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二及生物进.docx

    • 资源ID:321755       资源大小:101.6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二及生物进.docx

    1、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二及生物进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变化的曲线是()解析:选A。由题中“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可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基因频率将增加,a基因频率将减小,由于Aa个体生存能力较强,a基因不会被完全淘汰。2下列关于进化中“选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若没有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不可能发生改变C自然选

    2、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育种中通过人工选择,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频率逐渐变大,从而使生物进化答案:D3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解析:选C。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可知,EE的个体繁殖成功率最低,其次是Ee,说明在选择过程中,EE和Ee的个体会越来越少,而ee的个体会越来越多,因此,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图C所示。 知识点二现代综合进化论4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进化的原材料只能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

    3、组产生C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D若种群中显隐性个体的数量保持不变,则没有发生进化解析:选C。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种群,而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交配后产生的三倍体草莓不可育,因此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不属于同一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发生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跟显隐性个体的数量没有关系,D错误。5下图A、B、C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还属于同

    4、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他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BA和B间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一定存在生殖隔离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DA和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解析:选D。生殖隔离包括不能自由交配、胚胎致死、产生后代不育等,能进行自由交配,不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A描述错误;新物种的形成一般先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后产生生殖隔离,但经过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所以B描述错误;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A、B属于两个种群,因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所以C描述错误。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

    5、以D描述正确。6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上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连趾(趾间有蹼)基因。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连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上图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

    6、的_发生了改变。解析:(1)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2)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为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4)由于过度繁殖,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性状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当环境缺少食物时,连趾个体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更适应环境。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从分子水平看是对有利基因的选择,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1)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自然选择(2)种群 基本单位(3)基因库(4)生存斗争(种内斗争)连趾型个体

    7、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岛上食物短缺时,连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基因频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B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D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解析:选C。依题意“雄性蓝孔雀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可知,大尾屏的基因可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即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

    8、A项正确;雄性蓝孔雀个体会衰老、死亡,也会通过生殖产生后代,即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B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项错误;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的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会导致后代大尾屏的基因频率增加,小尾屏的基因频率减少,因此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D项正确。2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B从变异角度看,这种蜣螂后腿卷曲

    9、的出现是因为突变C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类型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解析:选A。根据题中信息,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还是同种生物,说明它们之间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故A错误;由于突变的存在,蜣螂种群中存在普通蜣螂和生活品位提高的蜣螂,由于自然选择的定向选择,使生活品位提高的蜣螂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B、C、D正确。3随机交配的棕色小鼠种群出现了一只黑色个体,实验证明这是常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经随机交配多代后,调查显示36%的小鼠体色为黑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色基因的频率为20%B种群中杂合子占16%C突变基因决定了小鼠的进化方向

    10、D黑色基因的频率会逐渐增大解析:选A。36%的小鼠为黑色,说明隐性纯合子是64%,说明隐性基因频率是80%,黑色基因频率是20%,故A正确。种群中杂合子概率为280%20%32%,故B错误。突变只能给小鼠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进化方向,故C错误。黑色基因频率在随机交配情况下会不变,故D错误。4某一个自由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等位基因A对a完全显性,但A纯合致死,种群中显性个体占总数的36%,则()A该种群中隐性基因的频率小于显性基因的频率B该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频率不变C该种群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A的频率逐渐增大D若该种群个体自交,则后代基因频率将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进化了解析:选D。A纯合致

    11、死,故该种群基因型只有Aa和aa,已知种群中显性(Aa)个体占总数的36%,aa个体占64%,A错误;该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频率改变,B错误;该种群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A的频率逐渐减小,C错误;后代基因频率将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进化了,D正确。5下列关于种群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个种群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物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A BC D解析:选A。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故正确。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故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所有个体的全部基

    12、因,故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错误。6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 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了隔离发生了基因突变发生了自然选择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 BC D解析:选D。由题意知,这是一个种群连续自交,没有发生隔离,错误;子代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由连续自交引起的,没有发生基因突变,错误;Aa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1/2,自交4代后,Aa的频率为1/16, 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A的基因频率为15/32(1/2)(1/16)1/2,

    13、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该种群没有发生自然选择,也没有发生生物进化,错误、正确;最初Aa1,AAaa0,连续自交四代后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正确。7 “超级细菌”因具有NDM基因,耐药性极强,现存抗生素均不能有效将其杀灭。如图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基本过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病原菌的基因突变可产生不同性状B抗生素的滥用导致NDM基因出现C隔离不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必要条件Da表示抗生素的定向选择作用,使NDM基因频率增加答案:B8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

    14、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解析:选C。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故A错误。b表示生殖隔离,标志新物种的形成,故B错误。c表示新物种的形成,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C正确。d表示地理隔离,但形成新物种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故D错误。9现代综合进化论与中性学说的区别在于()A现代综合进化论没有从根本上揭示生物进化的实质B中性学说与现代综合进化论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它否定了自然选择C中性学说认为通过随机固定由生物个体决定保留和淘汰D中性学说侧重于微观水平,现代综合进化论侧重于宏观

