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理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3235300       资源大小:480.67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理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文档格式.docx

    1、(2)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深度解析】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二、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三、热力环流与等压面1成因:太阳

    2、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2形成过程(1)图解(2)描述【易错警示】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该规律。热力环流的实质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如陆地和水面的热力性质有较大差异,在同样受热或受冷条件下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2)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

    3、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3)城市风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四、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等压线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的力。该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2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影响风的因素影响风向的主要因素:大气的受力状况、地转偏向力及其存在位置。具体表现是:(1)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与

    4、等压线垂直;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及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且从高压吹向低压。(2)近地面的风运动过程中往往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高空的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3)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总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垂直;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4)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五、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2气压带

    5、、风带的分布与移动(2)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深度解读】地球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低纬环流(030) (2)中纬环流(3060(3)高纬环流(60903抓“移动”突

    6、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2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气压带或风带关键信息点对降水的影响典例气压带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赤道低气压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西风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信风影响

    7、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西风带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信风带气压带、风带与气候成因气候类型受单一气压带影响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受单一风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带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北半球):七、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

    8、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季风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C东南风南亚季风B东北风D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关联图说明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2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方法技巧】从气温和降水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

    9、过渡到温带再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八、锋面与天气1锋面的基本特征(1)气团:图中为暖气团,为冷气团。(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大风雨雪等天气。2锋面与天气(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3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1)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2)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3)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4.锋面种类的比较形成天气变化我国典型锋面天气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暖气团控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云、雨、雪、强风等天气现象(冷锋控制)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冷气团控制)

    10、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冬季: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多云和降雨天气(发生于锋前,多连续性降水)(暖锋控制)华南:春暖多晴,春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暖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在江淮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六月份出现梅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南下冷空气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在云贵高原东北侧(贵州省):阴雨寒冷,常有冻雨天气(被锋面控制)。在云贵高原西南侧(云南省):晴朗温暖(被西南暖气团控制)昆明“春城”的形成与此有关冬半年出现。在贵州易出现灾害性天气“冻雨”天山准静止锋南下冷空气受到天山的阻挡在天山北坡常出现雨雪天气(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被天山阻挡)在北疆易出现灾害性天气“暴

    11、风雪”(白灾)九、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脊线。(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槽线。2气旋和反气旋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形成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

    12、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十、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1热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巴西南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交替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2.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

    13、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欧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类型气候带亚寒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短温暖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14、陆的北冰洋沿岸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原和高山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特别提示】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

    15、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1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

    16、毫米150毫米。(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注意事项

    本文(地理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