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 资源ID:343914       资源大小:411.50K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1、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前 言基础医学概论涵盖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及病理学等基础学科。其中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人体的正常结构,而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及机制的一门科学,这些学科都是名词多、描述多是其特点。学习这些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并了解生命活动规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发展和更新较快的前沿学科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和阐述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途径、规律及调节机制,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细胞信号的转导等,并越来越多的成为生

    2、命科学的共同语言,与其相关的基础医学如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物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学及寄生虫学共同构成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基础医学概论学时数:128 学分:8按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教学计划,本课程总教学时数128学时,讲授128学时,仅供非医学专业用。各章教学内容及时数分配可参考下表:内容学时绪论、运动系统3内脏学7脉管系统5感觉器3神经系统5绪论、上皮组、 结缔组织3肌肉组织 、 神经组织2组织学各论2绪论、能量代谢和体温3血液与血液循环9呼吸生理2消化生理3泌尿生理2神经生理2合计52氨基酸、蛋白质2核酸结构及性质3酶2生物氧化与

    3、能量代谢 蛋白质代谢3脂类代谢2糖类与糖代谢3DNA复制、转录、翻译2基因工程3基因与疾病2细菌的生物学特性3球菌、肠道杆菌2弧菌、厌氧菌、结核3病毒的基本特性2常见的致病性病毒3其他微生物2人体寄生虫学概论3医学原虫2钩虫、链状带绦虫2华支睾吸虫、血吸虫3疾病概论2肿瘤3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损伤和修复2炎症3发热2重要器官功能不全3免疫学总论2抗原、抗体与补体3免疫器官、细胞、分子2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3超敏反应2超敏反应、免疫学应用2合计76第一章 系统解剖学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运动系统(2学时)一、目标与要求:了解人体器官的组成和各系统划分的概念。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4、掌握骨的构造和功能,了解骨的理化性质。掌握颅骨的分部、名称和位置,了解新生儿颅骨的特征掌握脊柱、骨盆的构成和男女性别差异。脊柱的生理性弯曲。六.了解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和特点七.了解肌组成、可作肌肉注射的肌肉名称、位置及临床意义。二、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和分科,人体解剖学的姿势、轴、面和常用方位术语。2.骨的概述,骨和骨连结,肌的配布、分类及主要肌的位置。3.膈肌、三角肌、臀(大、中、小)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第三节 内脏学(总共7学时)总论、消化系统(2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上、下消化道的概念。二.了解口腔的境界及分部,了解咽峡

    5、的构成和腭扁桃体的位置,了解乳牙和恒牙的牙式、名称和出、换牙时间,了解口腔腺的名称、位置和导管开口处。三.了解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四.掌握食管的位置和三个狭窄处及临床意义。五.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和分部。六.掌握小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了解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七.掌握大肠的分部、位置和阑尾的位置及根部体表投影。八.了解直肠的位置及形态特点。九.掌握肝脏的位置,胆囊的位置、功能及胆囊底体表投影。了解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了解胰腺的形态和位置。学习内容: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胰。二. 口腔解剖三. 咽解剖四. 食管解剖五. 胃解剖六. 小

    6、肠解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解剖结构)七. 大肠解剖(盲肠、阑尾和结肠)八. 肝的位置和形态九. 肝外胆道呼吸系统、泌尿系统(3学时)学习要求:一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上、下呼吸道的划分。二.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及其临床意义。了解鼻腔、喉、气管的位置,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区别及临床意义。三.掌握肺的位置、形态特点、分叶和下界体表投影。了解胸膜腔和肋膈隐窝的概念。四.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肾的形态特点、位置及尿液的产生部位。了解肾的被膜。五.了解输尿管的位置、狭窄及临床意义。六.了解膀胱的形态位置。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三个狭窄。二个弯曲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尿液的排出途径。学习内容:一.

