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5章电极反应速度1.pdf

    • 资源ID:3432400       资源大小:548.70K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5章电极反应速度1.pdf

    1、第五章电极反应速度第五章电极反应速度14-11-28,21:02电化学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与普通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着差异。电化学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与普通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着差异。电极反应含有反应物与电极之间进行直接电子交换过程的电化学反应,称为电极反应(electrode reaction)。电极反应含有反应物与电极之间进行直接电子交换过程的电化学反应,称为电极反应(electrode reaction)。电极反应与普通化学反应的差别电极反应与普通化学反应的差别电极反应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上进行;电极反应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上进行;反应的能量由电场供给;反应的能量由电场供给;带电的反

    2、应物的能量状态带电的反应物的能量状态取决于电场(电势)。取决于电场(电势)。5.1电极的极化现象5.1电极的极化现象5.2反应速度的计算方法5.2反应速度的计算方法5.3电极反应的步骤5.3电极反应的步骤5.4液相传质步骤5.4液相传质步骤5.5电荷转移步骤5.5电荷转移步骤5.6混合极化和电阻极化5.6混合极化和电阻极化5.1电极的极化现象5.1电极的极化现象极化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极电位的现象。极化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极电位的现象。阴极极化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向阴极极化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向负负方向移动。方向移动。阳极极化电极电位偏离平阳极极化电极电位偏离平

    3、衡电位向衡电位向正正方向移动。方向移动。?过电位有电流密度存在的情况下,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差值称为该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即过电位有电流密度存在的情况下,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差值称为该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即=-=-平平.(5 1).(52)aacc=平平?实际遇到的电极体系,可能是可逆的电极,也可能是不可逆电极,因此在电流为零时的电位可能是平衡电位,也可能是稳定电位。实际遇到的电极体系,可能是可逆的电极,也可能是不可逆电极,因此在电流为零时的电位可能是平衡电位,也可能是稳定电位。?静止电位静止电位把电流为零时的测得的电位称为静止电位。把电流为零时的测得的电位称为静止电位。?极化值有电流通过

    4、时的电极化值有电流通过时的电极电位与静止电位的差值称为极电位与静止电位的差值称为极化值,用表示。极化值,用表示。=-=-静静(5-3)(5-3)极化曲线极化曲线极化曲线极化曲线描述电极电位或过电位与电流描述电极电位或过电位与电流密度关系的曲线。密度关系的曲线。logi+图5-1极化曲线图图5-1极化曲线图极化曲线的测定极化曲线的测定?利用腐蚀原电池的电流,调整并测试出电极的极化电位。利用腐蚀原电池的电流,调整并测试出电极的极化电位。图5-2极化曲线测试示意图图5-2极化曲线测试示意图RExWECE edabcKClKCl1N H2SO4图5-3极化曲线测试装置图图5-3极化曲线测试装置图?由R

    5、E由REx x、e、d、c、a、WE 组成的回路称、e、d、c、a、WE 组成的回路称测量回路测量回路,此回路中,此回路中无电流无电流通过,它记录的是a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e的电位。通过,它记录的是a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e的电位。?由WE、a、b、CE组成的回路是由WE、a、b、CE组成的回路是极化回路极化回路,此回路,此回路有电流有电流通过,记录得到的是在某一定电位下通过电极a的电流。通过,记录得到的是在某一定电位下通过电极a的电流。?极化度极化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d/dj(或d/dj)称为该电流密度下的极化度。极化度极化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d/dj(或d/dj)称为该电流密度下的极化度。?平均极化

    6、度一定电流密度范围内的平均极化度一定电流密度范围内的的平均极化性能,即/j。的平均极化性能,即/j。阴极电位/V阴极电流密度/(Adm阴极电位/V阴极电流密度/(Adm-2-2)氰化镀锌氯化镀锌氰化镀锌氯化镀锌图图5-5原电池原电池(a)和电解池和电解池(b)的极化图的极化图jc,平平0a,平平jc,平平0a,平平ab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极化曲线电极极化的原因电极极化的原因vvv电子传递电化学反应物质传递理想不极化电极理想不极化电极电极反应速电极反应速度很大,以至于去极化与极化作度很大,以至于去极化与极化作用接近平衡,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用接近平衡,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电位几乎不变化,即电极不出现电位几乎

