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秀教案.docx

    • 资源ID:3200614       资源大小:188.73KB        全文页数:17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秀教案.docx

    1、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秀教案第一单元 乐趣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乐趣”为主线,一共入选了两篇课文:养花、山中杂记以及两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和两篇拓展阅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养花这篇课文是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讲述了作者一家由于爱花而养花,并且在养花的过程中,感受到无限的劳动乐趣。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古诗二首是宋代喜爱山水田园风光的著名的大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风格清新自然

    2、,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山中杂记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次写小狗,再次之是小猫,重点写小鸟,一笔带过的是小虫儿们。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爸爸带我去爬树以一个小孩子的口气叙述了爸爸带作者去爬树的事情。文章贴近儿童,让孩子在童趣中理解“回归自然”的深刻主题。美猴王中的美猴王是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中作者热烈歌颂的一个英雄人物,也是我们喜爱的亲密朋友。他“美”在哪里?小小

    3、的猴子如何成“王”?课文向我们介绍美猴王天地生成、聪明灵巧、本事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特点。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游戏之趣和自然之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2、理解“秉烛夜游、狡猾”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名言警句和古诗。3、体会从不同方面记叙描写、按照先后顺序记叙描写的文章结构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在记叙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4、开展“感受乐趣,分享乐趣”的综合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1、写自读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

    4、13个,写字17个。2、开展“感受乐趣,分享乐趣”的综合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3、对独立阅读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坚持运用。课时安排:养花 2课时 古诗二首2课时 山中杂记 1课时 爸爸带我去爬树2课时 美猴王 1课时 语文天地一 3课时 共计 10课时养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

    5、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时间: 年 月 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板书:养花。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

    6、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三、检查预习情况1、读准字音:指名读词语,注意纠正错误。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如:秉烛夜游 置之不理)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2、多音字: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4、指

    7、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养花给“我”带来乐趣。)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四、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五、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六、布置作业想想自己喜欢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谁养过花?说说你的感受。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二、读讲课文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

    8、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花种类

    9、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

    10、),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三、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3、课件出示本课的提纲: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3、总结养花的乐趣。四、写法学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3、比较一下

    11、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4、构思。5、写出来。板书设计: 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课后小记: _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诗歌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时间:

    12、年 月 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言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二、教授新课(一)材料交流、介绍作者: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

    13、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我们学习的两首分别描写农村的春天和初夏。、诗歌体裁:七言绝句。(二)诗歌朗诵、诗歌朗诵指导(节拍、语调、重音)、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蕴涵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四)交流探究、诗歌一、

    14、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诗歌的写法(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练习、小组朗读背诵诗歌、默写诗歌。四、小结、文学常识、朗诵知识、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五、作业、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并与所学的诗歌加以比较。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背诵诗歌。2、默写诗歌。二、教学新课(一)交流材料。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

    15、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进行比较。(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来。(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古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本诗描写了一幅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色。)三、初步感知诗歌1、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由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你是从那儿看出来的?2、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3、交流探究。(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2)你是怎么知道晚春呢?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梅子金黄、杏子肥、菜花稀

    16、落、雪白的麦花处处)(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4)四句中写了“蜻蜓蛱碟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以动写静,更能衬托出田野的静。)四、体会诗歌的写法明确:1、点面结合。 2、动静结合。五、小结1、诗歌的朗读。2、诗歌内容的理解。3、诗歌的写法。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两首诗歌。板书设计:古诗二首(一)昼 耕田 夜 绩麻 繁忙童孙 学种瓜 (二)梅子 黄杏子 肥 麦子 白 舒适 菜花 稀 娴静篱落 无人蜻蜓蛱蝶 飞课后小记: _山中杂记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

    17、动物的平等、关爱、尊重和欣赏的情感态度。 3、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用平淡、自然、流畅、亲切的语言叙事,了解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特点。 4、联系自己观察小动物、养小动物的经历,体会作者与动物在一起的乐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重难点:品味作者描写动物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博爱和从动物身上寻找到的乐趣。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时间: 年 月 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么,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它给你怎样的感受?2、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学习冰心的山中杂记,感受作者对动物的情感。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

