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

    • 资源ID:3058276       资源大小:26.1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

    1、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单元 童趣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快乐宝贝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们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为歌曲创编律动。教学过程: 1律动。教师教学生作与歌曲有关的律动。2教师范唱歌曲。师:同学门的动作真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唱一遍歌曲。师:这一遍,我想请同学们配合我一下,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3学唱歌曲师:请同学们看看歌片,跟着录音带自己学唱歌曲。4教师指导纠正歌曲。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乐曲鸟店教学目标: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旋乐曲,教育学生爱护鸟类,为

    2、建设我们绿色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学过程: 1情绪欣赏。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再这首乐曲中,表现了这样几种,表现了这样几种情绪:紧张、安详、欢优美、,请同学们在欣赏第一遍后,根据乐曲的顺序,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生:一边听一边排序。师:谁来说一说你排序的结果?生: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第四有是欢快、优美。师:大家听得非常认真。2编故事欣赏。3分段欣赏。4表演欣赏。学生门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全部“飞出”教室。结束本课教学。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打秋千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教学过程 1范唱(录音)。提问:歌曲

    3、打秋千是一首合唱歌曲,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检验一下自己的耳朵,看能否听出两个声部,如果听出来了,就请告诉我们第二声部唱的什么。师:播放录音范唱。2学生学唱高声部。学生以模唱形式学唱高声部。师指导纠正。3学唱低声部。教师指导纠正。4两声部合唱。教师指导纠正。(1)两声部要互相倾听别的声部的演唱。(2)低声部为伴唱,音量要恰当。第二单元可爱的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演唱歌曲。知道学生声断气连地演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教学过程: 听歌曲小小的船,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学唱歌曲小船。(1) 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

    4、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a.提问: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不同?b.复习43拍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c.再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作律动。(2) 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a.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b.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c.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3)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4)学生轻声演唱歌曲。4教师提问:你还会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5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内衣巴河教学目的:欣赏内衣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衣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

    5、的眷恋之情。教学过程:音乐游戏:我来唱“七色迷宫”。(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分小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歌曲汇报展示活动,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为每组打分。3 欣赏歌曲内衣巴河。(1)初听歌曲内衣巴河,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歌曲情绪。提问:歌曲是几拍子的?表现的什么情绪?(2)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现内容、演唱形式。(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4)师生朗诵歌词。(5)学生轻声跟歌曲录音演唱歌曲。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可爱的家教学目标:以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并用口风琴吹奏旋律片断。准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6、。教学过程: 1音乐游戏:七色迷宫(1)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2)音乐游戏:节奏、视唱。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复习欣赏内衣巴河。歌曲小船和内衣巴河都表现了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我们来听一听。3学习歌曲可爱的家。(1)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学生直接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曲谱。第三至六乐句学生小组形式学习曲谱,以口风琴辅助演唱。(2)学习歌词。1教师简述歌曲可爱的家词、曲作家的小故事。听录音范唱。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以怎样的声音来演唱?2学生朗诵第一段歌词了解歌词意思,并跟琴小声演唱第一段歌词。提问: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谁来帮助他?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演

    7、唱。3学生朗读和演唱二、三段歌词。4演唱整首歌曲。学生自己伴奏和演唱歌曲可爱的家。5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布娃娃教学目标:欣赏布娃娃,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合唱的演唱形式,同时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得人。教学过程: 1复习演唱、演奏歌曲可爱的家。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2欣赏歌曲布娃娃。(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教师声情并茂地自弹自唱歌曲。(2)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思考回答。(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4)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

    8、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听录音范唱,学生心里默唱。提问:歌曲是哪种演唱形式?是什么速度的?以怎样的声音表现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提问:为什么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可以用其他速度延长吗?为什么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可不可以变化?师生变化演唱速度和声音进行对比,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决定作用。(5)欣赏歌曲、学生演唱歌曲。(6)分小组进行表演。3课后发散思考:4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5课后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使你想到了什么? 第三单元 农家孩子的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瓜棚教学目标:培育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歌曲。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西瓜,西瓜成熟时要有人看瓜,就要搭