    7、不变化,即电极不出现极化的现象,称为理想不极化电极化的现象,称为理想不极化电极。极。5.2反应速度的计算方法5.2反应速度的计算方法?对于普通化学反应这个反应能否进行,由热力学决定,即是否小于零;或者说反应时整个系统对外放出能量,则反应自发向右进行。这时的反应速度可以表示为:对于普通化学反应这个反应能否进行,由热力学决定,即是否小于零;或者说反应时整个系统对外放出能量,则反应自发向右进行。这时的反应速度可以表示为:aAbBcCdD+=+G .(54)abvk AB=?其中k是反应速度常数(rate constant)。A是频率因子;E其中k是反应速度常数(rate constant)。A是频率

    8、因子;Ea a是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是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其次电极的反应速度可以用法拉第定律表示,即:其次电极的反应速度可以用法拉第定律表示,即:exp(/)akAERT=exp(/).(55)abavAERTAB=exp(/).(5 6)abainFvnFAERT AB=?反应的速度是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速度竞争的结果,即:反应的速度是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速度竞争的结果,即:?当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当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在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的速度与逆向反应的速度相等,此速度称为在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的速度与逆向反应的速度相等,

    9、此速度称为交换反应速度交换反应速度,对应的是,对应的是交换电流密度交换电流密度。0G=vvv=rs00vvv=uu rsu u5.3电极反应的步骤5.3电极反应的步骤?以镀银的电化学反应为例:上述反应是银离子从电极接受电子变成银原子的反应,这个反应步骤称为“以镀银的电化学反应为例:上述反应是银离子从电极接受电子变成银原子的反应,这个反应步骤称为“电荷转移步骤电荷转移步骤”(charge transfer process)。此反应的速度可以用方程式表示:”(charge transfer process)。此反应的速度可以用方程式表示:AgeAg+/vd Agdtk Ag+=Ag(NH3)2+A

    10、g+e-Ag电极表面电极表面溶液本体溶液本体电荷转移反应层电荷转移反应层Ag(NH3)2+图5-6 银析出反应过程图5-6 银析出反应过程?然而实际的银离子转变成银原子的过程要复杂的多。如图5-6所示。然而实际的银离子转变成银原子的过程要复杂的多。如图5-6所示。?首先首先银离子要从溶液本体中扩散到电极表面附近的电荷转移反应层才能进行反应,当这个步骤缓慢时称为“银离子要从溶液本体中扩散到电极表面附近的电荷转移反应层才能进行反应,当这个步骤缓慢时称为“液相传质步骤液相传质步骤(mass transfer process)”。(mass transfer process)”。?其次其次在电极表面某

    11、处析出的银在电极表面某处析出的银原子,要从析出地移到容易原子,要从析出地移到容易接收的地点,排列成晶体,接收的地点,排列成晶体,这个步骤缓慢时称为“这个步骤缓慢时称为“结晶化结晶化步骤步骤”(Crystallization process)”(Crystallization process)?再次,再次,溶液中的银离子可能在溶液中以配合离子形式存在,在配合离子靠近电极界面接受电子之前,会失去配合离子或形成配合松散状态,当这个步骤缓慢时称为“溶液中的银离子可能在溶液中以配合离子形式存在,在配合离子靠近电极界面接受电子之前,会失去配合离子或形成配合松散状态,当这个步骤缓慢时称为“先行化学反应先行化

    12、学反应”(preceding chemical reaction)或“”(preceding chemical reaction)或“前置转化反应前置转化反应”步骤。”步骤。?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接受电子后,还,在接受电子后,还可能经过几步反应才能变成银原可能经过几步反应才能变成银原子,当这个过程缓慢时称为“子,当这个过程缓慢时称为“后后续化学反应续化学反应”(following chemical reaction)步骤。”(following chemical reaction)步骤。?因此,电镀银的过程至少包括:因此,电镀银的过程至少包括:液相传质过程、先行转化过程、液相传质过程、先行转化