    18、关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的资料。)1、作者简介:除了小资料介绍的外,需要补充的是:冰心早年的小说多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代表作有斯人独憔悴等。寄小读者是她散文最高水平的体现。诗集有春水和繁星。2、写作背景: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留美期间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养病时写的。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的这篇是第十篇。养病期间的冰心,远离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在绿树环绕的青山中放飞自己的童心,仿佛回到了童年,尽情地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赐予她的发现和感悟。3、出示词语,检查认读,重点理解带点的词语。Xn pn shn pi温驯 焦躁 蹒 跚 妩媚 瞥见 憨涩 幕天席地 倚枕倾听 出其不意 自惊自跳 心魂

    19、俱静 庞然大物 玲珑娇小 弱不禁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到的许多可爱的动物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2、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圈出作者写了哪几种动物?各在课文的哪些段落里?(12自然段写马;3-4自然段写狗;5-6自然段写猫;7-11自然段写鸟;第12自然段写虫。)3、作者虽然写了这么多动物,但各有侧重,详略得当,那作者详细写了哪一种动物呢?(鸟)首先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详写小鸟的这一部分。 四、品读重点段落,学习写作方法1、出示自学要求:仔细阅读7-11自然段,思考:(1)按照叙

    20、述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哪些鸟?(2)你喜欢哪一段文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2、汇报自学成果。(1)指名回答第一题:按照叙述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青鸟、知更雀、蜂雀、小鸟家庭。(2)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相机点拨,师生达成共识,并采用自读、互读、对读、领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读出对小鸟的喜爱之情。第7自然段:这段文字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山中鸟的美丽和种类的繁多。青鸟就是翠鸟。它的羽毛十分鲜艳,作者爱青鸟仅仅是因为它美丽吗?(还因为青鸟报春早)从哪看出青鸟报春早?(读有关句子)从中体会到青鸟带给作者许多欣喜和希望。第8自然段:这段文字写出了鸟的玲珑娇小以及作者对小蜂雀的喜爱、怜惜与

    21、友好。作者对这些早早来报春的小鸟们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当长着红胸脯的知更雀出现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观察它的动作,欣赏它鲜艳的颜色:红白绿)写蜂雀作者突出了什么?(小)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无可苗条”、“竟要比花还小”)它体长只有5-6厘米,体重只有3克左右,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小的鸟。作者对于这么小的鸟又是怎样做的呢?(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小蜂雀的怜爱之情)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连眼珠都不敢动”、“ 弱不禁风”、“小仙子”)第9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鸟清脆的叫声及鸟与春的关系。当许多毛羽艳丽的小鸟唱着轻美的歌飞来的时候,作者在做什么?(“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领略“以鸟鸣

    22、春”的境界。“心魂俱静”生动地突出了鸟儿歌声的轻美,渗透着作者对鸟鸣的情有独钟。)第10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小鸟温馨的家庭,由此联想到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牵挂,从而对雏鸟及其父母的爱意更浓。作者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在幕天席地的生涯中,和小鸟最相亲爱。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小鸟爱的语句。(出示:“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再找出间接表达作者对小鸟爱的语句。(“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不仅真心地爱护这些鸟儿,还呼唤别人保护小鸟。)比较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特点:直接表达爱鸟,感情比较

    23、强烈;通过自己的做法间接表达对小鸟的爱也比较具体。两种表达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以使表达更充分、更准确、更有感染力。在这么多的动物中,作者为什么会详细介绍小鸟呢?(作者将心比心,想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牵挂,爱家人,也爱动物,拥有博爱的情怀。)第11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小鸟的成长过程和母子的相爱。(出示第11自然段)作者从哪两方面描写小鸟一家相亲相爱的?(母亲精心哺育儿女;儿女长大后不忘父母。)作者从中寻找到了哪些乐趣?(小鸟刚出壳时的贪吃、茫然的样子,很傻的学步,憨涩的学唱,生动地再现了雏鸟娇嫩可爱的形象;小鸟们学会了觅食和筑巢后,常常去看望它们的父母,说明小鸟和人一样也是有情有爱的。)作者为什么

