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 资源ID:3110231       资源大小:91.7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1、D. 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丽多姿。【答案】C【详解】C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附和:对别人的言行随声应和。多含贬义。与语境不符。【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王维是唐代诗人,其作品使至塞上竹里馆都体现出了“诗中有画”的特点。B.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

    2、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C. “这是我的好朋友李华从他的家乡给我带来的一件根雕礼物。”这句话没有语病。D.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答案】D【详解】D“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说法有误。“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对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襄阳城市文化,探求襄阳城市精神。宋玉、刘秀、诸葛亮、孟浩然、米芾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在其丰厚的底蕴中,众多著名人物构成其鲜亮的一笔。这些名人不仅是襄阳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瑰宝。襄阳

    3、是国家历史名城,底蕴丰厚,魅力四射。A. B. C. D. 【答案】A【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总起,概括襄阳的历史地位;概括襄阳历史著名人物的贡献;举例说明襄阳历史著名人物;论述他们的历史功绩;结论:研究历史名人对襄阳的意义。因此选A。6.名著阅读。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1

    4、)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另一人是_。(2)吴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_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_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_笔法。【答案】 (1). (1)周进 (2). (2)儒生 (3). 人生理想 (4). 讽刺幽默的【详解】考查名著阅读。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

    5、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此题考查的是与儒林外史有关的文学常识。(1)从标题“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分析,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周进,另一人是范进(胡屠户是范进的岳父)。(2)吴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儒生”形象。为寄托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作者还描写了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如王冕、杜少卿等人。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讽刺幽默”的笔法。儒林外史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讽刺之所以那样深刻,影响之所以那样深远,主要得益于他独特的幽默艺术魅力。7.诗

    6、文默写。(1)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天下人发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3)学习白求恩,就是要学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毛泽东纪念白求恩)(4)先哲如山,让我们仰慕。我们惊叹杜甫“A._,B._”(望岳)的雄心壮志;我们钦佩刘禹锡“C.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更敬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D._”(岳阳楼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情怀。【答案】 (1). (1)曲径通幽处 (2). (2)但愿人长久 (3). 千里共婵娟 (4). (3)一个有

    7、益于人民的人 (5). (4)A.会当凌绝顶 (6). B.一览众山小 (7). C.沉舟侧畔千帆过 (8). D.后天下之乐而乐【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婵”“凌”“览”等字词的书写。二、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1)【家国颂 我参与】下面这段文字

    8、,节选自校长在活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请根据画线句子内容,结合所学对联知识,补写下联。你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庄严宣告,声震寰宇;你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欢庆场面,历历在目。七十年峥嵘岁月,漫漫旅途中您用一种心无旁骛的决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号角,改写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燃起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四十载,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诤诤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愿景,拼搏迎来幸福生活。祖国,您是十三亿儿女共同温暖的家。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 下联:_(2)【家国文 我传承】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

    9、体等字体。以“家”字为例,A为篆体,_为行体,_为楷体。(3)【家国事 我探究】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主要启示。材料一: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主席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材料二: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英勇负伤,失去双手

    10、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对雷场救下战友这个选择,从未后悔过。主要启示:_(4)【家国吟 我推荐】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张老师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从作品内容或情感上看,你会向他推荐哪一部?(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你向张老师推荐道“_”【答案】 (1). (1)四十载绘出愿景迎未来 (2). (2)E (3). B (4). (3)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青年一代要牢固树立这样的理想和信念,要像钱

    11、学森那样为国奉献,要像杜富国那样在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甘于奉献或牺牲。 (5). (4)我推荐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历经磨难后奋发向上、欣欣向荣的歌颂和赞美,感情沉郁、凝重,也有清新和昂扬,很契合这个活动和场合。【详解】(1)补写下联。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中“七十年”是时间概念,“改写历史”与“燃梦想”都是动宾结构。所拟句形式上要符合这些要求。内容上,要读懂所给材料“四十载,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诤诤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

