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3064964       资源大小:21.1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1、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2、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

    3、什么因素决定?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在四部门经济中,平衡预算乘数

    4、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 ,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

    5、。 2% B Msp=L2(r)货币投机需求Msp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

    6、&,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7.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

    7、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8.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

    8、击。如图: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国民经济循环流动模型 1.两部门(私人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 两部门经济是由居民户部门和厂商部门构成的经济(假设没有政府和对外贸易部门)。居民户部门与厂商部门通过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联系。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的公式表达:从宏观经济来看,总需求(AD)是购买者购买所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值,它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它们分别用消费支出(C)和投资支出(I)来代表,即:

    9、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 Y 总供给是全部产品和劳务供给的货币总值。产品和劳务由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加以生产,因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来表示总供给。居民所得到的这些收入可分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则,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 :YC+S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 , 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国民收入实现了均衡。也即,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2.三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 在两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中加上政府部门,就成为三部门的经济模型。为了保证三部门经济的正常循环进行,不仅储蓄等于投资,而且政府的税收()等于政府的支出()。三部门经济

    10、中,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即 Y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税收 即 Y 三个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 ,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 3.四部门经济的循环流动模型 四部门的经济模型由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对外经济活动所组成。要使四部门经济正常运行下去,不仅储蓄等于投资、政府税收等于政府支出,而且要出口(X)等于进口(M) 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 Y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 Y 四部门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 二、国民收入的概念 对国

    11、民收入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国民收入,从广义上讲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及劳务价值的总和。它包括五个经济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或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1.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国内生产总值(GDP) 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理解此概念需注意几个问题:第一,GN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值,它不包括以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所以GNP是一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第二,GNP看的是&生产&的

    12、情况,计算的是当年生产的产品。如果去年生产的产品,但在今年销售,不能算进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GN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因此计算时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第四,GNP不仅包括各种最终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各种劳务的价值。第五,GNP的统计都是按 当年的&市场价格&加以计算的。按市场价计算出来的GNP中包括价格变动因素,称为&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如果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得出的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第六,GNP不包括非市场交易(如家务劳动的价值)和非生产XXX(指纯粹金融市场交易)。第七,GNP是一个以人口标准做基础的概念,测度的是本国国民在国内和国外的生产产值。现在越来越多的

    13、国家采用GDP概念。GDP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国土上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它是一个以地理标准为基础的概念。GDPGNP-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部分+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上而所述的七点注意事项除了第七点以外,其余六点也都适用于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NNPGNP-折旧(NDPGDP-折旧) NINNP-间接税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PDIPI-个人所得税 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异曲同工的三种核算GNP方法,即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值法

    14、,其中前两种是主要的方法。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记为CC(Y),这里C表示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ΔC表示消费增量,&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C/Y凯恩斯认为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表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MPC递减是凯恩斯提出的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平均消费倾向:

    15、是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要进行,或者动用储蓄或者依靠社会救济来保持一个起码的消费水准。因此,该部分是个常数,它是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自主消费。这样消费和收入的函数可表示为:CCbY 其中,C为消费支出,b为MPC,Y为可支配收入,C为自主消费, bY是随可支配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引致消费。二、储蓄函数 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另一部分是储蓄,即:YC+S,SY- C由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因此,储蓄也是可支配收入的一个函数,确立了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也就

    16、确立了。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或称为储蓄倾向。可表示为SF(Y),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储蓄倾向也分为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以MPS表示。S表示储蓄增量,&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S/Y从消费函数CCbY中能够得出储蓄函数,即SSsY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APC+APS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MPC+MPS1三、乘数效应 1、乘数:2、投资乘数:是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

    17、量之间的比率。同KI表示投资乘数,Y表示国民收入增量,I表示投资增量,则KI=YI,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为KI=11MPC ,式中MPC为边际消费倾向。3、消费支出乘数:指收入增加量与消费增加量之间的比率。用KC表示消费支出乘数,则KC=CI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点:1.IS曲线与LM曲线的含义。2.IS曲线与LM曲线的移动。(熟记各变量乘数,如投资乘数,储蓄乘数等)3.IS曲线与LM曲线的推导。4.ISLM模型的均衡及调节机制。难点: 通过ISLM曲线理解最终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市场如何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决定国民收入。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 财政政策1

    18、.含义:2.财政政策手段: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效果。P5195224.挤出效应:二、 货币政策2.货币政策手段:扩展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3.局限性P527528(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4.货币政策的效果P524527三、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P529530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9、一、 充分就业1、失业与充分就业的含义失业指劳动力没有就业,但积极地寻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岗位的一种状况,处于此状况的劳动力被称为失业者。充分就业指在一个经济中,在一定的工资率下,所有能工作而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失业与充分就业的概念,并不单纯指劳动力因素,也包括了对资本及其他资源的使用状况。因为劳动力的使用总是和资本及其他资源连在一起的。2、失业种类 (1)自愿失业;(2)摩擦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非自愿失业。前三种失业被认为是正常的失业现象,因而虽被计入失业率,但并不算真正的失业。这种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概念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种类 定义 原因 解决的途径 摩擦性失业 由于工人在寻找工作时需要时间而产生的失业 信息不完全 构建与充实就业信息平台 结构性失业 在经济结构转型时产生的失业。技能不吻合:由于从衰退产业退出的工人所拥有的技能与新兴产业需要雇用工人所要求的技能不一致 对工人进行培训 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衰退而产生的失业 短期周期进入衰退期 进行宏观调控,扩大需求,防止经济衰退


    注意事项

    本文(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