    24、能把小鸟写得栩栩如生、有情有趣呢?(一是善于观察;二是拥有一颗博爱的心以平等、尊重、关心、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在山中所见到的动物。)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所见所思呢?(学生先练读再指读) 1、这篇课文语言细腻,深藏着关爱,倾洒着真情,爱对动物的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你学习本文后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呢? 2、小结:在外求学的冰心思念自己的父母家人,她在呼唤爱雏鸟、爱雏鸟双亲的同时,也在想父母,爱父母。描写和抒情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作者从小鸟身上寻找到的乐趣,品读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关爱之情,感悟了作者的博爱思想。五、自学其它段落,感悟作者对动物的情感六

    25、、布置作业,拓展阅读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阅读冰心的其他散文,了解写作特点。 板书设计山中杂记马 温顺良善狗 可爱顺良 猫 活泼欢跃 热爱生活鸟 娇小玲珑虫 可爱温柔课后小记: _爸爸带我去爬树教学目标:、读通课文,按照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小作者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后的心情变化。、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感情意识。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感受回归自然的乐趣。教学难点:从小作者心情变化的描写中比较两次爬树的不同,渗透对比的表达方法。教具

    26、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时间: 年 月 日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平时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到哪里玩呢?爸爸带我爬过村边的大柳树。、引出课题。、审题。从课文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水渠q桧gu树槭q树凹o进去恍hung惚h3、.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说说你是用哪些方法理解词语?大呼小叫热身赛莫名其妙恍恍惚惚盘算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5、学生浏览课文,看看在爬树的过程中,作者又记叙了哪些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板书小提纲爬树前、第一次爬树、第二次爬树、爬树

    27、后。)三、自读课文,交流感悟(一)在爬树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有哪些变化?小组内阅读交流。(二)集体交流,共同品读。1、围绕本单元主题“乐趣”,查找文中能表示“乐趣”的相关语句。(爬树“非常舒服”“很快乐”“很舒服”等语句,明白了这种感觉来自树,来自树上能看到而在地上看不到的景致,也来自“爬”的过程,来自爬树过程中体会到的父子情。这便是爬树的乐趣。)2、交流:爬树前“我”的心情怎样?(“我开始担心起我能不能爬上树,爬树要有什么本事,要不要带一些手套、护膝”这句话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担心”。)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担心。4、交流第一次爬树时作者的心情。(“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紧张地爬上

    28、树杈,手死死地抓住,腿不顾一切地翻下去,肚皮和胸脯全都不敢松劲”),抓住“爬上,抓住,翻下去,贴在”等描写作者动作的语句体会。5、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板书:紧张。6、交流第二次爬树时作者的心情。(“不知怎么的,我越来越觉得身子底下的树干很亲切似的,我贴着它,抱着它,抓着它,好像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有时,还会觉得它是活的,而且很温暖,不像爬铁管那样令人发抖。我的四周都是枝条、绿叶,我像只猛兽,站在地球上!”)7、学生交流,老师板书:自豪。8、比较:第一次爬树和第二次爬树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爬树:大呼小叫,像动物。第二次爬树:觉得亲切,像猛兽。9、交流爬树后作者的心情。(围绕课文第1922自然段谈自己的感受。)10、教师相机板书:快乐。四、合作探究,理解主题1、结合课文中的疑问句“人在树上真的很舒服。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通过“爬树”来突出“回归自然”的主题。3、引导学生深思:现实生活中“爬树”不太可能,那么应该怎样回归自然呢?有没有回归自然的亲身经历和喜悦感受想与大家分享?4、课堂练习。鼓励学生把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设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或把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5、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仿写一篇习作:爸爸带我去*或者带我去*。板书设计:爸爸带我去爬树爬树前担心第一次爬树紧张回归自然第二次爬树自豪热爱自然爬树后快乐保护自然课后小记: _


    注意事项

    本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秀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