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二编 考前冲刺攻略 第二步 横做经典必考稳拿分.docx

    • 资源ID:3191310       资源大小:808.5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二编 考前冲刺攻略 第二步 横做经典必考稳拿分.docx

    1、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二编 考前冲刺攻略 第二步 横做经典必考稳拿分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二编 考前冲刺攻略 第二步 横做经典必考稳拿分高考是有规律的,有些内容每年必考,如代谢、遗传、调节、生态,抓住这一部分题目,等于抓住了80%的分数。因此,许多优秀的考生在考前一个月,主干必考知识依然是备考的主旋律,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侧重地横做某些板块,以达到短期迅速提高的效果。 经典必考一1.图示曲线表示夏季时,某植物体在不同程度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天中适当遮光均会显著增强净光合速率Bab段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M点时该植物体

    2、内叶肉细胞消耗的CO2量一般大于该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D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30%遮光时,在5:30至7:30间其净光合速率较不遮光的低,7:30至17:30间其净光合速率较不遮光的高,A错误;ab段位于图中80%遮光曲线上,此时净光合速率小于0,即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结合题图可知,此时该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故ab段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不仅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还有叶绿体,B错误;M点时该植物体净光合速率等于0,也就是植物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消耗的CO2量等于所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但是就叶肉细胞

    3、来说,其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一般大于该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C正确;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提高而提高,说明此时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非CO2浓度,D错误。2图1所示为测定植物光合速率的实验装置(注:两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装置乙中的C为死植物),图2是某种绿色植物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大气中的CO2可通过植物叶片表面的_进入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原子来自_,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氧原子来自_。(2)图2中在t4时刻后,叶肉细胞内生成H的场所有_。t4后短暂时间内,细胞中的ATP和

    4、C3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3)除图2中的因素外,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还有_等。若图2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现要进一步研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应该对图1实验装置作怎样的处理?_;_。答案(1)气孔 水(水的光解) C6H12O6和H2O(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减少、增加(3)温度将装置甲、乙遮光,测定装置中单位时间内O2的减少量 将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换成NaOH溶液解析(1)CO2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原子来自水(水的光解);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氧原子来自C6H12O6和H2O。C6H12O6用于有氧呼吸时,其氧原子转移途径为C6H12O6丙酮

    5、酸CO2。其中,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中丙酮酸H2OCO2H。(2)图2中t4时刻后,黑暗环境中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反应,能进行细胞呼吸,故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t4后短暂时间内,由于叶肉细胞内的光反应停止,H和ATP的含量减少,C3还原所需H减少,故C3含量增加。(3)图2中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CO2。另外,温度也能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要研究植物的总光合速率,还需通过图1装置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进行测定时必须进行遮光(或黑暗)处理,排除光照的影响,将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改为NaOH溶液以吸收装置中的CO2,进而测

    6、定装置中单位时间内O2的减少量,从而确定呼吸速率。3提高蔬菜的产量是近年来作物研究的热点,某科研小组利用下表所示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探究了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用具菠菜种子、花盆、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叶绿素荧光仪等方法步骤1.将菠菜种子播种于花盆中,萌发出苗后浇灌完全培养液。2.当幼苗长出4片真叶后,取长势一致的幼苗均等分7组,每天上午10:00分别喷洒浓度为0.1、0.2、0.5、1.0、2.0、5.0 mmol/L的NaHSO3溶液,以喷蒸馏水的为对照组。3.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幼苗叶片的叶

    7、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1)提取菠菜中的色素常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理由是_,在实验过程中有时可加入细砂代替SiO2,目的是_。(2)请将叶绿素b的含量在图1中用柱状图表示出来。(3)在其他环境因素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浓度为0.2 mmol/L与0.1 mmol/L的NaHSO3溶液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相比较,前者光补偿点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前者光饱和点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假设光合作用产物都是葡萄糖,每克叶片每小时最大葡萄糖积累量为_g。(4)适宜浓度的NaHSO3溶液可促进菠菜光合速率的提高,据图分析,可能原因是其主要促进_的合成,从而提高光能在_上的利

    8、用率。答案(1)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使研磨更充分 (2)如图所示(3)小于 大于 1.2(4)叶绿素a类囊体薄膜解析(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要用有机溶剂,因为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SiO2,可以用细砂,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2)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所以叶绿素b的含量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的含量,据此可计算并画出叶绿素b含量的柱状图。(3)浓度为0.2 mmol/L与0.1 mmol/L的NaHSO3溶液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相比较,前者的光合速率大于后者的,所以光补偿点较小,光饱和点较大。据题意可知,当NaHSO3溶液浓度为0.5 mmol/L时净光合速率最大,为0.

