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docx

    • 资源ID:3175015       资源大小:28.57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docx

    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2014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74,分数:74.00)1.治疗湿痰证宜选用( )(分数:1.00)A.杏苏散B.半夏白术天麻汤C.二陈汤D.香苏散E.贝母瓜蒌散解析:二陈汤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2.主治水热互结证的方剂是 ( )(分数:1.00)A.苓桂术甘汤B.真武汤C.猪苓汤D.实脾散E.五苓散解析:猪苓汤主治:水热互结证。3.主治湿热淋证的方剂是 ( )(分数:1.00)A.甘露消毒丹B.真武汤C.八正散D.实脾散E.三仁汤解

    2、析:八正散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混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4.治疗湿滞脾胃证宜选用 ( )(分数:1.00)A.二陈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平胃散D.茵陈蒿汤E.藿香正气散解析:平胃散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5.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治宜选用( ) (分数:1.00)A.白头翁汤B.大黄牡丹汤C.麻子仁丸D.越鞠丸E.大柴胡汤解析:大黄牡丹汤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3、。有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6.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方选 ( )(分数:1.00)A.泻白散B.清胃散C.龙胆泻肝汤D.越鞠丸E.导赤散解析:导赤散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7.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证属脾虚气陷证,方用 ( )(分数:1.00)A.归脾汤B.参苓白术散C.四君子汤D.补中益气汤E.四物汤解析:补中益气汤主治:(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

    4、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8.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 )(分数:1.00)A.桃仁B.冬瓜C.芒硝D.大黄E.石膏解析:大黄牡丹汤的组成: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9.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 ( )(分数:1.00)A.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B.整体审查,辩证求因,四诊合参C.司外揣内,因端究尾,察态知意D.辩证求因,脉症合参,审因论治E.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症结合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具

    5、体有如下三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10.得神的表现是 ( )(分数:1.00)A.精衰气少神亏B.邪盛神乱C.精充气足神旺D.精气不足E.神气不旺解析: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失神的是 ( )(分数:1.00)A.面色无华B.呼吸微弱C.神昏谵语D.精神不振E.撮空理线解析:失神是精神萎靡,精神不振为少神的表现。12.心之苗是 ( )(分数:1.00)A.目B.舌C.口D.鼻E.耳解析: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因心主血脉,而舌的脉络丰富,心血上荣于舌,故人体气血运行情况,可反映在舌质的颜色上。13.主要候五脏病变的是 ( )(分数:1.00

    6、)A.舌质B.舌苔C.舌尖D.舌中E.舌根解析: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14.妊娠失音多属 ( )(分数:1.00)A.外感风寒,邪闭清窍B.阴虚火旺,肺肾内伤C.气阴耗伤D.正气将绝E.肾精不能上荣解析:妇女妊娠末期出现音哑或失音者,称为妊娠失音(子喑),系因胎儿渐长,压迫肾之络脉,使肾精不能上荣于舌咽所致。15.风寒表证的特征是 ( )(分数:1.00)A.恶寒重发热轻B.发热重恶寒轻C.发热恶风D.但寒不热E.但热不寒解析: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表证的特征。因寒为阴邪,束表伤阳,故恶寒明显。16.汗热而黏腻如油,兼见躁扰烦渴、脉细数疾,属( ) (分数:1.00)A.自汗B.盗汗C.亡阳

    7、之汗D.亡阴之汗E.战汗解析:汗热而黏腻如油,兼见躁扰烦渴、脉细数疾者,属亡阴证。为内热逼涸竭之阴外泄之象。17.促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的是 ( )(分数:1.00)A.肺B.脾C.肝D.肾E.胃解析:肝藏血,主疏泄,能调节循环血量,促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18.按肌肤时可了解病人汗出情况的是 ( )(分数:1.00)A.诊寒热B.诊润燥滑涩C.诊肿胀D.诊疼痛E.诊疮疡解析:诊润燥滑涩可以了解病人汗出情况和气血津液的盈亏。19.下列不属八纲辨证的是( ) (分数:1.00)A.气血B.阴阳C.表里D.寒热E.虚实解析: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20.辨别寒证与热证的重要依据

