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27.doc

    • 资源ID:3466081       资源大小:185.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27.doc

    1、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本教程共30讲逻辑问题(一)四年级已经学习过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答逻辑推理问题。从广义上说,任何一道数学题,任何一个思维过程,都需要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我们这里所说的逻辑问题,是指那些主要不是通过计算,而是通过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逻辑推理必须遵守四条基本规律:(1)同一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从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2)矛盾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小于5”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3)排中律。

    2、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必有一个是对的,它们不能同时都错。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不大于8”是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4)理由充足律。在一个推理过程中,要确认某一判断是对的或不对的,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思考、分析问题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上面的规则,只是没有加以总结。例如假设法,根据假设推出与已知条件矛盾,从而否定假设,就是利用了矛盾律。在列表法中,对同一事件“”与“”只有一个成立,就是利用了排中律。例1 张聪、王仁、陈来三位老师担任五(2)班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现

    3、知道:(1)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2)王仁年纪最小;(3)张聪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来往;(4)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5)王仁、语文老师、音乐老师三人经常一起做操。请判断各人分别教的是哪两门课程。分析与解: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较复杂,我们用列表法求解。先设计出右图的表格,表内用“”表示肯定,用“”表示否定。因为题目说“每人教两门”,所以每一横行都应有2个“”;因为每门课只有一人教,所以每一竖列都只有1个“”,其余均为“”。由(3)知,张聪不是体育、数学老师;由(5)知,王仁不是语文、音乐老师;由(2)(4)知,王仁不是体育老师,推知陈来是体育老师。至此,得到左下表。 由(3)知,体

    4、育老师与数学老师不是一个人,即陈来不是数学老师,推知王仁是数学老师;由(1)知,数学老师王仁不是英语老师,推知王仁是美术老师。至此,得到右上表。由(4)知,体育老师陈来与语文老师不是一个人,即陈来不是语文老师,推知张聪是语文老师;由(5)知,语文老师张聪不是音乐老师,推知陈来是音乐老师;最后得到张聪是英语老师,见下表。所以,张聪教语文、英语,王仁教数学、美术,陈来教音乐、体育。以上推理过程中,除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外,还将前面已经推出的正确结果作为后面推理的已知条件,充分加以利用。另外,还充分利用了表格中每行只有两个“”,每列只有一个“”,其余都是“”这个隐含条件。例1的推理方法是不断排斥不可能的

    5、情况,选取符合条件的结论,这种方法叫做排他法。例2 小明、小芳、小花各爱好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中的一项,并分别在一小、二小、三小中的一所小学上学。现知道:(1)小明不在一小;(2)小芳不在二小;(3)爱好乒乓球的不在三小;(4)爱好游泳的在一小;(5)爱好游泳的不是小芳。问:三人上各爱好什么运动?各上哪所小学?分析与解:这道题比例1复杂,因为要判断人、学校和爱好三个内容。与四年级第26讲例4类似,先将题目条件中给出的关系用下面的表1、表2、表3表示:因为各表中,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所以表3可补全为表4。由表4、表2知道,爱好游泳的在一小,小芳不爱游泳,所以小芳不在一小。于是可将表1补全为表

    6、5。对照表5和表4,得到:小明在二小上学,爱好打乒乓球;小芳在三小上学,爱好打羽毛球;小花在一小上学,爱好游泳。例1、例2用列表法求解。下面,我们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例3、例4。例3小说镜花缘中有一段林之祥与多久公飘洋过海的故事。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两面国”,却忘记了这一天是星期几。迎面见了“两面国”里的牛头和马面。他们知道,牛头在星期一、二、三说假话,在星期四、五、六、日说真话;马面在星期四、五、六说假话,在星期一、二、三、日说真话。牛头说:“昨天是我说假话的日子。”马面说:“真巧,昨天也是我说假话的日子。”请判断这一天是星期几。分析与解:因为牛头、马面只有星期日都说真话,其它时间总是一个说真话

    7、,另一个说假话,所以这一天不是星期日,否则星期六都说假话,与题意不符。由题意知,这一天说真话的,前一天必说假话;这一天说假话的,前一天必说真话。推知这一天同时是牛头、马面说假话与说真话转换的日子。因为星期二、三、五、六都不是说假话与说真话转换的日子,所以这一天不是星期二、三、五、六;星期一是牛头由说真话变为说假话的日子,但不是马面由说假话变为说真话的日子,所以这一天也不是星期一;星期四是牛头由说假话变为说真话的日子,也是马面由说真话变为说假话的日子,所以这天是星期四。例4 A,B,C,D四个同学中有两个同学在假日为街道做好事,班主任把这四人找来了解情况,四人分别回答如下。A:“C,D两人中有人

