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11.docx

    • 资源ID:3228557       资源大小:37.49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11.docx

    1、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11(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课题1、骨骼 共1课时教 学目 标 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3、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教 材分 析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具人体骨骼模型教学过程一、启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做的运动是什么?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其实一部分答案就在我皮肤下面,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板书)二

    2、、探究:(一)、探究骨骼结构特点1、摸一摸:一个小组摸一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并汇报。2、汇报:谁能说说你摸到的骨头的位置及数量?3、导入: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资料包,也许会对你认识骨骼有所帮助,愿意试一下吗?请双击桌面文件夹1.4、学生再汇报:有什么收获:骨头数量骨骼概念板书:206 块 人体骨架 5、游戏:看谁摸得对(老师说骨骼名称,学生摸骨)6、导语:大家学得真快,想不想自己独立地组成完成一幅人体骨骼图?请打开文件夹2,自己拼骨骼图,看谁拼得多.7、导语:拼得开心吗?都拼了几幅?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你说一块骨头或一群骨头能不能称为骨骼?为什么?”(二)、了解骨

    3、骼内部结构及作用:1、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骨骼的数量、位置,那你想不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和作用呢?请打开桌面文件夹2,双击“骨骼的作用”文件,自学里面的内容,一会儿汇报。2、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特点:硬、结实、可生长,骨髓造学细胞。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3、谈话 :你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骨骼人会怎么样? 三、拓展: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骨骼的许多知识,那么你还想不想了解有关骨骼更多的知识呢?请打开文件夹3自主学习。 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2、 关节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2.知道什么是关节。3.知道关节的作用。4.认识关节类型中

    4、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教 材分 析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教具关节组装盒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二、探究关节功能动动你的身体,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你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吗?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书本P5页)学生活动汇报: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你能告诉大家关节

    5、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3、肌肉共2课时教 学目 标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与肌肉的收缩。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4.会制作手臂以及膝关节的简易模型。教 材分 析重点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

    6、的。难点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教具人体肌肉立体挂图、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还缺少什么?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二、探究肌肉功能找一找,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

    7、8页。(可结合录像)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三、制作手臂活动模型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学生制作。学生展示,评价。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4、骨骼、肌肉的保健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关节不同。3.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5.知道摄入骨骼和肌肉蛋白质

    8、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教 材分 析重点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难点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平时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你喜欢这项运动?二、认识锻炼的作用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那么体育运动从哪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在做广播操的时候,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和肌肉有作用?学生讨论,说明为了是肌肉和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我们需要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呢?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和钙?在运动

    9、中如何注意安全,避免受伤。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1、我们来养蚕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的外形。2.能够观察并描述蚁蚕的外形。3.会喂养蚁蚕。教 材分 析重点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与蚁蚕。难点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教具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丝绸。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 1、出示蚕卵。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

    10、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

    11、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三、任务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2、给蚕宝宝记日记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学会喂养蚕。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4.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教 材分 析重点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难点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

    12、变化。教具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二、探究1、阅读P20上的文字。2、自主探究的问题。(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每个小组剪开

    13、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5)辨别蚕蛾的雌雄。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3、小结: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三、任务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3、我们来抽丝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2.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抽出丝。3.能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教 材分 析重点抽丝和测一根丝的长度。难点找准茧上的丝头。教具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些真丝织物。师:“

    14、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二、探究 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2)抽丝的方法: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三、课外拓展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4、养蚕经验交流会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

    15、识。2.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3.知道蚕和蝴蝶一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 材分 析重点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难点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教具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二、探究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式的。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

    16、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指导学生看书P28。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你有什么发现?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三、总结与拓展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1、一切都在运动中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2.能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教 材分 析重点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

    17、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难点理解“参照物”。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你们观察这副图,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学生回答: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二、探究教师:大家刚才说得都非常好,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学生的观点可能很多。教师可以不急与给予评价,让学生大胆发言,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发现学生原本的知识构成。教师: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模拟实验: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谁在

    18、动?怎么动?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学生回答是因为和其他物体相比,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教师可以设定其他参照物,如坐着的同学、黑板等,让滑板车上的学生体验出自己的运动状态。提问,现在你觉得谁在运动?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以此巩固参照物的概念。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提出问题: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你和滑板车比较,你在运动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和它相比,我自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教师:如果再有一辆滑板车和他同时同方向同速度前进呢?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项活动:让学生三人或者四人一个小组通过用不同的参照物来说说自己目前的

