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内外安全科学发展现状综合训练模板.docx

    • 资源ID:3171092       资源大小:30.0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内外安全科学发展现状综合训练模板.docx

    1、国内外安全科学发展现状综合训练模板综合训练二国内外安全科学发展与现状 院 系: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 级:安全15-3班 成 员:周洋 (15030303XX) 指导教师:姜福川 完成时间:2017年5月10日1、国外安全科学发展及现状 安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是相伴相生的,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为了生存与大自然进行抗争的安全血泪史。安全科学真正起源于工业革命,以安全技术为先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带来的安全问题大大促进了安全科学的发展。例如,1833年美国制定了蒸汽船检验规则用来保障该行业设备和运行的可靠与安全;1893年颁布了铁路安全生产法用于铁路使用的安全;1926年颁布的航空商务法

    2、中也有了相关的安全保护条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和之后的军事尖端武器系统开发过程中,安全工程师发展了有效的系统安全管理方法,在早期工程的规划与设计阶段,就查明、消除或控制危险。其中很重要的环节是危险分析,有计划地进行定期审查,提交危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对总体系统的安全有效性评价。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安全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时期。杰费里R麦金太尔在他的著作安全思想综述一书中,把19651975年定义为美国安全科学发展“黄金十年”21-30。在这期间,美国各个阶层都关注安全,人们大力提倡“安全”。在安全科学领域,涌现了许多对安全的新型认知模式和理论,如1969年瑟利依据人的认知模式

    3、,提出R-O-R事故认知模型;著名安全理论家海因里希(H.W.Heinrich)出版了工业事故预防一书,形成了可应用于安全管理方法的确切的基本原则或“工业安全原理”,主要涉及事故致因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人机界面、管理者的作用和安全的经济性与功效的关系4。系统安全分析或系统安全工程得以发展起来,是由于航天安全、飞行安全等的需要,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逐步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安全监管方面,提出了更为广泛的安全方面的法律,初步建立了安全监察机构体系。例如,在1970年美国尼克松总统签署了职业安全卫生法,随之依据此法于1971年成立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从中可

    4、见美国公众对安全的关注度和要求,安全科学领域活跃的学术氛围以及政府对安全立法和安全监管的重视程度。国外主要工业国家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法规基本上是在20世纪70年代趋于完整化、系列化、规范化的。随着职业安全与卫生立法的发展,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机构逐步建立、健全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联邦德国、日本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已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安全与卫生监察体制。与此同时,工业安全生产需要大批专门从事职业安全与卫生的设计、咨询、管理、监察等工作的人员,因此有关职业安全与卫生人才培养专业也在大学应运而生。随着更多的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和安全工程的工作,安全开始成为一个学科,很多高等学校

    5、设立了安全方面的独立教学与研究单位,如莫纳什大学的事故预防中心、伊利诺伊大学的安全健康科学系、奥克拉荷马大学的火灾与安全工程系等。从国际学术杂志安全科学(SafetyScience)、JournalofSafetyResearch(安全研究学报)、ReliabilityEngineering&SystemSafety(可靠性工程与系统安全)等的成熟与发展水平可以看出,安全科学与学科在西方或欧美国家已经趋于成熟。在安全学科高等教育方面,目前,美国有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等54所高校设置了安全类专业,英国有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日本有横浜国立大学、东京大学等大学设置了安全类专业,设置的专业与方向涉及

    6、安全管理、安全工程技术、职业卫生等各个方面。安全类专业授予学位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二、我国安全科学发展1初步建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国家把劳动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实施,安全技术作为劳动保护的一部分而得到发展。在这一时期,为满足我国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国家成立了劳动部劳动保护研究所(后改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卫生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煤炭部抚顺煤炭科学研究所、煤炭部重庆煤炭科学研究所等安全技术专业研究机构。发展了防暑降温、工业防尘技术、毒物危害控制技术、噪声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机电安全技术、个体防护用品及安全检测技术等。2迅猛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

    7、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安全技术相继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从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成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所、中心50余个,拥有专业科技人员5000余名。尤其是1983年9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正式成立后,加强了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和专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工作。(2)设立了安全科学技术及工程多层次专业教育体系。1984年,教育部将安全工程专业列入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目录。我国学者刘潜等提出了建立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和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设想。1986年,在部分高校设置了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学科硕士、博士学位,使得我国在安全学科领域形成了完整的

    8、学位教育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已有42所大专院校设置了安全工程、卫生工程专业本科或专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2个,我国安全科学技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全国各地大型劳动保护教育中心有70多个,企业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室2000多个。在企业,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活跃在安全生产第一线,从事安全科技与管理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相继建立了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说,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安全科技队伍和科研体系。(3)国家对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宏观管理开始

    9、走上科学化的轨道。1988年,劳动部组织全国10多个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完成了“中国2000年劳动保护科技发展预测和对策”的研究。这项工作使人们对当时我国安全科技的状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看到了我国安全科技水平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为进一步制定安全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1989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列入了“安全生产”专题。国家把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放在产业安全上。核安全、矿山安全、航空航天安全、冶金安全等产业安全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列入了国家计划。特别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随着成套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同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安全技术并加以消化。如冶金行业对宝钢安全技术

    10、的消化,核能行业对大亚湾核电站安全技术的引进与消化等取得了显著成绩。(4)综合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形成了初步基础。一方面为劳动保护服务的职业安全健康工程技术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开展了安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在系统安全工程、安全人一机工程、安全软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有关研究机构以及许多大中型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安全分析方法,我国的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等部门研究开发了适合本行业特点的安全评价方法或标准。现代管理科学的预测、决策科学和行为科学以及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力原理等理论逐步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在

