泵站内的主变压器其油量可按单台确定。 第3.2.3条 绝缘油及透平油露天油罐与厂区建筑物、开关站、厂外铁路、公路干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3的规定。 注:与电力牵引机车的厂外铁路线(中心线)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第3.2.4条 厂房外

    5、地面油罐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与厂区建筑物、屋外主变压器场及厂外铁路、公路干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2.4的规定。 注:当设有固定式灭火装置时与表3.2.4一、二级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可分别减少到8m和9m。当开关站电气设备单台油量小于5t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到10m。 第3.2.5条 绝缘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1.2倍。 第3.2.6条 绝缘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以及厂房外地面油罐室与厂区内铁路装卸线(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与厂区内主要道路(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三节 消防设施 第3.3.1条 厂区地面建筑物及屋外电气设备周围应设置

    6、消火栓。 第3.3.2条 水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0MW以上至1500MW时宜配备一辆消防车,总装机容量为1500MW以上至3500MW时宜配备二辆消防车,总装机容量为3500MW以上时宜配备三辆消防车并设置简易三级消防站。 总装机容量为25MW至250MW的水力发电厂和大型水泵站宜配备牵引机动消防泵。 第3.3.3条 厂区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当道路上空有障碍物时其距地面净高不应小于4m。 尽头式消防车通道应在适当位置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5m15m。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第四章 厂房、泵房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4.1

    7、.1条 水力发电厂和水泵站的主、副厂房、泵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对厂房、泵房内的丙类生产场所应作局部分隔并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第4.1.2条 主厂房、泵房和高度在24m以下的副厂房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限。 第4.1.3条 油浸式主变压器和油罐室不宜设置在厂房、泵房内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时应按本规范第6.0.6条和第8.0.6条的要求采取防火措施。 第二节 安全疏散 第4.2.1条 地面厂房的发电机层或水泵站的电机层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必须有一个直通屋外地面。 第4.2.2条 地下厂房的发电机层应设两个通至屋外地面的安全出口并至少应有一个直通屋外地面。 进厂交通隧道的出口可

    8、作为直通屋外地面的安全出口。厂房出线或通风用的隧道及竖井出口可作为通至屋外地面的安全出口。 第4.2.3条 厂房内低于发电机层高程以下的全厂性操作廊道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第4.2.4条 副厂房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副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m2且同时值班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 第4.2.5条 发电机层或电机层以下各层室内最远工作地点到该层最近的安全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 第4.2.6条 发电机层或电机层高程以上的高层副厂房内最远工作地点到安全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50m,多层副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不限。 第4.2.7条 高层副厂房应设封闭楼梯间和一台消防电梯(

    9、可与客、货梯兼用)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有关规定。 第4.2.8条 安全疏散用的门、走道和楼梯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门净宽不应小于0.9m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二、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三、楼梯净宽不应小于1.1m坡度不宜大于450。主厂房、泵房机组段之间的楼梯净宽不宜小于0.8m。 第4.2.9条 当出线或通风用的廊(隧)道、竖井出口兼作安全出口时应与出线、通风管道隔开其宽度、高度应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第三节 消防设施 第4.3.1条 主、副厂房、泵房均应设置消火栓。 第4.3.2条 主厂房、泵房内的桥式起重机应配置手提式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第4.3.

    10、3条 厂房、泵房内灭火器的配置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屋外电气设备 第5.0.1条 油量为2500kg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35kV及以下 5m 110kV 8m 220,330kV 10m 500kV 12m 第5.0.2条 油量在2500kg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与油量在600,2500kg的充油电气设备之间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 第5.0.3条 当相邻两台油浸式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防火隔墙或防火隔墙顶部加防火水幕。 单相油浸式变压器之间可只设置防火隔墙或防火水幕。 第5.0.4条 防火隔墙的设置

    11、应满足下列要求: 高度不应低于变压器油枕顶端高程长度不应小于变压器贮油坑两端各加0.5m。 当防火隔墙顶部加防火水幕时其高度应比变压器顶盖高出0.5m。 第5.0.5条 当厂房外墙与屋外油浸式变压器外缘的距离小于本规范表3.2.2规定时该外墙应采用防火墙。该墙与变压器外缘的距离不应小于0.8m。 厂房外墙距油浸式变压器外缘5m以内时在变压器总高度加3m的水平线以下及两侧外缘各加3m的范围内不应开设门窗和孔洞在其范围以外的该防火墙上的门和固定式窗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9h。当发电机母线穿越防火墙时母线周围空隙应用非燃烧材料封堵。 第5.0.6条 油浸式变压器及其它充油电气设备单台油量在1000k

