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3447361       资源大小:42.0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1、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 1 参考答案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25 分) 考核要求:1. 联系实际的案例。2. 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资料占 30,内容占 70。3. 字数不少于 1000 字(其中案例内容不超过 300 字)。教师根据考核要求评分。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参考答案: 今年 6 月 1 日起,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实施。作为这一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浙江湖州安吉县在“中国第一竹乡”、首个“国家生态县”之后,又获得了“美丽乡村”这一

    2、全国性金字招牌。2005 年,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美丽乡村”成为安吉发展的一条主脉络。在抓好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同时,安吉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08 年,安吉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后,提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整体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建设。2014 年,安吉进一步实施“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洁河、净水、绿坡、青山、清洁生产、城乡治污、城市畅通的连线成片工程,确保山青、水净、气洁、土沃、景美。现在,安吉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 164 个,实现 12 个乡镇全覆盖。走进安吉农村,村村都是个性鲜明的独一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

    3、“美丽乡村”建设,“一山三吃”(吃生态农业、吃生态工业和吃生态旅游)让安吉人收获了富足。“一山三吃”,带给安吉的变化是巨大的。2014 年,安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06 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 50.05 亿元,分别是 2005 年的 3.22 倍和 6.41 倍;2014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1562 元,高出浙江省的 19373 元,而 2005年的这一数据只是 7000 元出头。依托绿水青山,安吉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大发展。2014 年,安吉有 18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建,总投资 179 亿元,当年完成投资 60 亿元,占全县投资总额的四成多。二、个人的讨论提纲1、什么是

    4、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政治和法治环境因素、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国际环境因素(1) 公共政策的自然环境因素是指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气候条件等的总和。(2) 公共政策的经济环境因素是指制定与实施某一项具体政策时,可能面对的和能够加以利用的总的经济状态。它包括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与运行状态, 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的总和。(3) 公共政策的政治环境因素是指制定与实施具体的政策时,可能面对的总的政治状态,它是一国或一个区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政治关系的总和。(4) 公共政策的法治环境因素是指制定与实施具体的公共政策时,可能遇到

    5、的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总的法治状态,它是一国或一个地区法律体系、法律机构、执法状况与社会治安的总和。(5) 公共政策的社会环境是指制定和实施具体政策时,可能面对的总的社会状态,它是社会人口、群体、职业、规范等等的总和。(6) 公共政策的文化环境是指指制定与实施具体政策时,可能会面临的总的文化状态,它是一国或一个地区教育、科技、道德等等的总和。(7) 公共政策的国际环境要素指的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的,由国家间、国际组织间的竞争、合作、冲突所形成的带有一定稳定性政治、经济、文化关系。2、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6、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其关系而言,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三、小组意见(一)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经济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 首先,经济环境因素是制定、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2) 其次,经济环境因素是公共政策过程运行的必要条件。(3) 第三,经济环境因素会影响公共政策的经济目标和方向。2、政治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 首先,政治环境因素决定着

    7、公共政策的政治性。(2) 其次,政治环境因素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3) 第三,政治环境因素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4) 第四,政治体制和制度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法治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法治环境因素不仅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保障,而且,政策的合法性首先需要有完善的法治体系来保证。4、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 首先,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2) 其次,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影响公共政策运行的伦理、心理条件。5、国际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 国际环境因素影响着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2) 国际环境因素影响着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3) 国际

    8、环境影响着公共政策的途径选择(二)联系安吉“美丽乡村”建设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是湖州市辖县之一,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区域条件更加优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层峦叠嶂、翠竹绵延,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植被覆盖率 75%,森林覆盖率 71%。这是安吉“美丽乡村”的环境优势。安吉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多数的家庭已摆脱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钱袋子鼓起来,人们对生活要求已实现了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并且环境

    9、的变化不断使老百姓,享受了优质的居住条件,更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使老百姓实现了从政府引导搞“美丽乡村”建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成为人们的共识的转变。这一系列变化成为我县推行“美丽乡村” 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行的重要推手。近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的地区和人民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旅游业更是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安吉由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成为杭州、上海等大都市旅游的胜地,每年都给安吉老百姓带来可观的旅游改入,这也为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政策环境。安吉县多年来,制定与实施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使安吉人民感觉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更加体会到了“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道理,这也更有利于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总之,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 2 参考答案考核任务形式:调查报告考核内容: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 8001000 字之间)(25 分)考核要求:1. 认真学习公

