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一思修读书笔记Word下载.docx

    • 资源ID:3174968       资源大小:27.2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一思修读书笔记Word下载.docx

    1、 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主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只要树立正确的信念,坚持科学

    2、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宣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

    3、、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继承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容更加丰富。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4、主要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爱好和平,这不仅表现在中华民族个兄弟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勤劳勇敢,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立国之本;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

    5、件。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括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社会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6、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表现和反应。端正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反对拜金、享乐、个人主义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 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的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于精神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从个体自身条件出

    7、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拥有良好心态;立足于现实,检收岗位做贡献;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是前提,诚信原则是保证,宽容原则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互助原则是必然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正确认识人对自然地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地改造活动,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锻炼道德品质

    8、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社会经济的关系必然引起道德变化。 道德的认知功能是指道德反印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人类道德的发展居有其内在规律,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9、。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要求。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精神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

    10、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规范和道德要求。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提高个人品德上。 个人品德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道德修养的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次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次序 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 私人生活具

    11、有一定的封闭性,隐蔽性,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公共生活特点: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尊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次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社会公德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12、,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次序的基本手段之一。 法律规范的作用:指引作用,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指引实现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客体是人们的行为,法律评价的标准时和发法与不合法;强制性,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其目的在于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即实施法律;教育作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处罚种类,处罚程序,执法监督。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适用范围,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

    13、威的举行。【篇二:思修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围城 题记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钱钟书围城 一、 综述 围城一共有九章。第一章主要讲方鸿渐在欧洲时换了几所大学,但是都没有获得博士学位,最后在来自父亲和岳父的压力中向爱尔兰骗子买了一个所谓的克莱登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证书。在方鸿渐回国的船上,有他同学四年的苏文纨,她以前高傲,把爱情看得很重。在船上的时候准备向方鸿渐示爱,但是方鸿渐却被已有未婚夫的放荡的鲍小姐勾引了去,于是心中充满妒火。但是在鲍小姐下船后,便马上找上了方鸿渐。 第二章主要讲方鸿渐回到上海后,住在逝去的未婚妻周淑英的家里,但是他感到惊慌,因为周太太向他打听不停的向他示好的苏文纨,并且

    14、希望认方鸿渐的太太当干女儿。并且他发现他的“岳父”把他的假文凭大肆的宣传,这让他感到羞愧和害怕。接着是方鸿渐回到本县去探望父母,被当地的学校的校长邀请去为学生们做一次演讲,方鸿渐却大讲特讲鸦片和梅毒,使大家不停的鄙视和讨厌。后来因为战事原因,方鸿渐重新回到上海,在他岳父的点金银行中就职,期间还有他与“我你他”小姐的一次相亲经历 第三章讲方鸿渐从家里回到上海,为了图眼前的舒服,去拜访苏文纨,认识了唐晓芙,并且一见钟情的爱上了她,开始和她恋爱。在以后的几次见面中又遇见了“情敌”赵辛楣,而且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他暗斗了几次。赵辛楣为了赶走情敌,还把方鸿渐介绍给了三闾大学。最后方鸿渐向苏文纨摊牌,苏文纨

    15、把他以前的丑事告诉了唐晓芙。最后苏文纨和曹元朗订婚,方鸿渐和唐晓芙分手。 第四章主要讲方鸿渐与周家闹翻,只好逃回家中,并接受三闾大学的邀请。赵辛楣与方鸿渐成为了好朋友,因为他们的“共同情人”已经订婚,并且方鸿渐向他说明了他不喜欢苏文纨,他喜欢的是唐晓芙,于是两个失恋的人成为好朋友,并一起去三闾大学任教。 第五章主要讲方鸿渐、赵辛楣、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几人一起从上海到三闾大学去任教。“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时最劳顿,最麻烦的,叫人本想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交做朋友。”这一章详细的描写了一起五个人的个性。 第六章主要是讲方鸿渐登五人到达三闾学校