    9、一个小瓜棚,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看瓜是很苦的劳动,同时也是很快乐的,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体会主人公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心情和乐观风趣的性格。2听几遍录音范唱。3跟着录音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学唱时眼光能同时看到 歌谱。歌曲中有大量的节奏,要提示学生注意,波音和后倚音处应予解释。最后离开录音跟着教师的琴声演唱歌曲。4布置课外作业为歌曲小瓜棚收集、录制背景音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森林水车打枣。教学目标:区别森林水车中悠静的旋律与欢快的旋律,初步记住并能辨认描写水车转动的旋律。认识民族乐器唢呐,能辨别唢呐的音色。教学过程: 一欣赏管旋乐合奏森林水车。(1)这首乐曲与在钟表点里和森林里的铁匠被

    10、称为世界三大最大最具描绘性的标题鲜明的乐曲,我们要静静地听赏,并争取记住他的音乐,今后再次听到时能够辨认出来。(2)学习歌曲旋律。(随伴奏学习歌曲旋律)1朗读歌词。2学唱歌词。3表现歌曲。二欣赏牧歌1先听一遍牧歌录音,感受内蒙民歌的音调,讲授无伴奏合唱知识:只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队伴奏的合唱形式。2多次反复聆听,除从音色上感受外,再从力度、和声的变化上去体会其美感,教师在每遍听前可作适当的分析引导,启发学生想象。3发表想象。三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教学目标: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初步学会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教学过程: 1导入: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农村,农

    11、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引入,再丛改革开放后农村面貌的变化和农村儿童的生活乐趣等方面导入本单元的课题,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2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1)请学生阅读或朗读歌词后提问:这首歌曲中的两为位主人公的一种什么精神?(2)学唱歌词,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还应注意休止符,尤其是八分休止符。(3)学唱最后12小节歌谱,要求学生注意到歌谱中没有“4”和“7”这两个音。3再次复习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课下设计恰当的表演动作。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较为熟练地演唱小瓜棚并为之配上背景音响,欣赏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小瓜棚的背景音乐和配合歌声运用这些背景音乐,培育学生收集和运用“信息

    12、”的能力并由此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2通过欣赏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民族音调,并对小姑娘的性格产生同感。教学过程: 1导入。在歌曲小瓜棚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乐观自信、非常热爱自己、家乡、热爱劳动的农村小男孩的生动形象,本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描绘性格的小女孩生动形象的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1)初听歌曲。提问:听了这首歌曲后感到哪几句给你的印象最深?(2)复听歌曲。进一步领会歌曲的说唱风格和激发学生欢乐的情绪。小结:我们应向主人公学习什么?2复习歌曲小瓜棚,可穿插领唱、独唱等形式,要求唱的较为熟练。3加入背景音响,丰富演唱效果。在演唱歌曲过程中将这些音响加进去,要求加得巧妙,例如在唱

    13、到“听见鸟儿鸣”时,加入鸟鸣声等,不必将同一音响从头至尾都加进去。如学生带来这些音响的录音带,录音机可由学生来操纵。第四单元 绿色的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苗岭的早晨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3了解作曲家陈刚及愈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4创作表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听辨音色。设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学生:猜测。2初步欣赏。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完整地欣赏切注意音乐出现了几种情绪。设问:你们听到音乐中出现过几种情绪?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3分段欣赏。第一乐段:播放教师第一乐段,设问:引子部分想要把人

    14、们的思绪带到哪里学生答案:竹楼、山寨第二乐段:教师播放第二乐段,设问:请你选择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的关系。教师设问:你为什么这样选?学生问答:旋律、节奏及情绪上发生的变化。第三乐段:教师播放音乐,设问:这段音乐听过吗?4创作表演:分组进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教学目标: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美好心愿。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2导入新课。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可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怎么办?学

    15、生:回答问题3学唱歌曲。(1)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3)学习歌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4)学习歌词。4创编歌曲的律动。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地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通过多次聆听准确辨别五次变奏。教学过程: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2再听全曲: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吗?3介绍主奏乐器:木琴。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木琴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4.分段欣赏。(1)引子:感受木琴音色特点。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16、(2)主题欣赏:出示主题谱例,旋律记忆。(3)再听全曲:这个旋律总共出现了几次?他们都是用木琴演奏的 吗?(4)再听全曲:当听到木琴演奏的乐段举手表示。他们和第一次出现的旋律有变化吗?有什么不同?(5)再听全曲:还有几个乐段不是用木琴演奏的?他们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4完整聆听,整体把握乐曲的情绪。5学唱歌曲:出示歌片,演唱歌词。6分小组讨论运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乐曲。7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看图了解故事的情节。2用沮散、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及表现力。3用图画、表演、配乐、朗诵、打击乐、歌舞的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17、教师:谁能把自己找到的关于森林的图片或其他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学生:出示生长茂密的图片并给大家介绍。教师:生态平衡被打破,终将会威胁到我们人类,多么可怕。作为人类应怎样作呢?学生:种树造林。教师:就像歌曲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中唱的那样,用我们的力量贡献给祖国的绿化事业,让城市、乡村、田野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那该多好呀!2出示本单元中的五张图片。教师:这五张图连在一起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教师:没想到森林里的动物们也会遭到失去家园的劫难。一会儿我们要将这个故事编成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大家愿意吗?看哪个组同学最成功。3学唱歌曲部分。教师

