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新教材突破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411.docx

    • 资源ID:307256       资源大小:967.1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新教材突破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411.docx

    1、学年新教材突破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411第四章地貌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一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探究一喀斯特地貌考向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马来西亚的姆鲁国家公园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园内有全球罕见的“石灰刀石林”,片片尖耸直立的刀山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岩石根据成因的差异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读图,完成12题。1“石灰刀石林”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可溶性岩石 B岩浆岩C变质岩 D沉积岩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石灰刀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故A项正确。2姆鲁“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其根本原因是()A地下水系发育更多 B植

    2、被更少,土壤更薄C地形起伏更大 D气温更高,降雨更多答案D解析喀斯特地貌发育除需要具备石灰岩条件外,还需要较高的气温、降雨条件,姆鲁相对于云南,纬度较低,气温更高,降雨更多,故“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D项正确。考向2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和变化读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3石林地貌常见于()A云南省 B陕西省C辽宁省 D江苏省答案A解析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我国石灰岩分布地区主要位于西南地区,故A项正确。4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答案D解析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

    3、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据图可知,丙地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丙处于发育初期;甲地侵蚀程度最强,甲处于发育后期,故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D项正确。考向3溶洞的特征及形成读某洞穴景观示意图,回答56题。5图示依次为()A石笋、石钟乳、石柱 B石钟乳、石柱、石笋C石钟乳、石笋、石柱 D石柱、石笋、石钟乳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处向下生长,为石钟乳;处向上生长,为石笋;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形成石柱()。6图示洞穴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溶蚀 B流水堆积C人工开挖 D开采地下水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洞穴为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形成的。考向4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云南省是我

    4、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据此回答78题。7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 D旅游景观更加独特答案D解析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形成地下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故地表水资源贫乏,A项错误;地形变得崎岖不平,B项错误;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建设,C项错误;喀斯特地貌独特,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景观,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故D项正确。8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岩层渗水性强,土壤持水性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土层疏松,钙磷等矿物养分丰富,适合农作物生

    5、长A BC D答案A解析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易被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正确;地表崎岖,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正确;岩层渗水性强,多溶洞或地下河,地表水缺乏,土壤保持水分条件差,错误;土层薄,土壤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错误。故选A项。探究二河流地貌考向1河谷地貌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地貌。下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在河谷发育初期,河谷呈现出“V”形;随着河谷的发育,河谷逐渐加深;随着堆积、侵蚀的加剧,河谷逐渐呈现槽状,故由早到晚的顺序为,D项正确。10关于河谷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6、A上游浅且窄 B下游宽且浅C上游深且宽 D下游宽且深答案B解析上游地区河床深且窄,下游地区河床宽且浅。考向2河流堆积地貌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A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B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C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D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貌类型为冲积扇;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地貌类型为三角洲。故D项正确。1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少海浪作用明显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多沙洲、沙岛发育A BC D答案B解析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汊流较多,错误;三角洲位于沿

    7、海地区,受海浪作用明显,正确;两者均为河流堆积地貌,土壤肥沃,其分布与气候无必然联系,错误;三角洲地区多沙洲、沙岛发育,冲积扇无沙洲、沙岛分布,正确。故选B项。考向3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地貌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1314题。13聚落名称带“水”多与河流有关,广东有不少乡村聚落名称带“水”。农业社会时期,决定这些乡村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运输能力 B河流水量C土壤肥力 D冲积平原面积答案D解析农业社会,土地面积决定了聚落的发展规模。1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聚落密集地区,其原因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便捷的内河航运不易发生自然灾害A BC D答

    8、案A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河运便捷,适宜聚落的发展,成为聚落密集区,正确;易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错误。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注:可逆反应)。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1)说出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的可能原因。(4)

    9、部分喀斯特地貌区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对此请给出开源性建议。成果展示(1)云、贵、桂等。(任答两个即可)(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3)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4)从区外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增雨;修建水库。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地间冲积扇剖面图。(1)简述黄淮海平原地形特征。(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3)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

    10、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学者研究发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历史上曾有加快的趋势,试分析其成因。成果展示(1)平原面积广阔,平原上有丘陵、山地分布;地势总体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是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中东部是冲积低平原;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2)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沉积厚度逐渐变小。形成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进入地壳下沉的冲积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促使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物质以山口为顶点向外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3)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层深厚