    16、后,高松年安排五人。李梅亭由中国文学系的主任变成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因为先机被汪次长的伯父汪处厚占去。方鸿渐因为学历中没有学位证书由政治系的教授变为不属于任何学院的副教授。赵辛楣被聘为政治系的教授,孙柔嘉被聘为外国语文系的助教,顾尔谦被聘为历史系的副教授。 第七章主要讲汪太太给方鸿渐和赵辛楣做媒,准备把范小姐介绍给赵辛楣,把刘小姐介绍给方鸿渐,但是都没有成功。随后觉得汪太太与苏文纨像相似而喜欢上她。最后因为与汪太太约会被汪处厚和高松年发现而不得不半夜离开三闾大学。赵辛楣走后,方鸿渐因为别人的闲话和孙柔嘉的伎俩而与孙柔嘉订婚。最后因为赵辛楣留下的一本共产主义论被认为思想有问题,从而被停职。 第八

    17、章主要讲孙柔嘉和方鸿渐两人离开三闾大学,从湖南返回上海。在香港与赵辛楣重逢后,经他提醒在香港与孙柔嘉完婚。并从赵辛楣出知道孙柔嘉城府很深,与方鸿渐结婚是煞费苦心。方鸿渐也意识到,他对孙柔嘉不过是彼此不讨厌而已。这一章中孙柔嘉的利害、心机、主见也逐渐表现出来。 第九章主要讲方鸿渐与孙柔嘉回到上海后,方鸿渐在赵辛楣的介绍下,在华美新闻社任资料室主任一职。孙柔嘉也在他姑妈任职的大纱厂找到了一个认识部门的职位。两个人虽然工作有了着落,但是因为一些生活的琐事、志向不相同,以及孙柔嘉的姑妈和用人的挑唆和方鸿渐家庭中的挤兑,经常吵架。最后因为矛盾越级越深,方鸿渐在孙柔嘉和她家人面前丢尽脸面,方鸿渐和孙柔嘉分

    18、开。 二、经典语录 1、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退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2、这船,依仗人的机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沾污了人气的一小方睡眠,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际的大海。 3、那男孩子的母亲已有三十开外,穿件半旧的黑纱旗袍,满面劳碌困倦,加上天生的倒挂眉毛,愈觉愁苦可怜。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4、“葡萄牙人的血”这句话等于日本人自说有本位文化,活 私行改编外国剧本的作者声明他的改本“有著作权,不许翻译”。 5、衬

    19、了这背景,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澎湃的黑暗深处,一点萤火似的自照着。 6、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录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出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7、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课烘衬夜景。 8、小圆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青蛙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 9、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想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暗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直微绿的小

    20、眼睛。 10、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 11、也许因为战事中死的人太多了,枉死者没有磨掉的生命力都迸作春天的生意。 12、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她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柔软操,仿佛有教练在喊口令;“一!”忽然满脸堆笑,“二!”忽然笑不知去向,只余个空脸,像电影开映前的布幕。 13、外国的哲学家是知识分子里最牢骚不平的人,专门的权威没有科学家那样高,通俗的名气没有文学家那样大,忽然几万里外有人写信恭维,不用说高兴得险的忘掉了哲学。 14、“贞元朝士今谁在,无限僧料酒夕阳!”的确,老辈一天少似一天,人才好像每况愈下,“不许上溯康乾世,回首同光已惘然!” 15、人没有这个

    21、身体,全是心灵,岂不更好;我并非保重身体,我只是哄乖了它,好不跟我捣乱。 16、我喜欢用自己的头脑,不喜欢用人家的头脑来思想。 17、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18、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像冲进去,城里的人像逃出来。 19、他等待他们的恭维,同时知道这恭维不会满足自己,仿佛鸦片瘾发的时候只找到一包香烟的心理。 20、那天是旧历四月十五,暮春早夏的月亮原是情人的月亮,不比秋冬是诗人的月色,何况月亮团圆。【篇三: 姓名:哈金贤 学号:12081219 大学读书笔记 因应试制度,加之少小家境贫苦,少买经书,故少涉猎诗书国画等国学经典。

