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检测题.docx

    • 资源ID:3154228       资源大小:100.8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检测题.docx

    1、八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检测题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分工关系2.高山上的植物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3.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右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2、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4.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A.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B.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C.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D.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5.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这主要和下列哪项有关?( )A.土壤和空气 B.阳光和温度C.水分和温度 D.水分和土壤6.观察下面的两幅图,左图表示葵花朵朵向太阳,右图表示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 )A.葵花受阳光的限制,粮食受水分的限制B.葵花仅仅需要阳光,粮食仅仅需要水分C.它们的生活既需要阳光,也需要水分D.

    3、阳光、水分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7.诗词歌赋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8.樟树上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尽可能都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适应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9.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能影响环境,也能适应环境10.雷鸟的

    4、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树木四季常青11.造成荒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土壤12.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植物园中空气清新 B.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C.工业污染区内深色桦尺蠖数量多 D.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13.猫头鹰和田鼠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 B.寄生关系 C.互利共生关系 D.竞争关系14.2011年5月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呈现

    5、爆发迹象,附近湖水温度升高,鱼类大量死亡。导致鱼类死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温度15.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一项是( )A.秋天木棉树落叶 B.冬天青蛙钻进泥土里冬眠C.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 D.缺乏无机盐,农作物长得矮小1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分17.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B.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C.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影响环境D.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生活环境大体上是相适应的18.夏天,酢浆草在每天的中午时分开花,而在一天中的其他时候却

    6、不开花,决定其开花时间的因素是( )A.空气 B.温度 C.湿度 D.光照19.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望梅止渴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沙漠中的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20.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阳光 杂草 水分 土壤 田鼠 空气 蝗虫 稻螟A. B. C. D.21.“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2.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

    7、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空气23.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语言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与生物现象有关。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24.枯叶蝶的身体与枯叶极为相似,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25.蚯蚓能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同时它又可以疏松土壤,分解有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环境适应生物和影响生物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二、非选择题(本

    8、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4分)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试分析下列诗句,并回答问题。(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桃花晚开的主要因素是 。27.(10分)右图是一幅竹节虫的形态图,识图并填写下列内容。(1)竹节虫的形态像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拟态。(2)影响竹节虫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 ;竹子对竹节虫来说应属于 因素。(3)竹节虫静止不动时,可以使 不容易发现它,这有利于 。竹节虫的这种现象是竹节虫对 的适应性。28.(12分)鼠妇也叫“潮虫”(见右图),属

    9、于节肢动物。鼠妇的身体呈椭圆形,长约1520毫米,生活在陆地阴暗潮湿处,人们常在花园、花坛、山坡或草坪等处潮湿的花盆、石块或砖块下发现它。当人们移开花盆、翻开石块或砖块后,它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的生活吗?现有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1)你提出的问题是 ?(2)你的实验假设是 。(3)你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先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并在中央画一条线,再 。(4)你预期的结果是 。(5)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生活在椿树上的一种小昆虫椿

    10、象,在受到惊吓时会突然装死,一动不动,过一段时间后则恢复原态,以此来迷惑敌人,保护自己。人的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预热干冷的空气。北欧地区天气寒冷,生活在那里的人的鼻子又高又大。在自然界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动物遗体产生,但是我们却没有看见尸横遍野,这是细菌等微生物及时分解的缘故。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一些十字花科、蓼科的植物在雨后的十几天内就完成了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的短暂生活史。(1)上述材料中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2)说明了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 。请你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3)说明了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 。请你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4)请你

    11、分析资料,然后想想这些“短命植物”短命的意义。30.(10分)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李强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 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在4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向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向4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电池浸出液;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金鱼的存活情况,结果见下表。ABCD所加浸出液的体积/毫升50100200400金鱼存活时间/天151271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2)实验步骤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 。(3

    12、)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该如何设置? 。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参考答案1.C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养料,表现的是竞争关系。2.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作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植物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3.A 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叶片之间均匀排列,没有重叠,这是为了使叶片之间互不遮挡,从而最大

    13、程度地接受光照。所以本题中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4.A 解析: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而B、C、D三项中的因素都是生物因素。5.C 6.D7.B 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开花的影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豆与草在生存中的竞争关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植物的生殖方式。8.C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叶片互不遮挡是为了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9.D 解析: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这是对环境的适应;能防风固沙,这是对环境的