    13、过程、电荷转移过程、结晶化过程、后续转化过程等。电荷转移过程、结晶化过程、后续转化过程等。?在这些过程中,反应在这些过程中,反应速度最慢速度最慢,反应,反应活化能最大活化能最大的步骤决定了整个过程的反应速度,这个步骤被称为“的步骤决定了整个过程的反应速度,这个步骤被称为“速度控制步骤速度控制步骤”(rate determining process)。”(rate determining process)。?电化学过程一般都包括上述几个电化学过程一般都包括上述几个步骤,因此其速度由速度最慢步骤,因此其速度由速度最慢的控制步骤的速度决定。的控制步骤的速度决定。?从化学动力学可以知道,反应速度与标准

    14、活化能之间存在指数关系,即:从化学动力学可以知道,反应速度与标准活化能之间存在指数关系,即:?若两个单元步骤的标准活化能相差16kJmol若两个单元步骤的标准活化能相差16kJmol-1-1,则它们的反应速度相差800倍,此时活化能高的成为速度控制步骤。,则它们的反应速度相差800倍,此时活化能高的成为速度控制步骤。?若两个单元步骤的标准活化能相差不到4kJmol若两个单元步骤的标准活化能相差不到4kJmol-1-1,则它们的反应速度相差不到5倍,此时会同时成为速度控制步骤,这一情况成为,则它们的反应速度相差不到5倍,此时会同时成为速度控制步骤,这一情况成为混合控制混合控制。0/GRTv e电

    15、极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特征电极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服从异相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服从异相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规律界面电场对电极过程进行速度有重大影响;界面电场对电极过程进行速度有重大影响;电极过程是一个多步骤、连续进行的复杂过程;电极过程是一个多步骤、连续进行的复杂过程;5.4液相传质步骤的反应速度5.4液相传质步骤的反应速度?电极反应是在电极与电解质界面上进行的反应,因此只有距离电极表面很近的反应物,才能够与电极之间进行电子交换。电极反应是在电极与电解质界面上进行的反应,因此只有距离电极表面很近的反应物,才能够与电极之间进行电子交换。?反应物的位置一般是外亥姆霍兹平面(OHP),在此位置的反应物因为反

    16、应物的位置一般是外亥姆霍兹平面(OHP),在此位置的反应物因为反应而消耗,需要反应物从溶液深反应而消耗,需要反应物从溶液深处源源不断输送来补充。处源源不断输送来补充。?因此反应一旦发生,OHP平面上C因此反应一旦发生,OHP平面上Cs s的反应物浓度将低于溶液本身的浓度C的反应物浓度将低于溶液本身的浓度C0 0。液相传质的几种方式液相传质的几种方式?对流对流溶液中物质的粒子随流动的液体一起溶液中物质的粒子随流动的液体一起运动,此时液体与粒子之间没有相对的运动。运动,此时液体与粒子之间没有相对的运动。它包括它包括自然对流自然对流,如溶液各部分间的密度和温,如溶液各部分间的密度和温度存在差别,造成

    17、密度不一致;度存在差别,造成密度不一致;强制对流强制对流,如搅拌。,如搅拌。?对流主要是由于重力差和外力的存在对流主要是由于重力差和外力的存在造成的。造成的。?对流传输的可以是离子、分子或微粒;对流传输的可以是离子、分子或微粒;?对流是溶液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的运动,对流是溶液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的运动,溶剂和溶质间无相对运动;溶剂和溶质间无相对运动;对流的传质速度一般采用单位时间、单位截面积上通过的所研究的物质的量表示,称为该物质的流量()对流的传质速度一般采用单位时间、单位截面积上通过的所研究的物质的量表示,称为该物质的流量()x x=v=vx xc(5-7)c(5-7)物质在x方向的