    9、04 molg1h1,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6CO212H2OC6H12O66O26H2O,可知产生的葡萄糖量为(0.04/6)1801.2 g。(4)据图可知,适宜浓度的NaHSO3溶液可促进菠菜光合速率的提高,可能原因是其提高了叶绿素a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光能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利用率。 经典必考二1.某种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是显性,短尾(T)对长尾(t)是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基因A或t纯合都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Tt的雌、雄鼠交配,子代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

    10、长尾9331B通过测交可测定某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C黄色短尾鼠与灰色短尾鼠交配后代出现灰色长尾鼠,则可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D灰色短尾鼠与灰色短尾鼠交配后代只有灰色短尾鼠(2)若基因A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请回答下列问题:两只表现型都是黄色短尾的鼠进行交配,则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理论上子代胚胎的成活率为_,成活个体中纯合体的概率为_。如果想验证一只灰色短尾雄鼠的基因型是否为aaTt,最好的方法是让其与一只表现型为_的雌鼠交配,正常情况下,雌鼠平均每胎怀8只小鼠,请预测杂交结果:理论上每胎约有_只活鼠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答案(1)D (2)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

    11、19/16 1/9 灰色长尾 8 灰色短尾灰色长尾11解析(1)A与a、T与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A或t纯合都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说明该种鼠没有长尾类型。因此基因型为AaTt的雌、雄鼠交配,由于AA或tt纯合类型的个体在胚胎时期死亡,子代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某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是AaTT或AaTt,若通过测交测定其基因型,就需要用基因型为aatt的个体,但已知基因型为tt的个体死亡,因此,无法通过测交来测定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黄色短尾鼠与灰色短尾鼠交配,后代不会出现长尾鼠。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是aaTT或aaTt

    12、,aaT_与aaT_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T_,只有灰色短尾鼠。(2)根据题意,可得以下图解:PF14黄色短尾2黄色长尾2灰色短尾1灰色长尾4/16AaTt2/16Aatt2/16aaTt1/16aatt1/16AATT(致死)、2/16AaTT(致死)、2/16AATt(致死)、1/16AAtt(致死)、1/16aaTT(致死)根据以上图解可知,理论上子代胚胎的成活率为9/16;子代成活个体中纯合体的概率为1/9。验证一只灰色短尾雄鼠的基因型是否为aaTt,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测交实验,即和aatt(灰色长尾)交配,如果其基因型为aaTt,其后代理论上一半为aaTt(灰色短尾),一半为aatt

    13、(灰色长尾),且全部能够成活。2火麻为一年生XY型性别决定且雌、雄异株的植物。已知火麻种子的粒大、粒小由B、b控制,种子的颜色灰色、白色受A、a和D、d控制,种子的圆形、皱形由E、e控制,红花、白花由F、f控制,图13表示相应若干个体的基因型。请回答:(1)图1与图2所示的个体杂交,F1全为粒大圆形红花,此杂交的主要目的是_;F1雌雄个体交配,理论上根据F2种子即可判断其表现型的相对性状有_;若F2中灰色种子450粒、白色种子30粒,据此推断F2中能稳定遗传的灰色种子基因型为_;若F2中雌性个体全为红花,雄性个体中红花白花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理论上预测F2中表现型为灰色粒大的种子所占

    14、比例为_,基因型种类为_种。(2)利用图1与图2设计实验判断B与b、E与e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交叉互换,已知:若无交叉互换,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整条染色体进入配子。方法步骤:让图1与图2所示种类的若干个体杂交,收获F1种子;_。结果及结论:若_,说明B与b、E与e未发生交叉互换;否则,说明B与b、E与e发生了交叉互换。(3)与正常的图1所示植株相比,图3所示的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答案(1)判断相应性状的显、隐性 种子的粒形、颜色和大小 AADD、AAdd、aaDD 红花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45/64 16 (2)将若干F1种子种植,成熟后让若干株F1雌雄个体交配,收获F

    15、2种子并统计表现型及其比例 子代中粒大圆形粒小皱形31(3)缺失和易位(缺一不可)解析(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种性状,可判断粒大对粒小、圆形对皱形、红花对白花均为显性;F1雌雄个体交配,理论上依据F2的种子即可判断的表现型有:种子的粒形、颜色和大小,而花的颜色需要依据植株上所开的花来判断。种子的颜色受A、a和D、d控制,F2中灰色白色450粒30粒151,故推断灰色种子的基因型有A_D_、A_dd、aaD_,而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AADD、AAdd、aaDD;题干提示火麻为XY型性别决定,又根据F2中雌雄个体花颜色的性状表现不一致,推断红花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理论

