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docx

    • 资源ID:3272237       资源大小:27.1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docx

    1、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 篇一: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教案 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第一章 科学入门 . 2 课题: 科学入门 第1、2、3节 . 2 第一节 科学并不神秘 . 2 第二节 实验和观察 . 3 第三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 3 课题:科学入门 第4、5节 . 7 第四节 温度的测量 . 7 第五节 质量的测量 . 8 课题:1.6 时间的测量 . 10 第二章 观察生物 . 13 课题:观察生物 第1、2节 . 13 第一节 生物与非生物 . 13 第二节 常见的动物 . 14 课题:观察生物 第3、4节 . 16 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 17 第四节 细胞 . 18

    2、课题:2.5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 20 课题:观察生物 第6、7节 . 24 第六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24 第七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 25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 . 26 课题:3.1 我们居住的地球 . 26 课题:3.2 地球仪和地图 . 28 课题:3.3太阳和月球 . 30 课题:3.4观测太空 . 32 课题:3.5月相 . 36 课题:3.6日食和月食 . 38 课题:3.7 探索宇宙 . 43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 45 课题:4.1熔化与凝固 . 45 课题:4.2汽化与液化 . 47 课题:4.3升华和凝华 . 49 课题:4.4 物质的构成 . 51 课题:

    3、4.5物质的溶解性 . 53 课题:4.6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55第一章 科学入门 课题: 科学入门 第1、2、3节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 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3、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4、知道人直观判断的局限性,要通过实验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 5、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6、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7、了解体积测量的方法 重点难点:1. 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 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2. 如何正确的使用刻度尺测

    4、量物体长度;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3. 介绍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科学并不神秘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

    5、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

    6、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第二节 实验和观察 一、从观察到实验 1. 重视实验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同学们会发现,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做一些小实验,有时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有时到实验室亲自动手,而更多的是在家中进行,可别小看了这些实验,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各种能力,还可以巩固知识。 2. 学会观察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同学看到一些感兴趣的实验时非常开心,往往就容易忽略掉要观察什么,最终只是看看热闹,这样的实验就失去了意义。建议大家最好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仔细,正确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最后通过自

    7、己的思考明确这个实验说明了哪些问题。 3. 人的感官判断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不仅可以扩大观察范围,还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实验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 2、停表 3、天平和砝码 (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 4、电流表电压表 5、显微镜 6、酒精灯 (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 第三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引入: 几千年来,人们为了寻找一把标准的尺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古代各国都有自己的长度单位。比如,古罗马恺撒大帝时规定,以罗马士兵步行二千步为“一罗马尺”;罗马帝国的查理曼一世规定以他的脚长

    8、为“一罗马尺”;古埃及则用国王的肘拐至中指尖的距离为“一腕尺”;英王埃德加规定,以他拇指的关节长度为“一英寸”。 多变的尺子,给制造精密的机器带来了不少的困难。18世纪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迫使科学家去寻找能保持经久不变的国际统一的测量长度的标准。 1. 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即用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相比较,这类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比如,长度的国际单位就是米。 2. 对于同一被测量,所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的数值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数值后面必须写明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3. 测量需要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于测量工具我们需要了解: 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物理量 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

    9、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 测量工具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4. 测量工具的选择依据 不同的测量工具准确程度不同,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测量前先估测,根据估测值选择一定测量范围的测量工具,以便于测量 5. 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可以选择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或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一、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 2.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使用前,应仔细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即量程,最小刻度决定一把刻度尺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 使用时,要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尺的刻度面紧贴被测物。(若

    10、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应另选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 看正确:视线与刻度面垂直,不能斜视。 读正确:先读出刻度线所对应的值(准确值),再在两条刻度线之间进行估读(估计值),即测量值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注意:测量值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测量值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 3. 特殊的测量方法 根据地图怎么样计算北京到杭州的铁路的实际长度? “化曲为直法” “滚轮法” 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卡尺法” 如何测量科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累积法” 二、体积的测量 1. 体积的单位(P11) 2. 量筒(量杯)的正确使用: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导致结果偏大,仰

    11、视导致结果偏小) 3. 量杯与量筒的比较 你觉得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区别是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你觉得如果量杯的刻度均匀的,刻度值应该如何标? 4. 任意物体体积的测量篇二: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 册教案 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 教学目标 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 思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

    12、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 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入侵的?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教师归纳: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

    13、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二道防线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问: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答: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 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之后进入血液后,会怎么样?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 播放FLASH小动画解释抗原和抗体 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

    14、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抗体: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可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问: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 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 归纳:在体液中(细胞外)消灭病原体体液免疫 再看FLASH,介绍B淋巴细胞的记忆功能。 问: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免疫方法? 观看动画,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和释放淋巴因子 归纳: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细胞免疫

    15、 列表比较体液细胞和细胞免疫 思考:1、有些传染病,你只要得 过1次,就不会再得第2次,这是什么原因?(体液和细胞免疫都具有记忆功能) 2、为什么移植的器官会遭受排斥? 在人体器官移植中,移入的器官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来说,相当于侵入人体的大分子异物(好像是病原体),千方百计要除去。(排斥反应中相当于清除人体中的寄生虫、异物,起免疫作用的是T淋巴细胞) 归纳: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总结人体的免疫类别 课堂练习: 1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 A、细胞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特异性免疫 2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居于非特异性

