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熔化和凝固.docx

    • 资源ID:3487486       资源大小:81.0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熔化和凝固.docx

    1、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熔化和凝固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3.2 熔化和凝固学校:_姓名:_班级:_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

    2、,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河里的冰雪开始消融(2)夏天,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3)秋天,浓浓的白雾慢慢散去(4)冬天,校园的香樟树上出现了雾淞A(1)(2) B(2)(4) C(1)(3) D(3)(4)3在严寒的冬季,怡臣同学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4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3、A蜡 玻璃 沥青 B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5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B为什么盐水不结冰而水结冰C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有什么关系D盐水的凝固点与哪些因素有关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min甲比乙吸热多B48min甲不吸热C010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D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7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该物质()A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用时8minC第10 m

    4、in时处于固态 D熔化过程内能不变8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水、铜和海波都是晶体B铁、陶瓷、木头都善于导热C空气、矿泉水、粗盐都是混合物D羊毛、涤纶、棉花都是合成纤维9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10在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志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此杯能迅速降低水温主

    5、要是利用海波()A汽化吸热 B熔化吸热 C液化放热 D凝固放热11“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B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C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D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12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物质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152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该物质的温度达到 46时,其状态是液态C将50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它会逐渐凝固D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 48的温水中,该物质会逐渐熔化13探究

    6、“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实验中发现冰熔化的速率过快,记录数据太少,下列方法能够延长熔化时间的是()A降低冰的初温 B提高水的初温 C增加冰的质量 D停止搅拌14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 B C D15在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A甲是晶体,乙、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8小题)16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

    7、且冰在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17一名登山运动员登上喜马拉雅山归来,宣称在山上见到了“雪怪”,并在山上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图象。从物理学的角度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山上温度很低(或低于0),钢笔中的墨水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因而无法画出“雪怪”的图象。182018年1月3日毫州大地普降瑞雪,雪形成是空中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消除路面上坚硬的冰,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加快冰雪的 。19如图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

    8、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20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12018年3月我国计划发射火箭快舟十一号,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若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 ,就能使火箭温

    9、度 。22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2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冰、石蜡、沥青、铁、萘”这些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有 ;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它可能是上述物质中的 。(以上两个空均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 评卷人 得 分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4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先确定 (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

    10、质的 ,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该物质第40min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的内能。25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丙中,该物质在BC阶段中C点处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具有的内能,理由是 。(3)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 评卷人 得 分 四解答题(共1小题)26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

    11、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物质的沸点为220,液态的比热容为1.8103J/(kg)(1)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 性。(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AB段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3)29min后继续加热时,温度计示数不再升高的原因是 。(4)若试管内物质的质量为20g,从第18min至第29min内物质吸收的热量为 J。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解:A、“雪馒头”是固态积雪,空气温度较低,低于雪的熔点,积雪长时间不能熔化,才会出现这一现象,故A正确

    12、;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使得地面温度不同,温度较高处积雪熔化,形成“雪馒头”现象,故B正确;C、太阳对条形砖和方形地砖的辐射相同,故C错误;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温度较高,积雪更易熔化,故D正确;故选:C。2解:(1)春天,河里的冰雪开始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2)夏天,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需要放热;(3)秋天,浓浓的白雾慢慢散去,是液体小液滴汽化成了水蒸气,是汽化吸热的过程;(4)冬天,校园的香樟树上出现了雾淞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固态,是凝华放热过程;综上分析:吸收热量的是(1)(3)。故选:C。3解:人工造雪机

    13、在造雪时,吸入大量的水而产生雪,因此这个“雪”是由“水”变化来的,属于凝固现象。故选:A。4解:A、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故A不符合题意;B、蜡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铝是晶体,有熔点,故B不符合题意;C、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C符合题意;D、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和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解:此题中的问题是:在同样情况下,室外的水缸、河面的水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说明水和盐水是不同的,即河水与盐水的含盐量不同,两者的差异可能就是导致两者凝固点不同的原因,据此可提出探究问题:盐水的凝固点和浓度