    16、上预测F1(AaDdBb)自交所得F2中表现型为灰色粒大所占比例为(3/4)(11/16)45/64;F2中表现型为灰色粒大的基因型种类有222(A_D_B_)212(A_ddB_)122(aaD_B_)16种。(2)见答案。(3)与图1相比,图3中B、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E片段的缺失并移接到另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因而同时导致了易位的发生。3如图甲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及其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示意图,果蝇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单独研究每一对等位基因,其遗传都应该遵循_定律,用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观点来解释其根本原因是(以E、e为例)_。(2)科研工作者对ATP

    17、合成酶与相关的基因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发现ATP合成酶只能按照图乙所示过程合成:据图推测由基因A、D转录形成且起模板作用的“中间物质”必须由_催化;据图推断基因型为AaDd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能存活的个体基因型有_种,原因是基因型为_的精子和卵细胞因缺乏能量而致死;由此可以推断图甲所示个体是由基因型为_的精、卵细胞结合而来。(3)现在欲将图甲所示果蝇与自然放养的果蝇交配并以、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研究对象,设计最简便的实验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以选作父本的基因型为_,与之相对应的最适宜作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4)选图甲所示果蝇与正常的纯合截毛果蝇作亲本交配,交配前先用射线处理二者的生殖腺,

    18、再让二者交配,结果子代出现了刚毛雄果蝇。若变异后的果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为了探究该变异果蝇的变异类型,现设计如下实验:方法步骤:让该变异的雄果蝇_;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结果结论:若子代截毛截毛11,则说明_;若_,则是亲本雌果蝇基因突变的结果;若_,则是亲本雄果蝇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和重复的结果。答案(1)基因分离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E和e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RNA聚合酶 6 ad Ad、aD(或aD、Ad) (3)BbEe或BbVv bbee、bbvv (4)与多只截毛雌果蝇交配,适宜条件下培养子代 该变异是不遗传变异子代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全为截毛(或刚毛雌性截毛雄性1

    19、1)子代雌果蝇全为截毛、雄果蝇全为刚毛(或截毛雌性刚毛雄性11)解析(1)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用假说演绎法的观点解释其根本原因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E和e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2)基因控制蛋白质(ATP合成酶)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翻译过程,翻译过程需以mRNA为模板,而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作催化剂;据图乙可知合成ATP合成酶须有A基因或D基因,而A和D基因均缺乏的配子会因不能合成ATP,因缺乏能量而致死,故基因型为ad的配子是致死的。基因型为AaDd的雌、雄果蝇交配,雌、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理论上都是ADAdaDad1111,但因ad

    20、致死,故雌、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都变为ADAdaD111,精卵随机结合产生的子代能存活的个体基因型有AADD、AADd、AaDD、AAdd、AaDd、aaDD共6种;图甲所示个体的基因型是AaDd,由于基因型为ad的配子致死,该个体只能由基因型为Ad与aD的配子结合而来。(3)利用图甲所示果蝇的、号染色体上的基因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图甲雄性个体的号染色体可以选用Aa或Bb、而号染色体可以选用Ee或Vv,只要所研究的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即可,但因Aa产生的a配子致死(a与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会影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因而号染色体不宜选用Aa,只能选用Bb;从自然放养

    21、的果蝇中选与图甲所示雄果蝇交配的母本,可以选择BbEe或BbVv(即自交法验证),也可以选择bbee或bbvv(即测交法验证)。若用自交方案,需要鉴定母本的基因型,过程繁琐,而选测交法则可以用观察法直接从自然种群中选出黄色半透明(bbee)、黄色残翅(bbvv)的个体作母本,因而更简便。(4)刚毛、截毛属于伴X、Y同源区段的遗传,理论上XWYwXwXw子代雄性全为截毛,雄性刚毛的出现是变异的结果,预期其变异种类有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为探究其变异的种类,按照单一变量原则,需要将其与不含W基因的雌果蝇(XwXw)交配,该变异的果蝇若为不可遗传变异,即基因型为XwYw与XwXw的个体

    22、交配,子代中截毛(XwXw)截毛(XwYw)11;该变异的果蝇若为其亲本雌果蝇基因突变导致的,则该变异果蝇基因型为XWYw,与XwXw交配,子代中刚毛(XWXw)截毛(XwYw)11;该变异的果蝇若为其亲本雄果蝇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和重复导致的,则该变异果蝇基因型为XwYWw,与XwXw交配,子代中截毛(XwXw)刚毛(XwYWw)11。 经典必考三1.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c为刺激部位,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外侧为正电位,神经纤维膜内侧为