    11、共政策概论第六章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2. 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3.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4. 必须使用Word 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参考答案: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某某市车改的调查研究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 , 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

    12、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 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1998 年 9 月,国家体改委曾试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 然而其后未能在中央层级取得实际进展。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 ,得失, 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某某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 (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

    13、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 8215.4 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 5 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 13.5%. (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 1/3.领导私用占 1/3,司机私用占 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 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

    14、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某某市车改措施:(一)公务车改革的措施。某某市车改以公务用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体系和新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点包括: 1.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仍执行原制定的经费包干办法,但1998 年1 月1 日以后提拔的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不再配备工作用车,改发交通费。同时提倡和鼓励老人交车,买车,改领交通费。2. 测算确定交通费发放标准,标准

    15、定低了,影响工作,大家不认可,改革无法启动。标准定高了,会有人认为乘改革之机搞福利,引起不满。(二)综合测算确立了一套标准。在 2002 年又经过一些调整。具体如下:费用标准(调整前):费用标准(调整后):职务等级元/月元/月正处级1500 ,副处级1200,科级 240,副科级 120,一般干部 100。司机的安置:车改直接触动的是汽车使用者(乘车人和司机)的利益,对司机的安置是车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 3 参考答案考核任务形式:案例分析考核内容: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某个实际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提交内容字数在 1000 字以上,其中案例部分内容不超

    16、过 300 字)。(25 分)考核要求:1. 认真研读教材第 10 章第 14 章的内容。2. 要充分运用利益分析、政治学分析、经济学分析、伦理分析、量化分析这五个方法,分析过程中不得少于两个方法。3. 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后呼应。4. 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5. 必须使用Word 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参考答案: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引言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政府调控社 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政策越来越发挥着

    17、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加 入 WTO 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置身于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去。这也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等领域提出了新的 挑战。如今,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偏误,即政策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受到 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 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 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政策执行是在政策方 案接受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将其内容

    18、转化为现 实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 是实现政策目标、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 只占 10%,而其余 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由 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政策目标不能预期实现。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在当前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并解决我 国的公共

    19、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于 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误,不但会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导致预定政策目标落空,而且会损害政府形象,削弱政府权威和公信力。纵观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状况,不难发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从而使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和变形。 具体来说,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虎头蛇尾”敷衍性执行。

    20、实施政策要坚决贯彻,善始善终。但在现实中,有些部门或地区对上级政策前松后紧,敷衍塞责,消极执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会出现负面效应,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2) 断章取义,为我所用”选择性执行。一些地方政府、单位对上级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见了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道走”便是很形象的比喻。一些单位”耍小聪明”、”打小算盘”,置国家政策原则于不顾,站在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上钻政策的空子,极大程度妨碍了上级部门目标的实施。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政策目标的

    21、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3) “土政策”附加性执行。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执行部门为了本地利益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谋取 私利,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或附加一些原目标所没有的内容,致使政策不能 准确执行到位而出现政策失真。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我国的计划生育政 策本来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但在一些地方,计划生育罚款却成 为乡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有些地方竟然把生育第二胎的指标公开拍卖, 偏离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4) “上下不一”抵制性执行。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受,从而产生抵制情绪,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

    22、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近年来我国某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找各种原因让中央”搞特殊”,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甚至逆风而行,”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5) “走极端”野蛮性执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行公共政策应更注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结合运用。然而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扭曲变形,演变成野蛮执行,导致与群众关系紧张,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更有甚者一些政策执行人员采取极端手段,背离工作程序,甚至采用违法违纪的方法执行公共政策。 三、我国公共政策出现执行偏误的主要原因 当前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存在主观或客观等多方面原因: (1) 政策本身的原因。政策本身的

    23、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化合理化明晰化。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重要前提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有漏洞缝隙可钻。 (2) 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任何一项政策最终都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现实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主要体现为: 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务员与发达国家公务员比较起来,素质普遍不高。从而,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滑坡;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理论水平低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 执行主体法制观念淡薄从行政的角度看,中国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

