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油层物理习题解答Word格式.docx

    • 资源ID:3450819       资源大小:517.43KB        全文页数:9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油层物理习题解答Word格式.docx

    1、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视情况定 ( C )5.通常用来计算天然气体积系数的公式为 A.Bg=Cg(273+t)/293P B.Bg=V地下/ V地面C.Bg=Z(273+t)/293P D.Bg= V地面/ V地下 ( B )6.天然气压缩因子Z1说明天然气比理想气体 压缩,Z1说明天然气比理想气体 。A.易于,难于 B.易于,易于C.难于,难于 D.难于,易于 ( D )7.两种天然气A和B,在相同的P-T条件下,A比B更易于压缩,则CgA CgA, ,ZA ZB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 B ) 四问答题。1.天然气的分子量M、密度和比

    2、重是如何定义的?2.压缩因子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请区别压缩系数,压缩因子和体积系数的概念。3.如何确定多组分体系的视临界压力和视临界温度?你认为它们就是多组分体系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吗?为什么?五计算题。1某天然气的组成如表所示。1计算天然气的视分子量和比重 2计算在43和8MPa下,1mol该天然气所占的体积。组分 Yi Mi Pci (MPa) Tci (K) 0.90 16.0 4.54 190.6 0.05 30.1 4.82 305.4 0.03 44.1 4.19 369.8 0.02 58.1 3.75 425.214.41.5051.3231.1624.0860.2410.125

    3、70.075171.5415.2711.0948.504合计: Yi =1M= 18.39 Pc=4.528Tc=206.408解:(1)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M=YiMi=14.4+1.505+1.323+1.162=18.30因而该天然气的比重: =M/29=0.634(2)该天然气的视临界参数:Ppc=YiPci=4.528(MPa) Tpc=YiTci=206.408(K) 因而在43,8MPa下,其视对比参数为:Ppr=P/Ppc=8/4.528=1.77 Tpr=T/ Tpc=(47+273)/206.408=1.53查压缩因子图版得该天然气在此状态下的压缩因子:Z0.84 由PV=

    4、ZnRT得:1mol该天然气在此温度压力下所占体积: V=ZnRT/P=0.8418.314(47+273)/(8106) =2.7610-4(m3) 2.某天然气的比重为0.743,当地层压力为13.6MPa,地层温度为93时,求该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解:根据比重 查“天然气相对密度与拟临界参数图”可得视临界参数: Tc=222K, Pc=4.64MPa (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视临界参数) 可计算出:Ppr=P/Ppc=13.6/4.64=2.93 Tpr=T/ Tpc=(273+93)/222=1.65 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Z0.813已知某气井地层压力为53.752MPa,地层温度为

    5、105.58,根据天然气分析知,相对密度为0.57,临界压力为4.762MPa,临界温度为192.3K,求天然气的地下密度。由题意可求得:Ppr=P/Ppc=53.752/4.762=11.2 Tpr=T/ Tpc= (273+105.58)/192.3=1.97 Z0.93由 =M/29得M=29 对于1mol的天然气,根据状态方程PV=ZRTm/M得该天然气的地下密度: g=m/V=PM/(ZRT)=29P /(ZRT)=2953.7521060.57/0.93(105.58+273) =0.306 (g/m3)又解:Z=0.93, Bg=0.0024, g=0.571.293/Bg=0.

    6、307(g/cm3)。4某油藏存在一气顶,地下体积为105万立方米,地压力为20MPa,地层温度为75,天然气比重为0.7,求该气顶的储量。 Tc=216K, Pc=4.66MPa (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视临界参数) 可得:Ppr=P/Ppc=20/4.66=4.3 Tpr=T/ Tpc=(273+75)/216=1.6 查压缩因子图版得:Z=0.84Bg= ZTP0/(T0P)=0.84(273+75)0.1/(273+20) 20=0.004929 Ng=V地下/Bg=105104/0.004929=2。13108(m3) 5某油气田的组成如表所示。组分YiMiPci (MPa)Tci

    7、 (K)CH4 0.90216.04.54190.6C2H60.04530.14.82305.40.03144.1 4.19369.80.02158.13.75425.2若地层温度为32,油层压力为8.3MPa。(1) 求气体的压缩因子;(2) 求气体的体积系数;(3) 若油井日产气10000(标准状态),它在地下所占体积为多少?(4) 计算该气体的压缩系数;(5) 计算该气体的粘度。Ppc=YiPci=0.9024.54+0.0454.82+0.0314.19+0.0213.75=4.52(MPa) Tpc=YiTci=0.902190.6+0.045305.4+0.031369.8+0.0

    8、21425.2=206.06(K)可得:Ppr=P/Ppc=8.3/4.52=1.84 Tpr=T/ Tpc=(273+32)/208.06=1.48(1)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该天然气在此状态下的压缩因子Z0.82(2)Bg= ZTP0/(T0P)=0.82(273+32)0.1/(273+20)8.3=0.0103m3/ m3(3)Vg地下=BgVg地面=0.010310000 m3=103(m3) (4)根据压缩因子图版,在Ppr=1.84、Tpr=1.48处(仅供参考) 代入数据计算得: (5)该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M=YiMi=0.90216.0+0.04530.1+0.03144.1+0