    8、不包括 ( )(分数:1.00)A.对寒热的喜恶B.口渴与否C.面色的赤白D.四肢的温凉E.疼痛与否解析: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尤其是恶寒发热、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否、面色的赤白、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是辨别寒证与热证的重要依据。21.以肺气不宣,鼻窍不利见证的属 ( )(分数:1.00)A.风邪袭表证B.风邪犯肺证C.风客肌肤证D.风邪中络证E.风盛行痹证解析:外邪易从肺系而人,风邪侵袭肺系,肺气失宣,鼻窍不利,则见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流清涕或喷嚏等症,而为风邪犯肺证。 22.气虚证的辨证要点是 ( )(分数:1.00)A.神疲、乏力、气短、脉虚B.气

    9、短、气坠、脏器下垂C.疲乏、气短、脉虚及自汗、遗尿D.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E.胀闷、胀痛、窜通解析: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气短、神疲、乏力;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象虚弱。23.心阳虚的辩证依据为 ( )(分数:1.00)A.心悸、神疲+气虚证B.心悸怔忡、心胸憋闷+阳虚证C.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D.心悸、失眠、多梦+血虚证E.心烦、心悸、失眠+阴虚证解析: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鼓动无力,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24.下列各项中,属于四逆汤主治病证临床表现的是 ( )(分数:1.00)A.泄利下重B.神衰欲寐C.烦躁欲死D.心下满痛

    10、E.脐腹痛解析: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25.不属气分证临床表现的是 ( )(分数:1.00)A.便秘尿赤B.心烦懊C.身热夜甚D.谵语狂乱E.胁痛口苦解析:气分证可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兼咳喘,胸痛,咳痰黄稠;或兼心烦懊,坐卧不安;或兼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利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或见口苦,胁痛,干呕,心烦,脉

    11、弦数等。26.属于燥淫证的是 ( )(分数:1.00)A.气短B.嗜睡C.鼻干D.小便浑浊E.脉数有力解析:燥邪侵袭,易伤津液,主要表现为皮肤、口唇、鼻孔、咽喉、舌苔干燥,干咳少痰等症;大便干燥,小便短黄,口渴饮水,系津伤自救的表现。27.感冒是以感受哪种邪气为主而导致的( ) (分数:1.00)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解析:感冒常见病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以风邪为主,可兼寒热暑湿等。28.咳嗽中“咳”的特点是( ) (分数:1.00)A.有痰无声B.有声无痰C.有声有痰D.无声无痰E.以上皆非解析:咳嗽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29.关于哮病的临床特征,说法

    12、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A.具有发作性B.喉间哮鸣C.呼吸困难D.甚则不得平卧E.咯吐脓血痰解析: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咯吐脓血者,常见于肺痈。30.关于喘证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1.00)A.表现有呼吸困难B.甚者出现张口抬肩C.喘可兼哮D.喘必兼哮E.喘必不兼哮解析:哮病与喘证: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31.肺痈分期,错误的是( ) (分数:1.00)A.初期B.成痈期C.发热期D.溃脓期E.恢复期解析:在中医内科学中,将肺痈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32.心悸

    13、心血不足证的治疗方剂( ) (分数:1.00)A.四物汤B.人参养荣汤C.苓桂术甘汤D.归脾汤E.天王补心丹解析:33.胸痹的病位主要在( ) (分数:1.00)A.肝B.心C.脾D.肺E.肾解析:胸痹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34.不寐肝火扰心证,治宜( ) (分数:1.00)A.龙胆泻肝汤B.黄连温胆汤C.归脾汤D.黄连解毒汤E.温胆汤解析:不寐之肝火扰心证。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35.关于肺痨,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1.00)A.形体明显消瘦B.可出现咯血症状C.不具有传染性D.干咳E.盗汗、潮热解析:肺痨特点: 1.有与肺痨病人的密切接触史。 2.

