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单元第六单元教案.docx

    • 资源ID:3277253       资源大小:31.4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单元第六单元教案.docx

    1、第一单元第六单元教案第一单元与你同行教案课题:希望与你同行 课型 综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聆听、演唱、讨论、创编等活动中体会作品的情感、氛围、学习用好些统一的声音准确塑造音乐形象。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氛围,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感情,建立起新的友谊。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学唱和欣赏的过程中尝试用创编舞蹈的方法,更进一步地理解音乐和喜爱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形象,并尝试用声音来塑造形象。难点:声音既要有感情又要有控制。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 教授法,讲授竖笛吹奏法。通过学生查找

    2、资料、自我介绍的方法,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学科教师用书。布置作业:将吹奏练习2练熟;并复习音乐基础。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 学生通过自我介绍,更激发了学习兴趣。并减少了老师一味灌输的乏味感。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二、新课教学:1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合唱曲校园多美好它是一首用音乐描绘美好校园的歌曲。在整首歌曲中,呈现出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它的作曲家施光南,但并没有

    3、具体介绍到,而是把对作曲家的了解作为一项作业,要求同学们课下自己搜集资料,留到这节课上来介绍。接下来,就请有准备的同学上台介绍,你所搜集到的有关施光南的材料。生:师:四川重庆人。自幼喜受音乐,学生时代曾模仿各地民歌风格写了不少歌曲。后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广的有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您在哪里、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台湾当归谣等。在1980年中央电台和歌曲编辑部举办的“听众喜受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他有三首作品获奖。其他如

    4、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小提琴独奏曲瑞丽江边、电影幽灵的配音等也有一定影响。除此,还创作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伤逝的音乐。出版有施光南歌曲选等。可惜英年早逝,悄然倒在钢琴上。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他的作品题材噶,形式丰富,射干能动活泼,热情瑰丽,极富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他努力用民族化的作曲方式表达当代中国人的心声。2竖笛练习:师:练习吹奏练习2,注意节奏型:生:练习。请同学起来做吹奏练习。3乐理知识音符的记录(附后):4复习我们一起来要求:注意切分节奏,跟琴学唱,创编动作。三、布置作业: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四、下

    5、课礼仪: 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教案课题 龙的传人 课型 综合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河山、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演唱和欣赏的活动中表达爱国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学唱龙的传人(2)让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理解音名和唱名的概念。(3)理解拍号的含义,懂得如何数节拍以及节拍之间的强弱关系。(4)感受小调式旋律的色彩。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 1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

    6、插图和照片,教师还提供相应的图片故事,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材料,产生对祖国的爱,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2采用一些艺术形式,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唱歌比赛等,使学生受到乐曲情感的感染,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3. 实践能力的培养乐器进入课堂,将竖笛与欣赏相结合,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简单的乐器演奏世界名曲欢乐颂。4.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竖笛。布置作业 1、竖笛复习:C大调音阶、欢乐颂第一声部、找朋友、勇敢的鄂伦春2、查找有关西洋管弦乐队、西洋乐器的相关知识(包括乐器的分组、乐器的性能、音色、特点等)。3、分组讨论龙的传人的演唱形式。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 1、用提问

    7、形式,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展开联想,主动思考问题,较深刻地了解本歌曲的内涵。 2、运用实物或学生身边的东西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得更加明确学习兴趣增加。3、乐曲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学生的唱歌兴趣浓厚,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加深。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在课前5分钟播放流行音乐FALSH版龙的传人)吸引走进教室的学生,预先给他们一个总体印象。一、 复习: 竖笛吹奏复习: 让学生用竖笛吹奏C大调音阶与欢乐颂、找朋友、勇敢的鄂伦春。对学生的吹奏进行适当的评价(表扬或批评),然后导入本堂课第一个知

    8、识点:如何识别音符的唱名和音名(二者的简单概念)。二、新课教学: (一)乐理知识的讲解1. 音名和唱名问题一:什么是音符的音名和唱名?(请学生打开课本NO.5页)师:钢琴一共有88个键,白键52,黑键36,在两个黑键为一组的左边的这个白键我们称呼它为C,从C开始,用七个英文字母表示,排列顺序往下依次为C、D、E、F、G、A、B,它们在钢琴键盘上是循环使用的。这就是音符的音名。问题二:如果用唱的话,应该怎么唱呢?就唱成“do、re、 mi、 fa 、sol 、la 、si 、do”,这就是C、D、E、F、G、A、B这几个音的唱名。2. 节拍(请学生翻开课本第13页)师:接下来再学一个新的乐理知识