    7、呼吸系统:1. 呼吸系统组成:鼻、咽、喉、气管和主支气管、肺、胸膜、纵隔的解剖结构。2.左、右支气管的特点3.肺位置和形态4.胸膜的配布和胸膜腔5.纵隔的概念和分布二.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2. 肾的解剖3.输尿管的行程和狭窄4.膀胱构造:膀胱三角;输尿管间襞5.女性尿道生殖系统(2学时)学习目的:一.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睾丸和附睾的位置,了解输精管、射精管的行程,了解附属腺体的名称、位置,掌握男性尿道的结构特点。二 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卵巢的位置、卵巢的年龄变化,掌握输卵管的分部、各部特点及临床意义。三.掌握子宫的位置、形态和分部。了解

    8、会阴与腹膜。四.了解狭义会阴的临床意义五.了解腹膜的配布、腹膜腔的概念学习内容:.生殖系统:一.男性生殖系统组成:1.内生殖器: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精囊和前列腺2外生殖器:阴囊和阴茎二.女性生殖系统组成。1.内生殖器:卵巢、 输卵管、子宫和阴道2外生殖器:外阴三.会阴与腹膜:1会阴的概念、境界和区分,2.腹膜、腹膜腔与腹腔的概念,腹膜腔的最低处及临床意义第四节 脉管系统(总共5学时)学习要求:一.了解脉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了解心血管系的组成和特点 ,二.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及意义。三.掌握心的位置,心尖搏动点和心腔瓣膜的名称、位置及作用。四.了解心传导系的构成和功能,掌握左、右冠状

    9、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部范围。了解心包腔的概念。五.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分部和主要分支及分布概况。六.了掌握颈总动脉及其分支七. 掌握腹主动脉脉及其分支(成对、不成对分支)八.了解静脉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九.掌握上、下腔静脉的合成,主要属支及收集范围。十.了解淋巴系的组成及临床意义。学习内容:一.循环系统的组成1.体循环的路径、特点及意义2.肺循环的路径、特点及意义二.心血管的组成1.心的构造、传导系统的组成及心的动脉2.心的构造: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的构造3.心的传导系统组成:窦房结等4.左、右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四.体循环的动脉1. 体循环的动脉主要分支及分布五.体循环的静脉1.上

    10、腔静脉系的组成2.下腔静脉系的组成3.门静脉系的组成4.上腔、下腔静脉系与门静脉系的关系六.淋巴系。(略) 第五节.感觉器(3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眼球壁的分层及各层的结构特点,掌握房水循环途径,二.了解晶状体的调节,了解眼副器的组成和功能。三. 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各部的作用。了解幼儿咽鼓管的特点,了解声波传导途径及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的区别。学习内容:一.眼球壁1. 眼球壁的组成二.眼内容物1.房水产生及循环晶状体2.晶状体的调节:视近物和远物的调节3.眼副器。眼睑组成;结膜的分布;眼外肌三.外耳1.鼓膜和外耳道2.咽鼓管的结构:小儿的特点四.中耳1鼓室的结构2.咽鼓管的结构:小儿的特

    11、点五.内耳1.骨迷路的组成2.膜迷路的组成3. 声波的传导途径。(六)神经系统(2学时)学习要求:一.了解神经系统的区分和神经系统常用术语。二. 掌握脊髓的位置、及下端平面,了解脊髓的功能。三.掌握脑的位置、组成和形态结构, 掌握脑脊液的产生及临床意义。四.解脊神经丛的名称、位置,了解其主要分支及分布概况。五.了解12对脑神经的名称,了解其进出颅的部位、纤维性质及分布概况。学习内容:一.神经系统概论1.神经系统组成2.神经系统的相关名词: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神经节二.脊髓和脊神经1.脊髓的位置和结构2.脊神经的分布三.脑和脑神经、1. 脑的位置和结构2. 脑神经、内脏神经的分布(七)神经传导路

