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前作文指导考试作文的误区与防范讲座稿.docx

    • 资源ID:3093840       资源大小:32.1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前作文指导考试作文的误区与防范讲座稿.docx

    1、考前作文指导考试作文的误区与防范讲座稿考前作文指导:考试作文的误区与防范(讲座稿) 考试作文的误区与防范(讲座稿) 考前作文指导 导师团导师 江玉辉 每次语文考试,学生一拿到考卷,绝大部分学生的第一个动作不是在考卷写上自己的名字,而是去翻看后面作文的题目是什么。只有一些信心充足的学生,在写完自己的名字后,才慢条斯理地去看看作文的题目,以显得自己的镇定自若。语文考试如果不先去看看作文的题目是什么,考起试来是心神不安的。即使前面强忍住不看,做了一半的考卷,也都会忍不住去翻看。可见,作文在语文考试来说,是占多么重要的位置。 先看作文题目再开始考试,一是好奇心,二是紧张心,三是思考心,重点在于思考心。

    2、知道了作文的题目,在紧张的答题空隙,可以抽一丝一毫的时间来思考作文的选材、布局,甚至可以看看本次考卷上,有没有可以借用到的语句素材。 有许多同学就是因为在考前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作文题目,浏览了一下作文要求,在考试的间隙想了一下作文方向,以为自已理解了作文题目的要求,把握了写作的方向。基础知识部分做完后,就立即开始写作文了。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分析题目的要求,没有充分地思考、回想生活故事加以选材,结果出现了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失误。 考题千千万,讲任何题目都会挂一漏万,无法讲全;讲太多题目又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收获不大。因此,本次讲座以一次具体的作文考试内容,进行分析,不求面面俱到,但愿讲深讲透。

    3、 一)审题 开始作文了,第一步就是要审题。不管你前面是否有看作文题目,是否有想作文内容,这一步千万不要省。也许你会说,你前面浏览过作文题目,知道了写作的方向,也想好了写作的内容,不是就可以写了吗? 开车提倡宁让三分,不争一秒,写作也同样适用。前面的浏览与思考,夹杂着考试答题的因素,可能存在着忙中疏忽大意,挂东漏西的现象。这是审题的误区。 正确的做法是:静下心,用专门的时间分析题目,找出要求中的关键词句,明白写作的方向。 练习: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题目,说说你的审题结果。 【原题再现】 21、在这么多年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也许是你的同学、伙伴,

    4、也许是曾帮助过你的陌生人请以留在心里的印象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要把内容写清楚明白,表达真情实感。 (自由交流) 审题内容: 1、写人,写事,写物,写景;根据是什么; 2、已定题目,半命题题目,自拟题目; 3、要求中的关键词句; 4、题目中的关键词; 分析: 选择这一个题目讲解,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小学的作文题目,一般是四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写景状物很容易区别,写人记事有时候就会混淆。这题就是典型的容易混淆、容易迷惑学生的题目。 从要求看,他们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也许是你的同学、伙伴,也许是曾帮助过你的陌生人,这些提示很明显是写人的;从这些句子看,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留在心

    5、里的印象为题写一篇作文。又好像是写事的,有些同学没有深思考,就会走入写事的误区。 1、这是写人的作文。 要求中,从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句就可以明白,是写人。 2、自拟题目。 要求中,请以留在心里的印象为题写一篇作文这一句话,可以明白,为题是为主题,并不是不题目。如果是为题目,这就话应该是这样说的:请以留在心里的印象为题写一篇作文,或者是:请以留在心里 的印象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3、关键词句有: (1)成长过程中 。说明写的内容,对你的成长过程有所启示。 (2)一些人、也许是、也许是。说明是写人的作文,一般是写一个人,不是一些人。 (3)深刻的印象。这个人性格、特点独特,与众不同

    6、,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练习:从审题的角度,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这篇文章 例一(考试原文) 永远记在心中的一件事 这一天,我非常高兴,也很激动,蹦蹦跳跳的,非常期待晚上的到来。 晚上,这让你想到了什么?没错,过生日,吃蛋糕。 别人过生日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而我却与众不同,虽然之前是这样的。 噢,噢,中午过去了,傍晚到来了。我企盼着。 我有些不耐烦了,傍晚怎么过得这么慢。我走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想买吃的。 可妈妈却无情地说:不行,马上就要吃蛋糕了,还吃什么东西。 不嘛,我就要买吃的,买吃的。我愤怒了。 不行,不行,不行!妈妈斩钉截铁地说,眼中充满了不可侵犯的威信。 呜我冲上楼,把房间锁上,呜