    12、g以上时应设置贮油坑及公共集油池。 第5.0.7条 贮油坑容积应按贮存单台设备100%的油量确定。当贮油坑底设有排油管能将油安全排至公共集油池时其容积可按20%的油量确定。 排油管的内径不应小于150mm管口应加装铁栅滤网。 第5.0.8条 贮油坑内应铺设卵石层其厚度不宜小于250mm卵石粒径为50,80mm。 贮存100%设备油量的贮油坑上部宜装设栅格其净距不大于40mm并在其上铺设卵石层。 第5.0.9条 公共集油池的容积按最大一台充油箱的全部油量确定。当设有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时公共集油池的容积应按贮存最大一台充油箱油量与其灭火水量之和确定。当公共集油池设有油水分离设施时其容积可按最大一

    13、台充油箱的60%油量确定。 第5.0.10条 油浸式变压器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设置固定式水喷雾等灭火系统。 第5.0.11条 少油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附近应配备手提式灭火器。 开关站的出入口附近应配备砂箱和手提式灭火器等灭火器材。 第六章 屋内电气设备 第6.0.1条 额定容量为12.5MVA及以上的水轮发电机应设置水喷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等固定式灭火装置。 第6.0.2条 油浸式厂用变压器应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房间的门应为向外开启的乙级防火门并直通屋外或走廊不应开向其它房间。 第6.0.3条 电压为35kV及以下的少油断路器油浸电压互感器可安装在开关柜或装配式间隔内。 第6.0.4

    14、条 单台设备油量在100kg以上的油浸式厂用变压器和其它充油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坑或挡油槛。 贮油坑应能贮存单台设备100%的油量。当设有将油排至安全场所的设施时可设置贮存20%油量的挡油槛。 贮油坑可按本规范第5.0.8条的要求设置。 第6.0.5条 油浸式厂用变压器应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设置水喷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等固定式灭火系统。 第6.0.6条 油浸式主变压器应设置在专用房间、洞室内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专用房间、洞室应为一级耐火等级其大门采用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应向外开或侧向推拉, 二、主变压器专用房间的大门不应直接开向主厂房或正对进厂交通道, 三、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固定式灭火系

    15、统, 四、发生火警后专用房间、洞室内送排风系统应停运, 五、应按本规范第5.0.7条至第5.0.9条的要求设置事故贮油、排油设施。 第6.0.7条 当110kV及以上屋内开敞式开关站采用充油电气设备时应设置固定式灭火系统和排烟或消烟设施。 第6.0.8条 六氟化硫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开关站、中央控制室、小型电子计算机房和通信室等应配置手提式卤代烷灭火器。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应设置固定式卤代烷等灭火装置。 第6.0.9条 配电装置室的长度大于7m时应设两个出口大于60m时宜再增设一个出口。 第6.0.10条 配电装置室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丙级防火门。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有门时应能向两个方向开启。 第

    16、6.0.11条 防酸隔爆型铅酸蓄电池室应有泄压设施其泄压面设置不应影响疏散通道及设备的安全。泄压面积与该室体积的比 第七章 电 缆 第7.0.1条 电缆室、电缆隧道和穿越各机组段之间架空敷设的动力电缆、控制电缆等均应分层排列敷设。动力电缆上下电缆层之间应装设耐火隔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第7.0.2条 电缆隧道和电缆沟道的下列部位应设有防火分隔设施。 一、穿越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处, 二、穿越厂房外墙处, 三、电缆分支引接处。 第7.0.3条 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隧道每150m、充油电力电缆隧道每120m、电缆沟道每200m、电缆室每300m2宜设一个防火分隔物。 防火分隔物应采用非燃烧材

    17、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设在防火分隔物上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当不设防火门时在防火分隔物两则各1m的电缆区段上应有防止串火的措施。 第7.0.4条 电缆竖井的上、下两端及进出电缆的孔口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封堵。 第7.0.5条 电缆穿越楼板、隔墙的孔洞和进出开关柜、配电盘、控制盘、自动装置盘和继电保护盘等的孔洞以及靠近充油电气设备的电缆沟道盖板缝隙处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封堵。 第7.0.6条 110kV及以上高压单芯充油电力电缆宜采用难燃电缆槽盒、分相埋砂沟槽或耐火隔板分相敷设。当三相电缆明敷时应装设固定式水喷雾等灭火系统。 第7.0.7条 大型电缆室、大型电缆隧道和电缆竖井宜装设固定式水喷雾

    18、等灭火系统。当装设固定式灭火系统时动力电缆各层之间可不设耐火隔板。 第7.0.8条 穿越各机组段之间的架空电缆应按每个机组段集中设置手提式灭火器。电缆室、电缆隧道的出入口处应设置砂箱和手提式灭火器等灭火器材并至少配备2个防毒面具。 第八章 绝缘油和透平油系统 第8.0.1条 露天立式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立式油罐中较大罐直径的0.4倍其最大防火间距可不大于2m。卧式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8m。 第8.0.2条 油罐室内部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1m。 第8.0.3条 当露天油罐设有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时可不设置防火堤。油罐周围的下水道应是封闭式的入口处应设水封设施。 第8.0.

