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1.docx

    • 资源ID:3253031       资源大小:27.6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1.docx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1、课程体系的构建学习目标专业定位: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掌握电子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从事电子类产品和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维护和管理的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方向:掌握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制作、使用、管理、维护、销售以及电子产品设计、技术引进、试验开发领域的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电子信息技术专门知识,能从事现代化电子产品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具有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及维修技术的中级技术

    2、人员。课程体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文化及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结构表序号能力分项能力目 标实施方法所属课程1基本能力英语初步的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借助工具书查阅搜寻专业英文资料能力课堂教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英语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课堂教学语文及应用文写作等计算机应用能力微机操作能力、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Internet使用能力课堂教学、实验、实训计算机基础社会活动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具有社会活动能力课堂教学社会实践2应用电子基础理论知识电工基础电子基础电工测量电子测量基础理论知识能力掌握电子、电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电子、电工的测量知识课堂教学实验、实训

    3、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子设计、电子测量及仪器、电子测量及仪器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用知识家电、传感器、单片机、电子线路设计、计算机组装1)掌握各种家用电气的结构原理2)掌握传感器、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3)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能力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术、Protel 99SE、传感器与自动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EDA设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4扩展能力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1)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2)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建立了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

    4、践教学体系。有较为完善的实践训练计划和与之配套的训练大纲,训练内容符合教学培养目标,训练时间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50%以上,实践训练课程的开出率达到100%,保证了学生的实际训练时间,在符合要求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训练课程均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同时,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对重点专业开展以课题项目的形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专业课程项目实训有维修电工、电子制作、电视机的组装与调试、制冷制热设备维修、计算机实训等。学校的学籍管理对专业实习与实训有明确规定。实训处每次实习实训都指定专门实训教师负责,制定实训大纲、计划和指导书。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学生技能得到提高

    5、,学生取得专业证书率达95%。体系中主要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和就业方向为主线,分成基本模块、专业模块、综合模块三个层面。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模块电工电子基本技能训练:如元器件识别、焊接能力、仪表的使用、简单电路的分析等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模块进行冰箱空调、光机电一体化、单片机、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等课程的专业实验训练一定的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模块进行计算机技能、维修电工综合技能、电子仪器仪表综合技能、电视维修技能的实训工作,分别安排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学期。训练综合技能,自行完成包括从设计、制作到调试、测试等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近几年来,我部在

    6、专业建设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1更新教学理念。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与学生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我校把“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作为电子专业的教学理念,大力进行教学改革。2调理课程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层次重新制订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3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革教学内容。通过调研,掌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所需人才的规格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开发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课程和校本教材。目前,已经编写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校本教材多本,例如供用电技术项目教程、电子技能训练项目教程、

    7、机电一体化项目教程等等。4根据企业需求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我部大力提倡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在技能训练方面,除加强课堂强化外,建立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常年开展活动,每年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技能大比武。5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承认并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学分制的管理,实行弹性学制,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选用教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专业在教材选择上尽量用规划教材,从本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统计分析,近三年来,本专业使用的教材共40多种,其中近3年出版的中职教材38种,占了95%。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革教学内容。通过调研,掌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所需人才

    8、的规格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开发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课程和校本教材。目前,已经编写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校本教材多本,例如供用电技术项目教程、电子技能训练项目教程、机电一体化项目教程等等。2、课程体系的实施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试模式改革;采用现场教学、综合课程教学及综合实训等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行部分课程教考分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广泛推进多媒体及仿真教学的使用。积极引入激励教学手段、竞争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能熟练运用多媒

    9、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管理技术相结合进行教学,占全部课程的80以上。 文化课及专业理论教学的实施积极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试模式改革:现场教学、综合课程教学及综合实训等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行部分课程教考分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广泛推进多媒体及仿真教学的使用。积极引入激励教学手段、竞争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管理技术相结合进行教学,占全部课程的80以上。 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1)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从教学计划上可以看出,包括入学训练、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技

    10、能训练、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配套,互相交叉;把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人文素养、职业态度、敬业精神的引导互相渗透、有机融合。(2)增加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强化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课内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间的40%以上,并且保证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课内与课外相补充。从06、07、08级各班已完成的实验、实践项目来看,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效果。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直接在实训室教学,边讲授理论边实践,即进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专业课中如供用电技术项目教程、电子技能的训练项目教程等采用项目式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其他主要

    11、的专业课也将尝试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4)通过环境的熏陶来育人。实践教学尽量摸拟或贴近现场环境,包括学生着装及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并且使实践和实训项目贴近生产实际,增强学生就业后的适应能力。(5)按照“产学研结合”思想安排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顶岗实习或设计尽量结合实际生产项目。2008届毕业生中有30名同学在常州新科电子集团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就留在企业就业。(6)实行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充分利用实验、实训资源。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明确的训练项目内容及责任指导教师,有相应的考核方式及成绩记录,技能训练落到实处。(7)开展电子类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充