    7、今天是我的生日,连买个吃的都不行吗?我躺在床上,愤怒地想着刚才的事。 江昌运,江昌运,下来吃蛋糕喽!姐姐一边走一边喊着。 我理都没有理。 接下来,姐姐、哥哥、朋友三番五次地上来叫我。 你们吃着蛋糕,我含着眼泪,把这件事永远地记下来,永远不会忘记。 (自由交流) 分析: 在审题这一步,小就走歪了,当作写事的作文了这是审题的误区。所以题目变成了永远记在心中的一件事。 审题错了,内容也就围绕着事情来写,而不是写人了。 再思考: 写事与写人,有什么区别? 写事:写出较完整的事件,告诉别人自己在这件事中的喜怒哀乐情感,或是这件事情的意义,给我的启示、道理或教训,在写法上,写事作文虽然少不了对人物的描写,

    8、但更注重对事件过程的描述。 写人:在较完整的事件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写法上,写人作文虽然存在着事件的过程,但更注重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描写。 练习:从审题的角度,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这篇文章 例二 (考试原文) 你能别那么爱生气吗? 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伙伴,她有许多优点,可以说是九全九美。唯一的缺憾就是爱生气。她这一大缺点,有时让我忍无可忍,有时让我哭笑不得,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次,我们做完操,我和她慢腾腾地走上楼。她扯着我的衣服脚,舒舒服服地被我拽着走,我累得满头大汗。我有点不服气,就跑到她的身后拉着她的衣服脚。她顿时就拉下脸来,

    9、歪着嘴巴,盯着我说:好会呀,伍艳红,给我拉下又不会死。说着,她气冲冲地走了,脸蛋通红通红的。 我听到这句话,看到她那张臭脸,忍无可忍地说:我又不是你的仆人,凭什么拉你。说着,我跑上楼,到教室,拍了拍桌子,都快气爆了。还以为她会来安慰我,没想到,她不但不来安慰我,还慢悠悠地走回位置上,简直太过份了,她以为她是谁呀?公主吗,不可能。就算是公主也没有这么变态的。我拍了拍桌子,跺了跺脚,想泄一下气,可还是生气。我偷偷地瞄了她一眼,她也在发牢骚,脸气得通红通红的,歪着一张嘴,斜着眼睛看人,嘴里面还在叽哩咕噜地说些什么,似乎在说我坏话。我见她的表情可好笑了,于是,气消了,我又去安慰她。 唉,我真想让她改改

    10、这个臭毛病,人长得好看,却爱生气,真是不可理喻。你们猜这是哪位公主?她就是我的好朋友杨莹。 (自由交流) 审题正确,正确读懂了题意,理解了要求,紧紧围绕着人物特点来写,写出了人物爱生气的性格,读来生动有趣。 (二) 选 材 不管题目要求理解正确是否,审题之后就要考虑写什么选材。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不会选材,造成同学们写不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不会选材,审题之后,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编一个故事。所以在过去,就会出现这样的经典:捡钱包,扶盲人等。这是选材的误区。 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人物性格五花八门,我们写作文,产生想到的应该是自己身边的生活,有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

    11、事,什么人,什么事可以写进来。 练习:从审题、选材的角度,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这篇文章 例三(考试原文) 留在心里的印象 我这一次见到了一个特别美的人,她感动了我。这次的印象真心烙在心中了。 在星期六的时候,我正在余坊散步,我见到了一个小姑娘正走在街上散步,我见到她的面孔: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鼻子高高的,脸又黄又白,长得特别清秀。 我一直盯着她,过了许久,我见到了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那个小姑娘见了跑过去帮助那个人。那是一个老太太,老太太的脚在走的时候扭到了,摔倒了地上。我正想走过去扶老太太,被那个小姑娘抢先一步了。 我见小姑娘跑到老太太面前:老奶奶,您怎么了?老奶奶抬起苍白的面孔:我

