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汇总.docx

    • 资源ID:3145916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汇总.docx

    1、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汇总前 言盐运四海,济千载兴隆,龙腾天下,啸亘古雄风,灯耀神州,照万世繁荣。剪纸疏镂,描更迭沧桑,扎缬绚丽,染世间铅华,龚扇莹雅,舞岁月绵长。盐都自贡,历史悠久,文明积淀深厚,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文博资源得天独厚,人文景观众多。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15个点)、省级36处、市级50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9项、市级19项,省级非遗传承人13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省级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省级4个。盐、龙、灯、佛、道、儒、扎染、龚扇、剪纸,川剧、杂技、曲艺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丰富的遗存,凝聚了300万盐都儿女的血肉

    2、亲情,让我们这座城市熠熠生辉。本次摄影展,由自贡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自贡市文物管理局)主办,围绕定格岁月 经典再现主题,社会征稿与专业摄制并举,以纪实手法记录古建筑的独特风姿,聚焦珍贵文物的沧桑历史,捕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态,以期激发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文化遗产,营造全社会携手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展览面向全市摄影爱好者征稿,共收到投稿2568余幅。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强调艺术与纪实并重,彩色与黑白共存,历史与瞬间交替,或直抒胸臆大气磅礴,或舒缓细腻娓娓道来,或隽秀飘逸轻灵洒脱;表现力彰显清纯激情四溢,艺术性凝炼厚重热情飞扬。作者热爱桑梓家园、热情赞美文

    3、化珍宝之情跃然纸上,形神兼备地反映了文化遗产的动人风韵和精神内涵。经精心筛选,取其中100幅作品在此展示,以xing飨来宾。自贡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夫盐,国之大宝也”三国志 魏志 卫觊传“盐者,国之重利”晋中兴书“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新唐书 食货志“国家经费,盐利居十之八”元史卷一百七十中国井盐科技史天生曰卤,人生曰盐。卤有黄卤、黑卤、岩卤之分,盐有海盐、湖盐、井盐之别。中国盐井生产,始于战国末期,历时两千余年,地跨二十余省。历代盐工以自己的艰辛劳作、聪明才智、首创精神,发展并逐步完善了一套中国古代深井钻凿技术、采卤输卤技术、天然气开采和制盐技术,走在

    4、当时世界的前列,为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中国古代井盐科学技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记载着神州大地的文明,是世界科学文化宝库的珍品,熠熠生辉,光耀千秋。盐矿种类四川盆地储集的盐矿资源极为丰富,它的主要分布于侏罗系和三叠系岩层中,盐矿的种类有:一、黄卤陆相沉积物,分布于侏罗、三叠纪(原侏罗香溪统)砂石,距地表600米左右,呈液态,含盐分约13%,因含有较多的氧化铁,所以呈黄色。二、黑卤海相沉积物,分布于三叠系嘉陵江石灰岩,距地表约800米以上,呈液态,含盐分18%,因含有有机物和硫化物,所以呈黑色。三、盐岩海相沉积物,分布于三叠系嘉陵江石灰岩,距地表约900米以上,呈固态晶状

    5、,含盐分25%,因常与石膏等共生,所以呈灰白色。海盐海盐生产,起源于五六千年以前的宿沙氏煮盐,分布于我国沿海除上海以外的10省区市。21世纪初,中国海盐产量已达到2600万吨,占我国盐产量的7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复州湾盐场复州湾盐场建于1850年,地处辽东半岛西南沿海,占地175平方公里,素有“百里银滩”之称,是以海盐生产为主,集盐化工生产和水产养殖业为一体的国家大型盐业骨干企业,是中国东北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南堡盐场南堡盐场建于1956年,地处唐山市以南的渤海之滨,占地面积300平方公里,是以盐为主,盐、化、养综合发展的国家大型企业。21世纪初,年海盐生产能力近200万吨,是我国最大的海

    6、盐产场。井的起源中国井的起源很早,据考古资料,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发掘出了井。甲骨文中有“井方”,“帚井”之词,其中井字沿用至今。人工挖掘井时期盐井钻井技术,经历了人工挖掘井时期、顿钻凿井时期、现代钻井时期。人工挖掘井时期的井盐生产者,主要用锄、chu锤、ch锸、s耜等铁工具破土碎石,挖掘井盐,以l辘l轳、j桔go槔等将土石提取出地面,以石、木、砖等材料构筑井壁,开出的盐井为大口盐井,深度一般为数丈至数十丈;采卤器为皮囊与木桶,用辘轳、绞车或以人力直接提取。卓筒井卓筒井主要分布在四川的自贡、乐山、遂宁,是11世纪以后四川井盐生产的主要方式。卓筒井是一种全新的、有别于大口井的新型盐井

