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陶潜《桃花源记》原文翻译Word格式.docx

    • 资源ID:3071546       资源大小:20.9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陶潜《桃花源记》原文翻译Word格式.docx

    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注释】(1)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2)太元:公元376396年,晋孝武帝年号。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4)缘:循,沿着。(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6)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奇怪”。(7)尽:尽头。(8)才:仅。(9)俨然:整齐的样子。(10)属:类。(11)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12)悉:尽,全。(13)黄发:指老

    2、人。(14)垂髫(ti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15)要:通“邀”。(16)咸:都。讯:消息。(17)邑人:同乡(18)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19)间隔:隔离。(20)乃:竟然。(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22)延:邀请。(23)扶:沿着、顺着。(24)向:原先。(2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26)郡下:指武陵郡城下。(27)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2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29)刘子骥:名驎(l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30)规:计划,打算。(31)未果:没有实现(32)寻:随即,不久。(33)遂:终于(34)问津:问路,访求。

    3、津,渡口。(3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36)旷:空阔,宽阔。(37)俨然:(38)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39)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金鸣狗叫的声音。(40)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41)延:(42)为:对,向。(43)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44)语云:告诉(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45)具:同“俱”,完全,详尽。(46)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47)既:已经,以后(48)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相关试题及答案1.本文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是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

    4、然开朗”的来源。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复寻桃源的过程。2.第二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表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哪几个句子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答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馀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5、如何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答这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侧面表现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6.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叙说,“皆叹惋”,他们“叹”什么?答世界变

    5、化大。时间过得快。外面的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庆幸自己的社会和平安定。7.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8.你觉得文中的“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答不守信用:桃源中人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他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见利忘义:出了桃源就“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想以此获得某种好处,却把桃源人对他的种种热情弃之脑后;富有心机:“既出”便“处处志之”;愚不可及:“渔人”即“愚人”,对于桃源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的地方,他竟然还想着日后天天去。9.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B】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6、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二:按要求原文填空。1.(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3)文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4)本文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出自第一段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上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桃花源的美丽景色。语文准确优美,不少于100字。、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中,渔人可能说了些什么?桃花源人“叹惋”什么?作者为

    7、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看似普通的一笔有什么深刻的用意?、本文的线索和写作顺序是什么?请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桃花源记中作者虚构的美好境界是作者的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纵观全文,你认为桃花源记作为一篇美文,能够千古流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与当今社会相比,你喜欢桃花源的社会,还是喜欢现代的社会呢?(答案不唯一)、文中第二段写“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和启示?参考答案1

    8、、(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3、桃花源土地平坦宽阔,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良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4、(1)渔人可能说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遭受的灾难。(2)桃源人因为与世隔绝时间长,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3)因为

    9、渔人讲述的事情很多,都写入文章会很啰嗦。5、生活幸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6、突出了桃源人与世隔绝时间长,外界变化大。外界却依然是一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7、以渔人的进访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8、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宁静、祥和。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快乐。没有剥削、压迫、战争。9、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却“未果,寻病终”。10、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社会。人们过着安适

    10、愉快,安居乐业的生活。11、桃花源记一文构筑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应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批判。而且文辞优美,线索清晰,行文层层设疑,引人入胜。12、喜欢桃花源的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喜欢现代社会,因为“桃花源”带有原始农耕的特点,生产力落后,而现代社会高度文明,极度繁荣。13、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要经历一些艰苦的磨难。有时可能会感到无路可走,似陷入绝境,但只要坚持探寻,就可以绝处逢生,开辟人生的新境地。

    11、三:、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属予作文以记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橘生淮南则为橘、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链接

    12、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根据,他们分别是(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链接中考1、C2、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3、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4、(1)世外桃源先忧后乐(2)先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四: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

    13、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的句子是:6、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9、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

    14、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

    15、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注意事项

    本文(陶潜《桃花源记》原文翻译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