    24、程度不高,变化的随意性很大,人治色彩浓厚。”不因人而异”等观念并未深入人心,随处可见官僚的” 任性专断”,书面形式的行政法规约束不了现实社会中的官场逻辑,人格权威大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显然,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执行效率直线下降的重要原因。 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政策的核心是要解决社会利益的分配问题,所有政策最终都表现为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它适用于全社会,代表和维护的是一种整体利益,符合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甚至损害广大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以致目标群体难以认同和接受这些政策,进而对政策的执行产生消极情绪和抵触。在我国社会

    25、转型期,某些官僚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不仅仅只是一般的自利行为,而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为不仅仅是官僚公共决策的乱作为、不作为,更是利用公共政策谋取私利、损害公共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3) 政策执行制度的原因。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信息沟通机制的不健全,使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严重阻塞。一方面, 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公众参与机制,政策透明度低,政策接受者在政策实施时往往对政策内容和目标一无所知,或道听途说或一知半解,政策执行难度和风险当然加大。另一方面,政策执行缺乏信息反馈机制,政策执行盲目性大,政策评估缺少依

    26、据,政策效果难以认定。比如,2003 年”非典”事件,就是因为开始之初,疫情信息”上行”中瞒报、”下行”中封锁、”平行”中缺乏沟通,最终才演变成一场重大公共危机。 公共政策执行的权力结构不够合理虽然我国很早就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放权与收权”的探索,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一种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模式,没有对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职责进行明确的界定。 公共政策执行的监控机制不力监督是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行政监察体系对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依然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执行系统的监督机制

    27、因体制的依附性而难以正常运转;监督主体因其主体意识不强加上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致使监督职能无法完整履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因受行政干预而无法释放能量;社会监督因诉讼不畅、缺乏保障而难以发挥作用。 四、解决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对策公共政策行为是国家政治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关键环节,政策执行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为避免执行偏误或解决已出现的问题: (1) 完善行政之间、党政之间的权力配置。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各机构的职能,避免职能交叉。对职能交叉的行政机构实行”撤”、”并”、”减”,机构设置要讲究整体性和科学性,理顺中央和地方之

    28、间的关系,确保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合法性。(2) 全面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提高对政策认知水平。政策的执行主体是人,是公共政策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执行人员正确对执行的目标、内容及实施步骤进行了解、认知,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如果执行者不能完全地理解公共政策,就会导致政策执行的偏误。执行者只有对政策的内容与精神实质有正确理解,才能坚定地、创造性地完成政策的执行。(3) 保障监控工作相对独立性,完善政策执行监督制度。根据当前我国政策执行控制的实际,为保障监控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有必要对现行的国家监督机构双重领导体制进行合理的权责界定,建立起权力监控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垂直领导体系。(4) 加大政策宣传

    29、力度,完善政策传播渠道,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政策的传播离不开对政策信息的宣传,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利于执行人员及广大的目标群体对政策的了解。建立完整的信息传播网络,改变高度一元化的传播方式。政府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媒体、电视、互联网等走进千家万户, 提高政策的时效性;同时,减少单一传播的层级,保证信息保真度,还可以及时得到市民对政策及政府的反馈信息。例如,政府在网上给公众与政府之间搭建了一条直接沟通的渠道,公众不仅可以直接点击政府的官网,迅速、及时地获取政策信息,而且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投票、电子民意调查等形式将对政策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政府。政府应该和公众之间建立互动机制,及时

    30、听取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对政策作出必要的修改。如建立信访制度,使由于新政策的推行而利益受损的公众有申诉与表达自己意愿和要求的制度化渠道。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告政策分析标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严荣,万懿.公共政策执行的系统分析.地方政府管理,2001 3张为波,王莉.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4沈晓霞,廖锦亮.论公共政策执行梗阻的成因与对策.2008.4 5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 4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公共政策是(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

    31、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 个人B. 政府C. 企业D. 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公共B. 权力C. 利益D. 权威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公共政策主体B. 执政党C. 非官方决策主体D. 公共政策客体4、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A. 公民B. 非政府组织C. 大众传媒D. 利益集团5、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A. 政策目标B. 公共政策客体C. 思想库D. 目标群体6、(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A. 信息化B. 全球化C. 国际化D. 公共政策环境7、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A. 政治文化B. 传统习俗文化C. 精英文化D. 普通文化水平8、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A. 萨拉蒙B. 科臣C. 罗威D. 林布隆9、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A. 限制B. 管制C. 管理D. 强制10、卡尔帕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