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docx

    • 资源ID:3154188       资源大小:306.99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docx

    1、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现状及特点。2.能够结合具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生产的突出特点思考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简述其主要区位条件。答案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

    2、热同期的气候特征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基本需求。另外,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使水稻分布地区进一步向高纬度扩展。二、农业发展方向1出现的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3发展原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4发展方向(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

    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探究点一商品粮基地建设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读“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探究以下问题。1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2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水稻、玉米、小麦。水稻主要分布

    4、在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以春小麦为主;玉米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3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高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单产较高;机械化水平高。4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能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吗?为什么?答案不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作的实施,东北地区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受到限制。1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及成因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东北地区种植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

    5、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如图所示。2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作物及其分布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粮食生产约占总播种面积的65%,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甜菜、亚麻等。分布区粮食作物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及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生长期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为春小麦玉米分布普遍,以中部松嫩平原最为集中,成为我国的“玉米带”经济作物大豆以平原地区最多,北部多于南部甜菜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亚麻以黑龙江省产量最多(2018江西省上饶县月考)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

    6、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13题。种类2012年2003年产量(万吨)比重产量(万吨)比重粮食5895710043070100稻谷2042934.71606637.3小麦1205820.5864920.1玉米2081235.31158326.9大豆13152.215393.6其他43437.4523312.11.关于“九连增”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B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C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D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

    7、大2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A东南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3关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对节省土地B可以缓解各粮食作物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C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D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答案1.B2.C3.B解析第1题,增产率是20032012年的增产量与2003年产量之比。通过计算可知粮食、稻谷、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36.9%、27.2%、39.4%。贡献率为各作物增产量与粮食增产总量之比,计算可知玉米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故选B。第2题,东北地区适宜玉米和大豆生长,且土地资源丰富,该地进行这种调整

    8、的规模可能最大。故选C。第3题,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会导致低产作物种植规模缩小,加剧低产作物的供需矛盾,如大豆大量被玉米取代,会导致大豆更加短缺,加剧大豆供需不平衡,B不正确。探究点二农业发展方向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D区为耕作农业区,_区为林业区,_区为畜牧业区。(填字母)答案BC2A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生态系统,加强该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案湿地(沼泽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已围垦湿地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3简要说明D区农业发展的举措。答案强化商品粮生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建设

    9、绿色食品基地。4简析图中B区应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1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农业区域存在问题农业发展方向农业发展重点平原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草场退化围绕生

    10、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山区林地面积缩小,森林质量下降,重采伐、轻抚育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和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即延长产业的链条2.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重视发展第二、

    11、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

    12、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45题。4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西部草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A以增强抗衡国外大宗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工作C大力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配套加工业5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C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竞争关系D该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答案4.B5.A解析第4题,A项和C项是东北平原

    13、区农业发展方向;D项是东北山区农业发展方向。第5题,此耦合发展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相互协作,发展专业化生产,B选项错误;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密切协作关系,C选项错误;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D选项错误。图表特征:中国农业分布示意图主要展示我国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区,以此考查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读“我国不同区域特色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主导区位因素。地区主导区位因素AB、CD、EF、G看位置,进行区域定位,找出A、B、C、D、E、F、G所在位置。主要是对各特色农业在图中的分布进行区域定位,结合图中箭头所指可以

    14、确定: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B地位于以太湖平原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区;D地位于河套平原地区;E地位于吐鲁番盆地;F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G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主要根据图中显示的区域特色农业的名称,判断分析影响此种农业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图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该特色农业地处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因此热量为其主导因素;B、C两地耕作类型不同,气候为其主导因素;D、E两地农业因有灌溉水源而发展起来,水源为其主导因素;F、G两地农业因地形特点而形成,地形为其主导因素。地区主导区位因素A热量B、C气候D、E水源F、G地形阅读图

    15、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天然雪菊是生长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一种稀有高寒植物,花期短促,采摘艰难,产量小,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既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又有茶的色泽和醇厚,适宜大多数人群饮用。新疆达坂城地区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品质高寒雪菊。2014年栽培面积达到3100多亩,着力打造我国高寒雪菊的重要产地。下图示意“达坂城所在区域山脉走向”。(1)分析达坂城地区打造高寒雪菊重要产地的优势区位条件。(2)为促进达坂城地区高寒雪菊种植和雪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优势:有雪菊生长所需要的最佳海拔(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品质好;深居内陆,环境污染小;有高山冰

    16、雪融水灌溉;高海拔地区,病虫害少;光照充足,温差大;内陆高寒地区,地广人稀,可栽种面积广;靠近陇海兰新铁路,交通便利;靠近乌鲁木齐,面向全国,市场需求大;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加大对雪菊的药理研究,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创建雪菊规范种植基地,积极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强化管理,合理安排;积极促进雪菊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等。解析第(1)题,达坂城地区打造高寒雪菊重要产地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主要结合材料中雪菊的生长习性,从地形、气候、水源角度考虑。从材料可知,“天然雪菊是生长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一种稀有高寒植物”,达坂城地区

