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长江三峡》教案.docx

    • 资源ID:3183923       资源大小:26.4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长江三峡》教案.docx

    1、长江三峡教案长江三峡【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3、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寄寓的生活哲理 难点:准确理解作者抒发的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氛围 过去有个财主不识字,请了一位老师来教儿子。老师教他写字,写上一划时,老师告诉他这是“一”字;写上二划时,告诉他这是 “二”字;三划就是“三”字。财主的儿子听了,扔下笔高兴得跳起来说:“

    2、识字很简单,何必要请老师呢!”财主听从儿子的话,就把老师辞退了”。隔了几天,财主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家吃饭,叫儿子写个请柬。财主的儿子一早就动笔写,大半天还没有写成。财主着急得很,接连去催他。财主的儿子很不耐烦地嘟嚷着说:“姓啥不好,偏偏要姓万。我从早上到现在,才写了五百多划哩。”2、导语设计同学们,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让我们见字知意。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峡”中有什么?(“山”。)往深层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水”。)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所以,我们如果来欣赏“峡”,就不仅仅要品它的山,还要读它的水。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欣赏中国

    3、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板书题目及作者)三、作者简介 刘白羽(19162005)中国散文家,军旅作家。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作品以题材重大、具有强烈时代感、富有斗争激情和雄健气度取胜。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等职。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其散文立意高远,格调豪迈,与他战争年代的作品一样充满政治激情和时代气息,在艺术

    4、上还力求把诗和政论结合起来。 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长江三日的第二部分,题目是编者加的。长江三日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年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写连续三天在长江航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日11月17日写的长江迷蒙的雾景和雄伟的夜景;第二日11月18日写的长江三峡瑰丽奇特的景象;第三日11月19日写的长江平静清丽的风光。课文节选自第二日所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长江三日写于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由于自然灾害、苏联逼债和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作者写作本文是有所寓意的,全文贯

    5、穿着“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黎明”这样一个含有哲理的思想,阅读时应仔细体会。4、长江三峡的有关知识1、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是瞿塘陕、巫峡、西陵峡的合称。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其间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三峡山陡、流急、滩险。2、辞海注解。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

    6、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3、教师参阅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里的有关文字,适当引用。(投影,请学生朗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宝库之一。周恩来总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为充分利用中国五

    7、亿四千万瓦的水利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多年来,经过反复的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址已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它的本身就是世界奇观。巍巍大坝,横跨在峡江之上,像一道水上长城,“截断巫山云雨”;巨大的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水晶宫般的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通过钢塔如林的变电站送到四面八方。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群体及坝下不远处的黄陵庙胜地,必将成为吸引五洲四海游人踊跃游览的胜境。摘自北京周报社编印的三峡水

    8、利枢纽5、诗文讲解1、“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这是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第一首的后两句。全诗是: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在中巴东面的巴东山,长江水劈开崇山峻岭在山中奔流)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白帝城地势高峻是三峡的重镇,瞿塘峡的险要胜过百牢关) 2、“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熊绎是周成王时人,由于祖先有功于周,成王封他于楚,居丹阳。丹阳在秭归县东。始封: 最初受封。) 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头两句。意思是: 千万条山脉一齐奔向荆门,王昭君生长的地方村庄还在。全诗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9、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4、李白绝句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5、郦道元的三峡也突出了三峡的特点。 六、检查预习,掌握字词1、学生听写字词,并正确注音:瑰(gu)丽 启碇(dng) 夔(ku)州 对峙(zh) 秭( z )归 万仞( rn ) 崆(kng)岭 万壑(h) 汨(m)罗 美髯(rn) 草坂 (bn) 绛(jing)紫 停泊(b) 滟滪(yn y) 缥缈(pio mio) 婀娜( nu) 层峦叠嶂(zhng) 2、学生解释词语: 瑰丽:异常美丽。 绛紫:暗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绛:大

    10、红色。 缤纷:繁多而交杂的样子。 婀娜:姿态柔美的样子。 对峙:相对而立。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草坂:长满草的山坡。 怪诞:奇怪,古怪。 眺望:往远处看。 3、成语积累: 雷霆万钧:雷霆,霹雳;钧,古重量单位,约合当时三十斤。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层峦叠嶂: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峦重叠。 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蒸,升腾;蔚,聚集。 莽莽苍苍:形容郊野景色迷茫,也指无际的原野。 峨冠博带:这里指戴着高高的帽子和束着宽宽的衣带。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七、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声音响亮,读准字音。2注意文章的段落划分。2、指名同学朗读。八