    11、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安全人一机工程学研究。在研究提高设备、设施“本质化”安全性能,改善作业条件的同时,研究预防事故的工程技术措施和防止人为失误的管理和教育措施。3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安全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7-92)中将安全科学技术列入一级学科。(2)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列入了安全科学技术攻关项目;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攀登计划)中列入了“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项目。(3)安全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单列。1997年,人事部、劳动部发布了安

    12、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4)劳动部颁布了安全科学技术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等国际先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展开研究和应用。(6)至21世纪初,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专业教育的发展更趋迅猛。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挂牌是其重要标志,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及各地方都相应成立了安全科学研究院所(技术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的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于2002年初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对国家重点学科进行了考核评估和申报,又新增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的安全技术及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全国高等院校

    13、、大型科研机构设立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点60个,博士点17个,高校设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已达109个。这些充分表明我国的安全科技队伍和科研教育体系趋于完善。(7)安全科学技术国际交流合作更为广泛。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目前面临的机遇去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确定了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该目录的制定是以科学的事物本质属性和主要方法特征以及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学科科学技术体系为基础,以专业人员所从事的特定业务方向为目标,故确定后的新目录的体系框架具有相当强的学科科学性、专业系统性、人才实用性、市场兼容性、发展扩延性等科学性质,从而改变了过

    14、去以行业为基础划分专业,又以专业为基础划分学科的传统做法。尽管学科与专业的数量被较大程度地压缩,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仍涉及到管理、机械、土木、矿业、交通、运输、航空、林业、医药等各个学科领域。该目录对拓宽口径培养面向21世纪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国家标准GBT13745-92科学分类与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已被列为一级学科,其下列有“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安全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安全管理”5个二级学科和20多个三级学科,与管理工程学和环境科学并列为综合一级学科。还有,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安全科学与环境科学也并列为“X”大类目。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我国学科分类研究工作者已充

    15、分认识到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综合科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也是对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广大安技人员多年不懈为之奋斗的工作成果的肯定和鼓励。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安全科学分支学科理论的快速发展,促进高层次安全科学人才的成长,提高广大安技人员的水平和全民的安全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安全生产和生存。事实上,我国目前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体系、软硬件条件和人才储备等已具有一级学科的实力和满足一级学科的条件1。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已设有劳动安全卫生监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和代表国务院进行“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的职能部门;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等设有专门的科研所和事故调

    16、查分析技术中心;在中国科协有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及各省市部门的分会;各部门设立的劳动安全卫生专业技术研究机构达50余所,承办的专业技术刊物100余种:各省市都设有劳动安全卫生专业技术研究、检测、检验机构;有相当数量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安排的科研经费逐年有所增加,“八五”期间国家投入的研究经费约2亿元,近7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防灾、减灾课题有500多项;每两年有数百项科研成果申请劳动部等部委的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大专院校近50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近7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有20多个,博士生导师已有70

    17、多名3。这些巨大的成就标志着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发展机遇与美好的发展前景。3、启发在充分肯定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自身的属性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各种挑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综合性的确可以与管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相提并论,但目前仍有许多方面不可同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1.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综合科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现代管理科学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其作用及产生的经济效益之巨大已为世人皆知;而现代安全科学的快速发展期在我国还不到20年的时间。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安全科学远没有管理科学广博,人们往

    18、往认为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仅仅是管理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已。因此,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科学在中国的根还不很深。2.由于安全自身的属性,如“偶然性”、“隐蔽性”、“模糊性”、“交叉性”、“多因素性”、“软效益性”等,使许多人对安全科学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安全科学的作用远不如管理科学的作用大和直观,甚至不如环境科学的作用直观易见,涉及面广。3.目前我国的物质财富还不是十分丰富,而且人口众多,人的生命还“不很值钱”,人们的自护意识和文化还不强,全民族的安全文化还不高。因此许多人对安全问题及其防患的认识非常肤浅。这也反映了不少人对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意义认识不足。4.安全科学、环境科学

    19、、管理科学在多方面都被人们视为“软”科学,但安全科学“软”的程度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更甚,事故不可知论在许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没有认识到安全工作的极大经济效益,因此,也导致安技人员的地位和作用提不到相应的高度,许多单位将老弱病残人员推到安全工作岗位上,许多单位中的安环科处仍是最薄弱的科处。5.由于目前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成果“软”的多“硬”的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而许多“硬”的成果又结合于设备中,于是人们很自然地将其认为是设备制造的成果;加之安全问题的多因素性和“随机性”,因此,不少人口头上说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但实际上又不愿在安全上投资,存在很大的侥幸心理。一旦事故发生后,又后悔莫及

    20、。6.安全法制法规及监察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在当前向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转化的阶段,安全法制法规和监察制度的实施仍有很大的困难和差距。7.目前国家、社会、个人对安全投入的资金相对还极少。由于上述主要原因,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成为一门像数理化一样深为人知和深为人需的学科。国家应加强全民安全意识和全民安全科普教育,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进程。强化安全意识应着重强调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原则和安全的经济效益、安全工作的社会化、安全的法律和道德、安全工作离不开安全科技和安全管理方法、安全工作具有长期性等方面的内容。现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安全文化已从狭义的劳动安全文化扩延到衣食住行领域的广义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在质量、保险、减灾、环保等领域已产生重要影响,在国家的法律和各种重大发展规划中均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在这些方面不能落后于其他国家。


    注意事项

    本文(国内外安全科学发展现状综合训练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