    17、海拔高,气候寒冷,为雪菊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且该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了水源。地处内陆,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为雪菊的品质提供了保障,同时,该地区人烟稀少,环境优良,适宜雪菊种植。从社会经济条件看,雪菊适宜大多数人群饮用,说明市场广阔,从交通条件看,靠近兰新铁路,交通便利等。第(2)题,促进达坂城地区高寒雪菊种植和雪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需要从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等角度考虑。对于黑龙江来说,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简称“哈大齐”)是全省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据统计,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3以上来自“哈大齐”这块活力地带。据此回答12题。1松嫩平原作为全

    18、国性商品粮基地与太湖平原相比,具有的优势条件有()A人均耕地多 B单产高C交通便利 D水热条件较好2近年来,齐齐哈尔依托地缘优势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打造“绿色之都”的城市品牌。下列有关“绿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允许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绿色农业就是生态农业C绿色农业的生产对象是绿色植物D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食品安全卫生的农业生产是绿色农业答案1.A2.D解析第1题,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土地肥沃等是其发展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尤其和南方的商品粮基地相比,这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第2题,利用本地优势,齐齐哈尔发展了利于环保,利于食品安全卫生的绿色农业。读“我国某乡

    19、镇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34题。3该地区可能位于()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4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A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答案3.B4.D解析第3题,由大豆、玉米和狍子,可以确定该地区可能位于东北地区。第4题,图中农业产业结构体现了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并利用当地的农副产品等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沼气工程的建设,而沼渣及塘泥也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绿肥等,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5读“我国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商品粮基地

    20、名称。A_,B_,C_,D_。(2)A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C、D两地的主要油料作物是_,粮食作物是_。B地粮食作物是_,经济作物是_。(3)A、C两地主要粮食作物不同的原因是_。(4)A商品粮基地在我国各商品粮基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因是_。答案(1)三江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2)春小麦油菜水稻水稻甘蔗(3)纬度差异导致气候差异,形成北方旱地、南方水田的格局,故北方产小麦,南方产水稻(4)粮食商品率高,提供的商品粮总量大,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机械化水平较高解析(1)由A、B、C、D在图中的位置可知各商品粮基地的名称。(2)三江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油菜是长江流域主

    21、要的油料作物,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甘蔗是四川盆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水稻是四川盆地主要的粮食作物。(3)纬度差异是导致A、C两地主要作物不同的关键因素。(4)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关键是因为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粮食提供量大以及机械化水平较高。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1该地区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C林业 D养殖业2该区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主要是 ()A耕地多 B人口多C熟制高 D无灾害3图示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保护黑土和大力开垦沼泽地B禁止采伐天然林,大力发展人工林C河流的综合治理D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答案1.A2.

    22、A3.D解析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因人少地多,土壤肥沃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目前该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做好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商品粮基地建设。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回答45题。4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5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答

    23、案4.C5.D解析第4题,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第5题,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读图回答67题。6据图分析,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7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答案6.A7.D解析第6题,坡地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从图中看,该地陡坡比例远大于林业比例,而种植业比例远大于平原比例,农业用地

    24、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A正确。第7题,该地为丘陵,适宜发展立体农业,D正确;缓坡可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该地种植业比重较大,不适宜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全面封山育林不利于经济发展。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199元/斤。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89题。8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不包括()A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B热量条件好C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9珠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

    25、价上升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水稻生产用水量大,灌溉水源不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珠三角地区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A BC D答案8.B9.A解析第8题,与其他水稻种植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作物生长期长,病虫害少,土壤肥沃所以品质较好,故选B。第9题,珠江三角洲水稻种植面积减小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正确,故选A。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

    26、区示意图”,完成1012题。10甲地区所在地形区为()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1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12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B发展立体农业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答案10.D11.A12.B解析第10题,从图中经纬度可判断,甲地区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形区。第11题,这里是我国红壤主要分布区,红壤有机质含量少。第12题,甲地区是江西、湖南交界的井冈山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南方低山丘

    27、陵区。立体农业可以因地制宜,在适当的地形区安排相应的生物品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同时可以多层次布局农、林、牧业,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利于可持续发展。(2018辽宁省实验中学期中)读“中国大豆产区分布图及耕作周期表”,完成1314题。播种收获春大豆45月9月夏大豆56月10月13.关于中国大豆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位于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交通便利B均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C黄淮海地区种植夏大豆,收获后可种植冬小麦D东北地区种植春大豆,收获后可种植春小麦14关于中国大豆产量下降,进口量上升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东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制约了大豆

    28、生产黄淮海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使得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单产下降美洲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产量上升,进口成本降低市场对乳畜产品需求增加,导致饲料需求量增加ABCD答案13.C14.B解析第13题,图中显示,我国大豆产区分布范围较广,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因此A、B错误;图表中,黄淮海平原地区种植夏大豆,秋季收获,收获后可种植冬小麦;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种植春大豆后无法种植春小麦。第14题,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制约了大豆生产;与之相比,美洲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产量上升,我国进口大豆的成本减少。15读“美国本土主要农业

    29、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都种植小麦,但A种植春小麦,B种植冬小麦。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2)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特征是()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B农业生产一体化C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D农业生产集约化(3)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字母D处,试分析该处发展乳畜业的自然和社会区位因素。答案(1)热量或纬度因素(2)A(3)自然区位:位于东北部和五大湖各州,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社会区位:接近东北部工业区,有较大的消费市场。解析(1)A、B两地小麦类型不同的原因是热量差异。(2)美国农业带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3)从土地、气候和市场三方面分析。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6年6月16日


    注意事项

    本文(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