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历史历史与社会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3293486       资源大小:29.9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历史历史与社会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1、禹。 这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商代甲骨文。 商朝。主要记载的是商王的占卜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比较成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称甲骨文。现代的汉字就是由它发展而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朝开始的。 (3)西周分封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 措施:把除王都周围地区(王畿)之外的地方封赐给亲属、功臣、贵族,建立诸侯国。 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血缘关系。 评价: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巩固和扩大了周朝的疆域。但是,它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崩溃,形成诸侯争霸。

    2、4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的特点。孔子和儒学。商鞅变法的意义。 (1)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的特点。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大发展。 奴隶制逐渐瓦解,各国纷纷改革,建立起新兴的封建制度。如商鞅变法。 出现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兵)。 (2)孔子和儒学。 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家:创立儒家学说,主张“仁”(爱人)和“礼”。以“德”教化人民。 教育家:广开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注意“因材施教”。 儒家思想后来在 汉时期被 改造,并提出“罢黜百

    3、家,独尊儒术”建议,得到汉武帝采纳,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直至清朝。 (3)商鞅变法的意义。 是战国时期最全面、最彻底的变法。 使秦国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5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秦朝。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造纸术。 (1)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秦朝。前221年。人物:嬴政(后称“始皇帝”)。都城:咸阳。 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奠定后来2000多年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皇帝制。中央:丞相等。地方: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

    4、度量衡。) (2)汉武帝的“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上:用“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监察制度。 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推行儒学教育,以 作为统治国家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延续2000多年。 (3)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为 的开通打下基础。 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一条从 向西,通往中亚、西亚,直达 的交通大道,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可由此运到古罗马(欧洲)。这就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繁荣(如敦煌)。是东西方文化交

    5、通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4)造纸术。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造纸术。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之一。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对峙。赤壁之战。北魏孝文帝。 (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对峙。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争战。 从东汉末到隋朝统一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 (2)赤壁之战。 208年(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孙权联军大战于赤壁。结果,孙刘以少胜多,曹军大败。 意义: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3)北魏孝

    6、文帝。 鲜卑族。实行汉化改革。如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改用汉姓。是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各民族(不仅仅是汉族)共同创造的。 7隋朝结束南北对峙局面。大运河。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唐朝的繁盛。雕版印刷术。 (1)隋朝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大统一。 (2)大运河。(注意地图) 开凿时间:隋朝,隋炀帝。 一个中心:洛阳。 两个端点:东北:涿郡(今北京),东南:余杭(今杭州)。(所以,现在称京杭大运河。) 四段运河: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作用: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7、与发展。(现在仍有此作用,且是南水北调线路之一) 变化:后来,许多朝代对运河进行疏浚、改造,使运河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3)科举制。 是从隋朝开始至清朝废除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以进士科为主。有利于选拔人才,使有才能的人加入到统治者行列中来。打击了贵族特权势力,提供了相对公平和平等的竞争机会。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发展成“八股取士”。题目来自“ ”、“ ”,考试格式为 文,不准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4)三省六部制。(注意教材P.91的图示) 是隋朝开始、唐朝沿用和完善的中央官僚机构。 三省:尚书省(执行)、中书省(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

    8、 六部:指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 作用:分工合作,互相牵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5)唐朝的繁盛。 政治:唐太宗贞观时期沿用并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开创帝国新政,出现“贞观之治”。经过武则天时期的发展,唐玄宗达到鼎盛,出现“开元盛世”(唐朝的顶峰)。 经济:农业发展,出现曲辕犁、筒车等新农具(注意P.92图片);手工业发达,如丝绸、瓷器(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中外经济文化方面交流频繁,都城长安是各国交流中心,是国际性大都市。注意杜甫的忆昔 文化:诗歌繁盛时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6)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 8北宋、辽、西夏对峙

    9、。南宋与金的对峙。元的统一。宋元科技与海上贸易。 (1)北宋、辽、西夏对峙。 北宋实现了中国局部的统一,澶渊之盟带来与辽(契丹族)的和平局面。同时通过议和的手段与西夏(党项族)和平对峙。 (2)南宋与金的对峙。 金政权(在东北兴起的女真族建立)灭辽和北宋,宋王室南迁,史称南宋。南宋岳飞抗金,金与南宋形成对峙。 两宋(北宋、南宋)时期的中国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相互的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 (3)元的统一。(元朝是自唐朝以后又一个大统一时期。)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建立者是忽必烈。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1276年,元灭南宋,不久中国统一。 (4)宋元科技与海上贸易。