    14、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3.初期病人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 36.痫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 (分数:1.00)A.风B.寒C.燥D.火E.痰解析:痫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本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固于心胸的“顽痰”所致。37.与胃痛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 (分数:1.00)A.肝脾肾B.肝脾胃C.肝胆胃D.脾胃肾E.脾胃心解析: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38.呕吐的基本病机是( ) (分数:1.00)A.胃火亢盛B.肝气犯胃C.肝脾不和

    15、D.胃气上逆E.脾胃不和解析:呕吐的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39.腹痛湿热壅滞证,选方 ( )(分数:1.00)A.小承气汤B.调胃承气汤C.大承气汤D.大黄牡丹汤E.大陷胸汤解析:腹痛之湿热壅滞证。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代表方:大承气汤加减。 40.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 )(分数:1.00)A.脾B.胃C.肠D.肝E.以上皆非解析: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41.湿热痢的治法为( ) (分数:1.00)A.清热解毒,凉血除积B.清肠化湿,调气和血C.温中燥湿,调气和血D.养阴和营,清肠化湿E.温补脾肾,收涩固脱解

    16、析:湿热痢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42.增液汤治疗便秘,适用于( ) (分数:1.00)A.阴虚秘B.气虚秘C.血虚秘D.阳虚秘E.热秘解析:阴虚秘。治法:滋阴通便。代表方:增液汤加减。43.胁痛的病位主要是在 ( )(分数:1.00)A.肝胆B.脾胃C.心肺D.胃肠E.心脾解析:胁痛的病位主要在肝胆。 44.黄疸胆腑郁热证的主治方剂是( ) (分数:1.00)A.小柴胡汤B.大柴胡汤C.葛根芩连汤D.升麻葛根汤E.龙胆泻肝汤解析:胆腑郁热证。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黄。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45.积聚中“积”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1.00)A.结块固定B.

    17、痛有定处C.病在血分D.是为脏病E.是为腑病解析: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是为腑病”属于“聚”的特点。46.泄泻之内因,关键在 ( )(分数:1.00)A.湿盛B.脾虚C.胃失和降D.肝郁E.肾虚解析:外邪致泻以湿邪最为重要,其他诸多邪气需与湿邪兼夹,方易成泻;内因则以脾虚最为关键47.关于内伤头痛,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1.00)A.刺痛钝痛B.起病缓慢C.表现为隐痛、空痛D.痛势悠悠,遇劳加重E.时作时止解析:内伤头痛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见,如起病缓慢,疼痛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刺痛钝痛”多属实证。4

    18、8.下列哪项不是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主症( ) (分数:1.00)A.头痛B.面赤C.烦躁D.口苦E.乏力解析:眩晕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49.下列哪项不是中风中经络的主症 ( )(分数:1.00)A.语言不利B.半身不遂C.口眼歪斜D.不省人事E.手足拘挛解析:“不省人事”属于中风中脏腑的症状。50.水肿属风水相搏者,最佳选方是 ( )(分数:1.00)A.越婢加术汤B.五苓散C.五皮饮D.桂枝汤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析:水肿风水相搏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

    19、减。 51.热淋的主治方剂 ( )(分数:1.00)A.石韦散B.八正散C.小蓟饮子D.程氏萆薢汤E.沉香散解析:热淋。治法:清热利湿通淋。代表方:八正散加减。52.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治法是 ( )(分数:1.00)A.化痰降气,健脾益肺B.清肺化痰,降逆平喘C.温肾健脾,化饮利水D.补肺纳肾,降气平喘E.以上均非解析:证候主症:胸部膨满,憋闷如塞,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证机概要:肺虚脾弱,痰浊内蕴,肺失宣降。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53.肺痿的治疗原则 ( )(分数:1.00)A.降气化痰B.生津止渴C.

    20、培土生金D.补肺生津E.以上均非解析:肺痿的基本病机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以致肺叶枯萎。肺痿治疗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54.真心痛寒凝心脉的主治方剂 ( )(分数:1.00)A.保元汤B.血府逐瘀汤C.四逆汤D.当归四逆汤E.四逆加人参汤解析:真心痛之寒凝心脉 证候主症: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不宁,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质淡黯,舌苔白腻,脉沉无力,迟缓或结代。 证机概要:阴寒凝滞,心阳痹阻,心脉闭塞。 治法:温补心阳,散寒通脉。 代表方:当归四逆汤加味。 55.癫狂的主要病理因素不包括 ( )(分数:1.00)A.痰B.火C.气D.瘀E.寒解析: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四者有因果兼