    18、:在演出之前,我们一起先来学唱歌曲不得了。出示歌曲,播放歌曲录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音乐形象。4分组设计活动,表现情景剧森林的故事。教师提供素材。5各组展示。6小结。第五单元 小乐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乐曲紫竹调。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辩,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紫竹调这首乐曲。教学过程: 一、你认识吗?1教师出示三件民乐器的图片,请学生试着说出乐器的名称。如回答不上来,再出示三个名称供学生选择。2请学生听紫竹调中三件乐器的独奏乐段,请学生试着说出是哪件乐器的演奏。并在教师的提示下模仿出该乐器的演奏姿态。3请学生听一段西洋管旋乐队合作片断及紫竹调的合奏部分及正确区分他们即可。二、介绍

    19、、欣赏紫竹调1教师简介有关紫竹调的相关知识。2听演唱版的竹调,可尝试模唱前两句,以感受地方风格。3听赏全曲,纪录出演奏的顺序。4再听全曲,学生分别代表三个乐器,模仿进入演奏的顺序。5学生分组用不同材质的打击乐器,随音乐的感觉分别为一种乐器的领奏段落做即兴伴奏。比比看哪组同学的演奏与乐曲配合的最贴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合唱曲.2.认识并初步熟悉中唱到的除圆号以外的四件乐器的外形及音色.教学目标:1. 通过集体欣赏和分组视唱听辨歌声部的旋律等方法,感受合唱曲小乐队的变换无穷的结构魅力.2.学生通过配合欣赏小乐队进行自制打击乐伴奏及舞蹈律动的创作,起到既培养学生的创造、参与性意识;又巩固、提

    20、高单元教学目标之目的。3.继续熟悉另四件乐器的外形及音色。教学过程 一、认识另四件西洋乐器1完整听赏小乐队,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唱到的乐器的名称,并与图形或实物相对应。2分别简介另四件乐器的外形及音色。二、欣赏合唱曲小乐队1分组熟悉小乐队歌声部的旋律。2各组用自制打击乐为其演唱的声部配12小节的固定音形的伴奏。3教师按任意顺序演奏一遍各声部主题,学生以组为单位迅速作出反应并配上自编的伴奏。4各组就反应速度、编配、演奏等情况做简单的评价。5完整欣赏小乐队的演唱录音,听出演唱顺序。6各组创编简单的表现四三节奏规律的舞蹈或律动。7跟随小乐队的演唱录音,各组用自编的舞蹈、律动表现声部演唱的顺序。三、课堂小

    21、结。第六单元 歌声中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卖报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2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3通过卖报歌,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造背景及作曲家聂耳。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升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像片导入。教师可提问:每当我们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耳旁响起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你想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谁创作的吗?2介绍作品卖报歌的创作背景。教师或学生讲故事。3学习歌曲卖报歌(1)教师范唱或播放课件卖

    22、报歌激发情感。(2)解决歌曲节奏难点,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以拍电报的形式进行。(3)解决歌曲旋律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钢琴,可以出示图谱或利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唱准旋律。(4)学唱歌曲卖报歌的旋律。听录音哼唱旋律,可采取个人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5)指导学习歌词。再次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情绪,用什么样的歌声表现?速度有什么变化?(6)有感请地演唱全曲。4演唱卖报歌:分形式表演或伴奏。5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小背篓。教学目标:这是一节欣赏课。通过欣赏,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演唱、律动、绘画等方式,有感情地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以歌曲小背篓的背景音乐