    12、、脑与脊髓被膜及血管(3学时)学习要求:1.了解浅感觉与深感觉的神经传导通路2.掌握脑与脊髓的三层被膜及其间隙3.了解脑与脊髓血管4掌握脑脊液循环途径学习内容:1神经传导路:(1)浅感觉与深感觉的神经传导通路(2)视觉神经传导通路2脑与脊髓被膜:硬膜、蛛网膜及软膜3脑与脊髓血管(1) 颈内动脉颅内分支及分布(2)椎-基底动脉分支及分布组织学部分:绪论;第一章 上皮组织(1.5学时)学习要求一.了解常用的组织学切片方法。二.掌握上皮组织的概念,结构特点、分布、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结构特点、功能。三.了解腺上皮的概念、分类、基本结构。学习内容一.组织学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研究技术。二.上皮组织的概

    13、念、特点、分类(被覆上皮)。1.讲解被覆上皮的分类、结构和功能。2.腺上皮的概念,腺的结构和分类,外分泌腺的分类。第二章 结缔组织(1.5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布,三种纤维的形态结构特点,基质化学成分,各种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二.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学习内容一.详细讲解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及分类。二.详细讲解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分布、细胞种类、结构特点、功能、三种纤维的结构、基质的化学成分及功能。三.一般介绍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第四章 肌肉组织(2学时)学

    14、习要求一.掌握三种肌组织光镜下的结构特点。二.了解骨骼肌组织超微结构,并比较三种肌纤维的不同。学习内容一.详细讲解肌组织的一般特征和分类。二.一般介绍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特点。三.详细讲解心肌的光镜结构特点。四.详细讲解平滑肌的光镜结构特点。第五章 神经组织(1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神经元的结构、超微结构、分类及功能。二.掌握突触的概念、结构及功能。三.了解神经纤维的分类及功能。学习内容一.详细讲解神经组织的构成及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突触的结构及功能。二.一般介绍神经元的分类及功能。三.一般介绍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功能。四.一般介绍神经纤维的结构及分类。五.一般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脊

    15、膜和血脑屏障。第六章 循环系统 (0.5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毛细血管的结构、分类,以及各类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二.掌握中动脉的结构及功能。三.了解心脏壁的结构。四.了解大、小动脉、静脉、淋巴管壁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五.了解微循环的概念学习内容一.详细讲解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与分类,以及各类毛细血管的微细结构及功能。二.详细讲解中动脉壁的结构与功能。三.一般介绍大、小动脉壁的结构,小、中、大静脉的结构特点。四.一般介绍心脏壁的结构。第九章 消化管(0.5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二.掌握消化管结构的一般特点,食管、胃、小肠的结构特点。三.了解结肠、口腔、阑尾的结构。学习内

    16、容:一.详细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二.一般介绍口腔的结构。三.详细讲解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四.详细讲解胃的结构和胃底腺的细胞类型、微细结构特点及功能,小肠各段的结构,皱襞、绒毛的结构及意义。第十章 消化腺(0.5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肝的结构、肝血循环、胆汁排出途径。学习内容一.详细讲解肝的结构、肝小叶的组成、肝细胞的微细结构、肝血窦的结构特点、肝窦周隙的结构及意义、胆小管的构成、肝门管区、胆汁排出途径、肝血循环特点。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0.5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气管、肺的结构及肺泡的微细结构。二.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呼吸道的一般结构。三.了解肺的血液循环。四.掌握肾脏的结

    17、构及功能。学习内容一. 一般介绍呼吸系统的构成及呼吸道的一般结构。二.详细讲解气管、支气管、肺的结构,肺内导气部、呼吸部的结构,肺泡上皮,血-气屏障。三.一般介绍肺的血管和血液循环。四.详细讲解肾脏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及分部,肾小体的微细结构、滤过屏障及功能,肾小管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集合小管的结构,球旁复合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学部分:绪论;能量代谢和体温(3学时)学习要求:一.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及其相邻学科的关系。二. 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机能调节。三.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四.了解基础代谢率,了解能量代谢的计算方法。五.了解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学习内容:一.机体的基本生命特征