    12、愿景,拼搏迎来幸福生活”一句的意思,并分析整理,即可得出“四十载绘出愿景迎未来”的答案。(2)E为行体,B为楷体。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E项这个“家”字则是近于楷书的行楷。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而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楷书都以方块为其基本字型。楷书要求在结字的“平正、匀称、飞动、参差”中字形方整。B项这个“家”字依字取势,因字立形,比例协调。整个字的平正,平正就要求重心稳定,各部分均衡协调、左右相应。楷书的结字基本上是匀称的、协调的。(3)要求说说从材料中得到的主要启示。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两

    13、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两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并写出启示。如可分析“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等句,即可归纳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青年一代要像钱学森那样为国奉献,要像杜富国那样在人民需要时奉献或牺牲自己。(4)首先要根据你对诗歌的日常积累,根据学校组织的是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的主题,从题干所给的三部(首)作品中选出一个你最熟悉、理解最透、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最有话说、最适合吟咏且最能体现爱国思

    14、想的一部(首)。答案比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三、阅读与欣赏古诗词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9.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B. 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C. 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D. 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10.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答案】9. B 10. 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

    15、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9题详解】B“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鸡鸣见日升”仅仅是“闻说”而已。【10题详解】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深刻哲理。理解诗句大意后,结合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解读。“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这两句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16、,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同时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高度决定眼界。文言文阅读。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刪改)

    17、注释谒者:官名。河南:指河南郡。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矫制:假传圣旨。数:屡次。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大指:大的原则。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上使黯往视之_乃召拜为中大夫_1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B.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C.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14. 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_的品质,从原文中“_”这一句可以看出。15. 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18、答案】11. (1). 派遣 (2). 于是、就 12. C 13. 拿着使者的凭证征发河南郡粮仓的粟米来救灾。 14. (1). 不畏强权,按理处事 (2). 臣谨以便宜 15. 汲黯治理东海“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意思是他对大的错误(问题)或者案件,给予处理、问责;而对于小的问题或案件,给予免责,不苛求它。然后“东海大治”。由此启示我们:对身边的人或事都能宽宏大度,给予改过机会,不过分苛责他,这个人一定会珍惜机会,改过自新;周围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11题详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19、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使”:派遣。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乃”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或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判断错误的答案为C。改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为: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之间划开。【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

    20、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节”:符节,使者的凭证。“发”:征发。“赈”:救灾。【14题详解】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一句,大意是:我谨借出使的机会,用陛下的符节,命令发放河南官仓积粮以救济贫民。我请求归还符节,甘愿领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惩罚。从这一句即可分析出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不畏强权,按理处事的品质。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15题详解】要答好此

    21、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如就汲黯对大的错误或案件给予处理,而对于小的问题或案件免责的治理方法。启示我们对身边的人有了错误不要过分苛责,让他自己认识错误的害处,这样就能给自己创建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

    22、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汲黯字长孺,濮阳人。孝景帝驾崩,太子继位。汲黯担任谒者。河内郡失火,火势蔓延烧毁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返回之后,报告说:“平民百姓不慎失火,因为房屋毗连而蔓延燃烧起来,不值得陛下忧虑。我经过河南郡见河南郡的贫民遭受洪水干旱灾害磨难的有一万多家,有的甚至于到了父子相食的悲惨境地,我谨借出使的机会,用陛下的符节,命令发放河南官仓积粮以救济贫民。”武帝很赏识他,就赦免了他的罪。他因为多次强硬进谏,不能够在朝庭内任职,改任为(贬为)东海太守。他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

    23、节。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百姓交口称赞汲黯。记叙文阅读。早起罗瑞花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光亮,拿木梳梳理好短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开始一天的忙碌。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八十多岁的桂鑫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箩、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物件:快九十岁的白秀奶奶天一亮就坐在门在干瘦的腿上搓麻绳;在天刚破晓的寒气里,男人扛锄赶牛往田野走去,女人穿梭于厨房、菜园,小孩子帮着打扫庭院、生火煮饭、看管弟妹、喂养鸡鴨爹是一个没有土地情结的农民,在村里做木工、碾米、发电,后来又开代销店做生意。爹脑子活络,不断