    12、在走路的时候,一不小心扭到了,起不来了,脚特别的痛。小姑娘听到了这番话又对老奶奶说:我扶您起来吧,我把您扶回家。老奶奶听到小姑娘这样讲特别感谢她:谢谢你,你可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小姑娘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小姑娘把老奶奶扶起来,一步一步慢慢地向老奶奶家中走去。我在后面看着她们俩的身影,心里面特别温暖,就像太阳照在了我的心中。 这件事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心地善良,比任何一件事都好。不能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得好而去羞骂他们。 (自由交流) 分析: 1、审题正确,明白这是写人的作文。 2、写事作文与写人作文界限不清,混淆糊涂了,在结尾添上了一只蛇足:写自己悟出的道理。把这一蛇足砍掉,就干净了。 提示

    13、:有许多同学有这样一条定律,认为写事的作文,结尾一定要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是结尾的误区。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中心的升华,应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而定,或启示,或教训,或感受,或喜怒哀乐的感情。 3、从文中的事例看,明显可以看出是虚构的事情。因为事情虚构,所以难写生动具体。在发现老奶奶与扶老奶奶的过程中,一是啰嗦重复,二是缺少具体的动作、神态描写。因为是虚构的,大脑中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所以难写具体。 在作文中,我不提倡虚构,更喜欢同学们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你的大脑里就会浮现出同学们种种神态模样,而且人物名字也必须用真名。用上真名字,你大脑的思维就会锁定他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笔

    14、下自然而然就能够描写出他的独特的个性特点。像上面例二的那篇作文。 练习: 从审题、选材的角度,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这篇文章 例四(考试原文) 自恋狂 他有自恋狂基因在潜伏吗?我们班的一个男生,自恋狂潜伏得超厉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时正是我落魄时刻,我不会做的题目,竟然杨韩焌都会做,我就乞求他给我作业。在我坚持的努力下,他终于答应了。不过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让我恶心,他竟然说他长得帅,要我叫他哥哥和帅哥。他长得那么丑,还想让我叫他帅哥,真是太自恋了。逼于无奈,我还是叫了,他那人还美美地笑了呢? 早晨,我下去买包子,见那个上来,那人刚好在做活动,门口有一面大镜子,那人上前照了一照,还摆了一个

    15、POSS。整体看还是好的,可是我一看见他的那张脸,我就想吐。他临走时,还满意地笑了一笑,害得我都吃不下了。 下课期间,他在店里买了一把铁刀,就拿来学校给男生看。他在走廊里,似乎像电影一样,拿着刀挥来挥去。当旁边有个人说他很酷的时候,他会毫无羞耻地说:当然啦,我可是很帅的。见此情景,我赶紧躲开。 这个人在我心中印象最深。我实在不明白,生活这么多姿多彩,他又何必得装呢? (自由交流) 分析: 1、审题正确,明白是写人的作文。 2、选材有趣。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故事,捕捉自己的感受,写作作文。 取材于生活中的作文,即使写得不怎么样,都觉得很有趣。活生生的人物搬进银屏,和活生生的人物写进故事,同样是令人感

    16、兴趣的。同学们选材时,总是觉得身边的同学没有什么特点,好像就是那样,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好写。这是选材的误区 以为同学们没有特点,是因为大家的高大全的人物品质,真善美的正面形象。好像写作文非要写出高大全的人物形象,真善美的美好品质。如果我们把观念变,就会发现身边的同学们各具特色,有幽默搞笑的,有做作装酷的,有活泼好动的,有调皮捣蛋的,有虚心好学的,有一丝不苟的,有乐于助人的,关心他人的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物故事可以选择,可以描写,不必去挖空心思地虚构。虚构的东西又无趣,又很难写好。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信手拈来,却也妙趣横生。 (三) 构思 选材之后,确定的写作的事件内容,接下来就是作文