    9、.02158.1=18.37查图可得大气压下该天然气的粘度:1=0.0106(mPas)查图可得在Ppr=1.84、Tpr=1. 48处,高低压粘度比为g/1=1.3g=1g/1=0.01061.3=0.0138(mPa第二章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和汽液平衡1.第一露点(first dew point):2.临界点(critical point):3.临界凝析压力(critical condensate pressure):4.反常凝析(retrograde condensation):5.露点压力(dew point):6.泡点压力(bubble point):7.相态方程(phase stat

    10、e equations): 1饱和油藏可以理解为高收缩油藏。 ( )2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气液等含量线分布线愈向右密集 。( )3烃类体系相图中,临界温度是液向气转化的最高温度。 ( 4烃类体系相图中,临界凝析压力是气向液转化的最高压力。 ( )5烃类体系相图中,反常相变现象只发生在等温反常凝析区。6烃类体系相图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临界点愈向右多移。7重质组分含量越高,则相图中等液量线越向露点线密集。8对烃类单组分,碳原子数越多,则饱和蒸汽压越大。9反凝析现象只发生在等温降压过程中。 ( 10重质组分含量增加,则相图中的临界点越靠右。CDAC1.在双组分体系相图中,两组分的

    11、相对分子质量差别越大,则临界点轨迹线所包面积越 两相区最高压力越 A.大,低 B.小,低 C.大,高 D.小,高 ( C ) 2.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同位置愈 ,临界点位置愈偏 A.高,左 B.低,左 C.高,左 D.低,右 ( D ) 3.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不饱和油藏应处于_. A. 液相区 B. 两相区 C. 气相区 D. 所有的区 ( A )4.在多组份烃类体系的相图中,饱和油藏应处于。A.液相区 B.气相区 C.两相区 D.所有区 ( C )1.油藏流体意指什么?何谓高压物性?2.单组分体系的临界点是如何定义的?多组分体系的临界点又是如何定义的?3.根据下

    12、面的相图(P-T图),判断图中的各点属于何种油气藏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分析影响P-T相图的因素有哪些?A点:B点:L点:E点:F点:4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什么?5画出干气和湿气的相图,并分析比较说明各自的特征。6在同一P-T相图上画出未饱和油藏和湿气气藏从原始地层压力,地层温度至地面分离气压力Psp,分离器温度Tsp的开采路径。7在同一P-T相图上画出挥发油油藏和干气气藏从原始地层压力(),地层温度 注:开采路径指:地层井底井筒分离器1试推导油气体系露点线方程和泡点线方程。第三章 油气的溶解与分离1.溶解油气比( gas/oil ratio):2.差异分离(differential libe

    13、ration):3.接触分离(single stage liberation):4.天然气溶解度(gas solubility):5.平均生产油气比(average production oil/gas ratio):6.平衡常数( equilibrium constant): 1.对于同种原油,一次分离的溶解油气比大于多级分离。2.对于同种原油,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 3.原始溶解油气比一定大于目前压力下的溶解油气比。4.对于同种天然气,在地层油中的溶解度一定大于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5.地层温度愈高,则地层油溶解油气比愈小。 ( )6对于同一种原油,温度压力相同时,甲烷的溶解度大

    14、于丙烷的溶解度。AADCBB1.多级脱气过程中,各相组成将 发生变化,体积组成将 发生变化。A.要,要 B.要,不 C.不,要 D.不,不 ( A )2.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前者的分离气密度较 ,前者的脱气油密度较 。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 A )3.在其它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而言,、三者的强弱顺序为 。A. B. C. D. ( D )4.若在某平衡条件下,乙烷的平衡常数为2,此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0%,则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A.10% B.80% C.40% D.20% ( C )5.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是随压力的增大而_。

    15、A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不确定 ( B )6.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同一种天然气在轻质油中的溶解度 在重质油中的溶解度。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 B ) 1.地层原油的溶解油气比是怎样定义的?其影响因素有哪些?2. 在油气分离的过程中,一次脱气与多次脱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多级脱气和微分脱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3. 一次脱气和多级脱气对地层油的体积系数及溶解油气比有何影响?一般计算溶解油气比以何种脱气方式为准?4.在采油过程中存在哪些脱气方式?各发生在什么阶段?5.如何区分溶解度和溶解油气比?辩其同异。6. 在泡点在线L=1,g=0,求泡点压力时,为何要求=1

    16、,而不是=1?7在露点在线g=1,L=0,求露点压力时,为何要求1.某地层油样品,在地层条件下原始体积为310,当温度降到15.5,压力降到大气压时,液体体积减少到204,并析出21.8气体,计算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Rs=Vg/Vos=218103/204=106.863(标准米3/米3) 2根据某一地层油样的高压物性实验,作出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求:(1)原始溶解油气比;(2)原油的饱和压力;(3)当油层压力降到10MPa时,从油中分离出的游离气有多少?由图可知:(1)Rsi=100 (标准米3/米3) (2)Pb=20 MPa (3) P=10MPa时,Rs=60(标准米3/米3)

