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淑芹 孟宪林 主编9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文档格式.pptx

    • 资源ID:3085567       资源大小:2.48M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淑芹 孟宪林 主编9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文档格式.pptx

    1、土地淹没;洄游通道阻隔;改变河流洪泛特性。,(WMZ),11,资料来自各文献,1.2评价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所必须的生态功能;科学性原则根据生态学和生态保护基本原理,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途径、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后果,寻求有效的保护、恢复、补偿、建 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针对性原则针对具体的开发建设活动、具体受影响的生态环境特点,开展 卓有成效的分析与评价;政策性原则以国家的资源环境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出发点,以法 规为准绳,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协调性原则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局

    2、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区域与项目、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内在 关系等。协调的目的是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提高环保措施的可行性。,(WMZ),12,资料来自各文献,1.3主要评价方法,生态现状调查方法资料收集法现场勘查法专家和公众咨询法生态监测法遥感调查法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法(HJ/T 1922006)海洋生态调查方法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WMZ),13,资料来自各文献,生态影响评价和预测方法,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分析法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类比法系统分析法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方法土壤侵蚀预测方法生产力评价法,(WMZ),14,

    3、资料来自各文献,评价方法选择,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针对评价对象特点与要求系统整体性与区域生态:生态制图,景 观生态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流失方程等自然景观:敏感度、美感度评定草地资源:,(WMZ),15,资料来自各文献,五等、八级(产草量的遥感估测)草群组成变化(样地调查),同一评价对象可用多种方法评价,1.4基本内容,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或分析,需特别关 注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提出生态保护措施,研究消除或减缓影响 的对策措施,包括环境监理和生态监测,并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得出结论。,(WMZ),1

    4、6,资料来自各文献,1.5影响识别,(1)影响识别要求对影响因素(影响主体,即工程项目)的分析要全面。对影响的受体(生态环境)的分析要有 针对性。对影响效应(即一般所谓的影响)的 分析要科学。影响分析中还需将影响的区域性特 征与工程性特征结合起来考虑。,(WMZ),17,资料来自各文献,(2)影响因素识别,作用主体:包括主要工程(或主设施,主装置)和全部辅 助工程在内,如施工道路,作业场地,重要原材料的生 产、储运设施建设,拆迁居民安置地等。项目实施的时间序列:包括施工建设期和运营期,有 的还包括设计期(如选址和决定施工布局)和死亡期(如矿 山闭矿、渣场封闭与复垦)。项目实施的地点:集中开发建

    5、设地和分散的影响点,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等。其它影响因素:影响的发生方式,作用时间的长短,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等。,(WMZ),18,资料来自各文献,(3)影响对象识别内容,对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的影响,如组成生态系统的 生物因子(动物与植物)、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 子如水分和土壤;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沙漠 化、各种自然灾害等;有无影响到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水源地、水源 林、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植物、特别生境、脆弱生态系统等;是否影响到地方要求的特别生态保护目标,如文 物古迹、自然遗迹、特产地和其他有特别纪念意义 或科学价值的地方。受影响的途径与方式,即直接影响或间

    6、接影响,或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的潜在影响。,(WMZ),19,资料来自各文献,(4)影响效应识别,影响的性质正影响与负影响、可逆影响与不可逆影响、可否恢复或 补偿、有无替代、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累积性影响与 非累积性影响;不可逆变化应给予更多关注,确定影响可否接受时给予 更大权重。影响的程度范围大小、持续时间长短、剧烈程度、受影响的生态因 子多少、生态环境功能的损失程度、是否影响到生态系 统的主要组成因素等。判别生态受影响程度时,受到影响的空间范围越大、强 度越高、时间越长,受影响因子越多或影响到主导生态 因子,影响就越大。,(WMZ),20,资料来自各文献,影响效应识别,影响效应特点分析受影响

    7、后生态系统或其组分发生变化的特点,如是渐进 的、累积性的或是有临界值的从量变到质变等。影响效应的相关性分析涉及到直接与间接、显在与潜在影响的问题,对生态系 统的直接影响往往比间接影响要小得多。常可通过识别生态系统的敏感性来宏观地判别影响的性 质和影响导致的变化程度。,(WMZ),21,资料来自各文献,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物理性作用、化学 性作用和生物性作用三类。物理性作用 指因土地用途改变、清除植被、收获生 物资源、引入外来物种、分割生境、改变河流水系、以人工生态系统代替自然生态系统,使组成生态系统 的成分、结构形态或支持生态系统的外部条件发生变 化,从而导