    10、 火药:火药武器有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 印刷术。这克服了雕版印刷的缺点,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指南针: 时期,中国已发明了指南仪器。宋朝时,制成指南针,又叫 针,并用于航海。 元代的棉纺织技术:元代妇女 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棉纺织的先进技术,后她把技术传到家乡,促进了内地的棉纺技术。 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 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发达。 是元朝时期国际性的海港。海外贸易的范围也远及朝鲜、日本,阿拉伯和东非地区。出口的主要商品除了原有的丝绸外,还有 。 9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清朝的疆域和闭关自守。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 (1)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明太祖废除丞相,把权力分

    11、给六部。 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称厂卫。不经法律程序,专管监视、审讯等。 实行“八股取士”,控制思想。 (2)清朝的疆域。 清代奠定了我国现在疆域的基础。东北、北部、西北部与现在疆域的差异。清朝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活动。加强了对x藏的管辖。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3)清朝的闭关自守。 这是清朝的对外政策。是落后的政策,造成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为后来近代受辱埋下祸根。 (4)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明清时期都实行,严重束缚知识分子思想。 “文字狱”:清朝特别严重,主要是打击反清思想。严重钳制了思想,使人们不敢过问政治。 10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

    12、内容和影响。洋务运动的主张和代表人物。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性质: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英国的目的:为了保护鸦片贸易和打开中国的市场。 结果:中国战败。 (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开放五口(广州、上海等)通商。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 影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从独立自主的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3)洋务运动的主张和代表人物。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和军事技术(不含制度和文化),实现富国强兵。 代表人物:李鸿章,奕D等。 1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影响。维新运动

    13、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主要领导人。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1)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国力增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894年(甲午年)至1895年。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惨败。 (2)马关条约的影响:4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战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3)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等。 (4)戊戌变法。 年,在维新派鼓动下, 皇帝颁布诏书变法。这一年是旧历“戊戌”年,所以称为“戊戌变法”。由于 发动政变而失败。

    14、 (5)同盟会的成立。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领导人是 。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 ”,后来被孙中山概括为 、 、 的三民主义。它成为 革命的指导思想。 (6)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主要领导人。1911年10月10日。 主要领导人:孙中山。 (7)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湖北省武昌。清朝统治瓦解。史称“辛亥革命”。 (8)中华民国成立。 年1月1日(元旦), 在 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1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要代表人物。五四运动的时间、口号和历史意义。 (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要代表人物。 口号:“民主”,“科学” 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 (2)五四运动的时间、口

    15、号和历史意义。 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体现“反帝爱国”精神 历史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 舞台。拉开了 革命的序幕。 1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的破裂。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九一八事变。长征和遵义会议。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 时间:1921年7月。上海。 ( 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2)第一次国共合作。 合作形成:1924年。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 、 。 国共合作创办了 军校。该军校位于 省。 (3)北伐战争。 年, 军从 出发北伐。 叶挺领导的以 为主的独立团为

    16、赢得了“铁军”称号。(“铁军”是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不是指叶挺独立团。) 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在北伐进行过程中, 年 月 日, (人名)在 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随着国民党与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5)南昌起义。 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在 省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也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与此相关。 (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9月, 率领部队来到 省和 省交界的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 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 革命道路。 (7)九一八事变。 年9月18日,日本 军进攻驻

    17、在 的东北军。后来很快占领东北全境。 (8)长征和遵义会议。 长征: 由于第 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历时2年,从 年到 年。胜利的标志是几路红军在 省会师。 遵义会议: 年1月。 省的遵义。 意义:确立了 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基本结束了国共的内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3)七七事变。 年7月

    18、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故也称卢沟桥事变。这标志着 全面爆发。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形成,以 为基础。中共的军队改编为 军和 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胜利:19 年 月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 次完全胜利,显示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力量。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 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5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的名称。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覆灭。 (1)重庆谈判。 时间、地点:1945年8月,重庆。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等赴重庆与 谈判。 目的:

    19、国民党为拖延时间准备内战,共产党为人民争取和平民主。 成果:签订“ 协定”。 (2)全面内战的爆发。19 年6月, 进攻解放区。这标志着国共全面内战爆发。 (3)三大战役的名称。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是国共两党军队的“主力决战”。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全国解放奠定基础。 (4)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覆灭。 年 月,人民解放军横渡 江,迅速占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 。这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覆灭。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完成了新中国成立的准备工作。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 广场

    20、举行。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2)土地改革。 19 年底,在农村进行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得到了土地,废除了 制度。 (3)抗美援朝。1950年至1953年。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赢得胜利,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17三大改造及其意义。“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两弹一星”。 (1)三大改造及其意义。 三大改造:1953年至 年底,国家完成了对 、 和 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时期。 (2)“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1958年。 表现:片面追求“高速度”和“高公有化”程度。工业