    19、4条 当厂房外地面油罐室不设专用的事故排油、贮油设施时应设置挡油槛,挡油槛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个油罐的容积。 当设有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时挡油槛内的有效容积还应加上灭火水量的容积。 第8.0.5条 露天油罐或厂房外地面油罐室应设置消火栓和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并配置砂箱等消防器材。当其充油油罐总容积超过200m3同时单个充油油罐的容积超过80m3时宜设置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 第8.0.6条 厂房内不宜设置油罐室如必须设置时应满足以下防火要求: 一、油罐室、油处理室应采用防火墙与其它房间分隔。 二、油罐室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宜少于两个但其面积不超过100m2时可设一个出口的门应为向外开的甲级防火

    20、门。 三、单个油罐室的油罐总容积不应超过200m3。 四、设置挡油槛或专用的事故集油池其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个油罐的容积当设有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时还应加上灭火水量的容积。 五、油罐的事故排油阀应能在安全地带操作。 六、油罐室出入口处应设置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及砂箱等灭火器材。当其充油油罐总容积超过100m3同时单个充油油罐的容积超过50m3时宜设置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 第8.0.7条 油处理系统使用的烘箱、滤纸应设在专用的小间内烘箱的电源开关和插座不应设在该小间内。灯具应采用防爆型。油处理室内应采用防爆电器。 第8.0.8条 钢质油罐必须装设防感应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21、。 第8.0.9条 绝缘油和透平油管路不应和电缆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第九章 消防给水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9.1.1条 水力发电厂和水泵站的消防给水可选用自流供水、水泵供水或消防水池供水等方式当采用单一供水方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混合供水方式。 第9.1.2条 消防给水宜与厂房内生产、生活供水系统结合当技术上不可能或经济上不合理时可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 第9.1.3条 消防给水量宜按以下二项灭火水量的较大者确定: 一、一个设备一次灭火的最大灭火水量, 二、一个建筑物一次灭火的最大灭火水量。 第9.1.4条 地面主厂房屋外宜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地下厂房、封闭厂房或坝内厂房的地面辅助生

    22、产建筑物宜采用低压给水系统。 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管道压力应保证当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布置在主厂房屋外其它任何建筑物最高处时水枪充实水柱不得小于10m。低压给水系统的管道压力应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m水柱(从地面算起)。 第二节 给水设施 第9.2.1条 给水设施应满足消防给水要求的水量与水压。 第9.2.2条 给水设施采用自流供水方式时取水口不应少于两个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保证消防给水。 第9.2.3条 给水设施采用水泵供水方式时应设置备用水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一台主要水泵。并保证在火警后5min内开始工作。消防水泵应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 第9.2.4条 给水设施采

    23、用消防水池供水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消防水池的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按本规范第9.1.3条确定的消防给水量的要求。 厂房火灾延续时间应按2h计算;屋外开关站火灾延续时间应按1h计算;水轮发电机火灾延续时间应按10min计算;油浸式变压器、大型电缆室、油罐火灾延续时间应按20min计算。 二、在火灾情况下能保证连续补水时消防水池的容量可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 三、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 四、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合并的水池应有确保消防用水的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五、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有防冻措施。 第9.2.5条 消防给水系统应有防止杂质堵塞的措施。易受冰冻的

    24、取水口、管段和阀门应有防冻措施。 第三节 屋外、屋内消防给水 第9.3.1条 建筑物的屋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9.3.1的规定。 注:屋外消火栓用水量应按最大的一座地面建筑物的消防需水量计算。 第9.3.2条 屋外消火栓应沿厂区道路设置其间距在主厂房周围不宜大于80m在其它建筑物周围不应大于120m。 第9.3.3条 主厂房内发电机层消火栓的间距不宜大于30m并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能同时到达发电机层任何部位。 当发电机层地面至厂房顶的建筑高度大于18m时可只保证桥式起重机轨顶以下实际需要保护的部位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能同时到达。 主厂房发电机层以下各层消火栓的位置和数量可根据设备布置和检

