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三物理最新教案沪科版初三第一轮复习教案17章.docx

    • 资源ID:3247378       资源大小:176.68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三物理最新教案沪科版初三第一轮复习教案17章.docx

    1、初三物理最新教案沪科版初三第一轮复习教案17章第一章测量一、 本章知识点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意义,怎样学好物理知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意义。(A)2、 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m (A)3、 体积的测量 (A)4、 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A)二、本章主要概念一、测量前1、观察:刻度尺零刻度在什么地方?刻度尺的量程是多少?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2、注意问题: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二、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不要歪斜。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注意问题:

    2、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三、记录测量结果:1、记录数字: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2、写上单位:没标明单位的数字记录是无意义的。 (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时,测量记录如果使用不同的单位,数值不同,但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变。)四、误差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测量仪器有关;与测量者有关。3、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较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五、一些特殊测量方法:1、化薄为厚法:应用:测纸张的厚度,测金属丝直径等2、化斜为正法:应用:测球的直径,测圆锥的高等。3、化曲为直法:应用:测地图的公路、铁

    3、路、河流长,硬币周长等。方法:使一根棉线与待测的曲线重合,然后把棉线拉直,测出软线上: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距离即可。练习题:答案:D。详解:误差的产生不仅跟测量的工具有关,还跟测量的人有关,所以应选D。答案:CD答案:A答案:3.42cm详解:平均值的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要相同,多余位数应四舍五入。答案:1mm; 16.9;0.02答案:m;km;mm;km。答案:cm详解:因为测量结果中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所以在记录数据中倒数第二位5是所能准确读出的最小位, 这一位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答案:C详解: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读数时,一定要估计到毫米的下一位,只有选项C正确。答案:B可以

    4、从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一刻线开始量起。答案:C因为测量结果中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所以在记录数据中倒数第二位5是所能准确读出的最小位,这一位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第二章 声一、 本章知识点1、 声音的发生及传播A2、 音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A3、 响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A4、 音色A二、本章主要概念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介质: 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 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3、声速: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固体、液体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声速大。 15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4、 回声: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

    5、碍物而反射回来,传回到耳朵的现象。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加强原声。 5、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 声音的高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响度: 声音的大小,(强弱)。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音色:音色与发声体本身有关。、噪声: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第二章 声(复习习题)【自主复习】1:用棒槌击锣,即听到锣声,用手按锣面,锣声即停,这是为什么?答:变1 手拔

    6、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里振动的物体是( )A 空气 B 手指 C 琴弦 D 以上三种答案都正确变2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的产生的。_是声源。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2:在长铁轨的两端有甲、乙两人,甲用铁锤在一端敲击一铁轨。乙用耳朵贴近铁轨的另一端可听到_次响声。变1一根很长的装水的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的人最多可以听到打击的声音的次数是(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听不到打击声变2 人们在岸上行走的脚步声,能把水中游鱼吓跑,这是因为鱼能听到哪些物质传播声音( ) A 空气 B 土地 C 土地和水

    7、 D 水3: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以相同的响度和音调演奏同一首乐曲,也可以分辨出来,这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变1 箫和提琴同时演奏一支乐曲,一听就能区别出箫声和提琴声,这是因为它们的( ) A 音色不同 B 音调不同 C 响度不同变2 盲人特别善于根据说话的声音来分辨人,人依据的是不同的人() A 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 响度不同 D 声速不同4 要想使得听到的锣声更响些,哪种办法最好?( )A 加大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远一些 B减小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近一些C 加大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近一些 D减小敲锣力度,同时人离锣远一些变1 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8、( ) A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变2 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源发出的声音( )A 振动得快 B 响度大 C 音调高 D 振动频率高5: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 图书阅览室内的说话声B 夜深人静时传来的很熟练的钢琴声C 吸引人的铿锵有力的演讲声 D 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变1 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心烦,有害于人的健康 B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而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C 乐音的

    9、响度过大,也会使人感到不安 D 乐音与噪声有根本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声变2 不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 悦耳的音乐也可能变成噪声C 绿化植树可减小噪声 D 为了保护听,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第三章磁和电一、本章要求1、磁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磁感应线 A2、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验电器 A二、本章主要概念1、磁性:2、磁体:3、磁极:4、磁体的性质:(1)能吸引铁、钴、镍(2)具有指向性(3)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4)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5、磁场和磁场的方向;6、摩擦起电:8、带电体(1)能吸引轻小物体 (2)同一种电荷相互推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9、验