    18、: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生殖;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三.详细讲解人体能量供应:能源物质的动用 四.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五.详细影响体温的因素及体温的测定方法六.一般讲解调定点学说第五章 血液和血液循环(总共10学时)血液生理(2学时)学习要求:一. 一.掌握血液的成分,血细胞分类及正常值,各种血细胞结构和功能。二.掌握血液的载氧与释氧功能三. 掌握血液的组成及性质四.了解血液运载CO2和其他物质的功能学习内容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分类及正常值。一.血液的组成1.血浆(血浆蛋白、其他溶质)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二.红细胞形态、结构

    19、特点及功能。1.血液的载氧与释氧功能:(1).物理溶解(2)化学结合(3)血红蛋白氧饱和度(4)氧容量和氧含量2.血液的其他功能:(1).运载CO2和其他物质(2).维持血浆的酸碱度缓冲作用(3).血液的保护和防御功能。三.白细胞分类、各类白细胞的结构,有粒白细胞分类、结构特点和功能,无粒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四.一般介绍血小板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第六章 血液循环(总共5学时)心的生理:(2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心室容积、瓣膜启闭和血流方向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了解心脏泵功能的调节。三.了解心肌跨膜电位变化及其形成机制。四.掌握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五.掌握植物性神经对心肌

    20、生物电活动和心脏功能的影响学习内容:一.心泵功能:1.心动周期与心率2.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3.心泵功能的评价、博出量的调节二.心肌的特点:1.心肌的生理特点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收缩性血管生理(3学时)学习目的:一.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二.了解静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三掌握组织液生成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四.掌握心血管功能活动的调节。五.了解微循环的组成、生理特点及其调节。学习内容: 一. 血管生理:1动脉血压的形成及急智2.血流速度和器官血流量3.毛细血管的功能和淋巴循环4.静脉血压与血流;二.血管活动的调节:1.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2.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3.心血管活

    21、动的体液调节4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重点难点: 1.心泵功能2.心肌的特点第四章 呼吸(2学时)学习要求:一.了解肺通气的原理。二.了解潮气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生理无效腔的定义、掌握肺活量及时间肺活量。三.了解呼吸气体交换的原理。四.掌握O2及CO2在血液中的运输。五.掌握呼吸的调节。学习内容:一.肺通气:1.肺的基本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和肺容量(深吸气、功能余气量、肺活量、肺总容量)、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运动与肺通气量)2.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用于肺通气的耗氧量、肺通气的调节二.肺换气:1.气体交换原理(气体交换的动力、氧扩散容量)2.影

    22、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扩散的速度、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温度)。重点难点: 1.肺通气;2.肺换气第五章 消化生理(3学时)学习要求:一.了解消化功能的生理意义。二.掌握食物在胃内消化的基本过程。三.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及其生理作用。四.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五.了解肝脏的主要功能。学习内容:一.消化和吸收1. 消化包括机械和化学性消化(1)口腔生理:唾液生理功能(2)胃生理:胃液组成、生理功能(3)小肠生理:胰液和胆汁生理功能2. 消化道各段的吸收: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地位第六章 泌尿生理(2学时)学习要求:一.了解泌尿系统生理功能。二.掌握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三.了解排尿反射生

    23、理作用。学习内容:一. 泌尿系统生理功能。 1. 调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态2. 排泄功能二.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1.肾小球滤过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3.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生成的基本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血压3.循环血量和血容量四.尿的浓缩和稀释神经系统生理(2学时)学习要求:一.掌握突触的结构和突触传递的机制。二.了解突触后电位的类型。三.掌握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四.掌握反射弧中枢部兴奋传递的特征。.五.了解运动时内脏功能与肌肉活动的匹配规律。六.了解大脑皮层联络区的功。学习内容:一.突触和突触传递、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中枢1. 突触