    8、致其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化学性作用 指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这些影响有的 是直接毒杀作用,有的是间接改变生物生存条件(如土 壤板结、水质恶化)所致;有的是急性作用,有的是缓 慢的累积性影响。生物性作用 指人为引入外来物种或严重破坏生态平 衡导致的生态影响。这种作用在开发建设项目中发生 的几率不高。,(WMZ),22,资料来自各文献,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生物组成成分的 直接物理影响,(WMZ),23,资料来自各文献,建设项目使生态系统支持条件变化导致的 生态环境影响,(WMZ),24,资料来自各文献,1.6评价因子筛选,应考虑的问题应反映建设项目的性质与特点应根据项目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等选择评价

    9、 因子。应能代表和反映受影响生态环境的性质和特点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类型不同,涉及的生态层次 不同,应选择不同的评价因子与对应的评价方法。应表征出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对于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评价因子的选择,可以采用相关的资源部门与管理部门的标准或规范中 涉及到的评价指标;区域敏感目标可以按其性质、规 划目标、功能分区等确定评价因子。,(WMZ),25,资料来自各文献,自然生态系统评价因子筛选,(WMZ),26,资料来自各文献,选,(WMZ),27,资料来自各文献,1.7评价工作等级划分,(WMZ),28,资料来自各文献,评价等级要求,一级为深入全面的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严格,须进行

    10、技术经济分析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实施 方案或行动计划。二级为一般评价与重点因子评价相结合,生态环境 保护要求较严格,针对重点问题编制生态环境保护 计划和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三级为重点因子评价或一般性分析,生态环境保护 要求一般,须按规定完成绿化指标和其他保护与恢复 措施。,(WMZ),29,资料来自各文献,1.8评价范围,包括开发建设全部活动直接影响和间接 影响所及的范围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 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 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可分为生态调查范围、生态分析范围、影响分析与预测范围等,(WMZ),30,资料来自各文献,评价范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1、宜大不宜小生态环境调查范围、生态分析与影响分析 范围,一般都应大于开发建设活动直接影响 所及的范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主要强调其针对 性和有效性,实施范围首先考虑直接受影响 地区,也可以从区域整体性和有效性出发,在非直接影响地区实施。,(WMZ),31,资料来自各文献,评价范围,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 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 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 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 参照边界。,(WMZ),32,资料来自各文献,确定评价范围的考虑因素,建设

    12、项目全部工程及相关各个工程的时空分布状 况,特别需要考虑有些项目的原料生产地、水利工 程的河流下游等容易忽视的区域。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表水系特征与地形地貌特 征等。要能说明受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生态系 统物流的源与汇,应特别考虑动物的活动范围。凡涉及到敏感目标,一般均应确定在评价范围内,对目标的保护范围与要求等需要交待清楚。,(WMZ),33,资料来自各文献,地理特征,(WMZ),34,资料来自各文献,评价期限,评价时段与项目实施的时间序列一致。一般项目主要为施工建设期和运营期。对于某些特殊项目,应包括设计期(如项目选 址、交通选线、规划施工布局等)和服务期满(死亡期,如矿山闭矿、渣场

    13、封闭与复垦)。,(WMZ),35,资料来自各文献,常用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环境标准(国标)规划目标与指标、功能区划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风景区科学研究确定的承载力、容量、阈值法规定值(资源法、环境法、环境标准)行业规范与产业政策背景值(现状)或本底(理想状态)如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资源量与生产力,(WMZ),36,资料来自各文献,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WMZ),37,资料来自各文献,2.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1)生态参数来源生态参数:参与评价的一定的指标。评价因子或评价参数。获

    14、得生态参数的途径:野外调查;室内化验分析;定位或半 定位观测;从地图、航片、卫片上提取信息;从有关部门收集、统计和咨询。野外调查和收集是一般常用方法,室内化验分析与咨询等方 法多数情况下是辅助手段,其他几种方法近几年发展迅速,但 往往由于各种实际条件限制而难以实现。,(WMZ),38,资料来自各文献,自然环境基本特征非生物因子特征;各类资源的质和量,开发利用情 况。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特征珍稀濒危物种;植被与生态系统。重点调查受保护 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 要经济物种等。特别保护目标调查各类生态敏感区、敏感生态目标、特殊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历史遗迹和人文景