    11、、课文说明 本文选自长江三日,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 文章以游踪为线索,描写了作者乘“江津”号自重庆顺流而下,穿过三峡的沿途见闻与感受。文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波涛汹涌、雄伟瑰丽的三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 第二课时一、品读鉴赏(一)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 1、学生速读课文,根据文章线索,梳理文章思路。2、文章线索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时间:日出前上午(八点二十,八点五十,十点,十点半,十一点十五分)中午。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3、段落划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游历三峡时的内心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写船过

    12、雄奇瑰丽的瞿塘峡所见到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第3段第5段)主要写巫峡的神奇秀美的景观。 第四部分:(第6段第9段)写作者所经历的西陵峡之险。 (二)分析第一部分1、文章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即第1段)总写1960年11月18日这一天在长江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2、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找出本段的关键词。 总领全篇 雄伟 瑰丽 3、“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雄伟而瑰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通感“通感”是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沟通交融。 “雄伟”、“瑰丽”

    13、的三峡风光是人的视觉感受,而“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这种感觉的转移就是通感。 “雄伟而瑰丽”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是作者对三峡景色的总概括。 从全文看,作者就是通过对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的描写,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激情的。 (3)分析第二部分1、这一部分写了瞿塘峡的哪些方面的特点?A、 声音雄浑齐读: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舷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接下来,我们找一下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哪些声音的词语?声音雄浑:万水

    14、奔腾,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B、地势险峻:(1)、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老师补充:解释“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白帝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公孙述割据称雄之地,三国蜀汉防东吴的要冲)地势高峻,是三峡的重镇,瞿塘峡的险恶胜过百牢关(汉中郡西县西南有百牢关,两岸绝壁相对而立)。(2)、船如离舷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老师补充:在瞿塘峡的入口处,两岸断

    15、崖壁立,形同门户,故称夔门。夔门把滔滔大江逼成一条细带,使它蜿蜒于深谷之中。自古有誉道:“夔门天下雄”。郭沫若过瞿塘峡一诗所云:“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C、山峦色彩绚丽、浓烈,撩乱人的视线齐读:“过了八公里长的瞿塘峡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过了八公里长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

    16、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崖,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接下来,我们找一下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哪些色彩的词语?乌沉沉的云雾 蓝天 一团红雾 绛紫色的山峰 红色宝石的闪光 两面巨崖,倒影如墨 碧绿如翡翠D、光线之美接下来,我们找一下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哪些亮度的词语?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色腰带几小片金色浮云 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像有一条闪光的

    17、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 千万道强烈的阳光 明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E、境界神奇,如梦似幻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2、总结瞿塘峡特点瞿塘峡雄、奇 山陡、江狭、水流急。“象一道闸门”。(4)分析第三部分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3、4、5段。2、师: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内容。生答:这一部分主要写作者穿过巫峡时所见的景象。A、写峡口风光,点出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3自然段)B、关于美女峰的传说。(4自然段)C、用种种比喻概括地描写巫峰风景。(5自然段)3、师问:巫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生答:秀美。“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秀”。

    18、4、师问: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巫峡的秀美?主要写了哪些景物?A、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第一蜂山如斧削,隽秀婀娜。山峰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老师补充:这些山峰形态各异,有的怪石嶙峋,有的青翠如屏,有的彩云缭绕,直挺云霄,看了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唐代诗人赞美巫山十二峰的诗句,有“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巫山案十二,合沓隐昭同”。清人许汝龙“巫峡”诗中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B、云雾光线之美齐读:红彤彤的阳光恰在此时射进玻璃厅中,照在我脸上。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在一起,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19、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帆给阳光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山峡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峙,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老师补充:峡区山高谷深、日照时间短,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时形成浮云细雨,有时化作滚滚乌云,有时变成茫茫白雾,极易形成巫山云雨的奇妙景观。不少观光游客游过巫峡之后,感触颇深地说:“要知中国画与中国山水的关系,不到巫峡不明白。”唐朝诗人元稹曾赋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见巫山云雨乃是天下云雨之冠了。C、有美丽的传说:神女蜂老师补充:三峡大坝蓄水后,游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如现在一样仰头眺望,才能欣赏到神女的绰约风姿。D、百转千回,处处有景,

