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下册语文456导学案.docx

    • 资源ID:3163332       资源大小:62.33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下册语文456导学案.docx

    1、六年级下册语文456导学案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准备: 1.设计自学卡。 2.制作课件。学情分析: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年夜吗?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

    2、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啊!但是,你们想过吗?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大年夜,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3、教师适机补充相关资料。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

    3、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安徒生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二、自主学习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标注“?”2.标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4.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三、展示交流1.我会读: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师强调读错或不准确的读音。如: 喷香、暖和2.我会写:每组同学选择一个书写易错字进行强调3.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乖、兜、橱4.轮读课文,集体正音,顺势解决不懂的词语。5.完成

    4、两导两练p58 初读点拨1、2小题,同桌互判。四、设问导读1、再读课文,达到熟练,边读边在脑海中展开画面。2、小组讨论: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把课文划分成三部分。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火柴,不敢回家。第二段:小女孩坐在墙角里,擦燃火柴取暖,展开了美好的幻想。第三段:小女孩在大年三十夜冻死路旁。3、各组选派代表交流反馈。五、巩固练习:完成两导两练59页达标检测,同桌互判,订正。第二课时一、直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5、习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板)齐读。二、读议结合学习第一段,领悟“可怜”1.(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这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怎样卖火柴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1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引起你注意的句子,并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默读,或出声读;教师巡回指导)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体会到什么? (生自由汇报,师板书:可怜的小女孩)3.怎么能看出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可怜的小女孩?哪位同学愿意选一两句话读一读或结合课文说一说呢?(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比较法”等读出或说出小女孩的“可怜”。)重点导读预设:“天冷极了,

    6、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冷)学生可联系实际简谈自己的大年夜;再读。“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抓住重点词:只好、红、青。“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重点词:三个“一”。联想:她没吃过一点东西,没有一点惊喜!“可怜的小女孩!”注意标点符号。“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重点词: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由小女孩缺乏疼爱体会她的“可怜”。“再说,家里跟街上

    7、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想象提问:小女孩的可怜仅仅是这一天吗?4.(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可怜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街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多么渴望有人来买她的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有人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首歌天堂火柴,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看一看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出示: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无助地一声声地喊着:“卖火柴谁来买我的火柴”谁来读一读?三、精读感悟。(一)、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如果你是那位小女孩,此时你最渴望得到什么?(生)那

    8、么文中的小女孩渴望得到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到文中去寻找答案。(生)相应板书:火炉、烧鹅、圣诞树、奶奶、飞走(二)集体学习第5自然师:那你对哪一次点燃火柴的情节描写印象最深刻呢?(指生:第一次)那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5自然段,小女孩第一次点燃火柴时看到的幻想。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一自然段。读后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你读懂了什么?预设生1:“她的一双小手好处的!”(理解:她多么希望得到温暖)师评价: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女孩多么需要暖和一下呀,能把她的强烈渴望读出来吗?预设生2:“她敢她终于”(理解: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看不出来,可还是经过挣扎才点燃一根;她还害怕爸爸的责

    9、备,因为她们是以卖火柴为生)师评价:那你能把她内心挣扎的样子读出来吗?她是鼓足勇气才点燃的,语气能再强烈一点吗?预设生3:“哧!火光舒服啊!”(很温暖、很满足)师评价:在幻想中此时的她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啊!你能读出她幸福的样子吗?预设生4:“哎火柴梗” (理解:现实的寒冷)师评价:可是她终究是要回到现实中的,她又回到了寒冷中,你能读出她的可怜吗?(播放:配乐范读)师:幻想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多么可怜的小女孩!点燃一根火柴对她来说都是一种奢侈,一根火柴的微弱光芒都能给她带来幸福的遐想。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道:难道小女孩连生存的基本需求都是一种奢望吗?请同学们带着对小女孩子同情之心来

    10、听老师读这段。(三)自学6-11自然段师:对于一个饱受饥寒折磨的小女孩来说,火炉的温暖已不能让她就此满足,请同学来完成第二次到第五次点燃火柴的学习。请看自学提示(播放)1、指生汇报学习卡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学习卡?(相机板书:温暖、食物、欢乐、疼爱)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认真很热烈,接下来汇报一下你都读懂了什么?烤鹅师评价:从你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只肥肥嫩嫩的烤鹅;这喷香的烤鹅,真让人垂涎欲滴。这对于一个饥饿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最美妙的,能读出美好的感觉吗?圣诞树师评价:为什么会在此时想到圣诞树吗?(生介绍圣诞节的资料)大大的圣诞树上点点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挂着许多美丽的卡片,我们仿佛看