    17、编写的构思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要考虑的内容较多,确定写作的线索,提炼文章的主题,选择文章的结构方式,考虑人物的活动安排,事情的发展,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 也许你会说,这么多,怎么考虑得清楚。不需要你考虑清楚,只要你想一想,就可以了。没有人可以考虑得很清楚,况且在写作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要调整。但是,需要你想。想,确定了一个框架;想,指明了一个方向。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很多年前,写作文很强调列提练,甚至还会把它列入考试中,如:把审题、选材、列提练、撰写、修改这几个步骤打乱,让你重排顺序。这些年不怎么重视了,不知你们是不是这种情况。 有的同学不喜欢列提纲,嫌麻烦,喜欢打腹稿,更省事。以为

    18、自己都想清楚了,还需要列个提练出来吗?这是构思的误区。 列提纲,你怕麻烦,你可以用几个关键词语代替也行。有了提纲,就有了方向,不容易跑题,也不怕写着写着,忘记什么。像写这篇讲座,我就列了10个字的提纲:1、审题;2、选材;3、构思;4、重点;5、中心。 在写完上一节选材的内容时,我一时想不起下节要写什么内容,还好,当时我在一张旧报纸上列了这个提纲。找出来一看,就知道要写什么了。 练习: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篇作文,看看发现了什么。 例五(考试原文) 留在心里的印象 她的眼睛水汪汪的,嘴巴似一个小樱桃,身材很细,就像一根火柴棍一样瘦,真有点为她担心,她有一双又粗又黑的眉毛,她的脚就更细了,就像一根针一

    19、样,她的鼻子又高又弯,她不有一把长长的马尾辫呢。她就是江雪霏。 今天中午,我和江雪霏碰到了,她问我要去哪里,我说:我要去找余琳玲。她说快没时间了,我对她说那你先去学校了。她想了一下,就说我还是跟你去吧。后来我们来到了余琳玲家,我大叫了一声余琳玲没人回答,我们就走了,走到半路江雪霏说我给你个东西,我就吃了。 没想到,今天下午,在上语文课时教师叫我们自己看书,我在看书,林辉就叫了我一下,我把头向他,他给我一个本子,叫我看本子里的内容,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上面写了我和江雪霏是敌人,自从伍妍丽和余琳玲的半路加入,她和江雪霏就成了朋友,然后,她们就去和美术老师说,我们有不良行为等等。美术老师说,是因为老

    20、师在生气,才答应我们的,还叫江雪霏她们要找出我们画画的弱点,不然不好回绝我和余琳玲。我把这个本子给余琳玲看了。看完后,上课了我对老余说她们好自私。我还说老余我们有两条路一是自动离开,二是一定要通过美术考试,来报复他们。老余和我一口同声地说。老余说我想留下来拼到手工,才离开。 这件事是心中最深的印象。 (自由交流) 分析: 1、开头描写人物的外貌,说明他在审题时,知道这是写人的作文,开头一段也确实是写人作文的开头方式。 2、本文的主人公是江雪霏,但是要表现江雪霏什么,在选材的时候,还没有确定下来。确定不下来的原因大概是: 一是选材时,没有认真考虑清楚什么事件可以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 二是选材后,

    21、没有深入分析这个事件能够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 注意这两点的区别。有时选定事件后,会发现这个事件与原先确定的中心、或特点、或道理不相吻合。这时,就要重新分析这个事件,看看从中可以挖掘什么样的中心、或特点,或道理来。如果不行,就要换过一个事件。 三是没有列出提纲,事件的线索没有想清楚,没有一条清楚的线索去限定写作的思路,信马由缰。 四是无所谓态度,写完就算,总会有一点分数,反正也得不到高分。脚踩西瓜皮,写到哪,算到哪。 3、本文的事件是什么?有点混乱。 如果把第二段删去,你就会发现更清楚一点了。 为什么删去第二段就会清楚一点呢?因为第二段的事情与第三段的事情不一样,或者说,这是两件事。保留一件事,

    22、当然会清楚一点了。 剩下的第三段这件事能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吗?还是不能。因为叙事的线索并不清晰,无法从文中判定故事能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品质。只是文中有个词语自私可以挖掘一下。顺着自私这条思路,把故事叙述清楚。只是这样的改动,需要大手术,不是今天的讲座内容,就不讲了。 4、开头写作时,保持了写人的思路;但是到了结尾,却又变成了写事的思路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学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我认为,一个主要是原因就是没有列出提纲,导致写作思路不清晰。在写作半途中,思路在变了方向,而并未发觉。如第3点所分析。 这里,告诉同学们,要保证思路清晰,最好的办法就是列提纲。列出提纲,至少也要列出一个关键词,