    20、景景相连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老师补充:郦道元水经注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江面稍窄,弯弯曲曲,前进的航道常常为山崖所遮挡,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游客真正体味到了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道理。E、变化无穷的诗意齐读: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F、峡陡江急峡陡江急,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G、天

    21、光云影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老师补充:这让我们想到了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一句诗:天光云影共徘徊。5、总结巫峡特点巫峡秀、幽(5)研习第四部分1、学生快速浏览这部分内容。2、师: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内容。生:这部分写的是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A、过渡。(6自然段)B、交代三个著名的险滩,叙述关于屈原的传说。(7自然段)C、写轮船绕过泄滩,驶过青滩的情景,关于领航人的谈话和感想。(8自然段)D、写轮船驶过崆岭滩的情景。(9自然段)3、师:西陵峡的特点是什么?(要求用原句回答。)生:“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凶险。4、师:这一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陵峡的凶恶?生答:首先交代

    22、“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这是总写西陵峡特点,然后重点写了三个著名的险滩:泄滩、青滩、崆岭滩。泄滩:凶险在漩涡多。“万马奔腾的江水,到这里突然变成千万个漩涡。你会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 青滩:凶险在江面落差大。“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崆岭滩:凶险在暗礁密布。“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作者通过引用来写出其凶险。5、师:作者除了这样直接描摹西陵峡的自然景视以外,还用什么方法来写出西陵峡的凶险?生答:通过作者乘船的感受突出西陵峡流急和滩险。如:“船一下像流星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江津号剧烈地震

    23、动起来。”“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6、师: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生讨论:(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作者引述了屈原、王昭君的故事,因为这里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乡,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过贡献,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王昭君因

    24、促进民族团结而为后人所怀念。这里作者所发的不是一般的思古之幽情,而是告诉我们:凡是在历史上有过功绩的为人民做出过贡献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将永远留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不仅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意义,也使文章在结构上和情调上有密有疏,有缓有急。(3)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7、师:关于第八段结尾“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一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的处理。(1)提出此句引起学生注意。(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生活中的风浪并不可怕,要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8、总结西陵峡特点西陵峡险、奇二、主题思想 课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记叙了作者航

    25、行过三峡时的见闻感受,描写了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破浪前进的哲理。三、写作特点分析、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 作品是游记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情感,使作品充溢着诗一般火势的激情。他用满含情感的语句,摹山状水,绘云画雾,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条逼真的山水画廊,而在写景抒情的过程中,又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更伟大。我们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看到,作者所乘的“江津号”在滚滚的江水之上,巍巍群山之中,破浪前进,百折不回,长江是险恶的,但人类能够战而胜之,这不正是

    26、人类的伟大力量的明证么? 课文的第自然段结尾,作者又用点睛之笔,揭示了革命就要冲破险阻,百折不挠的哲理。、联想丰富自然,充满浪漫气息: 作品在写景过程中,信手拈来的引用了古诗、古谣、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联想自然,毫无生硬之感,可谓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这样写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而且对表达主题思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又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给读者以广泛的审美空间。、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比喻:比比皆是,丰富而有变化,贴切形象,生动自然。有明喻“前面天空上露出一金色阳光,象横着一条金带”,有暗喻“我们简直不象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全文共用比喻

    27、十八处之多,手法随机变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拟人:“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等句子,运用拟人,使作品生动形象,渲染气氛,引发联想,耐人寻味。 ()通感:通感是两种感觉的沟通,以视觉写听觉,以听觉写味觉等,它可以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能更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引起读者更多联想和想象,因而更有艺术感染力。 “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是比喻、拟物、也是通感,把视觉形象三峡江流,写成听觉音响交响乐,而又用视觉词语“雄伟”“瑰丽”修饰听觉音乐交响乐,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余地。“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也同样是视听的沟通。、语言优美精炼,生动形象。5、引用有关的传说、民谣和古诗。 这些传说、民谣和古诗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读者的知识,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给读者提供了趣味盎然的史实,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美感,同时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注意事项

    本文(《长江三峡》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