    21、上“大炼钢铁”,农业上提出不切实际的粮食生产指标。农村大办“人民公社”。严重破坏了我国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3)“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是指:以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为代表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 成就列举: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人造卫星“ ”发射成功。 “两弹元勋”:邓稼先。 继承“两弹一星”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18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和实质。1966年至1976年,长达10年。 原因:毛泽东错误发动。 实质:不是革命,而是动乱。

    22、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意义。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1)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底。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决定实行对内 ,对外 。形成了 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2)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对内改革: 从 开始,推广到 。 在农村:实行 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城市:改变了原来僵化的经济体制,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对外开放: 从 开始。第一步是建立 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福建省)。 发展外贸,吸收外资,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

    23、经验。 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 20“一国两制”的提出。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 (1)“一国两制”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 (人名)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一国两制”的含义:一个国家是前提,两种制度是表现。即在 原则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和澳门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百年国耻得以洗雪,也是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重要一步。但尚未完全统一(台湾问题)。中国历史与文化配套练习(单项选择)1下列原始人类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有: 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 A B C D 2下列原

    24、始人类位于长江流域的有: 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 A B C D 3我国境内最早使用打制石器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下列关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半坡人能种粟,河姆渡人种水稻 B半坡人的房屋为干栏式,河姆渡人为半地穴式,这种差异是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的 C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至少处于新石器时代 D他们都会制造陶器 5传说中被称为神农氏的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6下列关于禅让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B是黄帝时期开始,在尧舜禹时期得到完善的政治制度 C可以与现代民主制度相媲美 D后来被禹破坏 7有关

    25、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建立者、建立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 禹 前19世纪 B夏 禹 前21世纪 C商 禹 前21世纪 D夏 禹 前22世纪 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 A半坡人时期 B黄帝 C夏朝 D商朝 9关于“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是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 B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等级制度为特征的制度 C周王是该制度的核心 D有利于加强周朝的统治和中央集权 10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我国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时期 是从分裂逐渐趋向统一的时期 是周王室衰微,群雄并起的时期 是生产力水平倒退的时期 A B C D 11春秋五霸中,第一霸是 A齐桓

    26、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12战国七雄国,最靠近今广东省的是 A秦国 B楚国 C晋国 D齐国 13春秋战国时期,完成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主要方式是 A战争 B争霸 C改革 D会盟 14下列关于儒家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春秋,在西汉时期开始居于正统 B创始人是孔子,其学说后来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孔子应该被批判 C孔子儒学的核心是“仁”,具有积极意义 D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对今天有借鉴意义 15为结束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商鞅改革 B管仲改革 C凯末尔改革 D罗斯福新政 16关于秦朝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B是我国第一个

    27、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 C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分裂局面 D十分短暂,在历史上的价值不大 17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 B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 C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 D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18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汉朝开通的连接中国直至欧洲的通商大道 B是张骞开通的 C这条商路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 D这条商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20隋朝统一以前,中国曾有一个分裂

    28、时期,这个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三国至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辽宋夏金并立 21三国时期是许多中国人很熟悉的时期。下列对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官渡之战 魏蜀吴之间的战争 B火烧赤壁 以少胜多的战役 C赤壁之战 曹操和孙权刘备之战 D火烧赤壁 北方失败的战役 22对孝文帝的说法,比较贴切的是 A匈奴族政治家,与汉朝长期作战 B蒙古族政治家,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C鲜卑族政治家,汉化改革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D契丹族政治家,汉化改革导致自身民族消亡 23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4隋朝统一结束的分裂局面是 A三国 B东晋十六国 C南北朝 D五代

    29、十国 25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南北交通的一条动脉。下列对它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始建于隋朝,共有四段 B始建于隋朝,最南边的一段是邗沟 C始建于隋炀帝,连接了五大水系 D始建于隋炀帝,现在有利于南水北调 2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一项著名的制度,下列对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隋朝开创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B隋唐以进士科为主,能使有才学者加入统治者行列 C对贵族特权有所打击,使社会竞争相对公平 D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不再搞科举制度 27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中,负责决策的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六部 28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是在隋朝制度基础上的发展完善 B分化了丞相的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 C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D门下省的六部能够增强行政效能 29“贞观之治”时期是指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汉武帝时期 30唐朝农业发展的最典型成就是 使用铁农具 使用牛耕 产生曲辕犁 出现筒车 A B C D 31唐朝时期,最能在经济文化上对亚洲产生重大影响的城市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历史历史与社会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