    12、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比如学校的技术创新活动室,本专业有一批同学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在业余时间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制作,成绩显著。(8)成立技能竞赛小组。在各班中挑选有发展前景的学生,得用业余时间强化学生技能,在南京市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了南京市电子项目一、二等奖。三、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科研1、 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示范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其师资队伍建设受到学校、专业部的高度重视。专业部基本形成了电子类专业公共平台课程体系的教师团队。师资队伍结构(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队伍:截至2009年9月,本专业共有专兼

    13、职教师38人,其中专业课教师32人,另外聘教师6人, 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5人,师生比1:20。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师资结构统计分析序号姓名所学专业职称学历技能证书类别备注1诸笃运应用电子工程198908经济管理中学高级本科技师理论教师市优青、县学科带头人2江 柏经济管理中学高级本科工程师实习指导教师市学科带头3王春桥物理|教育管理中学高级硕士技师理论教师4袁 青物理中学高级本科技师理论教师5李卫华应用电子技术教育198908中学一级本科技师理论教师6陈 健化学中学一级本科技师理论教师7吴桂平化学教育中学高级本科技师理论教师8夏根水化学教育中学一级本科技师理论教师9计玉凤化工工艺中学高级本

    14、科技师理论教师10张铭船化工分析与检测技术中学一级本科技师实习指导教师11马桂香电气自动化200508中学一级本科技师理论教师12陈军应用电子技术教育198908中学一级本科技师实习指导教师教学骨干13张瑞显应用电子技术教育198908中学一级本科技师实习指导教师14吴东青电气自动化196909中学高级本科高级工程师实习指导教师15陈海泉物理中学高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16吴晓红物理中学高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县优秀 专业负责人17芮雪生应用电子工程中学一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18张爱华计算机教育与应用中学高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国家级培训19邢建华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中学一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县

    15、优青20邢华定物理中学高级本科高级实习指导教师21赵祥富物理中学高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22邢培物理中学高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23吕运来教育学中学一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出国培训24刘忠良电气自动化中学一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25邱国旺电子信息工程中学二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26陈运亮电子信息工程中学二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27丁荣兰电子信息工程中学二级本科高级理论教师28周丽娟电子信息工程中学二级本科技师理论教师29孟韩琳电子信息工程中学二级本科技师实习指导教师30赵良诚电子信息工程中学二级本科技师理论教师31吴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技师理论教师32张铭尧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技师理论教师专业教师中,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

    16、职称11人,初级职称6人,高级职称比例为40。1%,教师职称结构相对合理。师资结构统计分析学历结构硕士比例本科比例专科比例13%3397%职称结构中高比例中级比例初级比例1340.1%1134.3%618.7%年龄结构50比例40-49比例40比例39.4%1134.4%1856.3%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截至2009年9月1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含在读)9人,占青年教师比例为26.5%,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共有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3%,一支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17、比例达到73.5%。(2)外聘教师队伍 外聘教师一览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或工种等级所在单位刘新海男75.10工程师南京大地水刀有限公司陈启保男55.10工程师南京第一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曹锋男53.01工程师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陈正宇男78.07讲师、工程师金陵科技学院徐志国男77.03讲师、工程师金陵科技学院符国善男79.09电力调度员、工程师南京索博(3)专业学生管理队伍情况我部制定了以部专门统筹安排,分管主任和处室干事以及班主任分级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管理队伍。特别注重班主任队伍的聘任,管理和培养,所聘任的班主任大多具有一定学生管理经验,年富力强,责任心强,均能尽职尽心,为创建健康向

    18、上的班集体而努力工作,成效显著,其中计玉凤老师、张铭船老师荣获县优秀班主任。 学生管理人员情况一览表姓名性别职 务专(兼)职诸笃运男电子部分管校长王春桥男综高部分管校长吴晓红男电子部主任吕运来男电子部副主任张铭船男总务处副主任陈军男电子教研组组长陈运亮男教师10电子4班班主任周丽娟女教师07高职电子班班主任张瑞显男教师08高职电子班班主任张良诚男教师09电子(4)班主任孟韩琳男教师09电子(5)班主任吴凯男教师10高电班主任赵祥富男教师08电2班主任刘忠良男教师10机2班主任李卫华男教师10电子(2)班主任教师培养及达标(1)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情况制定电子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年轻教师五年发展

    19、规划,力争在5年内建设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管理。组织教师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教学基本规范文明施教。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增补教师进修的实施方案,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实施办法严格对教师进行考核、增加科研经费,鼓励我部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把好进人关,严格对应聘人员进行考察,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来我部工作,并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各种规章制度,促进我部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师资队伍管理。 增加培训经费,抓好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实行政策倾斜,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校内外学科交流活动;抓好中青年教师的