    8、做了好事。”B:“C做了好事,我没做。”C:“A,D中只有一人做了好事。”D:“B说的是事实。”最后通过仔细分析调查,发现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到底是谁做了好事?分析与解:我们用假设法来解决。题目说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注意,此处的“与事实有出入”表示不完全与事实相符,比如,当B,C都做了好事,或B,C都没做好事,或B做了好事而C没做好事时,B说的话都与事实有出入。因为B与D说的是一样的,所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B与D正确,A与C错;要么B与D错,A与C正确。(1)假设B与D说的话正确。这时C做了好事,A说C,D两人中有人做了好事,A说的话也正

    9、确,这与题目条件只有“两人说的是事实”相矛盾。所以假设不对。(2)假设A与C说的话正确。那么做好事的是A与C,或B与D,或C与D。若做好事的是A与C,或C与D,则B说的话也正确,与题意不符;若做好事的是B与D,则B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做好事的是B与D。练习271.A,B,C,D,E五个好朋友曾在一张圆桌上讨论过一个复杂的问题。今天他们又聚在了一起,回忆当时的情景。A说:“我坐在B的旁边。”B说:“坐在我左边的不是C就是D。”C说:“我挨着D。”D说:“C坐在B的右边。”实际上他们都记错了。你能说出当时他们是怎样坐的吗?没有发言的E的左边是谁?2.从A,B,C,D,E,F六种产

    10、品中挑选出部分产品去参加博览会。根据挑选规则,参展产品满足下列要求:(1)A,B两种产品中至少选一种;(2)A,D两种产品不能同时入选;(3)A,E,F三种产品中要选两种;(4)B,C两种产品都入选或都不能入选;(5)C,D两种产品中选一种;(6)若D种产品不入选,则E种也不能入选。问:哪几种产品被选中参展?3.三户人家每家有一个孩子,分别是小平(女)、小红(女)和小虎(男),孩子的爸爸是老王、老张和老陈,妈妈是刘英、李玲和方丽。(1)老王和李玲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年女子体操队;(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红;(3)老陈和方丽不是一家人。请你将三户人家区分开。4.甲、乙、丙三人,他们的籍贯分别是辽宁、广

    11、西、山东,他们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工人、演员。已知:(1)甲不是辽宁人,乙不是广西人;(2)辽宁人不是演员,广西人是教师;(3)乙不是工人。求这三人各自的籍贯和职业。5.甲说:“乙和丙都说谎。”乙说:“甲和丙都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根据三人所说,你判断一下,下面的结论哪一个正确:(1)三人都说谎;(2)三人都不说谎;(3)三人中只有一人说谎;(4)三人中只有一人不说谎。6.五号楼住着四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大4岁,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也大4岁,求最大的男孩的岁数。练习271.C。提示:由B,D所说知,C不挨着B,再由C所

    12、说知,C不挨着D,所以C的两边是A和E。若C,A,E的位置如左下图,则由A所说,推知A的右边是D,此时D在B的左边,B说的正确,与题意不符;若C,A,E的位置如右下图,则推出的结果符合题意。2.A,B,C,F。提示:用假设法。从条件(1)开始,有三种情况:假设选A不B选,由(2)知D不能入选,再由(5)知C入选,再由(4)推知C,B同时入选,与前面假设不选B矛盾。假设不成立。假设选B不选A,由(3)知选E,F,由(6)知D入选,再由(5)知C不入选,再由(4)推知B,C都不入选,与假设选B矛盾。假设不成立。假设A,B都入选,由(2)知D不入选,由(6)知E也不入选,再由(3)知F入选,由(4)

    13、知C入选。符合题意。因此,A,B,C,F选中参展。3.老王,方丽,小红;老张,李玲,小平;老陈,刘英,小虎。提示:由题意可画出下面三个表:将表2补全为表4。由表4知老陈的儿子是小虎,而李玲的孩子是女儿,所以老陈和李玲不是一家人,由此可将表1补全为表5。4.甲,广西,教师;乙,山东,演员;丙,辽宁,工人。提示:由题意可画出下面三个表:将表3补全为表4。由表4知,工人是辽宁人,而乙不是工人,所以乙不是辽宁人,由此可将表1补全为表5。5.(4)正确。提示:假设(1)正确,则甲、乙、丙都没说错,与假设矛盾;假设(2)正确,则甲、乙、丙都说错了,与假设矛盾;假设(3)正确,可是三个人都说有两人说谎,即三人都说错了,与假设矛盾;假设(4)正确,推不出矛盾,符合题意。6.8岁。提示:假设最小的男孩4岁,那么最大的女孩4+4=8(岁),四个女孩年龄都不同,最小的女孩应是5岁,最大的男孩5+4=9(岁),与题目说最大的孩子10岁矛盾。假设不成立。再假设最小的女孩4岁,那么最大的男孩8岁,最小的男孩6岁,最大的女孩10岁,符合题意。所求最大男孩是8岁。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27.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