    24、的结构及兴奋突触传递过程2.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3.反射中枢二.运动时人体功能活动的整体性、运动时内脏功能与肌肉活动的匹配、反馈在运动协调中的作用.三.大脑皮层联络区;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专门化重点难点: 1、突触和突触传递、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中枢。第五章 生物化学第一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学时)学习要求: 一、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0 种 L- 氨基酸。了解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紫外吸收性质。掌握肽键、肽及氨基酸残基的概念。了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质的分类。 二、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一级、二级结构( - 螺旋、 - 折叠),三级、四级结构(亚基)概念和维持键。了解- 转角和无规则卷

    25、曲结构。 三、了解蛋白质各级结构与功能关系。 四、掌握蛋白质两性电离、亲水胶体、变性与复性、紫外吸收等性质及相关概念,了解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和原理。 学习内容: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 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各类氨基酸的结构、重要理化性质 2 肽键与肽链 肽键、肽及氨基酸残基的概念3 蛋白质的分类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 蛋白质一级结构概念 概念及重要性 2 蛋白质二级结构概念 - 螺旋、 - 折叠、 - 转角和无规则卷曲、3 蛋白质三级结构概念 4 蛋白质四级结构概念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 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蛋白质空间结

    26、构与功能关系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变构效应、构象改变与疾病 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 1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两性电离、胶体性质、变性、沉淀和凝固、紫外吸收、呈色反应:茚三酮反应、双缩脲反应 2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透析及盐析及免疫沉淀、电泳、层析、超速离心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3学时)学习要求: 一、掌握各种碱基、核苷酸、戊糖的分子结构特点, DNA 、 RNA 化学组成的异同。 二、掌握核酸( DNA 、 RNA )的一级结构的概念,连接键。 三、掌握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掌握核小体结构特点和DNA 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组装。 四、了解 tRNA 、 mRNA 、

    27、 rRNA 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五、掌握以下概念: DNA 变性与复性、核酸分子杂交。学习内容: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 1 核苷酸中的碱基成分各种碱基的结构 2 戊糖与核苷 3 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核苷酸的种类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寡核苷酸和核酸( DNA 和 RNA )结构 三、 DNA 的高级结构与功能 1 DNA 的二级结构 双螺旋结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DNA 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2 DNA 三级结构 DNA 的超螺旋结构、原核生物 DNA 的高级结构、 DNA 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组装 3 DNA 的功能 基本要点 四、 RNA 的结构与功能 1 mRNA 的结

    28、构与功能 遗传密码、帽子与尾巴结构 2 tRNA 的结构与功能 茎环结构、稀有碱基、反密码子 3 rRNA 的结构与功能 各种 rRNA 的组成 4 其它小分子 RNA 5 核酶 五、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1 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2 DNA 的变性 概念及曲线图 3 DNA 复性与分子杂交 核酸探针 第三节 酶 (2学时)学习要求: 一、掌握酶、核酶的概念,酶的专一性及分类。掌握结合酶、辅酶与辅基的概念。掌握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的概念。了解结合酶中辅酶、金属离子的作用。掌握酶原、酶原激活的概念、同工酶的概念。 二、掌握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三、了解酶与医学的关系。学习内容:一、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1 酶的分子组成 酶的概念、分类及辅助因子 2 酶的活性中心 概念、功能基团及来源 3 酶原与酶原激活4同工酶概念 概念、一些重要同工酶二、酶反应动力学 1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 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最适温度 4 pH 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最适 pH 5 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不可逆抑制,可逆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 6 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概念及影响 三、酶与医学关系 1 酶与疾病关系 发生、诊断与治疗 2 酶在医学中的应用 酶作为试剂用于临床检验和科学研究、酶作为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注意事项

    本文(《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