    23、保持线索的清晰。 在审题之时列提纲,对作文的整体有一个方向的把握,如山外看山,来龙去脉都很清楚。没有提纲,以腹稿的形式边写边想,甚至连腹稿都没有的,就像山里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些山中。就会走进上面这位同学的误区。 练习:阅读下文,看看例六作文与例五有哪些不同 例六(考试原文) 老师中的母老虎 在我认识的老师中,连老师是最凶的老师,简称母老虎。 在星期一升旗时,连老师清点了一下我们班的人数,发现有6位同学没来。李菁雯说:他们都得了腮腺炎,请假了。 生病!生病!整天就知道生病!连老师生气地说。 上周文明班级是一年级廖老师在广播里轻快地说着。 到了班上,连老

    24、师生气地说:你们干什么哟,连一年级的同学都比不过。连老师一脸气愤,心里似乎在埋怨,这个班级太差了,还不好一年级的学生。作业拿出来检查。连老师大喊一声。 老师,杨长幸没写作业。小组长江玉珊拖着音说。老师听完,拿起一根又细又长的竹棍子,走到杨长幸面前。杨长幸直直地盯着老师,眼睛里露出恐惧的神情。 啪的一声,老师找了下去。杨长幸立刻热泪盈眶。还哭?再哭,我再打你。老师生气地说。杨长幸捂着手,似乎在说,老师好凶哦,那么细的棍子,难道不会痛吗? 看着杨长幸被老师打得通红通红的手,我害怕地想着:哇,连老师可真凶啊,不愧为母老虎。 (自由交流) 分析: 1、例五、例六同样是只写一位人物,但例五给人的感觉是混

    25、乱,例六给人的感觉是清楚。原因:例六的线索清楚,围绕凶这一人物特点来安排。 2、看过去,例六写的事件似乎更多,有升旗时的清点人数,有文明班级的花落它家,有没有完成作业的惩罚。虽然事情多,但读来却很清楚。除了叙述清楚外,这些事件统一在人物凶这一特点之下,有序不乱。 有这样清晰的思路,与他的构思有关。 3、例五是大量的叙述性语言,叙述性语言给人的感觉是情节发展缓慢,人物形象平淡,语句呆板不生动,句式凝滞不灵活。 例六是大量采用对话方式,在对话的过程中发展情节,加上丰富的人物神态、心理描写,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加上分段较细,而细致的分段,有助于情节的跳跃发展,思维的跳跃阅读,有时感觉上下文的

    26、内容缺少连贯,但分段的安排,使思维断链变成了思维跳跃。 这种以对话方式发展故事情节,读来使人感觉情节发展紧凑,人物形象凸显,语句活泼灵动,小小短文,越过了别人的长篇大论。 4、思路清晰,是这篇文章的最大优点。因为思路清晰了,所有的材料、事件都统一在这清晰的线索下,巧妙地安排妥当。有这样清晰的思路,与他的构思有关。 而例五思路模糊,是最大的不足,所有的材料、事件都无法统一在一条清晰的线索下,造成混乱。 (四)重 点 以前,老师批改作文的时候,很喜欢一句套话: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写得不好的作文,则是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以前,指导学生列提纲时,如果遇到要写两件事的,一定要在后面加个括号:(详

    27、写)、(略写),以此注明哪件事应该详写,哪件事应该略写。 什么是重点?就是详写的那部分,最能表现中心的情节。 哪里是重点?就是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部分,最能表现事件意义道理的部分。 如何写出重点?就是在事件中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写出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练习 以本次作文的要求,从审题、选材、构思、重点这些角度,分析下面这篇作文。 例七(考试原文) 留在心里的印象 在我心里有个人,印象非常深刻,她就是爱唱歌的江巧云。瞧,又开始了。 如果大海能够如果有哪天,你听见这样的一首歌由远而近,那一定是江巧云来了。 也就是上学期,江巧云像着了魔似的,忽然爱上了唱歌,也许你会问:唱歌有