    16、免疫的是 ( ) A、只有第1道防线 B只有第2道防线 C1、2两道防线 D1、3两道防线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抗体是由抗原产生的。 (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记忆的能力。 (5)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6)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 4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质,这种物质叫 ( ) A抗原 B抗体 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篇三: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 第1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

    17、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2、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 装有20克左右沙子的气球、橡皮筋、水缸或水槽、500毫升的大烧杯、细颈瓶一只、塑料纸、细线、红墨水、热水。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先给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开心一下。(播放动画片) 在小学常识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

    18、的物质,由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这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P2、P3的图,(奇妙的大自然、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展示8月6日西湖上空出现的彩虹图片。 另外老师剪辑了一组反映大自然的影片,给同学们欣赏。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观看时注意,你从这组影片中发现了哪些自然现象?记录在纸上。一会我们交流。笔和纸准备好了吗?(播放影片) 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用一、两句话说明感兴趣的理由。) 学生活动 教师讲述:讨论了这么多的自然现象,你们有没有产生想提问题

    19、的冲动呢?比如说: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夏天雨后为什么能出现彩虹?蚂蚁为什么要搬家?蜘蛛为什么要织网?等等问题。你产生了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略。这里最好由同学帮助他解答这个问题)。 教师讲述:学习了科学这门课程,你们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能产生这些问题,说明你们有智慧,具备科学研究的动力。事实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的规律。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出示投影片:科学的涵义)其实,每一个自然现象都可能产生疑问。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播放动画影片:伽利略发现单摆) 问题:哪位同学能说说其他科学规律被发现的小故

    20、事吗? (学生自由回答,牛顿的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等,略) 教师讲述:有的同学很崇拜歌星、影星、球星。(出示投影片:身边的科学家)那么,你认识他们吗?(学生回答,略)球星、歌星、影星他们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尚,而科学家们给我们的是精神、是智慧。这是一种永恒。 科学家们在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中,都是(出示投影片)先仔细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发现问题、认真思考、积极设计实验、找出规律、把科学规律运用到生活实际,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出示装有金鱼的水槽。 教师讲述:下面我们就来观察水槽中的金鱼,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回

    21、答,略。出示投影片)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金鱼在缸内上下游动的现象吧。请同学们按照上述的科学方法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1、观察现象:金鱼在缸内上下游动 2、提出问题: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 3、积极实验:教师演示P4实验,学生仔细观察,得出规律。 4、猜想:鱼的身体内有类似气球这样的结构。 5、验证:教师解剖鲫鱼,找到充满气体的鳔。 教师讲解:鳔的大小在不同水层中会发生变化。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的大小有关。其原理与装有不同气体的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相似。我们人虽然不能像鱼儿那样在水里自由地上下游动,但我们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模仿鱼儿,制造出潜水艇,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就和鱼的鳔类似,可以通过调整水

    22、柜(专门用于注水、排水的结构)的气体量,来控制潜水艇的上升和下沉。 教师讲述: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正是这些无尽的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创新,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 教师提问:科学技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那些便利? 学生讨论。 教师讲述: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是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找老师借阅。 教师提问: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

    23、一些不利的方面,你知道哪些不利的方面吗?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讨论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学好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教师布置课后要求:请同学们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P5页“喷泉”实验,写出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回家后动手实验、查找资料、找出原因。如时间有余,请几位同学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片段。 完成学习反思 科学在我们身边的教学反思 杭州第十中学王智慧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很多是以“接受”的方式形成的

    24、。这种“接受”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被告知,有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性的观察所“积累”的。正因为如此,我剪辑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现象的影片,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感受”“对自然现象的好奇”“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这一线索,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而更重要的是从他们习以为常地”积累”中怎样得到一个真切的体验,怎样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从问题开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学组织形式中加入了小组协同和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

    25、的能力。 在初中学生的想象中,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而且可望不可及。为了消除同学们的这种畏惧心理,我在课件中插入了伽利略摆的等时性动画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需要用到很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需要在实验室里一丝不苟地工作,需要协作和交流。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检测一些科学理论。“金鱼在水里上浮和下沉”,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为了理解这一现象,我安排了一个“会沉浮的气球”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这节课最后我安排了“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这部分内容的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在

    26、讨论和交流中明白了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在不断提出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了科学不断地发展,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 课题:第2节 实验和观察 科学探究目标: 1. 利用现有仪器,探究它的用途 2. 根据已有知识,用问题探究法确定:蛋在盐水中、食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知识技能目标: 1. 练习实验操作、记录,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2. 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方法,熟悉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情感目标: 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和交流能力,激发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科学社会生产要求: 1. 知道人的感官判断事物的局限性,体会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并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2. 实验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安排:本节建议2课时(学生分组实验) 教学准备:刻度尺、量筒、温度计与体温计、天平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准确记录和描述 教学难点:准确的记录和描述简单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 导引 对于非典同学们一定记忆很深。你知道科学家是如何确定非典的元凶是冠状病毒的呢?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得出结论,以


    注意事项

    本文(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