    22、今已弱冠,闻吾师述课程教学大改,无应试背书之愁,遂命吾通读国学政史之一,后乃记之。吾细读大学,有感而发,遂乃记之,以示读书笔记。 大学一词西文翻译是university,其词根是universe,意为宇宙,天地万物。在西方的文化中,大学是一所研究宇宙大道理,大学问的科学殿堂。而在中国,“大学”一词出自四书之大学。在大学的第一篇文章中,孔子开门见山的解释大学的含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大意是: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行,革新民心,达到完善。可见,在中国,大学一词不仅仅仅限于研究宇宙哲学,而是通过穷究物理进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使整个国家的君主臣民的

    23、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在中国,大学之道不仅限于求学之道,而是平民之道,君主之道,修身养性之道,格物致知之道,求学之道,终身之道! 大学一书共分十一章,前一张是“经”,是孔子的言论,有曾子口述。后十章是“传”,是曾子的见解,是对“经的注释”,由曾子学生记录。开篇孔子以深究其因的逻辑,说明了要想在天下发扬德性,就要穷究物理,穷究物理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让天下之人发扬德性,从天子到平民,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这样方能家庭和睦,天下安定。因此,我们要明白本末始终,穷究物理的意义就是为了修养品性,也就是说修养品性才是根本,当今的人却以研究宇宙大学问,大道理为根本,进而忽视了道德教

    24、育,忽视了修身养性。大学就丧失了他原有的意义,就变成了硬邦邦的学术机构,毫无活力。从大学里走出去的学生只知道什么是学问,而不知道为什么做学问。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冷淡,毫无信任。人们也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丧失良知,岂不知这才是真正的无知。这样一来,无德行的人利用知识来作恶,使优美的知识变得恐怖,社会变得越来越困乱,暗淡。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必要借鉴古人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提升国人的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平,这才是王道。 在接下来的十篇“传”中,孟子分别解释了“明明德”、“新 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

    25、国平天下”等内容,这些内容可谓是大学的关键字,这些内容相互联系,循序渐进,从修身到治国,从平民到君子,深刻阐述了大学的意义。在第二篇章中,孟子引用了康诰、大甲、帝典等片段,阐述了明明德是在光明的德行之上,思念上天光辉的命令,发扬崇高的德性。简而言之就是要服从天命,发扬德性。我想在这里多费点笔墨。当今中国无奇不有,就连拐卖他人孩子,偷盗他人器官等天谴人责的事都有人做出来。尤其是近来“万宁校长携小学生开房” 的事更让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中国人缺乏信仰。像美国这样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他的国民尚需信仰,奥巴马就职是也手按圣经宣誓。而在文明之都,礼仪之邦的中国,这种影响力正在逐步消失!在

    26、过去,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人人都知道美德与修养,知道为人做事。然而自从中国大力发展物质产业后,儒家思想的影响力逐渐消失。虽说如此,过去的爱国人士及国人都坚信共产主义,都期待这个时代的来临。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盛行,这使期待变得遥遥无期甚至望尘莫及,国人的心也变得越来越热,拜金主义盛行。 因此,我认为在这特殊的时期,我们有必要加强道德修养的教 育。古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正如终身学习一样,道德教育也应从摇篮到坟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着导向性作用,因此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一些事实也不得不

    27、让我们反思,在应试制度的框架下,一些老师不得不利用思想品德等“人生课”来进行学术教育。例如不少学校经常利用思想道德课来上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这些老师个人举措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使学生更加走向迷茫。还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领悟“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内在含义,只为应付考试而背记其内容而不学以致用,这也是一大误区!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沧桑而生生不息,兴旺发达,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之所以薪火相传,延绵不断,并为世界几大文明所仅见。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取精于宏,博大精深,特别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特别强调作为社会的每一份子,应将国家和民族作为自身的人生使命,从自身做起,推己及人,由家及国,通过自身的道德养成,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国家的兴亡承担起自己的人生义务和责任。这也是大学一书中着重强调的内容。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拥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宽阔的世界视野,我们应广泛涉猎,尤其是凝聚中国几千年光辉的国学文化。我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我们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信仰。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


    注意事项

    本文(大一思修读书笔记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