    23、开始学习。教师提问:歌曲中演唱的是我国的北方还是美丽的南方?谁能将歌中唱到的景色画出来?2欣赏歌曲小背篓(1)教师简要介绍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来自于生活。(2)初听全曲。教师提问:歌曲描写了什么情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3)欣赏第一段教师提问:第一段歌词描写了什么?旋律、节奏有何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景?新- 课-标-第-一- 网(4)欣赏第二段。教师提问:第二段的结构与第一段有何不同?表现了什么?(5)再次欣赏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并体会装饰音在乐曲中的作用。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乐曲竹马游戏陀螺。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区别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特点,并试着选择不同的伴奏方式。教学过

    24、程: 1导入。学生在歌曲拍皮球的音乐伴奏下,走进教室。教师导语: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个体育游戏拍皮球,看谁的动作优美,技术高超。学生活动:听音乐律动拍皮球。教师导语:看大家玩得这么开心,老师想起了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你们听,是什么游戏?2欣赏竹马游戏。(1)感受乐曲情绪,介绍作者舒曼及钢琴作品童年情景。(2掌握乐曲的节拍特点。(3记忆主要节奏为乐曲伴奏。(4听音乐竹马游戏模仿“骑竹马”做律动或伴奏。3导语:老师小时候玩过很多快乐游戏,伴随我度多了难忘、幸福的童年时光,你们看,这是什么?4欣赏陀螺。(1)感受乐曲的情绪,介绍作者比才及作品童年的游戏。(2)分辨乐曲的节拍。(3)听陀螺音

    25、乐表演或伴奏。5小结:老师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至今记忆犹新,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时的玩具都是小朋友自己制作的。你们回家后问问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看谁了解得最多,下节课讲给大家听!第七单元 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柯尔克孜族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唱好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感受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热烈、欢快的情绪。教学过程: 1导入。师生共同了解柯尔克孜族民族的风俗习惯及音乐特点。教师提问:谁了解柯尔克孜族这个民族呀?教师介绍:柯尔克孜族民族居民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新中国成立前柯尔克孜族人的游牧生

    26、活还保留着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每个部落下有若干个家庭,是其基层生产组织。2发声练习。3学习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1)听范唱,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2)进行齐唱部分的歌曲教学,解决后十六分节奏难点及唱准八分休止符。(3)解决合唱难点。(4)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5)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5歌表演。6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朝鲜族歌曲恩嗨呀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在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唱熟歌曲的情况下,启发学生设计、领唱及齐唱的演唱方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律动表现歌曲。了解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性格,感受鲜明的朝鲜民歌的特点。教学过程:1导入(1)师生共同介绍有关朝

    27、鲜族的各种知识。(2)简介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特点。(3)听恩嗨呀范唱,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2学唱歌曲。(1)学习歌曲衬词部分。(2)学生练习衬词部分,教师演唱齐唱部分。(3)完整学唱歌曲。4分组创编。启发学生在唱词部分加入打击乐器伴奏;5表现歌曲教师创设丰收的田间场景,学生通过形体动作表现丰收时农民劳动的热烈场景,随着教师的伴奏学生集体演唱歌曲,共同感受朝鲜族民歌的特点。6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多种器乐形式为民乐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编配伴奏教学目标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经常举行有趣的篝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地歌舞狂欢,可以说“家家有舞,人人能跳“。本节

    28、课通过多种器乐形式为民乐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编配伴奏。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背景音乐中开始学习。教师启发:再欣赏这首歌曲时你演唱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表现歌曲。3随歌曲律动。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5出示歌曲伴奏谱,分小组练习。6慢速,各小组合奏练习。7听音乐进行伴奏。8小结。第八单元 七彩的生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白鸽。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生们的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看合唱谱,有感情地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教学过程: 1导入。2初听歌曲,感受乐曲的情绪。3学唱歌曲的旋律:出示单声部旋律。学生采用自学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视唱歌曲旋律;再教师钢琴的帮助下正确演唱歌曲的旋律。4学唱二声部。(1)欣赏歌曲美丽的黄昏。提问:这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一首歌曲,你还记得它的演唱形式吗?如果我们把这首歌曲也用轮唱的形式演唱,你能试一试吗?(2)学生分小组练习轮唱形式演唱歌谱。(3)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声部平衡,用自然的歌声表现二声部旋律。(4)视唱合唱谱,学会看合唱谱。(5)加歌词演唱,完整表现歌曲。5口风琴演奏白鸽。(1)个人练习歌曲旋律。(2)分小组练习二声部旋律。(3)全班分成两歌声部演奏歌曲旋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歌白鸽。欣赏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