    9、拍子。什么是节拍? 师:在乐曲中强弱拍的循环出现而形成的节奏规律称为节拍。最常用的节拍分为哪几种?(2/4、 4/4 、3/4 、6/8)。每一小节只有一个重拍。2/4 四二拍 强 弱一般多用在较为庄严的进行曲,如国歌等4/4 四四拍 强 弱 次强 弱一般多用在较为抒情、缓慢的乐曲里面。3/4 四三拍 强 弱 弱一般多用在比较活泼欢快的舞曲性质的乐曲上。3/8 八三拍 强 弱 弱6/8 八六拍 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二)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 “课文”中的图片并朗诵图下文字。)“龙”指的是什么?(长城)师: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腾飞的

    10、巨龙,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切入本课正题)龙的来历:师:史书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一个氏族,都拜一种动物,如牛、马、虎、鹿、蛇等,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后来,有个强大的氏族,把其他氏族都吞并了,就把各个氏族的动物标志挤凑在一起,虚构出一个最凶猛的动物形象,这就是所谓“龙”的来历。龙是形象:师:龙的形象是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口角旁有须髯,颔下有珠,他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兴云作雨,降伏妖魔,是英勇、权威和尊贵的象征。为此又被历代皇室所御用,帝王自称为“真龙天子”,以取得臣民的信奉。但现在中国民间仍把龙看作是神圣

    11、、吉祥、吉庆之物。龙以它英勇、尊贵、威武的象征,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中。(三)学唱新歌龙的传人。欣赏MP3范唱学唱歌曲龙的传人A轻声地唱,让学生将歌曲旋律与歌词配上。B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含义,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体会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C曲式分析这首龙的传人根据旋律情绪的变化可以分为几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两句,海外华人思念祖国,思念自己的家乡。龙的传人充分感受了身为龙的传人的华夏游子那种对祖国母亲的无比思念与眷念的感情。 D分组讨论本歌曲演唱的形式,共同实施讨论后的方案,四个小组进行比赛。钢琴伴奏,令学生再一次合唱或分小组唱,令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总结本堂课上讲

    12、的所有乐理知识。三总结: 歌颂祖国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散文、音乐等。本堂课所学的龙的传人充分感受了身为龙的传人的华夏游子那种对祖国母亲的无比思念与眷念的感情。复习作为一个切入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引导学生复习旧的知识,检查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结合课本的键盘图来讲解,师生互动,有问有答,并且让学生下课后到教室的钢琴上来看看,用实物来巩固学生的记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要记住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和六拍子的强弱规律。结合课本,借用播放幻灯图片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比喻的思维展开想象。可以请学生起来回答并对回答接近准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结合课外景象,借用实际景物和提问的

    13、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小故事和学生身边的东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学会唱龙的传人,并且能够体会到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在情感。能够根据乐曲的情绪变化来对乐曲进行曲式分析。利用分组讨论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唱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为学生理顺本堂课讲过的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点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第三单元故乡的云教案 课题 故乡的云 课型 综合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一组中外作品的演唱和欣赏,感受作品流露出的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结合具体作品初步理解节奏和旋律是音乐表现的两的要

    14、素。练习竖笛吹奏,能在连贯的乐句中较准确地吹出re、fa、mi三个音。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作品初步理解节奏和旋律是音乐表现的两的要素。难点:情感体验思乡之情。通过一组中外作品的演唱和欣赏,感受作品流露出的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 (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 采用讲授、视唱、欣赏法,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思乡之情。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学科教师用书。布置作业: 复习歌曲故乡的亲人;课下练习竖笛吹奏,学吹雪绒花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 学生通过科学的练声法学唱歌曲,感觉有所

    15、收效,学习兴趣提高。再通过比照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音乐感受能力有所进步。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二、新课教学:1揭题: 师:今天我们将开始学习第三单元“故乡的云”。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学唱一首老歌故乡的亲人。2歌曲故乡的亲人:(1)欣赏。(2)跟琴学唱。(3)作品分析: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时,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本曲的歌词也是作者自己填写的。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这是因为福斯特自幼喜爱音乐,常随黑人保姆