    24、改善着家里的经济状况,但田里、土里、家务活全落在娘身上。娘对待农事一丝不苟,按照时令精耕细作,一锄土都不放过。在摘茶插红薯的季节,娘几乎是四点钟起床,提着马灯来到地里,就着朦胧月光或晨曦挖土、摘茶,天是在一锄一锄的土块、一片一片的茶叶里亮起来的。我儿时最初的早工是放鹅。天地间弥漫着润润的泥土气息,毛茸茸的小鹅吃着沾满露水的青草,当太阳兴高采烈地跳出云层,小鹅细细长长的脖子饱胀成了拔河那样的粗麻绳,我就可以赶着它们回家了。到七八岁时开始跟着姐姐去茶山摘茶叶。我们背着箩筐,揉着惺忪的睡眼,为着小贩挑担上漂亮发夹或书店玻璃柜中的连环画,在白雾茫茫中向茶山走去。早饭时娘过秤,秤杆下给钱,摸着那一个个硬

    25、币真是最惬意的事。最辛苦的是轮到家里为队里的牛割草。我一直不知道牛的舌子是怎么长的,竟然最爱吃两边有锯齿的苇草,割的时候手指要握紧苇草,稍松一下苇叶的锯齿就会让手鲜血淋漓。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微风一吹,去了瞌睡来了精神。松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它们是一窝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它们仿佛像寻找一一个躲猫猫的伙伴。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些山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睛。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我们一背篓一背篓

    26、地从山上背回菌子,在厢房木地板上堆成小山。娘把吃不了的菌子择净晒干,到春节时炒腊肉,把鸡腿菌磨成粉调菜,比味精还鮮。在娘的熏陶下,我成了一只早起的鸟儿。当别人还沉在昨天的烦闷里梦呓,或者醒在温暖的被窝里犹豫,我已经在晨曦中,在微风里,动起来了,从身体到思想。面对冉冉升起的太阳,我只想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想跑步想打球想跳舞想大声地朗读,想告诉世界,我醒了。梭罗说,黎明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宝贵的恩赐。我喜欢看天一点点亮起来,如一个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眼。我看到环卫工人清扫完最后一片落叶坐下来点燃了一支香烟:看到小贩支起他们的摊位开始热气腾腾地买卖;看到菜农挑着滿筐的嫩绿从不同的小巷汇集到街子:看到学生

    27、打开课本,用世界上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声音,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16. 本文重点写我在娘的熏陶下早起的往事,请选用原文词语填空。放鹅_割牛草_17. 请结合语境品味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现力。18. 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在文中的表达效果。19. 第段和第段都写了其他人的早起,有什么作用?20. 本文为什么以“早起”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答案】16. (1). 摘茶叶 (2). 捡菌子 17. 这些都是写颜色的词语。作者抓住了各种菌子的颜色特点,简洁、生动地展现了这些菌子特征,给读者以形象可感的体验,也充分表现出作者早起满满收获的喜悦

    28、之情。词的表现力活灵活现,跃然纸上。18. 通过比喻修辞,把“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比作“一树一树的花”,人们的精神面貌像花一样美丽、鲜艳、动人,更暗示他们像花一样会在蓬勃中孕育各自的成功和收获。形象、生动,意蕴丰富,韵味无穷。19. 第段写早起的人,一是有交待(社会)环境的作用,即这是一个勤劳的乡村,二是为引出母亲的早起,全家的早起(或作铺垫、映衬)。第段写早起的人,从内容上是拓展文章内容,从主旨上起深化主题的作用早起的无数的人,汇成了这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默默付出创造出了生活的美好。20. “早起”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全文想要表达的主题所在。用“早起”做标题,照应了全文叙事的内容,也自然地生发了对生活感受,通俗却引人注意,言简意赅,却发人深思。【16题详解】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