    18、流量(molcm物质在x方向的流量(molcm-2-2ss-1-1)v vx x液体在x方向上的流速(cm液体在x方向上的流速(cm2 2ss-1-1)C研究物质的浓度(molcmC研究物质的浓度(molcm-2-2)在对流传质中,正、负离子随在对流传质中,正、负离子随液体一起运动,根据电中性的原液体一起运动,根据电中性的原理,它理,它不会引起净电流不会引起净电流。?电迁移当研究的粒子带有电荷(即为离子时),在电场的作用下引起离子的定向运动,这个过程称为电迁移。电迁移当研究的粒子带有电荷(即为离子时),在电场的作用下引起离子的定向运动,这个过程称为电迁移。?由于电迁移引起的流量为:由于电迁移引

    19、起的流量为:x x=E=Ex xu u0 0c=Itc=Iti i/ZF(5-8)/ZF(5-8)Exx方向上的电场强度(vcmExx方向上的电场强度(vcm-1-1)u ui i带电i离子的淌度(cm带电i离子的淌度(cm2 2ss-1-1vv-1-1)C Ci i带电i离子的浓度(molcm带电i离子的浓度(molcm-2-2)I电流I电流t ti i迁移系数迁移系数?电迁的推动力是电场,传输的是离子;电迁的推动力是电场,传输的是离子;?扩散在溶液中,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那么,即使在溶液完全静止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在这一组分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移的现象,这种传质的方式叫做扩散。扩散在溶液中

    20、,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那么,即使在溶液完全静止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在这一组分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移的现象,这种传质的方式叫做扩散。?扩散流量由菲克第一定律决定:扩散流量由菲克第一定律决定:x x=-D=-Di i(dc(dci i/dx)(5-9)/dx)(5-9)dcdci i/dx溶液中单位距离间的/dx溶液中单位距离间的浓度差,称为浓度梯度;浓度差,称为浓度梯度;D Di i扩散粒子i的扩散系数扩散粒子i的扩散系数(cm(cm2 2s s-1-1)?扩散的动力是浓度梯度,即化学位梯度,扩散传输的可以是离子、分子或微粒。扩散的动力是浓度梯度,即化学位梯度,扩散传输的可以是离子、分子或微粒。

    21、dc0cs扩散区对流区扩散区对流区C+C-sscx?电极反应初期,由于反应粒子浓度变化不大,浓度梯度较小,向电极表面扩散过来的反应粒子的数量远远小于电极反应消耗的数量,扩散发生的范围是离电极表面较近的区域内。电极反应初期,由于反应粒子浓度变化不大,浓度梯度较小,向电极表面扩散过来的反应粒子的数量远远小于电极反应消耗的数量,扩散发生的范围是离电极表面较近的区域内。?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由于扩散过来的反应粒子的数量小于电极反应的消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由于扩散过来的反应粒子的数量小于电极反应的消耗量,因此浓度梯度加大,发生浓耗量,因此浓度梯度加大,发生浓度差的范围不断扩大,这时,在发度差的范围不断扩

    22、大,这时,在发生扩散的液层(扩散层)中,反应生扩散的液层(扩散层)中,反应粒子的浓度随时间的不同和距离电粒子的浓度随时间的不同和距离电极表面的距离不同而不断变化。极表面的距离不同而不断变化。243110.5c/c00.200.40.60.81.0 x/mm10.1s;21s310s;4100s图图5-7 反应粒子的暂态浓度分布反应粒子的暂态浓度分布非稳态扩散和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和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反应粒子浓度随距离x和时间t不断变化的扩散过程,即非稳态扩散反应粒子浓度随距离x和时间t不断变化的扩散过程,即c ci i=f(x,t)=f(x,t),它是一种,它是一种不稳定不稳定的扩散传质过程。的

    23、扩散传质过程。稳态扩散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仅稳态扩散反应粒子在扩散层中的浓度分布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仅仅是距离的函数,即仅是距离的函数,即c ci i=f(x)=f(x)。它。它是一种是一种动态动态平衡,即扩散速度与平衡,即扩散速度与电极反应速度相等。电极反应速度相等。稳态扩散与非稳态扩散区别稳态扩散与非稳态扩散区别浓度是否为时间的函数;浓度是否为时间的函数;非稳态扩散的扩散范围不断扩大,没有确定的扩散层厚度;稳态扩散时,扩散层厚度不会改变;非稳态扩散的扩散范围不断扩大,没有确定的扩散层厚度;稳态扩散时,扩散层厚度不会改变;稳态扩散时,反应粒子在电极上稳态扩散时