    15、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已存在的制约开发建设活动或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 主要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问题;人类干扰方式和强度;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2)主要调查内容,(WMZ)资料来自各文献39,陆地生态系统调查主要内容,(WMZ),40,资料来自各文献,陆地生态系统调查主要内容,(WMZ),41,资料来自各文献,陆地生态系统调查主要内容,(WMZ),42,资料来自各文献,一般生态环境问题调查主要内容,(WMZ),43,资料来自各文献,2.2评价要求,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 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 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16、物种等 调查资料。二级评价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 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 样方予以验证。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WMZ),44,资料来自各文献,一般要求,生态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指标应能满足生态系统 结构与功能分析的要求,一般应包括组成生态系统的 主要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能明确认识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影响生态环 境的主要因素。能分析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资源利用情况。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或有要求特别保护的对象时,须作专门调查。生态环境调查也应尽可能地了解其历史变迁情况。,(WMZ),45,资料来自各文献,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求,(WMZ),46,资料

    17、来自各文献,生态分析,生态分析是在生态调查已获得相当信息的基础 上,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综合研究过程,是对生态环境进 行深入认识的过程。生态分析主要是认识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运行特点及其环境功能,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对 生态环境功能的主要需求,生物资源优势以及系 统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WMZ),47,资料来自各文献,生态系统分析,相关性分析,生态约束条件分析生态特殊性分析,系统,太阳,其它能源,能量、物质迁 出的生 物,物质和生 物环境,(WMZ),48,资料来自各文献,环 境,输 出,生态分析内容输入,2.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将生态分析

    18、得到的重要信 息进行量化,定量或比较精细地描述生态环境的 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结构的层次性特点,决定着生态环 境的评价也具有层次性,一般可按两个层次进行 评价:生态系统层次上的整体质量评价;生态因子层次上的因子状况评价。两个层次上的评价都是各由若干指标来表征的。,(WMZ),49,资料来自各文献,生态因子现状评价,气候因子评价,说明生物及生态系统所处条件的优劣主要采用光照时数、有效辐射大小、降水、蒸发等气候因子参,数。,水资源评价:地面水资源与地下水评价;水质与水量。,采用水资源总量、有效可用量、供需平衡、地下水贮量等指标。注意区域生态用水保证率、生态系统对水资源变动敏感性等问,

    19、题。,土壤因子评价阐明土壤的成土母质,形成过程,理化性质,土壤类型、性状 与质量(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钾含量,并与选定的标准比较 而评定其优劣),物质循环速度,土壤厚度与容重,受外环境影响(淋 溶、侵蚀),土壤生物丰度。保水蓄水性能,土壤碳氮比(保肥能力);主要土壤类型的生产,能力。,(WMZ)资料来自各文献50,生物资源现状评价,植物资源:评价区域范围内的主要种类组成,分布特点与生 境现状,区域性的优势种类,有无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分布与存 在问题等。动物资源:野生动物的种类及其数量,区域分布及其栖息地 现状;珍稀濒危、法定保护与有科学教育价值动物的种类、分 布、生态习性及其生境状况;有经

    20、济价值、公众关注与指示物 种的动物分布、生存现状与利用情况;非居留或迁徙动物的种 类、生态习性及其生境状况;等等。生物群落:结合植被分布现状图。阐明主要群落类型与区域 分布状况,主要植被类型中的主要种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优 势种类、建群种或重要物种;主要资源物种及其价值;有无珍 稀濒危生物及其分布与存在问题;自然更新与补充状况;植被 生产量、主要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植被的历史性变迁及其原因、目前存在的干扰问题;入侵性外来植株或引种、外来种情况;生物群落受到人类影响的情况等。,(WMZ),51,资料来自各文献,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评价:主要类型、分布、面积、多样性、生物资源状况;生

    21、态系统的生产力、资源生产能力;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环境净化、碳氧平衡、生物保育等);生态系统结 构与功能的稳定性、抵抗力与恢复能力等。生态系统整体性评价:从植被连续性或地域连续性、系统结构组成的协调 性、是否存在环境制约因素、空间层次结构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评价。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存在问题评价:评价植被破坏、资源开发过度、系统土 壤侵蚀、系统脆弱性、系统受生态因子严重制约、系统进行性退化和恶化,或存在物种灭绝、系统存在受到严重威胁,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类型、影 响程度与变化趋势等。,(WMZ),52,资料来自各文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两方面: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

    22、;水土流失、沙漠化、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生态问题。阐明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危害范围、历史发展过程与现在发展趋势,项 目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等。,(WMZ),53,资料来自各文献,区域资源的可持续性评价,对区域自然资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受到的主要压力、抵抗人类干扰的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区域性的优势资源和限制性资源、影响或限制区 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资源。特别注意: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景观资 源的评价。评价指标:总量、有效供给量、人均占有量或保有量、利用率、承载力等指标来进行;对水土资源及动植物资源,也可采用相应的经济学评价指标进行。,(WMZ),54,资料来自各文献,在