    11、见了小姑娘围在圣诞树下欢快的唱着圣诞歌呢!你替她高兴吗?能把她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吗?奶奶师评价:在虚幻的世界里她吃饱,穿暖了,正围在圣诞树下欢呼雀跃,她是多么幸福啊!此时她想起了天国中最疼爱她的奶奶。是啊,有了奶奶的疼爱,这份幸福才完整啊。能读出她的幸福和满足吗?飞走了师评价:她当把一大把火柴点燃时,她和奶奶飞走了,她冻死了,(相机板书:飞走、冻死)我们在读小女孩的幻想时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所以声调越读越高,那这句话应该怎么样来读呢?(课件)语调应该低一些,缓慢一些。小结:火柴灭了,小女孩回到了现实中去了,这次她没能再点燃火柴,因为她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向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孤独没有痛苦的天

    12、国去了。(一边说一边指着板书)是啊,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只有寒冷,痛苦,饥饿和孤苦。只有死,才能摆脱这一切。四、总结师:“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是文章结尾的一段话,文中两次提到“幸福”,(板书:幸福)小女孩真的得到了幸福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三课时一、复习旧课,导人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段和第二段,这两段讲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这两段的主要内容。)2课文里说,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呢?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三段。二、自学第三段1.出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三段,试着回答课后“思考练习”

    13、第3题中的问题。2.学生按要求自学。三、指导理解第三段1指名朗读第三段。2这个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小女孩冻死了。)前面说的“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离开这个世界了。)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第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体会到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摆脱痛苦。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

    14、和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满。四、拓展延伸1、读到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同情小女孩,都痛恨那个吞噬了小女孩的冷酷无情的社会。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有一位小朋友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了这么一首诗: 课件出示:你别问,这是为什么2、用真情朗颂这首诗。3、在我们的国家,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人贫穷,还有人需要帮助。我们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4、学生各抒己见,如何尊重、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5、如果你像小女孩一样身处逆境,你该向小女孩学习什么?(让学生明白要像小女孩一样永远不要破灭对生活的希望和向往。)结束语:贫穷并不可怕,疾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每一个人都愿意为地球这个爱的绿洲植一棵幼

    15、苗。相信一切都会美好起来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剧将永远留在过去。我们也要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五、作业。 1. 日记: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家 2.阅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4、卖火柴的小女孩学习卡第几次擦火柴幻景现实说明问题第一次火炉寒冷渴望温暖第二次第三次第四、五次【教后反思】15、凡卡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

    16、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教学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课时安排 3课时学情分析: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师: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

    17、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板书课题)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标识自然段,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8、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如:楦头、摩平 2. 交流生字表中易写错的字。如:蘸、撇等字。 3.完成两导两练62页初读点拨的1题。 4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小组讨论思考题。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9、1.设问导读: 本文以信为线索,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2.学生交流。 写信前(段)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给爷爷写信。 写信中(段)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写信后(段)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追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找哪些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些是写凡卡在写信时联想到的? 写信的内容: 、。 写信时联想到的:、。五、作业。 1抄写词语。(课内完成) 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精读感悟,感受悲惨。 凡卡在圣诞节前夜

    20、给爷爷写信,在信中,凡卡向爷爷诉说了什么?好,谁来说。(看到你们高高举起的手,老师非常高兴)(板书:学徒生活)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 (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鞋匠家的学徒生活是怎样的?(生汇报:痛苦、悲惨、猪狗不如、艰苦)(随机板书:悲惨) 3.下面,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看在凡卡的信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勾划相关语句,或者写下你的理解,在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着你读书的思考。好,开始读书。(师随机巡视,个别交流。) (同学们的读书习惯真好,有的同学划下了相关的句子,写下自己的理解,有的同学还

    21、划下了重点词语,结合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4.交流。出示幻灯片“昨天夜里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自己小声读,边读边思考,在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可以结合重点词语。好开始。 5.学生交流。(“揪”“直戳”“随手捞起”等词语。为什么到院子里?“家伙”可能是什么家伙?感受到什么?) 6.面对老板的凶狠残暴,九岁的凡卡痛苦无助,带着这种理解,谁来读?7.同学们,从老板、老板娘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老板的凶狠和无情,体会到了凡卡的悲惨和无助,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就是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一字、一词却传递着文字背后丰厚的意义。8.同学们,凡卡除了挨打,还有哪里

    22、看出凡卡生活的悲惨? (生读挨饿、挨冻) 师:吃的是一点点,吃不饱。睡在过道里。同学们,知道莫斯科在寒冷的冬季气温最低到多少吗?零下40多度,我们这里最低也就是零下10多度,那就是寒冷的冬季了,寒风刺骨呀。而九岁的凡卡却睡在了过道里。 9.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凡卡? 10.凡卡在信中向爷爷这样诉说自己的生活(出示课件) 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饥饿、寒冷、毒打在折磨着九岁的小凡卡,读 11.此时此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什么?他想回家。(板书:想回家) 12.出示课件“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我就要死了”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凡卡,你在这里过着悲惨的生活,你将怎样去求爷爷接你回家?