    24、,反应粒子在电极上也会不断消耗,溶液本体中的反应也会不断消耗,溶液本体中的反应粒子也不断下降,因此稳态扩散也粒子也不断下降,因此稳态扩散也存在着非稳态的因素存在着非稳态的因素。液相传质基本方程液相传质基本方程?在实际的电化学装置中,上述三种液相在实际的电化学装置中,上述三种液相传质过程总是同时平行进行的,即总的传质过程总是同时平行进行的,即总的流量为:流量为:?这种由于液相传质步骤缓慢造成的极化这种由于液相传质步骤缓慢造成的极化称为称为“浓差极化浓差极化”。().(5 10)totaldiffusionconvectiontransferiixixiidcDv cE u cdx=+=+?在一定

    25、的条件下,起主要作用的往往只有1项或2项。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主要作用的往往只有1项或2项。?在离电极较远的地方,即使不搅拌溶液,溶液中对流速度比扩散和电迁移要大几个数量级,因而在离电极较远的地方,即使不搅拌溶液,溶液中对流速度比扩散和电迁移要大几个数量级,因而对流对流为主;但在电极表面附近液层中液体的对流速度很小,主要是为主;但在电极表面附近液层中液体的对流速度很小,主要是电迁移电迁移和和扩散扩散,如,如果这时候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果这时候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惰性电解质惰性电解质”,则电迁移的速”,则电迁移的速度可以忽略不计,只以度可以忽略不计,只以扩散扩散为主。为主。+lx图5-8理想稳态扩散

    26、过程的装置图5-8理想稳态扩散过程的装置理想稳态扩散的实现理想稳态扩散的实现扩散区对流区扩散区对流区0 xcc0icsi图图5-9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液层中反应粒子浓度分布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液层中反应粒子浓度分布理想稳态扩散的动力学定律理想稳态扩散的动力学定律?由上述的理想稳态扩散,根据第一菲克定律,Ag由上述的理想稳态扩散,根据第一菲克定律,Ag+的理想稳态扩散流量为的理想稳态扩散流量为?若扩散步骤为控制步骤,整个电极反应的速度就由扩散速度来决定,因此可以用电流密度来表示扩散速度。以若扩散步骤为控制步骤,整个电极反应的速度就由扩散速度来决定,因此可以用电流密度来表示

    27、扩散速度。以还原速度为正值还原速度为正值,则电流的方向与x轴的方向即流量相反,所以:,则电流的方向与x轴的方向即流量相反,所以:0sAgAgAgAgAgAgdccciDDdxl+=0().(5 11)sAgAgcAgAgcciFJFDl+=假设电极反应为:假设电极反应为:O+ne=R则稳态扩散的电流密度为:则稳态扩散的电流密度为:0().(5 12)siiiiccinFinFDl=在电解池通电前,在电解池通电前,i=0,ci0=cis当通电后,随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极表面反应粒子当通电后,随电流密度的增大,电极表面反应粒子cis的浓度下降,当的浓度下降,当cis=0时,反应粒子达到最大,扩散速度

    28、最大,此时扩散电流密度为:时,反应粒子达到最大,扩散速度最大,此时扩散电流密度为:0.(5 13)idicinFDl=jd称为称为极限扩散电流极限扩散电流密度,这时密度,这时的极化成为的极化成为完全完全浓差极化。浓差极化。真实条件下的稳态扩散真实条件下的稳态扩散?理想状态下的稳态扩散与真实状态下的稳态理想状态下的稳态扩散与真实状态下的稳态扩散的异同点:扩散的异同点:相同点相同点扩散层内以扩散作用为主的传质扩散层内以扩散作用为主的传质过程,具有类似的扩散动力学规律。过程,具有类似的扩散动力学规律。不同点不同点理想稳态扩散有确定的理想稳态扩散有确定的扩散层厚度,在真实体系里,由于扩散层厚度,在真实