    11、且土质疏松;历史上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加剧,黄河含沙量日益增加,下游河床抬高,造成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黄河的凌汛也会导致黄河下游决堤,使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加快。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喀斯特地貌1,2,3,4,5,6,13河流地貌7,8,9,10,11,12,14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路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下图示意路南石林景观。据此完成1

    12、2题。1据图可知,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故A项正确。2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A溶沟阶段 B洼地阶段C峰丛阶段 D孤峰阶段答案C解析石林作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峰丛阶段,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形成石林,C项正确;溶沟阶段、洼地阶段是初始阶段,没有形成峰丛,排除A、B两项;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不是峰林,排除D项。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34题。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

    13、本条件是()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答案D解析岩石具有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础。4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C流水溶蚀 D人工雕刻答案B解析图中a、b、c地貌分别为溶洞中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均是流水沉积形成的。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回答56题。5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贵州云南广西重庆A B C D答案D解析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贵州和广西,正确。6图示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受流水侵蚀,地表土层流失,岩石裸露)现象极为严重

    14、,其自然原因有()土层浅薄,山多坡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A B C D答案C解析该地区土层浅薄,山多坡陡,表层土壤易被侵蚀,正确;多溶洞、暗河,地表水缺乏,不是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的原因,错误;气候湿润,降水多,多暴雨,流水侵蚀能力强,正确。读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78题。7图中地貌名称为()A甲三角洲,乙冲积扇B甲冲积扇,乙三角洲C甲冲积扇,乙冲积平原D甲冲积平原,乙三角洲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甲为冲积扇,乙为三角洲。8对甲、乙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甲分布在干旱地区乙分布在湿润地区甲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乙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 B C D答案D解析冲积扇和三角洲的

    15、分布与干湿地区无必然联系,错误;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三角洲地区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处,正确。故选D项。下图为某岛屿西北部乾隆年间汉族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9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交通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聚落在山区分布极少,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平的丘陵、台地和平原地区,所以影响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形。10图中山地河流上游最广泛的河流地貌是()A冲积扇 B峡谷 C三角洲 D冲积平原答案B解析冲积扇分布在山前,三角洲分布在河口地区,冲积平原是河流下游地势低缓的平原。在河流上游山地上,最可能分布峡谷地貌。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

    16、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112题。11牛轭湖形成的过程为()A BC D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牛轭湖形成过程中,河道逐渐弯曲,最后自然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故A项正确。12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质一般较差 B牛轭湖湖水较深C与流水堆积有关 D牛轭湖在山区较多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

    17、,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湖泊水位浅;与流水侵蚀有关;湖泊没有水源补给,水体自然更新慢,水质较差;一般形成于平原之上。二、综合题(共52分)13图一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二是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图二所示地貌景观的名称是_,属于_(地貌类型),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一中地貌类型界限以_(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在地下可能出现的地貌景观是_。(8分)(2)在我国_地区,该类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有大量的_,并且气温_,降水总量_,具备了该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8分)(3)分析该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4)分析该地貌区修

    18、建水库的不利条件。(6分)答案(1)峰林喀斯特东溶洞(2)西南石灰岩(可溶性岩石)较高大(3)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土壤较为贫瘠;地形崎岖不平,可耕地少;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4)喀斯特地貌区多溶洞、漏斗和暗河,地基不牢固;水库区容易渗漏,导致水库区水量减少,水库存水作用减弱;水库、大坝安全性相对较差,威胁着河流下游地区生命财产安全。解析第(1)题,图二中群峰竞秀,因此为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峰林景观。山峰在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等高线闭合,中心海拔高于周围,分布在界限以东区域,喀斯特地貌地下部分的景观主要为溶洞。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地区形成的,气温高、降水总量大利于喀斯

    19、特地貌的形成。第(3)题,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土壤较为贫瘠;地形崎岖不平,可耕地少;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第(4)题,喀斯特地貌区多溶洞、漏斗和暗河,地基不牢固,修建水库的难度大;库区容易渗漏,导致水库存水作用减弱,水库、大坝安全性相对较差,威胁着河流下游地区生命财产安全。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P处地貌为_。(2分)(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原因主要考虑侵蚀与堆积的差异)。(8分)(3)分析图中从出山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8分)(4

    20、)该区域冲积扇上古村落较多,试分析原因。(6分)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2)特点: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3)特点: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成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4)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村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利于农业生产。解析第(1)题,P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貌类型为冲积扇。第(2)题,A、B位于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凸出;C、D位于下游段,主要受河流堆积作用影响,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凸出。第(3)题,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第(4)题,古代城市是在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优越、农副产品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新教材突破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41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