    10、电器的原理:第三章磁和电1 两个外形完全的钢棒,其中一个有磁性,而另一个却没有磁性,怎样鉴别哪个有磁性?变1 用一没磁性的铁棒去靠近小磁针的一端,则( ) A 小磁针仍静止 B 小磁针一端被排斥 C 小磁针一端将靠近铁棒 D 都有可能变2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钢棒a和b,按图甲放置,a、b相互吸引,按图乙放置,无相互作用,这说明( ) A a有磁性 B b有磁性 C a、b都有磁性 D a、b都无磁性2 一个条形磁铁如图所示在ab处锯断后将左端放在A处,B处的小磁针S最终静止将指向_变1 把一条磁铁从中间切断,断面间相互作用是( )A 相吸 B 相斥 C 无相互作用 D 都有可能变2 如图,条形

    11、磁铁在B、C处断开,则( ) A B处为N极,C处为S极 B B处为S极,C处为N极 C B、C均没有磁性 D B、C应为同名磁极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B 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方向 C 磁体周围靠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较密 D 磁感线在空间不可能相交变1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 ) A 能使带电体发生相互作用 B 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C 能产生磁感线 D 能传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4 用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悬挂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这小球( ) A 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 D 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变1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在细

    12、线下的通草球,通草球被斥开,则( ) A 通草球一定带负电 B 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C 通草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通草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变2 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挂在细线下的小球,小球被吸引,若用带正电的玻璃棒去靠近小球,小球将( ) A 静止不动 B 一定被排斥 C 一定被吸引 D 可能被吸引,也可能被排斥5 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纸屑,有时纸屑会飞向带电体,接触后又很快跳离带电体,这是因为( ) A 纸屑原来带与带电体同种的电荷 B纸屑原来带与带电体异种的电荷C 带电体已不再带电荷了 D纸屑与带电体接触后带上了与带电体同种的电荷第四章热一、 本章知识点1、 温度、温标(不含热力学温

    13、标)A2、 温度计及其使用方法A3、 熔化和凝固;熔点A4、 蒸发,沸腾和沸点A;液化A5、 升华和凝华A二、本章主要概念一、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温度单位摄氏度家庭和学校实验室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摄氏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的高低用温度计测量(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稍候一会儿,

    14、直到温度计上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要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三、物态及其变化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在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1)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晶体的熔化要在一定的 温度下进行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晶体凝固过程中要放热非晶体没有熔点有无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2)汽化和液化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

    15、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汽化时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第四章 热1 室内有一铁块和一木块,一只手按铁块,另一手按木块,它们的温度( ) A 铁块温度高 B 木块温度高 C 它们温度一样高 D 无法确定变1 1000C的水蒸气和1000C的沸水的冷热程度_(“相同”或“不同”),但是被_烫会更严重,因为_。变2 温度为0

    16、0C的水和00C的冰相比( ) A 00C的水比00C的冰冷 B 00C的冰比00C的水冷C 00C的水和00C的冰一样冷 D 冰和水状态不同,不可比较冷热程度2 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 A 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B 冰水温度都升高 C 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 冰水温度都不变变1 把一杯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太阳下面,则( ) A 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B 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 C 冰水的温度一起升高 D 冰未全部熔化以前,温度都保持不变变2 水的凝固点是00C,若把00C的水放在00C的房间里,则( )

    17、A 水一定会凝固一部分 B 水一定不会凝固 C 水可能会凝固 D 水全部结成冰3 夏天,吹电风扇时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 吹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 B 吹风使室内温度降低 C 吹风加快汗液蒸发,使体表温度降低 D 风把人体的温度带走了变1 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这是因为蒸发时( ) A 会产生微风 B 空气要吸热 C 有热量产生或消失 D 液体从本身或周围物体吸热变2 两支同样的温度计甲和乙,处于同一室内,其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有湿沙布,则( ) A 二者示数相同 B 甲的示数大 C 乙的示数大 D 无法判断4 用久了的灯泡中钨丝变细的原因是( ) A 钨丝熔化了 B 钨蒸发了 C 钨液化

    18、了 D 钨升华了变1 下列属于凝华的是( ) A 冻衣服变干 B 瓦上结一层霜 C 浓雾的形成 D 洒过的水很快变干变2 人工降雨常用干冰,其原因是( ) A 干冰可熔化水 B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华成冰晶,冰晶熔化成水滴,形成了雨C 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D 干冰升华成水蒸气又液化成水5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30C;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30C,把它放在一杯冷水中,示数为120C,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0C;当把它放在实际温度为300C的温水中时,这只温度计的示数是_0C.变1 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