    28、什么坏吗?的确,可无论再优美的歌曲,从江巧云的嘴里出来,就像从一台失灵的老式留音机发出来的一般,令人不敢恭维。 最让我受不了的一次,是在厕所里发生的。我们结伴上厕所,江巧云的老毛病又犯了,在那旁若无人地唱了起来。谁知,平常唱也还好,可是她今天踢到铁板了。还没唱几句,有一个大同学走了进来,她一听江巧云的歌声,显然是被震撼到了,大喝一声:闭嘴!上厕所你也要伴奏啊!再唱就揍你。说着,还冲江巧云比了比拳头。江巧云也是个倔脾气,一听这话,非但没有住口,反而又喊出来一阵噪音。那同学一听,真的要冲上来了。只是她看见周围同学太多了,就没有下手,而是说:你等着。 这就是江巧云留在我心中的印象,上课唱,走路唱,就

    29、连上厕所时也要唱歌的朋友江巧云。 (自由交流) 分析: 1、写人,写出江巧云爱唱歌的特点,印象深刻,符合题目要求。 2、选择了两件事,写了江巧云爱唱歌的特点。一是歌声来了,代表江巧云来了;二是在厕所唱歌。 3、两件事,一略一详,重点突出。把厕所里唱歌作重点描写,更突出了江巧云爱唱歌的特点。 4、开头、结尾照应,紧扣题目。 写作文时,抓住了这几点,即使你写得不生动,作文也差不到哪里去。就像上面这篇作文,虽然重点段落没有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大多是概括性的语言,但是,85的分数,是稳拿了。 练习 以本次作文的要求,从审题、选材、构思、重点这些角度,分析下面这篇作文。 例八 (考试原文) 奶 奶

    30、在我的印象中,有一个人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衣服破了,是她为我缝;我的衣服脏了,是她帮我洗;我的肚子饿了,是她帮我煮饭;我被打了,也是她保护我。 她,白白的头发像铺了一层雪似的,面黄肌瘦的脸,都是皱纹,瘦得叫人担心,就像躺在病床上的人。但精神还很好,听力很好,视力也很好。 在我差不多满月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就去打工开店了,就把我扔给爷爷、奶奶带。他们每天过着艰苦的日子,供我吃,供我穿,每一样都是先给我,自己舍不得吃。 在我五岁的时候,我就开始会和奶奶顶嘴了,只要我做错了什么,奶奶讲道理给我听,我就会使劲还嘴,说出相反的话。可奶奶一直讲给我听。 每当我做错,被爷爷找的时候,奶奶会用身体挡住,不

    31、让爷爷打。她总是对爷爷说:玥玥下次一定不会了,别打了,打也没有用,我会告诉她的。 差不多在我10岁的那一年,我终于明白了奶奶的苦心,可奶奶已白发苍苍。这时,我妹妹从上海回来了,我妹妹是从上海生的是妈妈一手养大。 妈妈不在了,她一直让奶奶为她操碎了心。她天天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奶奶,我在这里为您说一句:您辛苦了。以后,妹妹由我来管她,您就好好享福吧。 (自由交流) 分析: 1、审题正确,明白这次是写人的文章。开头运用排比的方式,写得很精彩,写出奶奶的辛苦操劳。 2、选材零碎,没有围绕一条清晰的线索来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写了奶奶满月时开始带我,五岁时我学会跟奶奶顶嘴,爷爷打我时奶奶保护我,10岁时明白了奶奶的苦心,妹妹来了,让奶奶操碎了心。 这些零碎材料没有统一在一条清晰的线索下,使文章觉得很零乱。 3、构思方面,显然没有深思熟虑,有点随心所欲的感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妹描写妹妹的内容之前,思路还是很明确的,线索也比较清晰。妹妹这一内容的加入,写作的方向立刻改变,文章内容马上显得散乱,没有统一的主题与主线。 4、写人的主题意识还是比较清楚,在这样散乱的事件中,最终也没有像其他人滑上写事的路子上,这说明在审题这一环节,还是做得很好。这一点,从开头也可以看出来。 5、如果把妹妹这一部分删掉,把奶


    注意事项

    本文(考前作文指导考试作文的误区与防范讲座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