    15、水平解析:选D。中性学说与现代综合进化论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一个侧重于分子,一个侧重于个体、群体。10如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A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a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在19001970年间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解析:选C。分析表格中数据可

    16、知,在19001970年间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A正确;从图可看出a的基因频率在逐渐增大,说明了a基因控制的性状有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B正确;1970年该种群不一定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因此Aa的基因型频率不一定是18%,C错误;自然选择是选择生物的表现型,D正确。11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A、B、C、D表示不同的物种,下面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是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B由图可看出C物种没有继续进化CB物种和D物种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存在生殖隔离解析

    17、:选D。A物种进化成B、C两个物种是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使这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别,并逐步形成生殖隔离的结果,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没有继续形成新物种,并不能说明C物种没有进化,B错误;当B物种迁入乙岛后,迁入乙岛的B物种与D物种不存在地理隔离,但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由于与C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此B与C不能进化为同一物种,D正确。12某地甲、乙两个地雀种群的个体数和有关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甲基因型AATTAaTTaaTTAATtAaTtaaTt

    18、AAttAattaatt总数个体数2022420123982100乙基因型AATTAaTTaaTT个体数19616836400A乙种群的基因库大于甲种群B甲种群的a基因频率小于乙种群C甲种群的基因突变不同于乙种群D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都由自然选择决定解析:选B。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乙种群个体总数大于甲种群,因此乙种群的基因库大于甲种群,故A正确;甲种群的a的基因频率为:(22421232822)/20030%,而乙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168362)/80030%,因此甲、乙种群的a的基因频率相等,故B错误;甲种群T基因发生了突变,而乙种群的T基因没有发生突变,故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

    19、的方向,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13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灰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约为5%。到了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_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_。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基础是_。(2)试用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的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_。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树皮裸露并被煤烟熏成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

    20、生的变异是_,经过长期的_,其中不利变异不断_,有利的变异则逐渐_,从而使种群的_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由_决定的。(3)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桦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某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项目地区灰色桦尺蛾黑色桦尺蛾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污染区641625.0%1548253.2%非污染区3935413.7%406194.7%表中两组数据_大于_、_大于_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一观点。若该地区实行煤烟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治理,请绘出在治理过程中黑色桦尺蛾、灰色桦尺蛾数量随大气污染的变

    21、化(绘出大致走势即可)。解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此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获得的。而S基因频率的增高是通过等位基因的分离、重组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实现的。又由于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19世纪,种群中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灰色(ss)桦尺蛾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捕食。后来桦尺蛾栖息地变成褐色,灰色个体易被鸟类捕食,黑色个体由于具有了保护色而容易生存,久而久之,黑色个体逐代积累增多,S的基因频率也随着增高,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随着大气污染得到治理,灰色桦尺蛾数量

    22、会增加,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将降低。答案:(1)基因突变原材料等位基因的分离、重组(2)灰色(ss)桦尺蛾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类捕食灰色个体易被鸟类捕食,黑色个体因有了保护色而易生存,久而久之,黑色个体逐代积累增多,S基因频率也随着升高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被淘汰积累增多基因频率自然选择(3)53.2% 25.0%13.7%4.7%(两组数据顺序可以调换)14达尔文发现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生活着15种龟类(简称岛龟),它们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保留着南美大陆西海岸陆地龟类的痕迹(简称大陆龟),研究发现这15种岛龟就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图甲是描述岛龟演化的模型

    23、,请分析回答:(1)大陆龟刚开始分布到甲、乙两岛时,岛屿之间辽阔的海洋相当于_隔离;每个岛上的环境都不同,所以_的方向也不同,导致进化方向产生差异。(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经过长期进化,分布在不同海岛上的岛龟的基因库发生很大的差异,最终出现_隔离,标志着两个新物种岛龟1和岛龟2的形成。(3)岛龟脚趾的连趾(ww)和分趾(WW、Ww)是一对相对性状,若人为将岛龟1迁入乙岛,追踪调查50年间W和w的基因频率变化如图乙,则乙岛上的岛龟1是否发生了进化_(填“是”或“否”),说明上述性状中_更适应乙岛的环境。解析:(1)当同一物种分开形成两个种群时,两者之间存在的是地理隔离;

    24、由于每个岛上的环境不同所以自然选择的方向也不同,从而导致进化的方向也不同。(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种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了生殖隔离,标志着两个新物种的形成。(3)通过图乙中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岛龟发生了进化;种群基因频率变大的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适应环境的。答案:(1)地理自然选择(2)种群生殖(3)是连趾15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生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

    25、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2)现代综合进化论认为,种群是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3)突变和基因重组、_和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

    26、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_。A0N100% B0N50%C0N50%解析:(1)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除自然选择外,还有突变和基因重组等。(3)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使种群进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4)设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则pq1,AAAaaap22pqq21。Aa的基因型频率2p(1p)2(p1/2)21/2,故Aa的基因型频率0且1/2,故B正确。答案:(1)基因库(2)生物进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频率(3)自然选择隔离(4)B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第五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二及生物进.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