    23、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质量的主 要原因。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状况、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 趋势。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物因子的现状组成、分 布、发展趋势和承受干扰的能力;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 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生境、生态习性,并从物种或 群落的水平上评价其生态质量状况。识别和筛选受影响区域内的土壤、地质、水文等因子存在的主 要生态问题,分析其对评价项目的约束关系;评价项目是否能通 过保护和补偿等措施,减缓和改善已有的生态问题,至少应不加 剧已有生态问题的恶化。,(WMZ),55,资料来

    24、自各文献,2.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论,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再确定,在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同时,根据生态 分析与评价的结果以及确定的评价重点,需 要对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再确定。可以采用生态机理法或类比法进行,也可以 借助数学方法进行要素的重要性分析,得到 再确认的评价因子参与预测过程。,(WMZ),56,资料来自各文献,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要求预测基本步骤预测内容与指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图件构成,(WMZ),57,资料来自各文献,三级项目要对关键评价因子(如对绿地、珍稀濒危 物种、荒漠等)进行预测。二级项目要对所有重要评价因子均进行单项预测。一级项目除进行单项预测

    25、外,还要对区域性全方位 的影响进行预测。为便于分析和采取对策,要将生态影响划分为:有 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可逆影响与不可逆影响,近期 影响与长期影响,一次影响与累积影响,明显影响 与潜在影响,局部影响与区域影响。,(WMZ),58,资料来自各文献,3.1预测要求,要根据不同因子受开发建设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表现和累积情况进行预测评估。从时间分布上可 以表现为年内(月份)和年际(准备期、施工期、运转 期)变化两个方面。从空间分布上可以划分为宏观(开发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和微观(影响因子分布)两个部分。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预测要进行经 济损益分析。,(WMZ),59,资料来自各文献,预测

    26、要求,3.2基本步骤,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选定影响预测的主要对象和主要预测因子根据预测的影响对象和因子选择预测方法、模式、参数,并进行计算研究确定评价标准和进行主要生态系统和 主要环境功能的预测评价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关影响的综 合评价与分析,(WMZ),60,资料来自各文献,3.3预测内容与指标,评价范围内涉及的生态系统及主要生态因子的影 响评价。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项目对区域已有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结合工程项目特点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依据区域生态保护的需要和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能选择评价预测指标。不同评价项目的内容与采用的指标不完全相同。,(WMZ),61,资料来自

    27、各文献,农业生态环境内容与指标,(WMZ),62,资料来自各文献,山地丘陵生态环境内容与指标,(WMZ),63,资料来自各文献,3.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带来对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新的 变化,变化的性质与程度如何是否改变了现有景观格局,改变的性质 与程度如何在生态学各个层次上是否有有利或不利 影响,影响程度与范围如何,重点关注 不利、不可逆的影响。,(WMZ),64,资料来自各文献,生态环境所受的主要影响。阐明建设项目主要影响的生态 系统及其环境功能,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生态环境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影 响。阐明影响的补偿可能性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可恢复性。,(WMZ),65,资

    28、料来自各文献,对主要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及保护的可行途径。主要生态问题和生态风险。阐明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阐明主要生态风险(生态灾害与污染风险)的源、出 现概率、可能损失、影响风险的因素及防范措施。生态环境宏观影响评述。评述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可持续 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阐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与区域 社会经济的基本关系。,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是否带来某些新的生态变化。是否使某些生态影响严重化。是否使生态问题发生时间与空间 上的变更。是否使某些原来存在的生态问题 向有利的方向发展。,(WMZ),66,资料来自各文献,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影响评价,3.5生态影响评估基准,(1)生态学评估基准非生物组分(水分、土壤)生物地理区、生态景观单元、生态系统区域物种、种群或群落、生物个体(被保护的对象)生境、特殊地区(保护地区)生态系统功能区、重要功能区,(WMZ),67,资料来自各文献,生态评估的通用性指标与基准,(WMZ),68,资料来自各文献,重要区域识别评估指标与方法,(WMZ),69,资料来自各文献,自然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估标准,(WMZ),70,资料来自各文献,生态系统完整性判别,(WMZ),71,资料来自各文献,(2)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基准,建设项目自身的安全性和环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淑芹 孟宪林 主编9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文档格式.ppt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