    14、之间有什么关系?选项中的BD价值不大,A探究难度较大。故选:C。6解:A、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故04min甲乙吸热一样多,故A错误;B、甲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甲是晶体熔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乙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是非晶体,故B错误;CD、010min甲和乙都吸热,内能都不断增加,只是甲是晶体,吸热温度不变,乙是非晶体,吸热温度升高,故C正确,D错误。故选:C。7解:A、从图象上看,有一段是温度不变的,所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且熔点为50,故A错误;B、该晶体从第4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2分钟熔化完毕,熔化时间为8min,故B正确

    15、;C、在第10min时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D、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不再升高,故D错误。故选:B。8解:A、水、铜和海波中,铜和海波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是相对于固体而言的,而水是液体,既不属于晶体,也不属于非晶体,故A错误;B、铁善于导热,而陶瓷、木头不善于导热,故B错误;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矿泉水、粗盐都是混合物,故C正确;D、棉花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纤维料,故D错误。故选:C。9解: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从固态变成液态,故该选项说法

    16、正确;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非晶体熔化时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晶体熔化时吸热直接变成液体,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10解: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此时海波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故选:B。11解: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故选:D。12解:A、由表中数据得,该物质在48时吸热但

    17、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属晶体,故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48,在46时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是固态,故B错误;C、50的该物质是液态,将50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由于教室内的温度通过低于30,所以它会逐渐放热而凝固,故C正确;D、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48的温水中,该物质到达熔点后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会逐渐熔化,故D错误。故选:C。13解:由题意可知,实验中冰熔化的速率过快,记录数据太少,要求改进后可以延长冰熔化的时间。A、降低冰的初温,会增加一段冰吸热升温的时间,但开始熔化后,其速度依然会较快,故A不合题意;B、提高水的初温,冰会更快地吸热,熔化加快,反而缩短了时间,

    18、故B不合题意;C、增加冰的质量,则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这样可延长冰熔化的时间,故C符合题意;D、停止搅拌会使冰受热不均匀,反而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故D不合题意。故选:C。14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C、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15解:从图中

    19、可以看出甲、丙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丙是晶体,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丙的熔点高于甲的熔点,故C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16解:固态的冰块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所以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故答案为:熔化;吸收。17解:因为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气温常年在20以下,钢笔里的墨水在这种气温下应该早已凝固了,墨水流不出来,不能正常画画。故答案为:凝固。18解: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往冰面上撒盐

    20、,使冰中加入杂质,可以降低冰的熔点,使冰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熔化。故答案为:凝华;熔点;熔化。19解:(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由图象可知,冰从4min开始熔化,到10min熔化完成,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点,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慢;固液共存态;不变。20解:烈日下,沥青路面吸热后逐渐变软,该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即沥青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故答案为:非晶体。21解:在火箭上涂一层

    21、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热,使火箭的温度降低,温度不会很高,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故答案为:吸收热量;降低。22解:读图可知,甲图中没有酒精灯,但因为冰的熔点为0,可以在常温下进行熔化,因此是可行的;乙图中将试管放在水中进行加热,这种方法称为水浴法,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受热均匀。故答案为:可行;受热均匀。23解:(1)结合基础知识可将物质分开:冰、铁、萘属于晶体;石蜡、沥青属于非晶体;(2)图象中变化曲线呈水平方向的BC段,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它对应的纵坐标的值80,就是晶体的熔点,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故此物质是萘。故答案为:;晶体有熔点,非晶

    22、体没有熔点。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4解;(1)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的C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实验中,通过观察物质的状态来记录时间、温度;(2)由图可知,物质在第35分钟以后,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为其凝固过程;故凝固点为80;该物质从第10min20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第20min时刚好熔化完毕,为液态;而该物质第40min时从液态到固态,为固液共存状态,故该物质第40min小于第20min时的内能。故答案为:(1)铁圈C;状态;(2)80;小于。25解:(1)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温度计示

    23、数往上越来越小,是0以下,示数是14;(2)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大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3)根据公式Q吸=cmt可知,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冰的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故答案为:(1)14;(2)大于;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3)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四解答题(共1小题)26解:(1)热只能自发的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2)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70不变,故熔点为70;由图象知,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冰的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即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在CD段的比热容;(3)29min后继续加热时,水已经达到沸点,开始沸腾,不再升温,(4)物质从第18min至第29min内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1.8103J/(kg)0.02kg(10070)=1.08103J。故答案为:(1)方向;(2)70;小于;(3)水已经达到沸点,开始沸腾,不再升温;(4)1.08103。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熔化和凝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