    7、,它的钻探工艺技术在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套管护井法、单向阀提捞法三个方面具有世界级的原创性成果,成为世界古代科技成果的瑰宝。燊海井shn燊海井凿成于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工程历时三年,是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它采用中国传统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凿成。该井井口直径约为11厘米左右,井深1001.42米,是一口以产天然气为主兼产黑卤的生产井。曾日产天然气8500立方米,日产黑卤14立方米,烧小圆锅80余口。木质井架(天车)燊海井木质井架(俗称天车)高18.4米,是由几百根圆杉木经辊工从下而上捆制而成,主要用来提捞汲卤。天车有四个脚,顶上架设天辊,地上有地辊(天辊和地辊起定滑轮作

    8、用),四周拉12根风mi蔑稳固井架。人工踩架人工踩架由6根圆木架设而成,是锉井的重要设备。踩架顶上安装有花辊子(用作绕蔑绳),下面正对井处是人工踩板,踩板一端的du碓头通过连环、mi蔑绳和锉井工具相连,工人6至8人分成两组,每组3或4人同时踩上踩板,利用杠杆原理,碓头翘起,锉井工具靠自身重力迅速向下冲击,如此反复击碎岩石,同时不断向井下灌水,将击碎的岩石混合成泥浆,用“扇泥筒”将泥浆提出。锉井的主要工具:下锉吊挽连环、梃子、把手、蒲扇锉、扇泥筒等。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1835年,自贡大安地区的shn燊海井凿达1001.42米,这是世界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的开凿成功,标志着中国古

    9、代顿钻凿开技术已臻完善,是人类钻井史上的一块丰碑。中国历代井深表时 间凿井深度折合今制深度东汉公元25-220年临邛有火井,深六十余丈138.24米唐公元618-907年陵井深八十余丈248.80米宋公元960-1279年蜀地凿深至六七十丈184.32-215.04米明1368-1644年浅者五六十丈深者百丈155.50-331米清乾隆时期1736-1795年老双盛井井深160丈513米咸丰时期1851-1861年德盛井井深1045米1045米光绪时期1875-1908年长发井井深1119米1119米民国1912-1949年双龙井井深1250米1250米燊海井低压火花圆锅制盐燊海井低压火花圆锅

    10、制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制盐工艺。制盐的主要原料为黄卤、黑卤、盐岩卤三种。燃料为燊海井自产的低压天然气。制盐的灶型采用圆锅灶,又称瓮笼灶,主要制盐工具有:灶笠子、铁铲、烟子扁、磨盐扁等。制盐工艺共分为四大流程:一是提清化净。将卤水排放入圆锅中烧热,随后把准备好的黄豆豆浆按一定比例下锅,分离出杂质,以提高盐质。二是提取杂质。三是下渣盐、铲盐。最后是淋盐、验盐。燊海井生产的原盐氯化钠含量高、水份低、杂质少,具有外观色白,干燥、泡菜不生花等特点。中国井盐赋作者:宋良曦天人互成为xin鹹cu鹾,百味之祖乃食盐。宿沙煮海波,大舜歌南风,管仲正盐ji筴,李冰创井盐。夏禹王列盐为贡品,周天子以盐祀祖先。盐与国

    11、用家需成通灵之物,盐与人类生息结不解之缘。溯历史长河,观沧海桑田。炎黄先民,茹毛而饮血;华夏先辈,觉味而知咸。叩问天设之玄机,解读地藏之秘卷。牧羊女酌流识盐脉,猎鹿人寻迹探盐源;得凿地汲卤之启迪,获熬波出素之灵感。一泉流白玉而致利贯天下,万里走黄金而达福祉人间。中国井盐,肇始四川。地跨大江南北,时越两千余年。其积厚流广之技艺绵延不绝,其累玉堆金之文化世代承传。秦汉以降,盐井开凿甚苦,修治亦难。靠鍤锄掘地,树楼架采卤,伐柴薪煎盐;汲井而岁g榾榾,出车以日连连。至张道陵斩毒龙,诸葛亮瞰盐井,高焰飞煽于天垂,火井沉荧于幽泉。遂将此法传天下,釜底无薪火自燃。 宋仁宗庆历年间,新盐井问世川南。苏东坡称为

    12、筒井,陆放翁誉作海眼。用hun圜刃凿山之术,创顿钻凿井之法,开绳式机械钻井之先河,谱探索地下奥秘之新篇。到清中叶而集大成,至自流井而臻大全。选定井位犹如慧眼独具,开凿盐井实为技艺精湛;井下打捞堪称囊中取物,蒸云煮雾可谓神妙奇幻。昔日之百里盐场,灶房鳞次而栉比,井架接踵而摩肩;河道中盐舟云集,山野上jin筧管蜿蜒。不战而嚣声贯耳,不雨而云雾蔽天。凿千米之盐井,垒百仞之盐山。人以是聚,国以是富,造就千载饮誉之盐都,绘成大气磅礴之画卷。宏哉壮哉!世界科技之j鉅制;雄乎伟乎!人类文明之奇观。蜀盐说作者:苏轼自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音环)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pn牝m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桶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无人不知。


    注意事项

    本文(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