    21、夹的关系,且多以气郁为先。56.鼓胀的主要病位在 ( )(分数:1.00)A.心肝B.心肺C.肝肾D.肝脾E.大小肠解析:其病位主要在于肝脾,久则及肾。57.疟疾的症状不包括 ( )(分数:1.00)A.寒战B.壮热C.下痢赤白脓血D.头痛E.汗出解析:疟疾是感受疟邪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下痢赤白脓血”是痢疾的症状之一。58.关格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的治法 ( )(分数:1.00)A.温补脾肾,化湿降浊B.温阳固脱,降浊开窍C.滋补肝肾,平肝息风D.清肝利胆,滋阴潜阳E.以上均非解析:关格,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 证候主症:小便短少,呕恶频作,头晕头痛,

    22、面部烘热,腰膝酸软,手足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证机概要:阳损及阴,肾阴亏耗,肝阳上亢,内风自生。 治法:滋补肝肾,平肝息风。 59.汗证,邪热郁蒸证的主治方剂 ( )(分数:1.00)A.龙胆泻肝汤B.清胆汤C.泻白散D.玉屏风散E.以上均非解析:邪热郁蒸证 证候主症: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逼津外泄。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60.脑瘤痰瘀阻窍证的主治方剂 ( )(分数:1.00)A.复元活血汤B.通窍活血汤C.血府逐瘀汤D.大定风珠E.二陈汤解析:痰瘀阻窍证 证候主症:

    23、头晕头痛,项强,目眩,视物不清,呕吐,失眠健忘,肢体麻木,面唇暗红或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证机概要:痰瘀互结,蔽阻清窍。 治法:息风化痰,祛瘀通窍。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61.血厥实证的主治方剂是 ( )(分数:1.00)A.补阳还五汤B.羚角钩藤汤C.复元活血汤D.生化汤E.失笑散解析:血厥,实证 证候主症: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黯红,脉弦有力。 证机概要:怒而气上,血随气升,菀阻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 62.常人感冒风寒束表证的主治方剂( )(分数:1.00)A.玉屏风散B.加减葳蕤汤

    24、C.荆防达表汤D.新加香薷饮E.葱豉桔梗汤解析:常人感冒 (1)风寒束表证 证候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63.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鉴别,无意义的是 ( )(分数:1.00)A.病情的缓急B.病程的长短C.咳嗽声的高低D.疾病的新久E.疾病的虚实解析: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症。64.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主治方剂是 ( )

    25、(分数:1.00)A.大补阴丸B.四君子汤C.沙参麦冬汤D.六君子汤E.左归丸解析:哮病,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 证候主症:有哮喘反复发作史。气短声低,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或可有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代表方:六君子汤加减。 65.麻杏石甘汤适宜治疗喘证的 ( )(分数:1.00)A.风寒壅肺证B.痰热郁肺证C.表寒肺热证D.痰浊阻肺证E.肺气郁痹证解析:喘证之表寒肺热证 证候主症: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扇,咳而不爽,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苔薄白或罩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治

    26、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味。 66.肺痈,溃脓期的治法是 ( )(分数:1.00)A.排脓解毒B.清肺解毒C.化瘀消痈D.清肺化痰E.以上均非解析:肺痈,溃脓期 证候主症: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治法:排脓解毒。 67.下列穴位与关元相平的是 ( )(分数:1.00)A.外陵B.水道C.归来D.大赫E.大横解析:关元属任脉,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中下3寸。水道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与关元相平。归来亦属胃经,位于水道下l

    27、寸,大赫属肾经,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大横属脾经,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外陵亦属胃经,位于水道上2寸,均不与关元穴齐平。68.位于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的穴位是 ( )(分数:1.00)A.大陵B.太渊C.阳溪D.神门E.阳池解析:阳溪: 【定位】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 69.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的穴位是 ( )(分数:1.00)A.隐白B.大敦C.厉兑D.至阴E.足临泣解析:隐白: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70.下列腧穴中,治疗汗证首选 ( )(分数:1.00)A.复溜B.然谷C.太溪D.阴谷E.大钟解析:复溜: 【主治】水肿、腹胀、腹泻等胃肠病证;水肿、汗证(盗汗、无汗或多汗)等津液输布失调病证;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71.申脉穴位于 ( )(分数:1.00)A.内踝尖与跟腱之问的凹陷处B.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C.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D.外踝直下方凹陷中E.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解析:申脉: 【定位】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72.下列腧穴在五行配属中属金的是 ( )(分数:1.00)A.后溪B.经渠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