    16、到教堂听黑人唱赞美歌,这些黑人的宗教歌曲给予他很深印象的缘故。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四段歌词带有起、承、转、合的意图。第一乐段比较平稳,第二乐段的首句情绪激昂,出现高潮,接着重复了第一乐段的旋律,感情逐步平静。全歌旋律朴实、优美,节奏平稳,具有浓郁的赞美诗风格。(4)歌词“斯瓦尼”的由来:1851年某天,福斯特来到他兄弟的办公室问他,有哪条南方河流的名字叫起来好听,想要用它写到一首新的歌曲里面去,他的兄弟说雅索不错,他说那个名字已经使用过了;然后他的兄弟又建议“帕地”,他回答说他不想要这个名字。于是他的兄弟走到书桌前取下一本地图集,打开美国的地图,瞧了半天,他的兄弟手指停留在“斯瓦尼”

    17、上,那是一条在佛罗里达流入墨西哥湾的小河流,他高兴地记下了这个名字。这样这首“我的故乡在斯瓦尼河畔”美丽的歌曲就诞生了。 指导重点在思念之情的表现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5)作曲家介绍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18251864)于1826年7月4日生于宾夕法尼亚。他家里人曾想劝阻他打消对音乐的兴趣,他曾在辛辛那提他哥哥的商店里当了几年记帐员。但福斯特的音乐天才是压制不住的,他创作了大约二百首歌。由于受当时流行的化装黑人乐队表演及黑人民歌的影响,福斯特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其个最著名的是哦,苏珊娜!、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老家、金发的珍妮姑

    18、娘、坎普敦赛跑、老黑奴及美丽的梦中人。尽管福斯特的许多歌很快就流行了,但他不通生意,常被歌曲出版商占了便宜。如果他早听父母的劝告,他就能谈判到更优厚的版税,并保护他的著作权。(6)作品特点:他的作品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练,音调吸收源自古非洲文化及欧洲赞美歌的黑人民歌的养料,于真挚纯朴中含感伤色彩。这种情绪既是对黑奴命运的同情,又是他孤身异地生活的切身感受。(7)乐理知识复习: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休止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8)乐曲复习(9)噢,苏珊娜由作者自撰歌词的噢, 苏珊娜完成于1847年。同年9月11日在匹兹堡的“雄鹰沙龙”上首次演出后

    19、,便逐渐风靡全国。翌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后,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着这支生动、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10)老黑奴这是福斯特1860年离开家乡彼得斯伯格去纽约之前写的最后一首歌。写这首歌的时候,福斯特一生热爱着的家乡和亲人,几乎都一去不复返了。可敬的父亲这时已经去世了,两个姊妹也已出嫁,远离了家乡,两个兄弟也相继故去,剩下的另一个弟兄摩利逊也已结婚,而且住到了克利夫兰。事实上,除了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之外,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留在家乡彼得斯堡。此后又遭遇家庭婚变的悲剧,被迫孑然孤身流落到纽约,贫困潦倒,不久就孤寂地死去。1864年当他离开

    20、人世的时候只有三十七岁。妻子琼家的一个老黑奴去世了。作者福斯特与这个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老黑奴的去世使作者深感悲痛。这首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写的,旋律优美、亲切而又哀婉动人。显然,作者写作本曲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以外,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叹。这里选用的是轻音乐的改编版。(11)噢,苏珊娜与老黑奴,哪一部与课本上的歌曲故乡的亲人风格一致?为什么?生:师:引导从节奏、情绪、旋律等方面考虑。 三、布置作业:1复习歌曲故乡的亲人;2课下练习竖笛吹奏,学吹雪绒花四、下课礼仪。 第四单元茉莉芬芳教案课题 茉莉芬芳 课型 综合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情感目标:通过不

    21、同风格的茉莉花音乐的对比欣赏,感受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从而更加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2、认知目标:了解茉莉花音乐及其相关文化,了解二胡的音色特点和丰富的表现力3、技能目标:通过律动、歌唱、乐器等方式,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与喜爱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茉莉花和茉莉花音乐的美,并了解其相关文化。难点:学生能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和喜爱之情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 教授法,讲授竖笛吹奏法。通过学生查找资料、自我介绍的方法,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学科教师用书。布置作业