    23、(配乐,生读。评价:我仿佛听到你的心在颤抖;我感受到你迫切回家的愿望) 过渡:凡卡想离开“这儿”,“这儿”指的是哪里?鞋匠的家。是的,凡卡想离开鞋匠的家,想离开莫斯科。那,同学们,在凡卡眼中,繁华、热闹的大城市莫斯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城市呢?对这里,他一点留恋也没有吗?自己读书,从书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读书之后,可以先小组交流一下。师巡视,指点) 13.在繁华、热闹的莫斯科,有很多人,有很多乡下没有的东西,但这一切对凡卡而言是冷漠的,是不属于凡卡的。在凡卡的内心,他感受不到温暖,他孤独的在莫斯科、在鞋匠家里承受着一个九岁孩子难以承受的冷漠(板书:冷漠) 在热闹的圣诞节前夜,我们听见,他深深地叹

    24、了口气。我们知道,他想回家! 三、对比衬托,感受快乐 过渡:凡卡回家的愿望是那么迫切,家乡究竟有什么在吸引着他呢?到书中去寻找答案。读凡卡在写信时想到了家乡的什么? 1、砍圣诞树的快乐。齐读“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感受快乐。或许,凡卡在写信时嘴边会流露出一丝微笑。(板书:快乐)2、凡卡和爷爷守夜。当别人在梦中熟睡,乡村的夜晚是多么美丽呀!(生读)(板书:美好)乡村的夜晚,多美丽的景色呀!契诃夫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了乡村夜晚的美丽,那种安静、自由、空旷,多么令人向往。3、在凡卡写信的回忆中,充满了快乐、美好,那,凡卡为什么还被爷爷送到莫斯科呢?在快乐美好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

    25、样的秘密呢?自己读书,到书中寻找答案。(师巡视,指点)4在乡下,凡卡和爷爷的生活其实也是悲惨的,爷爷已经65岁,还在寒冷的冬夜给老爷守夜,还会到森林中去砍圣诞树,即使被冻得吭吭地咳,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生活穷困,衣食无着。但是,在此时凡卡想来,竟然是那样美好。你懂得了什么?窗体底端(起到对比、反衬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四)小结: 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农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样美好吗?不是的,那也是劳动人民的火坑,从爷爷挨冻、守夜、砍树等足以说明爷爷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为凡卡在乡下与亲人在一起,得到爷爷的爱护,才产生农村生活比

    26、学徒生活好一点的想法。 第三课时一、揭示悲剧,猜想结局师:凡卡怀着复杂的心情写完了信,并寄了出去,他满怀期待的进入了甜甜的梦乡。现在,让我们看看小凡卡填写的信封。(出示信封) 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学生交流。 师:是啊,这个信封上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也就是说,这封满载着凡卡希望与寄托的信爷爷根本收不到。那凡卡还能看到爷爷守夜的情景吗?(不能)是啊,与爷爷一起守夜的温馨的场景没有了,欣赏美丽的雪景的日子没有了,跟爷爷砍圣诞树的快乐生活没有了,这一切一切的快乐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悲惨的生活,无休止的悲惨的生活。即使爷爷收到信,那个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允许凡卡这样的穷人有活路的。同学们,

    27、让我们轻轻的呼唤可怜的凡卡吧(读题)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四、拓展阅读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

    28、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5、布置作业 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做着一个美丽的梦,但,梦终归要醒,醒来后的凡卡又会发生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凡卡,凡卡梦醒之后【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16、鲁滨孙漂流记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

    29、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文字片段。学情分析: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30、,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二、自主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读准注音的字;边读边记内容,三、展示交流1、我会认:开火车认读生词,随机释疑难理解的生词。提醒多音字:畜养 圈养 处境等词的读音2、完成两导两练67页自读点拨1题,69页达标检测1题,同桌互判。3、我会说:组内复述课文内容四、设问导读,阅读梗概。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下册语文456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