    14、影响。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10.A 解析:雷鸟的羽毛随着季节变换而改变,是对环境的适应。四个选项中,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是蚯蚓对环境的影响。11.C 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分、空气等。荒漠地区气候干燥,缺少水分,水分是决定荒漠植物生长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12.A 解析:A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导致空气清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B、C、D三项说的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工业污染区内深色桦尺蠖数量多是桦尺蠖体色对树皮颜色的适应,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是为了适应贫瘠的

    15、土壤条件。13.A 解析:捕食关系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猫头鹰以田鼠为食,二者之间是捕食关系。14.D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该题中提到由于湖水温度升高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影响鱼类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15.D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指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生活方式上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A项秋天木棉树落叶,是因为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同时,由于天气变冷,根的吸收作用减弱,从地下吸收的水分减少,使得水分供不应求。木棉树落叶可以减少树木对水分的消耗,正好适合这种环境,使得树木可以安全过冬。B项冬天青蛙钻进泥土里冬眠,是

    16、因为青蛙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下降,青蛙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动物就会被冻死,为了生存,青蛙钻进泥土里,处于假死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适应冬季的寒冷环境。C项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这是因为大雨后,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氧气浓度不够,蚯蚓爬出地面来呼吸新鲜的空气,以适应土壤中氧气不足的环境。因而A、B、C三项都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项缺乏无机盐,农作物长得矮小,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6.B 解析:害虫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其他几项都属于非生物因素。17.B 解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而且生物还能影

    17、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18.D 解析: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有很多,但光照和温度对开花的影响较大。就本题而言,影响开花的因素主要是光照,酢浆草必须在强光下才能开花,因而每到中午光照最强时酢浆草就会开花。19.C 解析:A项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叶进化为刺状,是环境影响生物;B项是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项蚂蚁的洞穴将堤坝毁掉,是生物影响环境;D项与A项一样,是环境影响生物。20.C 解析: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分、土壤、空气,即题中的,C项正确。21.C 解析:粮食、草属于生产者,鼠、

    18、雀、狐、兔是消费者,在食物链的关系中,它们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环境因素是指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分、温度、湿度、土壤等。22.A 解析:在大峡谷或者高山上,随海拔的变化,温度也有明显的变化,从而导致植被、气候等也有明显的不同。23.B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在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的同时,本身也会对环境产生适应和影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表现了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则说明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4.B 解析:本题考

    19、查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在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的同时,本身也会对环境产生适应和影响。枯叶蝶形似枯叶是在复杂环境中躲避敌害的一种表现,是对复杂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25.D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本身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蚯蚓能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是因为蚯蚓具有能够在黑暗潮湿环境中生活的形态特征和生理条件,表现的是对环境的适应;蚯蚓疏松土壤,分解有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表现的是蚯蚓对环境的反作用,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6.(1)水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2)温度解析:(1)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水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2)山寺要比平原地区温度

    20、低,所以桃花盛开的时间不一样。27.(1)竹节 (2)水分、阳光、空气、温度等 生物 (3)敌害 逃避敌害 环境28.(1)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光能影响鼠妇的生活) (3)把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并进行观察 (4)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5)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29.(1) (2)行为 生活在海洋中的海参,遭遇敌害时会“献出”自己的内脏供敌害食用,而自己却借机逃走,以后会长出新的内脏(答案合理即可) (3)形态、结构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答案合理即可) (4)这些植物快速完成繁殖后代的现象是与其生活的干旱环境相适

    21、应的,这是生物在种族延续方面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的生活依赖于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30(1)废电池对水体产生污染(对金鱼有毒害作用) (2)品种、大小、体重、生长状况相同 (3)废电池能够对水体产生污染,且浓度越大,污染越严重(对金鱼有毒害作用,且废电池浸出液浓度越大,毒害作用越大) (4)需要 再加一个鱼缸,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其他条件相同。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探究实验的掌握。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明显、更能说明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要设计对照实验,要把探究的条件作为唯一的变量,其他条件要保持一致。根据实验步骤可以得出实验目的应是检验废电池能否对水体产生污染(对金鱼是否有毒害作用),因此,实验中唯一变量是废电池,设计对照实验时应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其他条件保持一致。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检测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