    17、因而,析出 Rs=100-60=40 (标准米3/米3) 3.有一油藏,原始地层压力为20MPa,地层温度为75 ,饱和压力为18MPa,原始溶解油气比为120标,当P=15MPa时,=115标,Bo=1.25,已知天然气比重为0.70,求压力为15MPa时的两相体积系数。由该天然气的比重=0.70查天然气比重与临界参数关系图得视临界参数:Tpc=215K, Ppc=4.65MPa(也可用经验公式计算)Tpr=T/TPc=(273+75)/215=1.62 Ppr=P/Ppc=15/4.69=3.23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该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0.83。Bt=BO+Bg(Rsi-Rs)=BO+ZT

    18、P0(Rsi-Rs)/(T0P)=1.25+0.830.1(120-115)/(273+20)15=1.2834.一理想溶液体系由,n-组成,其摩尔组成及各组分在150F时的蒸气压如下表,计算该体系150F时的泡点压力和露点压力组分(摩尔分数)150F下蒸气压(大气压)0.61025.0n-0.2807.50n-C50.1102.60设汽相、液相所占的摩尔分数分别为Yj、Xj,平衡常数为Kj由Kj=Yj/Xj=Pvj/P 泡点方程ZjKj=1可得: ZjPvj/Pb=1 Pb=ZjPvj=0.61025.0+0.2807.50+0.1102.60=17.636(atm) 又由露点方程Zj/Kj

    19、=1,可得:Pd=1/(Zj/Pvj)=1/(0.610/25.0+0.280/7.50+0.110/2.60)=9.615(atm) 第四章 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1.石油的压缩系数(oil compressibility coefficient):2.原油饱和压力(crude oil bubble point pressure):3.单相石油体积系数( single phase volume factor of oil):4.两相体积系数(bi-phase volume factor):1.地层油单相体积系数总是大于1的。2.地层油单相体积系数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 3.地层油粘度在饱和压

    20、力时是最小的。 ( )4.在低于饱和压力下,随着压力下降地层油也将释放出弹性能量。 ( )5.当压力等于饱和压力时,石油两相体积系数大于单相体积系数。 ( )?6.地层水矿化度愈大,则地层水压缩系数愈大。CCBBC DDDDCD1.石油是 A.单质物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不能确定 ( C )2.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将随着压力增加而 ,随温度增加而 。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 C )3.在饱和压力下,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最 ,地层油的粘度最 。 C.小,大 D.小,小 ( B )4.若地层原油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其相对密度愈 ,其API度愈 。 C.小,大 D.小,小 ( B

    21、 )5.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 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恒 1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 C )6.温度一定时,地层原油的饱和压力大小主要受_的控制.A. 地层压力 B. 地层温度 C. 脱气方式 D.油气组成 ( D ) 7.当地层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随着石油中溶解的天然气量 ,石油的粘度 。A.增加,增大 B.增加,不变 C.降低,降低 D.增加,降低 ( D )8.温度一定时,石油在 点密度 。A.临界压力,最小 B.饱和压力,最大C.地层压力,最大 D.饱和压力,最小 饱和压力下体积最大 ( D )9.油气藏中的两种主要水型是 。A.Na2SO4,N

    22、aHCO3 B.Na2SO4,MgCl2C.CaCl2, MgCl2 D.NaHCO3,CaCl2 ( D ) 10.若某水样中的矿化度为2000ppm,而其原子量为40,则该水样的毫克当量浓度。A.25 B.50 C.100 D.200 ( C )11.随总矿化度增加,地层水中溶解气量将 ,地层水中压缩系数将 。A.增加,增加 B.增加,减小 C.减小,增加 D.减小,减小 ( D )1.何谓原油的饱和压力?其影响因素有那些?2.影响地层原油的粘度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都是如何影响的?3.简述泡点压力前后原油高压物性是如何变化的?从中你能得出影响原油高压物性的主要因素是哪些?4.画出未饱和油藏

    23、高压物性参数,随油藏压力的变化曲线,并做简要说明。5.地层水的概念是什么?它与普通水和地层油比较具有什么特点?组成地层水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水型划分的原则是什么?1下列结果是在93.33下根据PVT分析结果求得的:压力P(MPa) 27.579 20.684 17.237 13.790 10.342系统体积V() 404 408 410 430 450系统再次压缩,然后膨胀到13.790MPa压力下,放出游离气后得液体体积388 ,在标准状况下测得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275升,最后将体系压力降到0.1MPa,温度降为20,测得残余液体体积295,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1升,试估算泡点压力,并计算:在20.684MPa压力下的和;在17.237MPa和13.790MPa压力下以及泡点压力为13.790MPa时的和Z。根据已知数据绘出该体系的PV关系曲


    注意事项

    本文(油层物理习题解答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