    19、状态(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运动)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教师提问:原处的大树在运动吗?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教师提问,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学生回答: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教师: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三、总结请学生回去讨论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才能判断是否运动?并举出例子。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2、运动的快慢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20、4.知道有些看似不懂的物体实际上在缓慢运动。5.会使用秒表。教 材分 析重点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教具秒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四个谁运动得更快呢?学生回答:(这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很标准,只要有运动的快慢的概念就可以了)二、探究教师:你们所说的运动的快慢是指什么呢?让学生先来自己说说运动快慢的定义。学生说,教师倾听。学生很有可能会说速度快,运动的就快,速度慢,运动的就慢。教师:那么你们觉得兔子和乌龟谁的速度快呢?学生回答是兔子。教师:那么为什么在龟兔赛跑中它没有乌龟早到终点呢?学生回答:因为兔子睡觉了。教师:因为睡觉的原因,兔子

    21、浪费了什么呢?学生:时间。教师:对了,时间在表示运动的快慢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到运动的快慢到底如何表示)。教师让学生看过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运动的快慢是怎样表示的,并说说速度的概念。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速度的概念。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出我们步行的速度吗?教师,要想测量出步行的速度,必需要知道什么数据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距离和时间。教师:你打算如何测量出距离和时间?学生距离可以用皮尺量,时间可以用表测量。教师这里可以出示秒表,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精确的测量时间,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教师让学生说说具体打算如何操作?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学生

    22、讨论后汇报。开始实验,教师巡视。结束后开始汇报,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某些时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用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来描述这些事物的速度。如(飞机的速度是1260千米时,表示飞机能在一个小时中飞行1260千米)学生描述后,进行排序。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有方向的。教师让学生回去思考:我们的手指甲也在运动吗?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呢?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吗?三、总结想办法证明月亮也在运动。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3、运动的方式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教 材分 析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

    23、迹并分类。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1教师(出示纸风车):谁会玩这个小风车? 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 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二、探究 教师: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钢尺、橡皮筋、纸风车、单摆装置),你们想不想玩?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后,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 (学生选取材料) 2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

    24、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学生小组交流一会。 3教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 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 板书:木 块 移动 纸风车 转动 钢尺、橡皮筋 振动 单摆 摆动 6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钢尺、橡皮筋和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四、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1学生看课本第3

    25、3页的图,了解这些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 2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想法。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水轮的旋转运动,锯木头的往复运动,跷跷板是往复运动,转椅是转动。 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比较复杂的运动方式: 教师让学生看书,并讨论。 学生开始看书并开始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十教师可以不进行知道,让学生大胆的发言。 教师总结:易拉罐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还有自身的转动;竹蜻蜓在转动中还需要直线上升(或下降);老鹰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向下滑翔。飞碟还有直线运动和转动。三、总结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你们发现了很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课堂内,

    26、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小朋友在课外继续研究。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4、小车的运动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能根据经验提出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3.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教 材分 析重点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教具小车、线、重物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教师总结:车论的运动是转动,而车厢的运动方式是直

    27、线移动。教师出示载重汽车的录象让学生看完后提问:“你们觉得要想让汽车运动的更快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教师不做评价。认真听学生的发言。二、探究学生可能的回答有:动力大。车轮多。减少货物的重量与路面的好坏有关。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全部记录在黑板上,并提问,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都动脑筋了。那么你们觉得这些问题中你们最想研究哪一个呢?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可以让每个小组商量一下,统一意见后再说。学生讨论后汇报。学生选择完成后,教师可以选择得票最多的问题一起来研究。教师,那么你们打算如何研究呢?(教师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的方法怎样才能让其他同学信服?怎样证明就是这个原因,而不是其他不确定的原

    28、因造成的?(学生开始思考,这里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才能很好的完成整个验证过程。)教师提示学生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才有说服力。学生开始设计实验。教师是学生汇报实验步骤和方法,并要求学生说出在这个过程中你打算如何控制变量?教师提示学生要多做几次,防止偶然现象。学生回答,结束后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后,开始汇报结果。教师进行总结。三、总结 请你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证明黄豆的发芽需要水。二次备课教学后记课题5、摆共1课时教 学目 标1.能够假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

    29、动的次数。教 材分 析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教具自制摆、秒表、挂钟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样东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教师松手,手心挂着一个简易的摆)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摆 2、教师:关于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二、探究 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1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