    25、修要求确定。 高层副厂房的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30m,其它单层和多层副厂房的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50m。 第9.3.4条 屋内消火栓用水量应根据同时使用的水枪数量和充实水柱长度确定但不应小于表9.3.4的规定。 注:高度24m至50m及高度50m的丁、戊类厂房、库房屋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可按本表减少10L/s同时使用水枪数量可按本表减少2支。 第四节 机电设备消防给水 第9.4.1条 水轮发电机采用水喷雾灭火时其用水量应由制造厂提供。在发电机定子上下端部线圈圆周长度上喷射的水雾水量不应小于10L/(minm)。 第9.4.2条 油浸式变压器按要求需设置水喷雾灭火时水雾的保护面积应为变压器油箱顶部及侧面

    26、(含冷却器)的全部表面积之和喷射的水雾水量不应小于20L/(minm2)。变压器周围集油坑上也应采用水雾保护其喷射的水雾水量不应小于6L/(minm2)。 第9.4.3条 大型电缆室、绝缘油和透平油油罐按要求需设置水喷雾灭火时其喷射的水雾水量不应小于13L/(minm2)。 第9.4.4条 油浸式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当采用防火水幕系统隔断时其用水量应按水幕的长度和高度确定单位长度乘单位高度上的水量不应小于10L/(minm2)。 第9.4.5条 水喷雾系统的喷头、配管与电气设备带电部件的距离应满足电气安全距离的要求管路系统应接地并与全厂接地网连接。 第9.4.6条 消防给水管路不应跨越变压器、配电

    27、装置等敞开电气设备上方且不宜妨碍变压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 第十章 采暖与通风 第10.0.1条 地下厂房、封闭厂房、坝内厂房的油浸式变压器室、油罐室、油处理室和电缆室等应设排烟或消烟设施。 疏散走道、楼梯间的排烟可与厂房内排风系统结合。 第10.0.2条 当地下厂房的事故排烟与疏散通道设于同一隧道内时应设隔断分隔开。 第10.0.3条 油罐室、油处理室、油再生室、防酸隔爆型铅酸蓄电池室、储酸室等的送风量宜按表10.0.3的换气次数计算。排风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且不允许循环使用。 第10.0.4条 油罐室、油处理室、防酸隔爆型铅酸蓄电池室等应采用防爆型排风机和电动机当送风机与排风机布置在同

    28、一通风机室内时应采用防爆型送风机。 第10.0.5条 水轮发电机的采暖取风口和补充空气的进口处应设置阻风门当发电机着火时应立即关闭。 第10.0.6条 防酸隔爆型铅酸蓄电池室、储酸室、油罐室、油处理室和油再生室严禁用明火或敞开式电热器采暖。不应装设照明开关和插座。灯具应采用防爆型。 防酸隔爆型铅酸蓄电池室应采用封闭式电热器采暖电热器应与通风机电气连锁。电热器两端各1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非燃烧保温材料。 第10.0.7条 通风管道不宜穿越防火墙。如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越处设置防火阀。穿越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穿越处的空隙应用非燃烧材料封堵。 当通风道为混凝土或砖砌风道

    29、时可不设防火阀但其侧壁上的孔口宜设防火阀。 第10.0.8条 通风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第十一章 消防电气 第一节 消防配电 第11.1.1条 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第11.1.2条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当发生火灾时仍应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第11.1.3条 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应急灯作备用电源但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第二节 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灯具 第11.2.1条 厂房、泵房内主要疏散通道、楼梯间、消防电梯及安全出口处均应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

    30、指示标志。 第11.2.2条 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 lX。消防水泵室的照明线路应接在消防配电线路上。 第11.2.3条 事故照明灯宜设在墙面或顶棚上。 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宜设在顶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宜设在距地(楼)面高度1m以下的墙面上或走道地(楼)面其间距不宜大于20m。 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应设玻璃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第三节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第11.3.1条 大型水力发电厂、大型水泵站的下列场所、部位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中央控制室和继电保护盘室, 二、大、中型计算机房和通信室, 三、单机容量为125MVA及以上的水轮发电机风罩内, 四、设置在屋内和地下的110kV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室设置在屋外装有固定式灭火系统的油浸式变压器场, 五、设置在屋内和地下的110kV及以上开敞式开关站, 六、大型电缆室、大型电缆隧道和大型电缆竖井, 七、厂房内装有固定式灭火系统的油罐室油处理室, 八、电梯机房。 第11.3.2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气连线应选用屏蔽型电缆。对油浸式主变压器和水轮发电机应选用抗工频电磁场的探测器。 第11.3.3条 消防控制屏(台)应设在电厂的中央控制室内。


    注意事项

    本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