    22、 将吹奏练习2练熟;并复习音乐基础。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 学生通过自我介绍,更激发了学习兴趣。并减少了老师一味灌输的乏味感。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老师教音乐,还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古国有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她虽貌若天仙,但也残酷无情。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的人,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的,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这天,刽(gui)子手

    23、们又在磨刀了,原来,有个鞑靼(dada)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非要娶到她,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朵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帮起了她的忙,说如果在天亮之前图兰朵能猜到他的名字的话,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的人一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们的祈祷乐响起了(交响乐茉莉花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动了这位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了,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二 、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师: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有谁能哼唱两句

    24、给大家听听? 生:举手回答。 师:早在一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了,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连贯成一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师:这民族歌曲啊,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 生:答 师: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好吗?(播放二胡茉莉花) 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的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被这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啊? 师:再放一

    25、遍 3.原版茉莉花 师:同学们,还有一首原版茉莉花你们听过吗?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 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 回答问题 师: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怎么样?(喷洒空气清新剂)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有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一起来看看(播放四幅图片) 师:简介:茉莉花位复辨小白花,清香四溢,小巧玲珑,素洁高雅。该花原产印度 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自明代起,扬州首次引进少批种植。) 4.新版茉莉花 师: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

    26、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屏幕出现两首歌的第一句旋律) 生:进行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师: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了,可以说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了。(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童声合唱) 5.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师: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不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其它用途吗?(泡茶 入药 制成工艺品等) 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新鲜的茉莉花茶,我们一起来尝尝。 请几位同学尝尝,说说茶的味道如何?先闻一闻(有股茉莉花的清香),刚进口怎么样?(有点苦)再喝一口呢?(还是苦)那么闭上眼睛,吸一口气,再感觉一下口中的味道(苦后是一阵清香)是的,苦后方觉甘甜,这也是我

    27、们人生的一个哲理。 6.学唱茉莉花 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 品茶 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啊,高兴时必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7.欣赏茉莉花(竖笛合奏) 师:除了大人们在各种场合采用各种形式表现茉莉花外,我相信同学们也会不甘示弱吧,你们打算用什么来演绎茉莉花? 听竖笛合奏茉莉花。 三、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们?(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师:是呀,老师也想说一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将这首佳作永远地创唱下去 四、尾声: 2006年10月12日,我国著名歌唱家

    28、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独唱音乐会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了全场来自世界各国观众热烈的掌声,位她伴唱、伴奏的人很多是外国人。 第五单元奥林匹克风教案课题 奥林匹克风 课型 综合课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聆听、演唱、讨论、创编等活动中体会作品的情感、氛围、学习用好些统一的声音准确塑造音乐形象。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氛围,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感情,建立起新的友谊。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难点:全体积极参与演唱与创造活动。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

    29、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 教授法,讲授竖笛吹奏法。通过学生查找资料、自我介绍的方法,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学科教师用书。布置作业:将吹奏练习2练熟;并复习音乐基础。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 学生通过自我介绍,更激发了学习兴趣。并减少了老师一味灌输的乏味感。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一)学生在奥林匹克号角音乐声中进入课堂。(VCD) 师:刚才的这首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奏响的管弦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回答

    30、) 师:旋律表现出令人振奋的情绪,它号召人们以满腔的激情投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去,并在奥运精神鼓舞下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二)组织教学: 1、导入:播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挽手(VCD). 师问: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全部听懂歌唱者的语言(学生刚入学不久),但是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通过画面你看到了什么?通过歌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这是第24届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挽手,它体现了全世界人民不分国籍,不分肤色“手拉手”促进团结与和平的共同心声。 附:手挽手歌词,师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在国际舞台上空,虽不时还弥漫着硝烟,但和平、友谊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共同的心声。请同学们一起跟随音乐,手拉着手用中文演唱这首歌曲,共同感受团结的力量。 (播一段歌曲) 情境:刚开始部分同学表现有些扭捏,特别是男女同学间手拉手。但看着画面、随着音乐,大部分同学渐入状态,音乐的力量真是不可估摸。 2、师插语:在历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们都有很出色的表现,过去的辉煌我们暂不论,让我们瞩目今天,一起回顾中国运动员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精彩瞬间: (播获金画面,同时提示学生大声地说出这些世界冠军的姓名。) 情境:当学生再次观看到我国夺金画面时,全场气氛热烈,有的同学甚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单元第六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