    23、负电位B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刺激c处,兴奋在神经纤维膜外侧传导方向是双向的D刺激c处后,电流计指针可发生两次偏转答案B解析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侧是负电位,膜外侧是正电位,A正确。兴奋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正确。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当b点兴奋时,a点并未兴奋,即b点膜外是负电位,而a点膜外是正电位,此时膜外局部电流从a点流向b点,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理,当a点兴奋时,b点并未兴奋,此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所以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D正确。2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测定茎中两种激素

    24、的含量变化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一定会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一定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在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率相同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点时乙烯产生,说明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b点时,乙烯含量达最大值,但茎段在此之前就已停止伸长,说明乙烯含量增高并不一定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点时茎段长度增大,b点时茎段长度不增大,a点植物茎段的生长速率大于b点的。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茎的伸长与乙烯无关。3科学家以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为实验材料,研究细胞外Na

    25、浓度对枪乌贼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曲线1表示神经纤维处于正常海水中的动作电位,曲线2表示神经纤维处于海水和葡萄糖溶液(除Na外,其他与海水浓度相同)混合配制的溶液S中的动作电位。图甲、乙、丙的溶液S中海水所占体积分别是71%、50%、33%。请回答下列问题:(1)枪乌贼体内神经细胞内、外两种主要的阳离子分别是_,其电位产生的物质基础是_。(2)在本实验中,改变溶液S中海水所占体积,实质是改变_。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外Na浓度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膜内Na浓度。(3)由图可知,图甲、乙、丙的三种溶液S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_(填“相等”或“不等”

    26、)。细胞外Na浓度对枪乌贼动作电位的影响是_。答案(1)K和Na Na和K浓度的不均匀分布 (2)细胞外Na浓度 高于 (3)相等降低细胞外Na浓度会导致动作电位幅度(峰值)和上升速度的下降解析(1)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细胞外的浓度则相反,故其电位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外Na和K浓度的不均匀分布。(2)在本实验中,改变溶液S中海水所占体积,就是改变海水的浓度,实质是改变细胞外Na浓度。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Na浓度,Na内流会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3)图甲、乙、丙中曲线1和曲线2的合并处的电位值相同,说明这三种溶液S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27、相同。比较三幅图中的曲线2可知,降低细胞外Na浓度会导致动作电位幅度(峰值)和上升速度的下降。4人体下肢的皮肤受到一个适宜刺激后,会引起伸腿反射,其过程如图所示。据图推断,当人要完成伸腿动作时,作用于A神经元的是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该递质与A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后,使_大量内流最终导致伸肌收缩;同时作用于B神经元的应该是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该递质会使Cl大量内流,此时B神经元膜内、外电位为_,最终使屈肌舒张从而完成伸腿动作。答案兴奋性 特异性受体 Na 抑制性 外正内负解析对于神经调节类试题应特别注意理清每个调节过程的脉络,搞清楚各部分内容的联系。要完成伸

    28、腿动作,伸肌应收缩,同时屈肌应舒张,故A神经元接受兴奋性递质使其产生兴奋(兴奋性动作电位);B神经元接受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其兴奋产生受到抑制,原理是:Cl大量内流使B神经元膜内负电位增大、膜外正电位增大,从而使静息状态下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加大。5实验表明:细胞分裂素(CTK)与植物生长素(IAA)共同作用可以诱导植物某些器官的形成,甲图是二者对柳枝组织作用的实验结果;乙图表示将切好的与甲图相同的柳树枝条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请回答:(1)柳树体内能够合成CTK的部位主要是_。(2)甲图的实验结果证明:当CTK/IAA的值较小时,有利于诱导_的形成;当CTK/IAA的值较大

    29、时,则有利于诱导_的形成;当CTK与IAA的相对浓度基本相同时,柳枝组织细胞只生长而不进行_。(3)由乙图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潮湿空气中的柳树枝条,不管是正挂还是倒挂,_;请运用相关知识并结合第(2)题的结论对乙图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_。答案(1)根尖 (2)根 芽 分化 (3)形态学下端总是长根,形态学上端总是长嫩芽,且越靠近切口处根或芽越长 柳枝中的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而细胞分裂素不能),造成形态学下端CTK/IAA的值较小,利于不定根的形成,而形态学上端CTK/IAA的值较大,利于芽的形成解析(1)柳树体内能够合成细胞分裂素(CTK)的部位主要是根尖。(2)甲图中诱导根形成需要CTK/IAA接近1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第二编 考前冲刺攻略 第二步 横做经典必考稳拿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