    20、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进行短期进修培训;鼓励教师加入各种教科研组织;鼓励和资助教师出版教材和发表论文,实行科研奖励。 出台技能竞赛的管理办法和技能竞赛的奖励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技能大赛。(2)提高中青年教师素质的机制与措施 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出台鼓励政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对新进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每位青年教师进校后都要先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独立授课。 进一步做好“青蓝工程”工作,通过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的中老年教师全面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加强梯队建设和

    21、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加强学科带头人尤其是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教学和科研工作水平有较大提高。 重点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到2012年,培养和引进数名学科研究水平高,在市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培养13名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近10名具有潜在培养和发展前途的教学、科研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专业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情况注重师德师风建设,部、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教师学法、懂法、守法。多年来,本专业教师没有出现过违法乱纪的情况。学校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

    22、级各类进修学习、培训及到基层锻炼,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支持教师开展教改科研,本专业教师参加教改科研项目,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示范作用。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一方面积极做好“老带新”工作,促进新教师的尽快成长;另一方面,给年轻教师压担子,培养青年教师担任主干课程教师。强化科研、教研兴校意识,注重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增强师资队伍的科研、教研工作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从事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普遍得到提升。3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专业教师不仅是要求在理论知识上能满足学生需求,更

    23、重要的是能够传授学生更多生产实践技能;为了能够培养出自己的、富有中职特色的教师队伍,电子部聘请了知名教师和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并计划不定期地到相关企业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学生学习。计划本专业每年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生产部门轮训实习,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该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逐渐增加。获奖情况近三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学生技能大赛获奖统计姓名班级工种获奖级别组别指导教师获奖时间孔遥08电子3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优秀成果奖陈军2010年陈明明07高电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优秀成果奖陈军2010年陈军电子产品装调省三等奖教师组2010年陈军电子产品装调市一等奖教师组2010年张华08电子2电

    24、子产品装调市一等奖中职组陈军2010年孔遥08电子3电子产品装调市二等奖中职组陈军2010年张瑞显机电一体化设备装配市二等奖教师组2010年孔遥08电子3创新大赛省二等奖中职组陈军、周丽娟2010年陈明明07高电创新大赛省二等奖高职组陈军、周丽娟2010年王琳08高电电子产品装调市三等奖高职组陈军2010年芮聪08电子3制冷空调设备装调市三等奖高职组陈运亮2010年姜高辉08电子3制冷空调设备装调市三等奖中职组陈运亮2010年张华08电子2创新大赛省优秀奖中职组陈军、周丽娟2010年张翠萍08电3创新大赛省优秀奖中职组张瑞显2010年王芳、唐杰、孔超、李箕明全国高职自动化生产线全国优秀奖学生组

    25、张瑞显2009年韩琴06江电2创新大赛省三等奖中职组陈 军2009年刘有宝07电子4创新大赛省三等奖中职组陈 军2009年赵霞08高电创新大赛省三等奖中职组张瑞显、陈 军2009年陈强06江电2创新大赛优秀奖张瑞显2009.1孙中燕06江电1创新大赛优秀奖张瑞显2009.1孙中燕06江电1电子产品市二等奖中职组陈 军、张瑞显2009年陈强06江电2电子产品市二等奖中职组陈 军、张瑞显2009年徐梅06江电1电子产品市三等奖中职组陈 军、张瑞显2009年张玉会06江电2电子产品市三等奖高职组陈 军、张瑞显2009年宋芳芳06江电2电子产品市三等奖高职组陈 军、张瑞显2009年陈军电子产品市三等奖

    26、教师组2009年张瑞显电子产品市三等奖教师组2009年李继福05江电1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市二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8年张康伟05江电1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市二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8年陈兴峰05江电1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市二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8年钱金银06电子3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市三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8年陆启兵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市三等奖2008年孔启明05电子3PCB版图设计市一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7年杨琰04江电2PCB版图设计市二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7年刘娟04江电1PCB版图设计市二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7年张顺娣04江电1PCB版图设计市三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7年江佩佩04江电1PCB版图设计市三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7年王轶06电子3电子百题应用知识竞赛市三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7年赵爱娣04江电1电子百题应用知识竞赛市三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7年韩艳06江电2电子百题应用知识竞赛市三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7年吴家军06电子3电子百题应用知识竞赛市三等奖中职组陆启兵2007年陆启兵PCB版图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奖2007年2、教科研 专业教师教研教改成果统计成果形式成果内容参与人员时间南京市论文一等奖电工技能“分层次训练法”的探索诸笃运2005.12南京市论文二等奖课程改革刻不容缓诸笃运2006.12高淳县论文一等奖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项目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诸笃


    注意事项

    本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