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高效升级卷1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docx

    • 资源ID:3288472       资源大小:129.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高效升级卷1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docx

    1、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高效升级卷1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专题高效升级卷1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图甲和图乙是我国某县2010年农业发展的部分基本数据。读图完成第12题。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10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2.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果蔬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A.粮食

    2、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我国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读“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关于“七大主产区”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东北平原降水较少,生长季节较短华南主产区纬度低,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黄淮海平原主产棉花、冬小麦等农作物汾渭平原水热条件优越,将建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A. B. C. D.4.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季风气候东北平原:黑土退化过度农垦汾渭平原: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A

    3、. B. C. D.读“某区域地图”(图甲)及“某国家首都内罗毕的气候特征图”(图乙),完成第56题。图甲 图乙5.内罗毕周围地区适宜种植园艺作物,传统园艺作物以茶叶和咖啡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B.地处低纬,地势较高,气候全年温暖,年温差小C.河流众多,流量稳定,灌溉水源充足D.地处低纬,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6.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园艺作物以花卉为主,并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东临印度洋,海洋运输便利,便于花卉销售到国外市场B.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国内花卉市场需求量大C.花卉种植历史悠久

    4、,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D.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政策支持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几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不稳定,右图为“20092010年四省区大豆种收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第78题。7.依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蒙古的大豆亩产在降低B.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C.辽宁省的大豆播种面积最小,是因为热量条件差D.内蒙古大豆的单产增幅最大,是因为荒漠化治理成果显著8.受产销收益的影响,东北地区减少的大豆播种区域最可能改种的作物是()。A.冬小麦 B.棉花 C.油菜 D.玉米9.(2011福建宁德质检)读“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单位:

    5、%),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年份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其他195415.938.29.135.61.2198641.634.36.915.31.9200551.231.63.911.41.9A.河流径流量减小,季节变化减小 B.森林面积减小,土地荒漠化严重C.耕地面积扩大,土壤质量提高 D.湿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2011福建泉州质检)2011年1月1日,美国气象局报道:几天前一场暴雪袭击了纽约地区,为纽约带来了3040厘米的降雪。本周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向东到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再到五大湖区,以及东部地区,都陆续出现了大规模的暴风雪。据此并结合右图,完成

    6、第1011题。10.导致美国西海岸暴风雪灾害影响较小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地形C.海陆 D.洋流11.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农业种植者一直在变换主要农作物种类。美国农业部表示,美国的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等)2011年种植面积增长4%。该情况体现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B.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为主C.市场导向性强D.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2011福建南平质检)右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第1213题。12.16501780年该区域()。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13.进入20世纪后

    7、,该区域()。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2011福建泉州质检)读右图,完成第1415题。14.图示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林业C.乳畜业D.商品谷物农业15.造成图示区域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良种培育市场需求B.气候变湿劳动力增加C.气候变暖市场需求D.水利完善耕地扩大二、综合题(共40分)16.(15分)马铃薯的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右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马铃薯适应性强,在不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8、下,也可以种植并获得一定的产量。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与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1)指出马铃薯优势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结合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析其形成原因。(2)结合表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马铃薯的生产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任选其一完成表2内容。表1甲、乙两地马铃薯生产情况比较平均亩产/kg本地消费率/%农业人口/人薯田面积/亩机耕地比重/%生产组织甲地1 31291 7907 64096%1个合作农场乙地878566 2104 20011%1 470个独立农户表2生产特点形成条件单产(高或低)气候、土壤、农业技术、某超市连锁企业与乙地签订投资协议,帮助其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培训种

    9、植技术,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马铃薯及其加工品按合同价格收购,不受市场波动影响。(3)简述该协议的实施对乙地区域发展的影响。1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海拔800米处15月气温变化示意(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18.(2011福建厦门质检)(15分)读右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位于R河流域的甲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人口约1.8亿,小麦是该国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

    10、近几十年来在R河下游沿岸广泛种植水稻。R河下游为地上河,几乎年年河水泛滥,2010年尤其严重。(1)分析R河下游沿岸广泛种植水稻的原因(2)分析R河下游地上河对沿岸种植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3)说出R河下游河水最容易泛滥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1.C2.B解析:由图中可看出2010年该县的农产品产值构成中,花卉占20%,果蔬占60%,粮食占20%,以商品农业为主,因此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结合图乙可看出今后的土地规划中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34.3.B4.B解析:第3题,东北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适合作物生长的季节较短;华南地区纬度低,积温高,作物可一

    11、年三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冬小麦和棉花的主产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位于东北平原。第4题,河套平原属灌溉农业区,水资源利用不当易带来土地盐碱化;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有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易出现水旱灾害;东北平原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黑土退化。56.5.B6.D解析:第5题,该区域地处东非高原,种植园艺作物的有利条件是地处低纬,地势较高,气候全年温暖,年温差小。第6题,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土地、劳动力成本低,加上政策的支持,因此大量的花卉出口到欧美市场。78.7.B8.D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第8题,因东北气温较低,生长期短,冬小麦、棉花和油菜不

    12、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9.D解析:林地、草地、湿地减少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质量下降,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10.B11.C1213.12.B13.D解析:第12题,16501780年耕地面积迅速增加,说明经历了移民开垦。第13题,20世纪以后,该区域次生林地、草地和灌丛地面积增加,耕地减少,说明实行了退耕还林。1415.14.D15.C解析:第14题,黑龙江省地广人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第15题,水稻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北移,这主要是受全球变暖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二、综合题16.答案:(1)类型:滑坡、泥石流。原因: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或第二、三级阶梯附近,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

    13、;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强度大;地处种植区与牧区、林区的过渡地带,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导致天然植被破坏严重。(2)表2:甲:生产特点形成条件单产高(产量高)较湿润、肥沃、技术先进商品率高人均耕地多、地形平坦(靠近市场、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大规模经营乙:生产特点形成条件单产低(产量低)较干旱、较贫瘠、技术落后商品率低人均耕地少、地势起伏大机械化程度低小农经营(3)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多种经营、深度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饲料和肥料压力,保护了环境。17.答案:(1)有开阔的谷地;有河流灌溉系统;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

    14、农业;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谷地边缘(灌溉条件较差)区域可以发展畜牧业(农牧业)。(2)突出变化: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约15%20%);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 ;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 以上。主要影响: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18.答案:(1)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地形平坦;人口数量大,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水稻单产高。(2)易决口泛滥,带来洪灾;河流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偏高,在强烈蒸发下,易出现土地盐碱化。(3)夏季;夏季,R河上游处于雨季,降水丰富,且高山冰雪融水量大。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高效升级卷1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