    29、体系里,由于对流与扩散重叠,只能近似的求出对流与扩散重叠,只能近似的求出扩散层的有效厚度。扩散层的有效厚度。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现象及传质作用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现象及传质作用?假设电极是一个薄的平面电极,处于搅拌作用而产生的强制对流中。如果液流的方向与电极表面平行,并且流速不太大时,该液流属于层流,设冲击点为y假设电极是一个薄的平面电极,处于搅拌作用而产生的强制对流中。如果液流的方向与电极表面平行,并且流速不太大时,该液流属于层流,设冲击点为y0 0,液流的切向方向为u,液流的切向方向为u0 0。?电极表面附近的液体的流动受到电极表面附近的液体的流动受到电极的阻滞作用,故越靠近电极,电极的阻滞作

    30、用,故越靠近电极,流速越小,在电极表面即x=0,u=0。流速越小,在电极表面即x=0,u=0。而在远离电极的本体溶液中,液体而在远离电极的本体溶液中,液体流速是u流速是u0 0。Bu0图5-10 电极表面上切向液流速度的分布图5-10 电极表面上切向液流速度的分布?边界层边界层从u=0到u=u从u=0到u=u0 0所包含的液层,即靠近电极表面附近的液层称为边界层。厚度以所包含的液层,即靠近电极表面附近的液层称为边界层。厚度以B B表示。表示。?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可以得到:u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可以得到:u0 0液流的切向初速度;动力粘滞系数,又称为动力学粘度系数;y电极表面上某点距冲击点y液流的

    31、切向初速度;动力粘滞系数,又称为动力学粘度系数;y电极表面上某点距冲击点y0 0的距离。的距离。0.(5 14)Byu=粘度系数密度Bxyu0图5-11电极表面上边界层的厚度分布图5-11电极表面上边界层的厚度分布扩散层扩散层在紧靠电极表面附近有一层很薄的液层,在该液层中存在着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故存在着反应粒子的扩散作用。我们把这一液层称为“扩散层”,其厚度以表示。在紧靠电极表面附近有一层很薄的液层,在该液层中存在着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故存在着反应粒子的扩散作用。我们把这一液层称为“扩散层”,其厚度以表示。扩散层与边界层的关系如图5-12所示。扩散层与边界层的关系如图5-12所示。Bxy0y

    32、图5-12电极表面上边界层图5-12电极表面上边界层B B和扩散层厚度和扩散层厚度扩散层与边界层的区别扩散层与边界层的区别?扩散层包含在边界层之内;扩散层包含在边界层之内;?边界层边界层中存在着液流流速的速度梯度,可以实现中存在着液流流速的速度梯度,可以实现动量动量的传递,动量传递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动力粘度系数;的传递,动量传递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动力粘度系数;?扩散层扩散层中存在的是反应粒子的浓中存在的是反应粒子的浓度梯度,在此范围内实现的是度梯度,在此范围内实现的是物质物质的传递,物质传递的大小决定于反的传递,物质传递的大小决定于反应粒子的扩散系数D应粒子的扩散系数Di i。?在水溶液中,一般=

    33、10在水溶液中,一般=10-2-2cmcm2 2/s,而D/s,而Di i=10=10-5-5cmcm2 2/s,两者相差3个数量级,说明/s,两者相差3个数量级,说明动量的传递动量的传递比比物质的传递物质的传递容易的多,因此容易的多,因此B B比大的多。比大的多。?两者之间的近似关系为:两者之间的近似关系为:13111136220().(5 15).(5 16)iBiDDy u;扩散层的有效厚度扩散层的有效厚度?在边界层中的x处,完全靠切向在边界层中的x处,完全靠切向对流对流作用来实现传质过程,而在x处,即在扩散层内,主要靠作用来实现传质过程,而在x扩散在远离电极表面处,对流速度扩散速度,此时才能实现稳态扩散;速度,此时才能实现稳态扩散;?电迁移电迁移对扩散的影响有2方面,当正对扩散的影响有2方面,当正离子在阴极还原或负离子在阳极氧化,离子在阴极还原或负离子在阳极氧化,由于电迁移和扩散的


    注意事项

    本文(第5章电极反应速度1.pdf)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