    19、刻度线,当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在10格下,当玻璃泡放入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60格处,通过计算可知:(1)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是_.(2)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_6 当某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时,它的状态为( )A 一定是因体 B 一定是液体 C 一定是固、液共存 D 可能是固、液共存1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_. A 取适当的温度计;B 观察其量程;C 认清此温度计的最小刻度;D 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E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F 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G 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H 对温度

    20、计进行读数2 雪花落入手掌后很快变成水水滴,这是_现象;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_现象;烧饭时,锅盖内会有许多小水滴,这是_现象;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这是_现象;夏天,湿衣服晒在外面很快,这是_现象;冬天看到草上的霜,这是_现象。3 冬天的气温是-200C,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冰,冰上表面的温度是_0C,冰的下表面的温度是_0C4 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就会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高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形成的。5 水在固、液、气三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1、的是( ) A 熔化、汽化、升华 B 熔化、凝固、液化 C 蒸发、凝固、液化 D 熔化、凝固、沸腾6 两杯水中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一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B 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C 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 D 无法比较7 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 A 油放出热量比水多 B 油中有致黄致焦的物质 C 油的沸点比水高 D 油比水导热性能好8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某同学观察到水沸腾的温度为1020C,而当时的气压是一标准大气压,产生这个问题原因可能是( )A 火力太猛 B 加热时间过长 C 温度

    22、计接触了烧杯底 D 烧杯中水太少9 参加无线电小组的同学在学习焊接技术时,用电烙铁把电路板上断开的电路重新焊接连好,则焊锡发生的变化是( ) A 熔化 B 先熔化后凝固 C 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10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两个熟悉的成语,从热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这二者都能彻底止沸C “扬汤止沸”只能是暂时止沸,而“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够彻底止沸,而“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1 下面是观察水沸腾实验的一些步骤:A 用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B 水的温度升高到900C左右,每隔1分钟

    23、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到水沸腾后再继续加热4分钟。 C 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D 把适量的温水倒在烧杯里,把烧杯放在铁架台上,把温度计插入水中。 E 停止加热后,继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温降到960C左右为止。(1)将上面正确的操作顺序的代号填写在横线上:_(2)实验中可看到:水在沸腾前温度_,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_,在沸腾过程中水_热,产生的_由小变大,上升到液面_。12 给你一杯滚烫的开水,请你想出三种方法使之较快地降低开水的温度。13 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感到暖和,而快速吹,手反而会感到冷,这是什么原因?第五章 光一、 本章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

    2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A)2、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 (B)3、平面镜成像 (A)4、光的折射现象 (A)5、透镜,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A)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二、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是3 X 108米秒。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三、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反射光在反射时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凸凹不平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是向着不同方向的,这种反

    25、射叫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发生漫反射四、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上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可以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五、凹镜可以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可以使从焦点处发出的光线成为平行光射出。太阳灶、太阳炉、反射式远镜都是利用凹镜会聚平行光的手电筒、汽车头灯等是利用凹镜产生近似平行光的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利用凸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凸镜都是利用凸镜扩大观察范围的。六、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在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

    26、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垂直入射到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眼睛看到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变弯,都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七、透镜有两个折射表面的透明元件叫做透镜常用的透镜,两个折射面都是球面(或者一个是球面,一个是平面)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

    27、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个焦距相等。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从凸透镜焦点射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八、凸透镜成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二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能够成像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不能成像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看到胶卷相片成像于光屏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

    28、原理制作的幻灯机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作的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放大虚像的原理第六章 机械运动一、本章知识点1、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 A2、速度,速度的单位,匀速直线运动 B3、变速直线运动 A二、主要内容一、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很多情况下选地面为参照物。)2、相对运动:被研究的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3、相对静止:被研究的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

    29、所选的参照物。)二、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三、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四、变速运动: 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只反映变速运动大致的快慢程度。)平均速度二总路程总时间 五、如何测平均速度原理:工具:介绍2003年盐城市中考题习题:答案:A详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表示的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答案:D详解: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如果不加任何条件的话,不能判断它们时间关系或路程关系。但如果路程相同,乙所用的时间就是甲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三物理最新教案沪科版初三第一轮复习教案17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